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素的分离提纯测定实验具体方案.
花青素提取

桑椹酒渣中花青素提取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桑椹果酒酒渣。
1.2试剂药品试验所用95%乙醇、浓盐酸、30%过氧化氢、Na2SO3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1.3主要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酸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锅等。
1.4方法(稀HCl+95%乙醇提取)样品称量,用提取剂提取,过滤(减压过滤/板框过滤),所得的提取液按一定比例稀释(pH1.0氯化钾缓冲液和pH4.5醋酸钠缓冲液稀)释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出OD值,以OD值代表桑椹红色素的含量。
1.4.1不同溶剂的吸光光谱及提取效果比较分别以75%乙醇、85%乙醇、95%乙醇、0.05%稀HCl+95%乙醇(1:1)、0.10%稀HCl +95%乙醇(1:1)作为提取剂,以物料与提取剂之比1:10提取桑椹色素,提取液经3倍稀释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提取液吸收光谱。
1.4.2不同物料与提取剂之比对花青素提取的影响(此时用提取效果最好的提取剂)。
1.4.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最佳结果作为桑椹提取剂,分别于60、50、40、30、20℃下提取1h。
1.4.4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每隔20分钟取样测得OD值。
1.4.5正交实验1.4.6得率试验称取一定量样品,经提取后。
提取液经旋转蒸发仪蒸发,真空干燥,求得率。
方法一稀HCl+95%乙醇提取1不同溶剂的吸光光谱及提取效果比较固定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分别85%乙醇、95%乙醇、0.05%稀HCl+95%乙醇(1:1)、0.10%稀HCl +95%乙醇(1:1)、0.15%稀HCl +95%乙醇(1:1)为提取剂进行浸提试验,色素提取液分别采用pH1.0氯化钾缓冲液和pH4.5醋酸钠缓冲液稀释一定倍数(吸光值在0.2~0.8之间),将稀释液静置15min,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
按公式计算桑椹花色苷含量,分析提取溶剂对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
注:ODλmax的确定分别以85%乙醇、95%乙醇、0.05%稀HCl+95%乙醇(1:1)、0.10%稀HCl +95%乙醇(1:1)、0.15%稀HCl +95%乙醇(1:1)作为提取剂,以物料与提取剂之比1:10提取桑椹色素,提取液经3倍稀释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提取液吸收光谱。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植物中的花青素是一类具有丰富颜色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花朵、果实、叶子等植物组织中。
花青素不仅为植物赋予了吸引力的色彩,还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因此,对花青素的提取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差异。
实验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常见的植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步骤如下:1. 材料准备:准备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并将其分别洗净、切碎备用。
2. 提取溶剂选择:选取乙醇、醋酸乙酯和水三种常用溶剂作为提取试剂,分别标注为A、B和C。
3. 提取过程:将每种植物材料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溶剂,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过滤:将提取液用滤纸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分别倒入烧杯中,放在加热板上进行浓缩,直至溶剂蒸发完全。
6. 称量:将浓缩后的花青素溶液称量并记录。
7. 分光光度计测定:将每个烧杯中的花青素溶液分别转移到试管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8. 计算花青素含量:根据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花青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进行花青素提取实验。
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我们发现乙醇溶剂(A)对三种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好。
在红花提取实验中,乙醇溶剂(A)的吸光度值最高,表明乙醇溶剂对红花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佳。
紫苏和紫甘蓝的提取实验结果也是如此。
这可能是因为乙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更好地溶解植物组织中的花青素。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红花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紫苏次之,紫甘蓝最低。
这可能与不同植物材料的生长环境、基因差异等因素有关。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花青素的提取过程以及不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含量的差异。
红米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

红米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红米原花青素的提取及测定方法1、标准曲线的配置标准溶液的配制,用甲醇配制原花青素母液2mg/mL标准液配制:母液:2ml 3ml 4ml 5ml 6ml 7ml 8ml甲醇:8ml 7ml 6ml 5ml 4ml 3ml 2ml2、试剂试剂a:10g/L香草醛甲醇溶液,10g香草醛溶于1L甲醇溶液试剂b:245ml浓硫酸(18.4mol/L)溶于500ml甲醇溶液,并用甲醇定容直1L。
