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电镀镀铜层厚的计算方法

PCB电镀镀铜层厚的计算方法
PCB电镀镀铜层厚的计算方法

PCB电镀镀铜层厚的计算方法:镀层厚度(um)= 电流密度(ASF)×电镀时间(min)×电镀效率×

电量、当量、摩尔质量、密度构成系数。

铜的摩尔质量=,1摩尔铜离子需要2摩尔电子变成单质铜,一摩尔电子的电量等于96485库仑(法拉第常数)。铜的密度是

如在10平方分米的线路板上电镀铜,电流密度(Dk)(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t(分钟),镀层厚度δ(微米)。列等式如下:

A)单位面积通电量(摩尔)=电流密度X时间X60/法拉第常数。

B)电沉积的铜的当量数=[单位面积X(厚度/100000)]/(铜分子量/2)

在不考虑电流效率的情况下,上述两式相等。换算可得:

Dk·t·60X100000X2

厚度(δ)=----------------------------------- =·Dk·t

考虑到电流效率η,可得:厚度(μm)=电流密度X时间X电流效率

上述是以电流密度ASD计算,换算成ASF,其结果是:

厚度(μm)=电流密度X时间X电流效率

再考虑到,在挂具上/屏蔽等地方会有铜沉积,做修正后,使用你的经验公式比较合适。

根据法拉第定律d=5c*t*DK*ηk/3ρ

c-金属的电化当量(g/Ah), t-电镀时间(min),DK-电流密度(ASD),

ηk-电镀效率(电流密度2ASD,电镀效率为),ρ-欲镀金属的密度,d-欲电镀厚度(um)

1ASD=

原理

1ASD=

1ASD=1A/㎡=1A/()=100/=

电镀时间与理论厚度的计算方法精编版

电镀时间与理论厚度的 计算方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镀时间与理论厚度的计算方法 时间的计算: 电镀时间(分)==电镀子槽总长度(米)/产速(米/分) 例:某一,每一个镀镍子槽长为1.0米,共有五个,生产速度为10米/分,请问电镀时间为多少? 电镀时间(分)==1.0×5/10==0.5(分) 理论厚度的计算:由法拉第两大定律导出下列公式: 理论厚度Z(μ``)==2.448CTM/ND (Z厚度,T时间,M原子量,N电荷数,D密度,C电流密度) 举例:镍密度8.9g/cm3,电荷数2,原子量58.69,试问镍电镀理论厚度? Z==2.448 CTM/ND ==2.448CT×58.69/2×8.9 ==8.07CT 若电流密度为1Amp/dm2(1ASD),电镀时间为一分钟,则理论厚度 Z==8.07×1×1==8.07μ`` 金理论厚度==24.98CT(密度19.3,分子量196.9665,电荷数1) 铜理论厚度==8.74 CT(密度8.9,分子量63.546,电荷数2) 银理论厚度==25.15 CT(密度10.5,分子量107.868,电荷数1) 钯理论厚度==10.85 CT(密度12.00,分子量106.42,电荷数2) 80/20钯镍理论厚度==10.42 CT(密度11.38,分子量96.874,电荷数2) 90/10锡铅理论厚度==20.28 CT(密度7.713,分子量127.8,电荷数2) 综合计算A: 假设电镀一批D-25P-10SnPb端子,数量为20万支,生产速度为20M/分,每个镍槽镍电流为50 Amp,金电流为4 Amp,锡铅电流为40 Amp,实际电镀所测出厚度镍为43μ``,金为11.5μ``,锡铅为150μ``,每个电镀槽长皆为2米,镍槽3个,金槽2个,锡铅槽3个,每支端子镀镍面积为82平方毫米,镀金面积为20平方毫米,镀锡铅面积为46平方毫米,每支端子间距为0.6毫米,请问: 1.20万只端子,须多久可以完成? 2.总耗金量为多少g,换算PGC为多少g 3.每个镍,金,锡铅槽电流密度各为多少? 4.每个镍,金,锡铅电镀效率为多少? 解答: 1.20万支端子总长度==200000×6==1200000==1200M 20万支端子耗时==1200/20==60分==1Hr 2.20万支端子总面积==200000×20==4000000mm2==400dm2 20万支端子耗纯金量==0.0049AZ==0.0049×400×11.5==22.54g 20万支端子耗PGC量==22.54/0.681==33.1g 3.每个镍槽电镀面积==2×1000×82/6==27333.33mm2==2.73dm2 每个镍槽电流密度==50/2.73==18.32ASD 每个金槽电镀面积==2×1000×20/6==6666.667mm2==0.67dm2 每个镍槽电流密度==4/0.67==5.97ASD 每个锡铅槽电镀面积==2×1000×46/6==15333.33mm2==1.53dm2 每个镍槽电流密度==40/1.53==26.14ASD 4.镍电镀时间==3×2/20==0.3分 镍理论厚度==8.07CT==8.07×18.32×0.3==44.35

3-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ICS Q/EQY 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首次制定了《电镀锌层技术条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EQY-3-95《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第8.4节“镀铬层”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工艺材料标准化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其勋。

