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策略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策略探究

如何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培育时代新人?如何让互联

网助力家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和实践者,我们需要

思考、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各显

其才的个性化发展的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从狭义的互联网+家庭

教育的定义入手,深入剖析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了

“以耳濡目染为依托的渗透教育策略、以亲子活动为契机的寓教于乐

策略、以发展个性为核心的因材施教策略、以开放互动为抓手的协作教

育策略”,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使教育信息化助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发

展基础上的个性化成长成才,享受幸福中国的幸福人生。

互联网+家庭教育指的是家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通过采用浏览网络共享资源,在线交流,在线讲堂等方式,帮助和指

导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解决相关问题,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而开展的家庭教育活动。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儿童为本”、

“家长主体”原则,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以耳濡目染为依托的渗透教育策略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耳濡目染家长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父母必读》中写道:“你们自身的

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的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

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

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

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

[1]信息化时代,当手机和电脑成了人们不离身手的必需品时,家长的

信息素养和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潜移默化作用就更加突出。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规范上网行为,学会自律、自控,学会科学规划,学

会合理选择网络信息,学会正确引导孩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

利于孩子成长的话不说,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不做,远离低级的、庸

俗的网络资源,既为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具备符合时代发展

的信息素养做好表率,又营造和谐、幸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家庭教育

氛围,创设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高雅的生活情境。

二、以亲子活动为契机的寓教于乐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四个第一”凸显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奠基作用。在这个奠

基教育中,家长应该着眼于长远,着力于基础,给孩子准备两份永久

而珍贵的礼物——根和翅膀。这个“根”就是家长着力于孩子坚定理想

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

质而进行的家庭亲子活动。新时代家庭教育,家长应主动汲取传统教育的精华,摒弃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陋习,巧妙利用网络有声读物和经

典诵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孩子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善于凭借网

络自然图片和人文纪录片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与孩子一起感知祖国

的美丽;合理借助网络游戏和健身节目增强孩子的体能体魄,与孩子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灵活结合网络实践视频和家庭生活提升孩子的动

手能力,与孩子一起分享劳动的愉悦……在家长和孩子的平等对话中,

使孩子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

这样的家庭教育才会赋予孩子翱翔蓝天的翅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以发展个性为核心的因材施教策略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专门性、严密性、全面性、系统性,

它更趋于教育的生活化、情感化、灵活化、个体化。因此,家长应充分利用它所独具的特点和时空优势,不把家庭作为学校课堂知识的强化地,不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夙愿的替代品,不把考试和分数作为教育孩子的

终极目标,不盲目从众,不焦虑迷茫,而是注重家庭教育规律,注重每

个孩子在需求、爱好、兴趣、性格、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殊性和新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把信息化时代

的便利条件变为孩子成长发展的助力,为不同的孩子制定科学、理性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和方案,悉心关注和肯定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差异,用尊

重和包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尽力捕捉和发掘每一位孩子的内在潜能,

把信任和鼓励作为他们奋发的动力;精心引导和

呵护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用欣赏和支持促进他们蓬勃成长,实现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发展,使家庭教育成为孩子学校教育的得力补充和延伸,使孩子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下成长成才,用最好的自己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享受幸福中国的幸福人生。

四、以开放互动为抓手的协作教育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彻底改变了人们思维、生产、生活、学习的方式,丰富了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也毫无例外地给教育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前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今社会,家长更应不断拓展家庭教育空间,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的特点,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汲取社会教育的精华,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时代同进步,与孩子共成长;以网络优质资源为突破口,结合孩子自身实际查漏补缺,强化弱项,使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微信、QQ 群把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家庭组建小群体,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情况,孩子分享成长的点滴,弥补单个家庭教育的不足;与学校的老师交流,解决自己家庭教育的困惑,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信念一致,行动一致,以期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开放互动式教育,便于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环境。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是一场信息化的家庭教育技术革命,是对千百年来传统家庭教育的颠覆,家长唯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以耳濡目染为依托的渗透教育策略、以亲子活动为契机的寓教于乐策略、以发展个性为核心的因材施教策略、以开放互动为抓手的协作教育策略与传统家庭教育深度融合,才能更

有效地提高孩子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更能有效地培养孩子勇于探索

的良好行为习惯,也能有效地消弭一道道教育“鸿沟”,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个性化学习,从而使孩子成长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崇尚劳动、品味高雅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