3、提取方法将红米磨粉后称0.5g,放入15ml试管中,加入8ml的80%甲醇溶液,至于黑暗的地方,每隔2h左右振荡一次,一直浸泡提取8小时。
4、测定方法吸取1ml提取液或标准液,加入10ml离心管中,然后依次加入2.5ml试剂a和2.5ml试剂b,混匀后35℃下水浴20min,水浴结束后8000rm离心10min,用移液器取上清液测定其在500nm下的吸光值。
5、参考文献:1、Sun B, Ricardo-da-Silva JM, Spranger I Critical Factors of Vanillin Assay for Catechins and Proanthocyanidi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8, 46: 4267-42742、Gunaratne A, Wu K, Li D,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traditional red-grained rice varieties containing proanthocyanidins. Food Chemistry, 2013, 138: 1153-1161。
紫甘蓝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2. 了解花青素的性质及其应用。
3. 学习实验室提取、分离、鉴定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抗变异、抗肿瘤、抗过敏等生理功能。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提取紫甘蓝中的花青素,然后通过纸层析法分离纯化花青素,最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花青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紫甘蓝、乙醇、甲醇、蒸馏水、NaCl、NaOH、盐酸、pH试纸、滤纸、层析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烧杯、漏斗、玻璃棒、移液管等。
2.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甲醇、NaCl、NaOH、盐酸、醋酸、硫酸铵、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1)将紫甘蓝洗净,晾干,切成小块。
(2)将紫甘蓝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磨充分。
(3)将研磨好的混合物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4)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
(5)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2. 分离纯化(1)将滤液倒入漏斗中,用蒸馏水洗涤滤渣,收集洗涤液。
(2)将滤液与洗涤液合并,加入适量醋酸,调节pH至2.5。
(3)静置30分钟,使花青素沉淀。
(4)取上层清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硫酸铵,搅拌,使蛋白质沉淀。
(6)静置30分钟,取上层清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 测定花青素含量(1)取适量滤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20nm处的吸光度。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花青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结果:紫甘蓝提取液呈紫色,说明花青素已被成功提取。
2. 分离纯化结果:滤液经过分离纯化后,颜色较浅,说明花青素得到了一定的纯化。
3. 花青素含量测定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紫甘蓝提取液中花青素含量为0.5mg/g。
六、实验结论1. 紫甘蓝中花青素可以通过溶剂提取法提取。
紫甘薯中花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紫甘薯中花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山东农业大学化学学院09级材化2班赵林静152********山东农业大学化学学院09级材化2班李新152********摘要用乙醇酸溶液从紫甘薯中提取花青素。
用PH示差法对提取液中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
关键字:紫甘薯花青素PH示差法1前言: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
属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称花色苷。
花色苷是一种以黄酮核为基础的一类糖苷,天然花色苷配糖体的基本结构为3、5、7-三羟基-2-苯基并呋喃。
最早且最丰富的花青素的花青素是从后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视屏、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有实验证明,花青素是迄今为止所发展的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目前对花青素的定量没有较好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以色价或吸光度表示其相对含量,也有用花青素纯品配置不同浓度梯度制作标准曲线测定色素的含量但由于花青素的标准品很不稳定,限制了这种方法的使用。
本实验用PH示差法对紫甘薯中花青素的提取液中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2 实验目的2.1掌握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其PH示差法测量花青素含量的原理2.2熟练掌握分离提纯操作方法步骤。
3 实验原理紫甘薯中含有花青素,用乙醇的酸溶液作为提取液在离心机的作用下即可得到粗的花青素提取液。
PH示差法的原理为花青素的色调和色度随PH值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PH为1.0时,花青素以红色的2-苯基并呋喃的形式存在。
结合朗伯比尔定律可得出在两个不同PH值下,花青素溶液的吸光度差值与花青素含量成正比。