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铁基体材料上,在水溶性电解液中,用电解的方法获得的铬层。本标准涉及的电镀铬层限定为耐磨用途的镀层,俗称“硬铬”。本标准不涉及装饰性电镀中的铬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总成电镀铬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956—85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GB5270—85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5934—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硬度测试方法显微硬度法 GB6462—86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11379—8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3术语 3.1工作面 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图纸上指定镀铬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工作面。 3.2厚度 镀层厚度是指在工件的工作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的镀层厚度的最小值。 4镀覆层的表示方法 4.1通用镀覆表示方法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覆层特征·后处理 对于电镀铬可以是: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后处理 4.2后处理表示法 AO表示松孔处理;Q表示除氢处理(允许在图纸上用文字说明替代符号Q)。 4.3铁基体上电镀铬表示方法 例∶EP·Cr150Q 其中EP表示电镀;Cr表示铬;150表示镀层厚度为150μm(最终尺寸);Q表示除氢处理;以上均省略了铁基体的表示符号“Fe”及隔离符号“/”。

电镀前螺纹精度控制

螺纹电镀前尺寸精度的控制 曾志彬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螺纹作为最重要的机械紧固件,其表面大多采用电镀层来进行防腐和装饰,而镀锌是最为普遍的电镀方式,控制好螺纹电镀前的尺寸是镀后尺寸合格的根本保证,也是许多螺纹加工企业的一大难题。本文就多年来螺纹产品电镀前尺寸精度控制的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螺纹;电镀;尺寸精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TG 501.2 文献标志码:A 许多杆端关节轴承产品都带有螺纹结构,其表面大都采用电镀层来进行防腐和装饰,如何保证电镀后螺纹尺寸合格是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在螺纹电镀尺寸控制方面掌握了一些经验,在此加以归纳和总结。 1·电镀层对螺纹几何参数的影响 假设镀层厚度在螺纹上是均匀分布的,则镀层对螺纹中径尺寸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镀层对螺纹中径尺寸产生的影响 (外螺纹,以常用牙形角60°为例),其中:d为电镀前螺纹中径;d1为电镀后螺纹中径;t为电镀层厚度;Δd为电镀后螺纹中径单边增量。按几何关系:

则电镀后螺纹中径总的增量为: d1-d=2Δd=4t 也就是说螺纹中径的增大量是镀层厚度的4倍。 同样道理,内螺纹电镀后,其中径减少量也是镀层厚度的4倍。 实际上,电镀过程中由于零件的突出部位容易发生电力线过度集中,即产生所谓的"尖端效应",在齿尖部位容易镀得厚些,如图2所示。因此在制定电镀工艺时必须加以考虑。 2·螺纹电镀前尺寸的控制 为了使螺纹零件电镀后的尺寸合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在耐腐蚀性能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减小镀层厚度,可以减少镀层厚度对配合尺寸的影响。 2)在零件性能允许的条件下,采用酸洗和化学抛光等工艺,事 先对零件进行处理,预留零件需要电镀的厚度,以保证电镀后零件 尺寸在图样要求范围内。 3)在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预留足够的镀层厚度尺寸。 4)选用耐腐蚀性更好的基体材料以减薄镀层厚度,或选用高耐蚀性镀层(在较低镀层厚度的情况下可达到同样的防护性能)来保 证零件尺寸精度。

镀锌颜色厚度及种类

颜色: 在GB/T13911-92标准中,电镀锌的后处理有四种: 1. 光亮铬酸盐处理――光泽镀锌,也是白锌;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1A; 2. 漂白铬酸盐处理――白锌,就是我们常说的蓝白锌;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1B; 3. 彩虹铬酸盐处理――彩锌;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2C; 4. 深色铬酸盐处理――黑锌、军绿、橄榄绿。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2D。 厚度: 层的抗蚀性能主要取决于镀层的厚度。在同样的厚度时,抗蚀性能与钝化膜种类密切相关。 按照ISO(国际标准)要求,镀锌层的厚度要依镀件使用的环境来定。按环境的条件分为四等:极严酷,严酷、一般和较好。相应的锌层厚度就保持在40μm、25μm、12μm和5μm。 那么,到底应该镀多厚呢?这要看用户需求而定。而不是电镀者随意来定的。有些行业有自己的标准,在确定镀层厚时,应参考相关标准。 种类: 电镀锌,厚度在~之间 热镀锌,可以控制在25~50um,也有说可达60-100um,但表面质量不好,有积瘤,它只是用在室外输电线路配件上。 热喷涂锌,镀层厚度可达100-200 um 1、碱性氰化物镀锌 2、碱性锌酸盐镀锌 3、铵盐镀锌 4、 5、铵钾混合浴镀锌 6、硫酸盐镀锌

