增值税纳税筹划

合集下载

纳税筹划第3章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纳税筹划第3章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优化增值税发票管理
规范发票开具流程
确保发票开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 免因发票问题引起的税务风险。
加强发票保管
妥善保管增值税发票,以便在需要时 提供相关凭证。
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
生产流程优化
合理安排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 低税负。
销售策略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调整销售策略,提高销售收入, 从而降低税负。
采购环节
合理选择供应商和采购方式,以降低增 值税税负。例如,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 供应商,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 扣。
VS
销售环节
合理安排销售策略和收款方式,以降低增 值税税负。例如,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延 长收款期限,降低增值税销项税额。
04 增值税税收筹划的风险与 防范
政策风险
政策变化风险
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企业原先的纳税 筹划方案可能不再适用,导致筹划失败。
增值税的纳税人及税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 货物、提供劳务、进口货物的单位和 个人。
税率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应税销售额,增值税 税率分为不同的档次,一般纳税人税率 为13%、9%或6%,小规模纳税人税率 为3%或5%。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减免政策
先征后返
政府为了鼓励某些行业或行为,会给 予增值税的减免政策,例如对农业生 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
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应 对机制,有效应对税务 稽查。
05 结论与建议
总结纳税筹划策略
要点一
纳税筹划策略
通过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适当的纳税人身份、优 化增值税发票管理、合理安排销售和采购等手段,降低企 业增值税税负。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增值税进行税务筹划,如图-1所示。

图-1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方式1.免税额不断提升带来的优惠增值税对销售额比较少的纳税人一直都有着“照顾性”的免税规定。

随着免税额不断提升,免税政策也就具有了越来越大的税务筹划价值。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1号)规定:“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此处蕴含以下两个重要的税务筹划思路。

(1)政策的适用对象免税政策仅适用于按照固定期限计征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

未进行税务登记的自然人,增值税是按次征收,每次低于500元可以免征增值税。

未进行税务登记的自然人不按固定期限缴纳增值税,因此无法适用月销售额低于15万元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案例-1】王某从事个体运输,跑一次能收取1万元的运费,一个月能跑10次,月收入10万元。

另外,其还有多余的房屋可以出租。

这种情况下,王某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经营,还是应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呢?这个案例中,如果王某直接以个人名义跑运输,单次超过500元的,就要缴纳增值税。

此时,王某可以考虑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或者办理临时的税务登记,这样就可以按月计征增值税,从而享受月销售额低于15万元免缴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然而,对于房屋出租的收入,王某可以用个人名义收取,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免税政策的执行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5号)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所称的其他个人,采取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出租不动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可在对应的租赁期内平均分摊,分摊后的月租金收入未超过1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此处的其他个人,指的就是自然人。

因此,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看,对于租赁收入,还是直接以个人的名义收取比较划算。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税收负担,而增值税作为我国主要的税种之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增值税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一、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核心在于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减少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这主要基于增值税的计税原理和相关税收政策。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一般分为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通常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其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而小规模纳税人则采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税收政策,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销售方式、采购渠道等,以实现税负的优化。

二、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策略1、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企业在设立之初,需要根据预计的销售额和业务模式,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一般纳税人的税率相对较高,但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较低,但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如果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少,且预计销售额不超过规定标准,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可能更有利;反之,如果企业进项税额充足,且客户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有较高需求,一般纳税人身份可能更为合适。

2、销售方式的筹划(1)折扣销售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可以采用折扣销售的方式。

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否则,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因此,企业在制定销售策略时,应注意发票的开具方式,以享受税收优惠。

(2)以旧换新销售在以旧换新销售中,应将新货物的销售额和收购旧货物的金额分别核算,否则,将按照新货物的销售额全额征收增值税。

通过合理核算,可以降低增值税税负。

(3)赊销和分期收款销售对于赊销和分期收款销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纳税筹划研究-应税筹划策略-增值税筹划

纳税筹划研究-应税筹划策略-增值税筹划

保险策略
通过多元化经营和投资,分散税务风险, 降低单一税种对企业的冲击。
购买税务保险,将税务风险转移给保险公 司,降低风险损失。
风险储备策略
风险分散策略
提前预留一定的风险储备金,以应对可能 的税务风险。
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进行税务筹划,实 现风险共担。
04 增值税筹划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增值税筹划的发展趋势
增值税筹划的案例分析
某制造企业增值税筹划案例
该企业通过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业务模式和优化发票管理,成功降低 了增值税税负,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某贸易企业增值税筹划案例
该企业通过合理规划纳税期限,减轻了资金压力,降低了税务风险,实现了更 好的财务管理效果。
03 增值税筹划的风险与防范
增值税筹划的风险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纳税筹划的原则
01
02
03
合法合规
纳税筹划必须在遵守税法 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 提下进行。
经济效益最大化
纳税筹划应以实现企业经 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风险控制
纳税筹划应充分考虑各种 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规避。
02 增值税筹划策略
增值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
降低税务风险
合理的增值税筹划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避免因违规操作而 导致的罚款和声誉损失。
提高经济效益
有效的增值税筹划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增加企业的经济效 益和竞争力。
促进企业合规性发展
增值税筹划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税务法规,有助于企业树立合规意识, 促进企业的合规性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纳税筹划必须遵守税法,不得 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将面临法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增值税是一种按照价值增加额计算并由企业缴纳的一种间接税,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进行合理的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税额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结合具体案例,对增值税的纳税筹划进行分析。