4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电子天平;钥匙;精密PH试纸;PH计;表面皿、玻璃棒;烧杯;干燥的带塞子的锥形瓶250ml(4支);100ml容量瓶(4支);胶头滴管;500ml试剂瓶(3支);高速离心机、离心管(6支);分光光度计;10ml小量筒(3支);摇床;烧杯3支试剂:粉末状紫甘薯30g(自备);分析纯的乙醇试剂500 ml 氯化钾20g 醋酸钠30g 去离子水1000ml 分析纯的盐酸50ml5 实验步骤5.1乙醇的酸溶液按85:15的比例将分析纯的乙醇溶液与去离子水混合,再用浓盐酸调节PH至1.0左右。
蓝莓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

蓝莓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摘要:研究蓝莓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通过控制浸渍法体积分数、pH值等关键实验参数,以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观察浸膏得率的变化,确定1:30的浴比中加入1%柠檬酸与70%乙醇组成溶液,以温度30℃、pH为3超声浸渍20min为蓝莓果皮中花青素最佳提取方法。
通过65%乙醇的大孔树脂洗脱液洗脱,色价达到61.37,产率为81.32%,大大的提高的花青素的纯度。
关键词:蓝莓果皮花青素提取纯化蓝莓(Vaccinium spp.)是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果实呈蓝色近圆形。
其中果肉和果皮都含有丰富的花色素。
花色素又名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
其结构的基本母核是2-苯基苯并吡喃。
通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目前已知的花色苷有250多种。
已知花青素的功效有:一是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轻疲劳,抗衰老,同时有美容美颜的作用。
二作为天然的食物添加剂,可作为食品的防腐剂,三是作为天然染料,不同pH值下可不同呈色。
一、仪器与材料1.原料:蓝莓果皮粉末(从安徽安庆市购入,买入四批产地分别位于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省、吉林省)。
2.试剂:乙醇、甲醇、甲酸、氢氧化钠、盐酸、乙腈、矢车菊3-O-葡萄糖苷标准品、柠檬酸、纤维素酶。
3.仪器:台式烘箱、SHZ-IIII型循环水式真空泵(上海贤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EYELA N-1100旋转蒸发仪、OSB-2100水浴锅(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水浴锅(南京科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B-3200D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hermo)、层析柱、AB-8大孔树脂、各个型号圆底烧瓶等玻璃仪器。
二、蓝莓果皮中花色素的提取1.提取方法:花色素分子含有酸性与碱性基团,溶于水和乙醇等醇类化合物。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回复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回复花青素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食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中是否存在花青素化合物。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颜色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特别是花朵、水果和蔬菜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花青素检测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花青素的概述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花青素的基本概念。
花青素是一类化学物质,属于类黄酮类化合物。
它们是水溶性的,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浓度。
花青素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癌等特性。
因此,花青素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花青素检测的常见方法花青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几种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花青素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花青素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特性进行测定。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检测,常用的波长为紫外光谱的510-540纳米范围。
然后,将待测样品制备成溶液,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可以确定样品中花青素的浓度。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精确测定花青素浓度的分析方法。
它利用花青素在特定条件下与色谱柱相互作用的特性进行分离和测定。
在HPLC方法中,样品经过前处理后注入色谱柱,通过流动相不同的组成进行分离。
然后,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样品中花青素的峰值,并根据峰面积和标准曲线的关系确定含量。
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可用于花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法可以直接测定花青素分子的质量和结构。
通过质谱仪的扫描,可以得到花青素的质谱图,并通过比对已知标准品的质谱图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花青素检测的样品准备在进行花青素检测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首先,要将样品磨碎或切碎,以提高样品暴露表面积。
然后,将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取花青素。