电镀锌与热镀锌的比较 电镀锌 1、原理 由于锌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变化,而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能生成一种很致密的碳酸锌,这种薄膜能有效保护内部不再受到腐蚀。并且当某种原因使镀层发生破坏而露出不太大的时,锌与钢基体形成微电池,使紧固件基体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在运输等行业中应用较广,但需要的是层、锌镍合金镀封闭涂层,减少六价铬钝化有害、有毒层。 2、性能特点 锌镀层较厚,结晶细致、均匀且无孔隙,抗腐蚀性良好;电镀所得锌层较纯,在酸、碱等雾气中腐蚀较慢,鞥有效保护紧固沙件基体,镀锌层经钝化后形成白色、彩色、军绿色等,美观大方,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由于镀锌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可进行冷冲、轧制、折弯等各种成型而不损坏镀层。 3、应用范围 电镀锌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紧固件产品的应用已遍及机械制造、电子、、化工、交通运输、航天等在国民经济中有重大意义。 热镀锌 1、原理 热浸锌层是锌在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合金层表面包裹着锌层。 2、性能特点 具有较厚致密的纯锌层覆盖在紧固件表面上,它可以避免钢铁基体与任何腐蚀溶液的接触,保护钢铁紧固件基体免受腐蚀。在一般大气中,锌层表面形成一层很薄而密实的氧化锌层表面。它很难溶于水,故对钢铁紧固件基体起着一定保护作用。如果氧化锌与大气中其它成分生成不溶性锌盐后,则防腐蚀作用更理想;具有锌—铁合金合金层,结合致密,在海洋性盐雾大气及工业性大气中表现特有抗腐蚀性;由于结合牢固,锌—铁互溶,具有很强的;由于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其合金层与钢铁基体附着牢固,因此热镀锌可进行冷冲、轧制、拉丝、弯曲等各种成型工序,不损伤镀层;件热浸锌后,相当于一次退火处理,能有效改善钢铁基体的,消除钢件成型焊接时的应力,有利于对钢结构件进行车削加工;热浸锌后的紧固件表面光亮美观;纯锌层是热浸锌中最富有塑性的一层镀锌层,其性质基本接近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应用范围 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中。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1、起尘量计算方法 (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 ()?? ? ???? ?????-???? ?????=43653653081.0T w V s P E 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P —可扬起尘粒(直径<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0.62,泥土路面为0.32; s —表面粉矿成分百分比,12%; V —车辆驶过工地的平均车速,km/h ; w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 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二)道路起尘量计算: ?? ? ???????=4139.0823.0000501.0T U V E 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道路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V —车辆驶过的平均车速,km/h ; U —起尘风速,一般取5m/s ; 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三)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计算: ()()l Q Q E A l P d D C Q A c A ?=??-??-??=-61024 式中:Q A —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t ; C —每小时平均车流量,辆/h ; D —计算的总天数,365天; d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 P —道路级别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8; Ac —消尘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2; l —道路长度,km; Q —道路年起尘量,t 。 (四)煤堆起尘量计算:

?? ? ?????????????????????????=15255905.105.0f d D V E 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煤堆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V —车辆驶过煤堆的平均车速,km/h ; d —每年干燥天数,d ; f —风速超过19.2km/h 的百分数。 (五) 煤堆起尘量计算: Q m =11.7U 2.45·S 0.345·e -0.5ω·e -0.55(W-0.07) 式中:Qm —煤堆起尘量,mg/s ; U-临界风速,m/s ,取大于5.5m/s ; S-煤堆表面积,m 2; ω-空气相对湿度,取60%; W-煤物料湿度,原煤6%。 (六)煤炭装卸起尘 煤炭在装卸过程中更易形成起尘,其起尘量与装卸高度H 、煤流柱半径R 、煤炭含水量W 、煤流柱中煤流密度D 、风速V 等有关,其中煤流柱密度是由装卸速度V 和装卸高度H 决定的。露天堆煤场装卸过程中形成扬尘的主要为自卸车、铲车装卸,装卸煤落差1.5m 左右。 煤炭装卸起尘量采用下式计算: α????=-i i w i ij f G H V Q 28.023.16.103.0 ∑∑ ===n i ij m i Q Q 1 1 式中:Q ij —不同设备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kg/a ; Q —煤场年起尘量,kg/a ; H —煤炭装卸平均高度,m ; G i —某一设备年装卸煤量,t ; m —装卸设备种类; Q i —不同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kg/a ; G —煤场贮煤量,t ; V i —50米上空的风速,m/s ; W —煤炭含水量,%; f i —不同风速的频率;