企业是一家从事IT服务的公司,主要经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建设等业务。

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该企业需要按照3%的增值税税率进行缴税。

案例分析一:合理发票管理该企业在进行业务活动时,与客户签订了一笔10万元的软件开发合同,并向客户开具了一张10万元的增值税发票。

然而,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企业只花费了5万元。

此时,企业就可以采取合理的纳税筹划措施,减少税额的负担。

首先,企业可以与客户商议,将合同金额调整为实际成本,即5万元,并重新开具一张增值税发票。

这样一来,企业只需要按照5万元的金额缴纳增值税,而不是按照10万元缴纳。

其次,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开票时间的方式进行纳税筹划。

比如,将10万元的发票开具时间延后到下一个纳税周期,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将税款推迟缴纳,有效减少流动资金的压力。

案例分析二:巧妙运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政策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是3%,纳税基数可以选择按照销售额的百分之三计算,也可以选择按照销售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

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企业来说,巧妙运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政策,可以有效减少税款的负担。

假设该企业在一年中的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可以将企业的注册税务登记由一般纳税人转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此时,企业可以选择按照销售额的百分之三计算纳税基数,并且不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减少了发票管理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案例分析三:合理利用进项税额抵扣该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会有相关成本支出,如购买办公设备、支付员工工资等。

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将这些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相抵扣,以减少实际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对于该企业来说,可以合理利用进项税额抵扣的政策,减少税额的负担。

增值税纳税筹划

增值税纳税筹划

增值税纳税筹划案例一、纳税人身份的认定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差别待遇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人们通常认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

但实际并非尽然。

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税收支出,以降低现金流出总量。

企业为了减轻税收负担,在暂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的情况下,实现由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的转换,必然会增加会计成本。

例如,增设会计账簿,培养或聘请有能力的会计人员等。

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税负减轻带来的收益尚不足以抵扣这些成本的支出,则宁可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

(一)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筹划●1。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1-增值率)∴进项税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进货增值税税率=销售额×(1-增值率)×进货增值税税率则: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额×销货增值税税率-销售额×(1-增值率)×进货增值税税率=销售额×[销货增值税税率-(1-增值率)×进货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征收率设:两者税负相等,可求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销售额×[销货增值税税率-(1-增值率)×进货增值税税率]=销售额×征收率增值率=1-(销货增值税税率-征收率)÷进货增值税税率●将17%和13%的税率和3%征收率代入,有以下几种情形:●当增值率高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小规模纳税人划算●当增值率低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一般纳税人划算●特殊情形:当进货税率为13%,而销货税率为17%时,只要有增值,就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划算。

案例分析:假定某物资批发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30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也比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条件,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但该企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只占销项税额的10%。

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
一般纳税人税率
小规模 纳税人税率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征收率÷增值税税率)
17%
3%
17.65%
13%
3%
23.08,购进项目金额为7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年应纳增值税额为4.25万元。
由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知,企业的增值率为26.31%[(95-70)/90]>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65% ,企业选择作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
方案二:假设和B企业订立200吨棉布的购销合同,价格为15000元。B为专营销售棉布的小规模纳税人,能够并且愿意委托主管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征收率为3%的专用发票;
要求: (1) 分析计算各方案的应纳增值税税额;(2) 分析计算各方案的收益额;(3) 找出税负最低和收益额最高的方案并确定最优方案。
方案一:假设和A企业订立200吨棉布的购销合同,价格为20000元/吨。A为生产棉布的一般纳税人,能够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增值税税率17%;
方案三:假设和C企业订立200吨棉布的购销合同,价格为14500元。C为个体工商户,不能提供主管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仅能提供普通发票。
1
2
3
4
5
方案一 应交增值税=500/1.17*17%-200*2/1.17*17% =14.53万元 税后现金净流量=500-400-14.53=85.47 方案二 应交增值税=500/1.17*17%-200*1.5/1.03*3% =72.65-8.74=63.91万元 税后现金净流量=500-300-63.91=136.09万元 方案三 应交增值税=500/1.17*17 =72.65万元 税后现金净流量=500-290-72.65=137.35万元
关联企业间运用转让定价方法的筹划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及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及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及案例分析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或者劳务的增值额来征税的间接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增值税是按照增值额征税,所以对于纳税人而言,可以通过一些合法的筹划方法,来减少增值税的负担。