提取液中的杂质可以通过滤纸或离心去除。
葡萄籽中分离提取原花青素的研究

葡萄籽中分离提取原花青素的研究花青素是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其具有高效的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
本实验通过浸提的方法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考察了不同溶剂、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等单因素对浸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单因素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产品投资费用少,操作费用低,产品附加值高;原料为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几乎没有“三废”排放,使用的溶剂全部回收利用,废渣可以作为造纸或者饲料综合利用。
标签:花青素;葡萄籽;提取;正交实验1 概述原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称花色苷。
属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
最早而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
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
由于原花青素的多种功效,由葡萄籽提取的原花青素已被我国卫生部批准为保健原料。
目前对原花青素的提取研究及保健作用研究已非常成熟。
已经将其应用到工业化产业,开发出多种原花青素的保健产品和化妆产品。
原花青素的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
2 葡萄籽中花青素的提取本实验通过浸提的方法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考察了不同溶剂、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等单因素对浸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单因素水平。
并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得出原花青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
2.1 实验方法2.1.1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本实验采用甘肃紫轩酒业葡萄酒厂生产葡萄酒产生的葡萄籽下脚料作为本实验的原材料。
在生产葡萄酒压榨葡萄汁的糟粕和葡萄酒生产前和发酵后压榨的榨粕,所得的这些榨渣中,以换成干品计,约有50%的葡萄皮,45%的葡萄籽和少量的梗等,将该榨渣经粗选分离出葡萄籽,作为提取的原料。
所得的葡萄籽用粉碎机粉碎后,过20目筛,于磨口三角瓶中,经石油醚脱脂脱水份,得脱脂葡萄籽粉,用一浸提液在50℃的恒温水浴中回流浸提,离心后取上清液,反复提取若干次,最后洗涤残渣,将上清液和洗涤液合并,加入固体无水硫酸钠脱水,倾出上层溶液,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40℃的条件下真空浓缩,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得到原花青素粗提液,干燥,制得粗提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青素的提取、测定
仪器材料试剂:
仪器:旋转蒸发仪,真空泵,分光光度计,真空干燥箱,水浴锅,天平材料:新鲜的紫葡萄和青葡萄
试剂:无水乙醇,盐酸,铁氰化钾,三氯乙酸,硫酸亚铁
实验步骤
一、花青素的提取:
1、挑选新鲜的紫葡萄薄洗净晾干,分离出果肉、果皮、籽粒
2、将分离晾干的紫色葡萄果皮,80℃下干燥1h。
3、称取2g磨成粉末
4、用含有1%盐酸的乙醇溶液浸提2次,合并提取液
5、讲合并提取液进行抽滤
6、60℃减压浓缩
7、真空干燥
8、得粗提取液
2、提取条件的优化:
p 水平A提取
温度 /℃
B乙醇
浓度/%
C提取时
间/min
D料液比/
(g/ml)
p 1 50 50 60 1:10 p 2 60 60 90 1:20 p 3 70 70 120 1:30
A B C D 结果
实验序
号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K1
K2
K3
Q
确定最佳提取方案然后对果皮、果肉、籽粒进行提取,测定最佳提取部位。
3、纯化
纸层析法提纯
1.取准备好的滤纸条(2×20cm),将其一端剪去两侧,中间留一长约1.5cm,宽约0.5cm的窄条,并在滤纸剪口上方折叠出一条直线,作为画滤液细线的基准线。
2.用毛细吸管沾少许滤液在折线上描绘4~5次,注意要画得匀、直、细,每次画完细线要等其自然变干后再画第二根线。
3.在大试管中加入常用的展开剂有V(丁醇∶V(乙酸∶V(水=4∶1∶5,V(正丁
醇∶V(2mol/LHCl=1∶1,V(乙酸∶V(浓HCl∶V(水=15∶3∶82,1%盐酸,V(浓
HCl∶V(水=3∶97等(即层析液)。
然后将滤纸条固定于软木塞上,插入试管内,使窄端浸入溶剂中(色素点要略高于液面,滤纸条边缘不可碰到试管壁),盖紧软木塞,直立于阴暗处进行层析。
4.展开后剪下色斑,以酸化甲(乙醇洗涤、浓缩,即可得到样品。
四、花青素的测定
1.采用普鲁士蓝法测定花青素的还原能力。
取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1 mL,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和1%K3Fe(CN)6各2.5 mL,混合均匀,混合液50 ℃保温20 min,快速冷却,加入10 %的三氯乙酸溶液2.5 mL,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2.5 mL,加入等量蒸馏水和0.1%的FeCl3 1mL,摇匀,10min后700nm下测定吸光值A700,以抗坏血酸为对照。
2青素清除体外自由基能力测定。
利用Fenton 反应产生羟自由基[6]。
取2 mL PBS(磷酸盐缓冲液pH=7.4),依次加入20mmol/L EDTA和12mmol/L FeSO4混合溶液0.1mL,一定浓度的花青素溶液1 mL、100mmol/L H2O2 0.1mL,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5 mL,迅速混匀,置于37 ℃水浴15 min。
测定510nm 下光吸收值,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对照吸光度-样品吸光度)/对照吸光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