STMB电镀标准

ASTM名称:B456-95 铜/镍/铬和镍/铬电沉积镀层标准规范 此标准以固定的名称B456发布,名称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或最后修订的年份,括号里的数字表示最近重新核准的年份,上标(ε)表示最后修订或再次核准的编辑变更。 此标准已通过国防部的应用核准,有关国防部采纳并发布的确切年份参见规范与标准中DOD索引。1.范围 对于那些重要的金属表面以及重要金属表面的防腐保护,此规范涵盖了几种形式与级别的电沉积物与对应金属或合金的具体要求,这些电沉积物与对应金属或合金包括:钢表面铜镍铬或镍铬镀层、铜和铜合金表面镍铬镀层以及锌合金表面铜镍铬镀层,与希望得到满意保护性能状态相适应的五种镀层级别为:极度恶劣、非常恶劣、恶劣、中度、轻度,这些保护性能的定义和典型例子见附录X1。 以下危险警戒仅适合于试验方法部分此规范中的附录X2,X3及X4中,此标准不声明任何应用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使用前,建立适宜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并确定规则限度的适用性乃标准使用者的责任。 注释1——ISO标准1456和1457不是必需的,但可作为附加信息的参考。 1.参考文献 ASTM标准: B117 操作盐雾试验装置实验 B183 电镀用低碳钢配制实验 B242 电镀用高碳钢配制实验 B252 电镀和电镀层转换锌合金冲模铸造的配制指导 B253 电镀用铝合金的配制指导 B281 用于电镀和电镀层转换时铜和铜基合金的配制实验 B287 醋酸盐雾试验方法 B320 铸铁电镀的配制试验 B368 铜催化醋酸盐雾试验方法 B380 Corrodkote 工艺装饰电沉淀镀层腐蚀试验方法 B487 交叉部分显微镜检测的金属和氧化物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 B499 通过磁性方法测得的磁性基底金属表面非磁性镀层的厚度测量之试验方法 B504 电量分析法所获金属镀层厚度测量之试验方法 B530 磁性方法所获得的镀层厚度测量之试验方法:磁性与非磁性基底表面电沉积镍镀层 B537 暴露于大气环境中的电镀板的等级实验 B554 非金属基底表面金属镀层厚度测量指导 B568 X射线分光光度计所测镀层厚度试验方法 B571 金属镀层附着力试验方法 B602 金属和无机镀层物的特征取样试验方法 B659 金属和无机镀层厚度测量指导 B697 电沉积金属和无机镀层检测取样计划的选择指导 B762 金属和无机镀层的多种取样方法 B764 同时段多层镍沉积物中单层厚度与电气化学电位测定的试验方法 D1193 试剂水的规格 D3951商业包装惯例 E50 装置、试剂和金属的化学分析安全措施的实验

镀铬知识简介及镀铬分类、镀铬层厚度、硬度控制方法

镀铬知识简介及镀铬分类、镀铬层厚度、硬度控制方法 一镀铬简介 镀铬属于发展较晚的工艺,早在1854年就有人从三价格槽液中镀得金属铬,1856年又发明从三价格槽液中镀铬的工艺,但是直到本世纪20年代,镀铬工艺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镀铬工艺传到我国比较晚,有关镀铬知识的介绍和应用的记载大都是在30年代初期。我国对金属铬元素的介绍和命名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 二镀铬的一般特性 (一)镀铬特点 1.镀铬用含氧酸做主盐,铬和氧亲和力强,电析困难,电流效率低; 2.铬为变价金属,又有含氧酸根,故阴极还原过程很复杂; 3.镀铬虽然极化值很大,但极化度很小,故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很差,往往要采用辅助阳极和保护阴极; 4.镀铬需用大电流密度,而电流效率很低,大量析出氢气,导致镀液欧姆电压降大,故镀铬的电压要比较高; 5.镀铬不能用铬阳极,通常采用纯铅、铅锡合金、铅锑合金等不溶性阳极。 (二)镀铬过程的特异现象镀铬与其它金属电沉积相比,有如下特异现象: (1)随主盐铬酐浓度升高而电流效率下降; (2)随电流密度升高而电流效率提高;

(3)随镀液温度提高而电流效率降低; (4)随镀液搅拌加强而电流效率降低,甚至不能镀铬。上述特异现象均与镀铬阴极还原的特殊性有关。 三镀铬层的种类和标记 (一)防护—装饰性镀铬防护—装饰性镀铬,俗称装饰铬。它具有防腐蚀和外观装饰的双重作用。为达此目的在锌基或钢铁基体上必须先镀足够厚度的中间层,然后在光亮的中间镀层上镀以0.25~0.5μm 的薄层铬。例如钢基上镀铜、镍层再镀铬、低锡青铜上镀铬、多层镍上镀铬、镍铁合金镀层上镀铬等等。在现代电镀中,在多层镍上镀取微孔或微裂纹铬是降低镀层总厚度,又可获得高耐蚀性的防护—装饰体系,是电镀工艺发展的方向。在黄铜上喷砂处理或在缎面镍上镀铬,可获得无光的缎面铬,是用作消光的防护—装饰镀铬。装饰性镀铬是镀铬工艺中应用最多的。 装饰镀铬的特点是: (1)要求镀层光亮; (2)镀液的覆盖能力要好,零件的主要表面上应覆盖上铬; (3)镀层厚度薄,通常在0.25~0.5μm之间,国内多用0.3μm。为此装饰镀铬常用300~400g/L的高浓度,近些年来加入稀土等添加剂,浓度可降至150~200g/L,覆盖能力、电流效率明显提高,是研究开发和工业生产应用的发展方向。防护—装饰镀铬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日用五金制品、家用电器、仪器仪表、机械、船舶舱内的外露零件等。经抛光的铬层有很高的反射系数,可作反光镜。