本文将从理论和案例两个方面,分析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

首先,对于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合理使用增值税税基调整政策。

增值税税基是指纳税人依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基础,合理利用税基调整政策可以减少纳税额。

例如,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部分行业可以适用简化征税办法,将进项税额一定比例列入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应纳税额。

2.合理选择适用税率。

增值税的税率分为17%和13%,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根据税法的规定可以选择适用不同的税率。

纳税人可以根据税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去提供,从而降低增值税的负担。

3.合理利用增值税减税政策。

国家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业,会提供增值税减税政策,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利用这些减税政策来减少实际纳税额。

例如,对于高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可以享受一定的增值税减免政策。

4.合理优化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转售的全过程,合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增值税负担。

例如,通过对采购结构的调整,降低进项税额;通过合理的销售安排,降低销项税额。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

企业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生产和销售。

企业经过对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分析,制定了以下几个筹划方法:1.合理运用税基调整政策。

企业根据行业的特点,申请了适用简化征税办法,并合理安排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将一定比例的进项税额列入费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应纳税额。

2.合理选择适用税率。

由于工程机械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可以适用13%的税率。

企业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推出更多属于13%税率的产品,从而降低了增值税的负担。

3.合理利用增值税减税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增值税纳税筹划目录01纳税人的筹划02销项税额的筹划03进项税额的筹划04计税方法的筹划05适用税率和征收率的筹划06税收优惠的筹划07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筹划01纳税人的筹划01丨01 纳税人的法律界定01丨02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筹划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判别方法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含税收入/(1+税率)×税率进项税额=含税购进额/(1+税率)×税率增值率=(含税收入-含税购进额)÷含税收入含税购进额=含税收入×(1-增值率)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含税收入/(1+税率)×税率-含税购进额/(1+税率)×税率=【(含税收入-含税购进额)/(1+税率)】=含税收入/(1+税率)×增值率×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含税收入/(1+征收率)×征收率当二者税负相等时,其增值率则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

即含税收入/(1+税率)×增值率×税率=含税收入/(1+征收率)×征收率增值率=【征收率/(1+征收率)】×(1+税率)/税率当增值税率为16%,征收率为3%时增值率=21.12%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一般纳税人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无差别平衡点增长率16 3 21.1210 3 32.046 3 51.42案例某工业企业现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应征增值税含税为480万元,会计核算健全,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其销售对象主要是最终消费者,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无特别要求,购进项目金额(含税)393.6万元,试运用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分析该工业企业2019年增值税的纳税策略。

案例解析增值率=(480-393.6)/480=18%<21.12%即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税负要重于一般纳税人,应及时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

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含税购进额/(1+税率)×税率增值率=(含税收入-含税购进额)÷含税收入=1-含税购进额/含税收入=1-抵扣率抵扣率=1-增值率=1-【征收率/(1+征收率)】×(1+税率)/税率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一般纳税人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16 3 78.8810 3 67.966 3 48.5801丨03 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筹划02销项税额的筹划02丨01 销项税额及其计算价外费用:价外收取的各种性质的收费02丨02 代收代付款项的筹划案例某工业企业甲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9月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给乙公司产品一批,合同约定总价款为179500元,货到付款,其中货物价款174000元,运费5500元。

甲公司既可以采取将运费和货物价款统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办法销售,也可以采取由运输公司开具发票代付运费的方式销售。

分析两种开票方式对甲企业增值税有何影响?案例解析统一开具发票,应计销项税额:179500/(1+16%)×16%=24758.62元可抵扣进项税额500元运输公司开具发票代付运费,应计销项税额:(179500-5500)/(1+16%)×16%=24000元代垫(付)运费不并入销售额计征销项税额。

高征低抵不并入销售额征税,反之低征高抵并入销售额征税。

02丨03 销售方式的筹划案例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商场销售100元商品,其成本为60元,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1.商品七折销售。