电镀件标准

电镀件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盛百硕科技有限公司防护性和装饰性电镀件。 本标准规定了以钢铁、铝和铝合金、塑料为基体的电镀件的一般标准。 引用标准: GB 1238 《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GB 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GB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 6458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 GB 6460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 GB 6461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GB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T 1261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GB/T 12611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GB 97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GB 979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 GB 9799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锌电镀层》 GB 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1、名词术语: 1.1、电镀 利用电解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 1.2、塑料电镀 在塑料制件上沉积金属镀层的过程。 1.3、泛点

在镀层表面出现的斑点或污点。 1.4、麻点 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1.5、保护等级:覆盖层对底材腐蚀的保护能力。 1.6、外观等级:试样经试验后所有外观缺陷的评定级数。 1.7、主要表面:指零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这些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起着主要作用。 1.8、闪镀:通电时间极短的薄层电镀。 2、镀层分级号的表示规则: 2.1、化学符号,表示基体金属或合金基体中的主要金属或塑料制品,符号后接一斜线。 Fe/……表示基体为钢铁 Al/……表示基体为铝或铝合金 PL/……表示基体为塑料 2.2、如果用铜或含铜量超过50%的铜合金作为底镀层,那么用化学符号Cu表示; 2.3、Cu后的数字代表铜镀层的最小厚度,μm; 2.4、Ni后的数字代表镍镀层的最小厚度,μm;数字后的小写字母,表示镍镀层的类型。 2.5、b表示是在全光亮的电镀规范下沉积的镍层。 2.6、Crr 表示常规铬,最小厚度为0.3μm。 3、基体为金属的电镀层厚度表示方法: 3.1镀锌:( GB 9799) 使用环境 分级号 最小局部厚度(μm) 一般室内环境 Fe/Zn12 12 一般室外环境 Fe/Zn25 25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在电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参数的计算如电镀的厚度、电镀时间、电流密度、电流效率的计算。当然电镀面积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确保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必须比较精确的计算所有的被镀面积。目前所采用的面积积分仪(对底片的板面积进行计算)和计算机计算软件的开发,使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面积更加精确。但有时还必须采用手工计算方法,下例公式就用得上。 1.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厚度代号:d、单位:微米)d=(C×Dk×t×ηk)/60r 2.电镀时间计算公式:(时间代号:t、单位:分钟)t=(60×r×d)/(C×Dk×ηk) 3.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公式:(代号:、单位:安/分米2)ηk=(60×r×d)/(C×t×Dk) 4.阴极电流以效率计算公式:Dk=(60×r×d)/(C×t×Dk) 第三章沉铜质量控制方法 化学镀铜(Electroless Plating Copper)俗称沉铜。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技术是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关键之一。严格控制孔金属化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而控制沉铜层的质量却是关键。日常用的试验控制方法如下: 1.化学沉铜速率的测定: 使用化学沉铜镀液,对沉铜速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速率太慢就有可能引起孔壁产生空洞或针孔;而沉铜速率太快,将产生镀层粗糙。为此,科学的测定沉铜速率是控制沉铜质量的手段之一。以先灵提供的化学镀薄铜为例,简介沉铜速率测定方法: (1)材料:采用蚀铜后的环氧基材,尺寸为100×100(mm)。 (2)测定步骤: A. 将试样在120-140℃烘1小时,然后使用分析天平称重W1(g); B. 在350-370克/升铬酐和208-228毫升/升硫酸混合液(温度65℃)中腐蚀10分钟,清水洗净; C.在除铬的废液中处理(温度30-40℃)3-5分钟,洗干净; D. 按工艺条件规定进行预浸、活化、还原液中处理; E. 在沉铜液中(温度25℃)沉铜半小时,清洗干净; F. 试件在120-140℃烘1小时至恒重,称重W2(g)。 (3) 沉铜速率计算: 速率=(W2-W1)104/8.93×10×10×0.5×2(μm) (4) 比较与判断: 把测定的结果与工艺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判断。 2.蚀刻液蚀刻速率测定方法 通孔镀前,对铜箔进行微蚀处理,使微观粗化,以增加与沉铜层的结合力。为确保蚀刻液的稳定性和对铜箔蚀刻的均匀性,需进行蚀刻速率的测定,以确保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1)材料:0.3mm覆铜箔板,除油、刷板,并切成100×100(mm); (2)测定程序: A.试样在双氧水(80-100克/升)和硫酸(160-210克/升)、温度30℃腐蚀2分钟,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净; B.在120-140℃烘1小时,恒重后称重W2(g),试样在腐蚀前也按此条件恒重称重W1(g)。 (3)蚀刻速率计算 速率=(W1-W2)104/2×8.933T(μm/min) 式中:s-试样面积(cm2) T-蚀刻时间(min) (4)判断:1-2μm/min腐蚀速率为宜。(1.5-5分钟蚀铜270-540mg)。

怎么控制镀锌层的厚度

热镀锌厚度的控制 调整锌液合金比例;温度,及浸锌时间、 如果钢材的硅含量较高,可加入锌镍合金降低上锌量。也可加入助镀剂添加剂来改变助镀剂的性质,使镀层变得漂亮。 在热镀锌过程中,如果要使镀件表面光亮、镀层博,这跟各道工序都有很大关系,酸洗不到位,助镀液配方不对,锌温高低,人工操作,行车的起吊速度,这都就是有很大关系的, 这个问题您最好买一本热镀锌的工艺相关的书籍好好瞧下。太多学问在里面了。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就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α铁(体心)固熔体。这就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就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与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FeZn13,沉入热镀锌锅底,即为锌渣。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其含铁量不大于0、003%。 减小厚度 提高热镀锌锌温,但要考虑锌锅情况,铁锅不宜超过480度,陶瓷锅可以到530度 减少浸锌时间 取出时速度要缓慢 添加锌铝合金可以减少镀层厚度 1、放慢工件提升速度。 2、尽量控制镀锌时间。 3、适量添加减薄合金。 关于热镀锌层厚度的说明 关于热镀锌层厚度的说明 热镀锌镀层的形成机理 热浸镀锌就是一个冶金反应过程、从微观角度瞧,热浸镀锌过程就是两个动态平衡:热平衡与锌铁交换平衡、当把钢铁工件浸入450℃左右的熔融锌液时,常温下的工件吸收锌液热量,达到200℃以上时,锌与铁的相互作用逐渐明显,锌渗入铁工件表面、随着工件温度逐渐接近锌液温度,工件表面形成含有不同锌铁比例的合金层,构成锌镀层的分层结构,随着时间延长,镀层中不同的合金层呈现不同的成长速率、从宏观角度瞧,上述过程表现为工件浸入锌液,锌液面出现沸腾,当锌铁反应逐渐平衡,锌液面逐渐平静、工件被提出锌液面,工件温度逐渐降低至200℃以下时,锌铁反应停止,热镀锌镀层形成,厚度确定、 热镀锌镀层厚度要求 影响锌镀层厚度的因素主要有:基体金属成分,钢材的表面粗糙度,钢材中的活性元素硅与磷含量及分布状态,钢材的内应力,工件几何尺寸,热浸镀锌工艺、现行的国际与中国热镀锌标准都根据钢材厚度划分区段,锌镀层平局厚度以及局部厚度应达到相应厚度,以确定锌镀层的防腐蚀性能、钢材厚度不同的工件,达成热平衡与锌铁交换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同,形成的镀层厚度也不同、标准中的镀层平均厚度就是基于上述镀锌机理的工业生产经验值,局部厚度就是考虑到锌镀层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对镀层防腐蚀性要求所需要的经验值、因此,ISO标准,美国ASTM标准,日本JIS标准与中国标准在锌镀层厚度要求上略有不同,大同小异、 热镀锌镀层厚度的作用与影响 热镀锌镀层的厚度决定了镀件的防腐蚀性能、详细讨论请参见附件中由美国热镀锌协会提供的相关数据、用户可以选择高于或低于标准的锌镀层厚度、对于表面光滑的3mm以下薄钢板,工业生产中得到较厚的镀层就是困难的,另外,与钢材厚度不相称的锌镀层厚度会影响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以及镀层外观质量、过厚的镀层会造成镀层外观粗糙,易剥落,镀件经不起搬运与安装过程中的碰撞、钢材中如果存在较多的活性元素硅与磷,工业生产中得到较薄的镀层也十分困难,这就是由于钢中的硅含量影响锌铁间的合金层生长方式,会使ζ相锌铁合金层迅速生长并将ζ相推向镀层表面,致使镀层表面粗糙无光,形成附着力差的灰暗镀层、 因此,如上述讨论结果,镀锌层的生长存在不确定性,实际生产中要取得某一范围的镀层厚度常常就是困难的,热镀锌标准中规定的厚度就是大量实验后产生的经验值,照顾到了各种因素与要求,较为合理、

电镀产品上电镀金精确计算产品上金含量分析方法

Gravimetric analysis for different Au solutions 重量分析方法计算电镀金用量 1.0 Purpose 1.1 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o describe the gravimetric methods to analyze different Au solutions including Acid Au bath, Aqua regia refining Au solution & Cyanide stripping Au refining solution etc. It’s not recommended to use gravimetric method if Au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0.5g/L. 2.0 Associated Procedures & Materials 2.1MSDS of H2SO4, HNO3, HCl, Na2SO3, PGC & Pd salt 3.0Jig and Fixture Used 3.1 N.A 4.0 S afety Requirements 4.1 Follow Area Safety Rules 4.2Goggles 4.3Safety shoes 4.4Rubber Gloves & disposal plastic gloves 4.5 Chemical Resistant Uniform, 4.6 Chemical resistance apron 5.0Equipment 5.1Fume ‘ cupboard ‘ 5.225ml transfer pipette 5.3Gooch Crucible 5.4500ml Conical flask, 250ml, 500ml & 1 liter beaker with watch glass 5.5High temperature furnace.(900 oC) 5.6Normal oven up to 250° 5.7100ml measuring cylinder 5.8Hot Plate(2~3kw) 5.9Ashless filter paper 5.10Funnel 5.11Desiccator 5.12Balance, accuracy is 0.0001gram 6.0 R eagent 6.1 Sulfuric acid (98%) 6.2 Nitric acid (>65%) 6.3 HCl concentrated & HCl(50v/v%); Address:16 Collyer Quay, #26-01 Income@Raffles, Singapore 049318 Tel:+ 65-6589 8045 Fax:+65- 6589 8041