2.购物满100元者赠送价值30元的商品(成本18元均为含税价)。

3.购物满100元者,返还30元现金券。

假定消费者同样是购买一件价值100元的商品三种促销方式不会对商场的经营情况发生影响,试分析不同促销方式的应纳税情况及利润情况并选择最佳方案。

(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对利润的影响)。

案例解析(一)七折销售增值税:销项税额=70÷(1+16%)×16%=60.34×16%=9.66(元)进项税额=60÷(1+16%)×16%=51.72 ×16%=8.28(元)应纳税额=9.66- 8.28=1.38(元)企业所得税:利润额= 70÷(1+16%)- 60÷(1+16%)=8.62(元)应纳所得税额= 8.62×25%=2.16(元)税后净利润= 8.62- 2.16=6.46(元)(二)赠送价值30元的商品增值税:销项税额=100÷(1+16%)×16%=86.21×16%=13.79(元)进项税额=(60+18)÷(1+16%)×16%=67.24×16%= =10.76(元)应纳税额= 13.79 - 10.76 =3.03(元)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0(元)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60-18)÷(1+16%)=18.97(元)应纳所得税额=18.97×25% =4.74(元)税后净利润= 18.97-4.74=14.23(元)(三)返现金券3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 100÷(1+16%)×16%=86.21×16%=13.79(元)进项税额=60÷(1+16%)×16%=51.72 ×16%=8.28(元)应纳税额=13.79 - 8.28 = 5.51(元)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0(元)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60)÷(1+16%)- 30=4.48(元)应纳所得税额=(100-60)÷(1+16%)×25%=34.48×25%= 8.62(元)税后净利润= 4.48- 8.62=-4.14(元)02丨04 折扣与折让的筹划案例某企业为乳品包装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5月支付其长期客户—国内某知名乳品企业2017年“销售折扣”194167.67元,开具红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65955.27元,税额28212.4元。

其所附“折让协议”一份,注明2017年1月—12月因购买数量较大,给与购货折让194167.67元。

02丨05 混合销售行为的筹划案例假如A公司销售并安装自制板房给B公司130万元,其中自制板房进项材料成本60万元,自制人工30万元,安装人工30万元。

案例解析按照混合销售行为应纳增值税:9.66万元【(130-60)/(1+16%)×16%】按照兼营行为并分别核算,应纳增值税:8.24万元【100/(1+16%)×16%+30/(1+10%)×10%-60/(1+16%)×16%)】。

A公司税负下降14.7%,但B公司抵扣进项税额相应减少。

03进项税额的筹划03丨01 进项税额的计算与抵扣03丨02 购货对象的选择一般纳税人为了弥补不能取得专用发票而产生的损失,必然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

究竟多大的折让幅度才能弥补损失呢?假定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金额(含税)为A,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金额(含税)为B。

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利润为:净利润=销售额-购货成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所得税={销售额-A/(1+增值税率)-【销售额×增值税率-A/(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率)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利润为:净利润=销售额-购货成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所得税={销售额-B/(1+征收率)-【销售额×增值税率-B/(1+征收率)×征收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率)二者利润相等时:B/A=(1+征收率)(1-税率×12%)/(1+税率)(1-征收率×12%)当增值税率为16%,征收率为3%时,则:B/A=(1+3%)(1-16%×12%)/(1+16%)(1-3%×12%)B/A=87.40%一般纳税人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含税价格折扣临界点16% 3% 87.40%10% 3% 92.85%6% 3% 96.82%案例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预购进一批材料,供应商甲和乙所提供的材料质量相同,价格存在差异。

其中甲为一般纳税人,含税报价360万元,乙为小规模纳税人,含税报价320万元,请协助做出供货对象的选择。

案例解析乙所提供的含税价格折扣为:320/360=88.89%>86.77%应选择甲公司。

03丨03 购货时间的选择购货时间的选择案例某热电厂20×8年10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可抵扣进项税额100万元,当月销售应税项目销售额900万元,免税项目销售额100万元;11月购进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可抵扣进项税额900万元,当月销售应税项目销售额900万元,免税项目销售额900万元。

计算该热电厂20×8年10月、11月应纳的增值税并通过购货时间的筹划原理提出筹划建议。

案例解析10月:不得抵扣进项税额=100×【100/(900+100)】=10万元应纳增值税额=900×16%-(100-10)=144-90=54万元11月: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500×【900/(900+900)】=250万元应纳增值税额=900×16%-(500-250)=144-250=-106万元筹划方案:10月:不得抵扣进项税额=500×【100/(900+100)】=50万元应纳增值税额=900×16%-(500-50)=153-450=-306万元11月: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00×【900/(900+900)】=50万元应纳增值税额=900×16%-(100-50)-306=-212万元结论:两个月留抵相差212-(106-54)=160万元,即方案一比方案二将多缴纳160万元。

注意: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

03丨04 企业重组增加进项税额的筹划农产品进项税额的筹划案例宁夏兴庆纺织制品公司(简称兴庆公司)是集亚麻种植和原料印染、亚麻制品生产为一体的综合生产企业,拥有自己的亚麻种植园,以自己种植的亚麻为原料,继续加工布料、制衣,2017年度销售亚麻布料、亚麻制衣等成品5800万元,但由于布料的原材料为自己生产的亚麻,只有染色剂、燃料动力等少量进项税额,当年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248万元,实现增值税额680万元,增值税税负高达11.72%,试分析如何通过企业重组的方式增加进项税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