【精品】电镀常用计算公式

电镀中常用计算公式 ■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厚度代号:d、单位:微米) ηk)/60r d=(C×Dk×t× ■电镀时间计算公式:(时间代号:t、单位:分钟) t=(60×r×d)/(C×D k×ηk) ■阴极电流计效率算公式:(代号:ηk、单位:A/dm2) ηk=(60×r×d)/(C×t×D k) ■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公式: D k=(60×r×d)/(C×t×D k) ■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1.体积比例浓度计算: 定义:是指溶质(或浓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值。 举例:1:5硫酸溶液就是一体积浓硫酸与五体积水配制而成。 2.克升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举例:100克硫酸铜溶于水溶液10升,问一升浓度是多少? 100/10=10克/升 3.重量百分比浓度计算 (1)定义: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2)举例:试求3克碳酸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质重量百分比浓度? 4.克分子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克分子数表示。符号:M、n表示溶质的克分子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如:1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溶液,它的克分子浓度为1M;含1/10克分子浓度为0.1M,依次类推。 5. 当量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符号:N(克当量/升)。 当量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当量的内在联系互相化合所得失电子数或共同的电子对数。 这完全属于自然规律。它们之间如化合价、原子量和元素的当量构成相表关系。 元素=原子量/化合价 举例: 钠的当量=23/1=23;铁的当量=55.9/3=18.6 酸、碱、盐的当量计算法: A酸的当量=酸的分子量/酸分子中被金属置换的氢原子数 B碱的当量=碱的分子量/碱分子中所含氢氧根数 C盐的当量=盐的分子量/盐分子中金属原子数金属价数 6.比重计算 定义:物体单位体积所有的重量(单位:克/厘米3)。 测定方法:比重计。 举例: A.求出100毫升比重为1.42含量为69%的浓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克数? 解:由比重得知1毫升浓硝酸重1.42克;在1.42克中69%是硝酸的重量,因此1毫升浓硝酸中

镀锌层厚度要求以及国家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1、概述 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了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了一种锌铁合金层。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还有电镀锌无法比拟的强耐腐蚀性,因此这种镀锌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2、原理 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 (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了锌铁合金层 (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了锌铁互溶层(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3、镀锌层厚度 参照GB/T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

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 (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我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 (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 (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4、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1)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2)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脱脂 采用化学去油或者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酸洗 采用H2S04 15%,硫脲0.1%,40~60℃或者用HCI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以防止基体过腐蚀以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脱脂

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第一章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在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各种溶液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印制电路板的最终产品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无论是选购或者自配都必须进行科学计算。正确的计算才能确保各种溶液的成分在工艺范围内,对确保产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印制电路板生产的特点,提供六种计算方法供同行选用。 1.体积比例浓度计算: ?定义:是指溶质(或浓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值。 ?举例:1:5硫酸溶液就是一体积浓硫酸与五体积水配制而成。 2.克升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举例:100克硫酸铜溶于水溶液10升,问一升浓度是多少? 100/10=10克/升 3.重量百分比浓度计算 (1)定义: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理的百分比表示。 (2)举例:试求3克碳酸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质重量百分比浓度? 4.克分子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克分子数表示。符号:M、n表示溶质的克分子数、V 表示溶液的体积。 如:1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溶液,它的克分子浓度为1M;含1/10克分子浓度为0.1M,依次类推。 ?举例:将10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配成500毫升溶液,问这种溶液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 解:首先求出氢氧化钠的克分子数: 5. 当量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符号:N(克当量/升)。 ?当量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当量的内在联系互相化合所得失电子数或共同的电子对数。这完全属于自然规律。它们之间如化合价、原子量和元素的当量构成相表关系。 元素=原子量/化合价 ?举例: 钠的当量=23/1=23;铁的当量=55.9/3=18.6 ?酸、碱、盐的当量计算法: A酸的当量=酸的分子量/酸分子中被金属置换的氢原子数 B碱的当量=碱的分子量/碱分子中所含氢氧根数 C盐的当量=盐的分子量/盐分子中金属原子数金属价数 6.比重计算 ?定义:物体单位体积所有的重量(单位:克/厘米3)。 ?测定方法:比重计。 ?举例: A.求出100毫升比重为1.42含量为69%的浓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克数? 解:由比重得知1毫升浓硝酸重1.42克;在1.42克中69%是硝酸的重量,因此1毫升浓硝酸中 硝酸的重量=1.42×(60/100)=0.98(克) ?B.设需配制25克/升硫酸溶液50升,问应量取比量1.84含量为98%硫酸多少体积? 解:设需配制的50升溶液中硫酸的重量为W,则W=25克/升50=1250克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器产品制件镀覆层厚度的检验规则和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锌、热镀锌、镀银、镀锡及其它常规镀覆层厚度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2334-2001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3.镀层厚度检验的基本规定 3.1 镀层厚度检验的规定 GB/ T12334 明确规定零件镀层厚度为零件“最小厚度”。即“零件主要表面上任何测量区域”“在一个可测量的小面积上采用可行的实验方法得到的可比较的局部厚度”。这个小面积称“参比面”,“采用无损检测时,应将在参比面上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局部厚度”。 根据产品零部件特性,规定主要表面指产品装配后容易受到腐蚀、摩擦或工作(导电接触)的零件表面。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的表面,如深凹处、孔内部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因此测量时,必须选择零件主要表面作为测量区域,在测量参比面所测多点平均值为局部厚度,即最小厚度。 3.2 镀层厚度分布特性 在电镀过程中,受零件几何形状和结构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零件表面厚度往往是不均匀的。由于电镀会产生“边缘效应”特性,即零件中间部位和深凹处、盲孔部位镀层较薄,而零件边角和结构突出部位镀层较厚,有些部位甚至超厚0.5~1倍。同槽电镀零件镀层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给镀层厚度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4.镀层厚度测量仪器 4.1 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的因素见表1。 表1 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的因素

4.2 库仑3000通用测厚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对银(锡)层产生一个约1mm2腐蚀漏铜点。且要求测量面一般为在4mm2以上。 4.3 1100磁性测厚仪和库仑3000测厚仪使用方法和测量要求,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对于镀银件测量时,表面若涂过防银变色剂,先用百洁布或橡皮轻轻擦除后再测。 5.检验规则 5.1 测量点的选定 5.1.1 以磁性测厚仪测厚的零件(如镀锌件、热镀锌件)测量点应选在主要表面且远离零件边缘5~10mm任一区域。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污物。 5.1.2 以库仑仪测厚的零件(如镀银件、镀锡件)由于采用库仑电解测量会产生破坏性镀层腐蚀,测量点应选在图样指定的部位。若没有指定部位,测量点则选在距镀层工作面最近的非工作面,且该点必须满足电解池封闭环所需面积4mm2。 5.1.3 同一外协镀件,若供需双方因测量点不同,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时,应协商解决,并对测量部位进行统一规定。 5.2 抽样方法及频次

PCB制造电镀技术——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PCB制造电镀技术——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广大从事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的人们,加快知识更新。为此,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新知识并与原有实用的科技成为工作必备的参考资料,更好地从事各种类型的科研工作。这本手册就是使从事高科技行业新生产者尽快地掌握与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相关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印制电路板制造方面的所涉及到的实用技术基础知识,为全面掌握印制电路板制造的全过程和所涉及到科学试验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手段。第一章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在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电镀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各种溶液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印制电路板的最终产品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无论是选购或者自配都必须进行科学计算。正确的计算才能确保各种溶液的成分在工艺范围内,对确保产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印制电路板生产的特点,提供六种计算方法供选用。 1.体积比例浓度计算: 定义:是指溶质(或浓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值。 举例:1:5硫酸溶液就是一体积浓硫酸与五体积水配制而成。 2.克升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举例:100克硫酸铜溶于水溶液10升,问一升浓度是多少? 100/10=10克/升 3.重量百分比浓度计算 (1)定义: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理的百分比表示。 (2)举例:试求3克碳酸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质重量百分比浓度? 4.克分子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克分子数表示。符号:M、n表示溶质的克分子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如:1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溶液,它的克分子浓度为1M;含1/10克分子浓度为0.1M,依次类推。 举例:将10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配成500毫升溶液,问这种溶液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 解:首先求出氢氧化钠的克分子数: 5. 当量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符号:N(克当量/升)。 当量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当量的内在联系互相化合所得失电子数或共同的电子对数。这完全属于自然规律。它们之间如化合价、原子量和元素的当量构成相表关系。 元素=原子量/化合价 举例: 钠的当量=23/1=23;铁的当量=55.9/3=18.6 酸、碱、盐的当量计算法: A 酸的当量=酸的分子量/酸分子中被金属置换的氢原子数 B 碱的当量=碱的分子量/碱分子中所含氢氧根数 C 盐的当量=盐的分子量/盐分子中金属原子数金属价数 6.比重计算 定义:物体单位体积所有的重量(单位:克/厘米3)。 测定方法:比重计。 举例: A.求出100毫升比重为1.42含量为69%的浓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克数? 解:由比重得知1毫升浓硝酸重1.42克;在1.42克中69%是硝酸的重量,因此1毫升浓硝酸中 硝酸的重量=1.42×(60/100)=0.98(克) B.设需配制25克/升硫酸溶液50升,问应量取比量1.84含量为98%硫酸多少体积? 解:设需配制的50升溶液中硫酸的重量为W,则W=25克/升 50=1250克 由比重和百分浓度所知,1毫升浓硫酸中硫酸的重量为:1.84×(98/100)=18(克);则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