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耳聋68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余国俊:益气聪明汤-高年耳聋】

【余国俊:益气聪明汤-高年耳聋】

【余国俊:益气聪明汤-高年耳聋】益气聪明汤方证作者/余国俊脾虚气陷,阴火上冲,目昏暗,耳失聪者,健脾益气,升阳散火,益气聪明汤主之。

益气聪明汤:黄芪30g、党参15g、升麻6g、葛根30g、蔓荆子10g、白芍12g、黄柏6g、炙甘草6g。

一、方证浅识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或阴火上冲,而致头痛眩晕;或内障初起,视物不清;或耳鸣、耳聋、齿痛等症,用益气聪明汤,疗效可靠。

本方源于补中益气汤,以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合升麻、葛根、蔓荆子升清散火;白芍敛阴柔肝;黄柏坚阴泻火。

方中有2味针对目疾之药:一是蔓荆子,《神农本草经》谓其“明目”,《名医别录》谓其治“目泪出”,《珍珠囊》谓其“除昏暗”。

二是黄柏,《名医别录》谓其治“目热赤痛”,《日华子本草》谓其“清肝明目”。

临床验证,益气聪明汤治目疾效堪夸,而治耳鸣有效有不效。

二、用方缘起1982年治某男,37岁,高度近视。

其眼镜左侧鼻托损坏脱落,未及时更换镜架,致右侧鼻梁承受力过重,半月后感觉右眼眶酸胀。

遂更换镜架,热敷数日,眼眶酸胀感稍减。

但从此不敢长时间读写,一旦读写超过半小时,右眼眶酸胀沉重感便明显加重。

西医眼科检查无异常,亦乏治疗措施。

余按常规补益肝肾,用《银海精微》驻景丸改汤,服10余剂乏效;续用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逍遥丸等月余,亦无丝毫转机。

适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乃向夹江名医伍志航先生请教,伍先生莞尔一笑曰:“此《证治准绳》益气聪明汤证也,有何难哉!”我乃恍然大悟——眼眶属脾,受外力挤压而伤及气血,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酸胀沉重,原与肝肾无涉。

返回后欲用益气聪明汤,但患者苦于久服汤药,求服丸药。

因思益气聪明汤补脾升清,泻敛阴火,与李东垣制方大法原系一脉相承,便予服补中益气丸。

服完一盒(10粒),右眼眶酸胀感稍减;患者喜,连服10盒,康复如初。

高年耳聋女患,89岁,右耳早聋,左耳长期耳鸣,听力渐减。

10 天前左耳又几乎全聋。

西医诊为老年神经性耳聋,建议佩戴助听器。

耳鸣、耳聋、眼糊、眼花,不妨试试益气聪明汤、丸,中老年人必看。

耳鸣、耳聋、眼糊、眼花,不妨试试益气聪明汤、丸,中老年人必看。

耳鸣、耳聋、眼糊、眼花,不妨试试益气聪明汤、丸,中老年人必看。

后台有不少粉丝留言,问毛毛姐有没有可以治疗耳鸣的好方子啊,自己这耳鸣整天吱吱响,嗡嗡嗡的,睡觉也睡不好,脑子都被扰乱了,太难受了。

其实呢,毛毛姐早就想把耳鸣写一写,但是因为耳鸣的原因实在太过复杂,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一来怕自己写不好,二来怕大家看不明白,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沉淀,终于整理出了一个大概思路,趁此机会好好说说。

耳鸣算得上一个疑难杂症,好多原因都会导致耳鸣,比如感冒后有可能会导致耳鸣,这个随着感冒的痊愈,耳鸣也就消失了,这种咱们就不说了。

年轻人也会偶尔突发一阵尖锐的耳鸣,这种情况持续几分钟后也会自动消失,平时多注意休息也没事。

所以今天咱们讲的,主要就是持续性的耳鸣,尤其是中年人、老年人的耳鸣。

我刚才为什么说耳鸣的原因太过复杂呢?其实,历史上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实在太多了,有内服的,有外用吹耳的,从内服药角度来说,有主张从肾虚论治的,有主张从肝火论治的,有主张从髓海不足论治的,有主张从痰论治的,还有主张从瘀血论治的。

这么多论治方法,别说你们,就是熟读中医的科班人员,看到这么多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头晕了,更别说刚刚接触中医,对基础理论还不很熟悉的人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中医,因为耳朵虽小,却与五脏六腑相通,三焦经脉循行耳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耳朵“造反”。

西医也是一样,别看耳朵就这么小小的地方,各种检查、各种治疗,最后能治好的可能性也很低,所以西医一直有一个说法,耳鸣是治不好的,看了之后是不是很失望?毛毛姐化繁为简,准备从两个方面来说说耳鸣,这样大家一看就能懂了。

这两个方面就是虚、实。

什么叫做虚实呢?大家看电视,经常看到带兵打仗的将领说:“小李,你化妆成卖菜的,进城去探探虚实”。

虚,就是里面没多少兵力,防守空虚。

实,就是里面兵力多。

而在中医里,虚就是正气不足。

实,专指邪气旺盛。

我们看待耳朵问题的时候,要把耳朵想象成一个活的东西,什么叫做活的东西?活的东西得时时刻刻需要营养才能活着,这些营养,中医就叫做气血津液,好比一个小狗,你得喂得它饱饱的,它才听话,它饿了,就会汪汪叫。

益气聪明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益气聪明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益气聪明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黄芪20g,人参、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各10g,升麻8g,炙甘草6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方中人参、黄芪甘温益气。

升麻、葛根、黄柏、蔓荆子升阳清降,凉肝明目。

白芍敛阴柔肝。

全方共奏益气升清、聪耳明目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孔窍失养之病证。

本方之所以能聪耳明目,主要是本方具有增加脑供血量,提高脑代谢和兴奋大脑皮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强新陈代谢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风热上扰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口苦,苔薄质淡,脉濡细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缺血性眩晕、老年性白内障、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链霉素副反应、中耳炎引起之眩晕和耳鸣、病毒性角膜炎、梅尼埃综合征、色言、视神经萎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精神菱靡,肢体倦怠,饮食乏味,面黄肌瘦,大便溏泄,舌淡,脉虚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颈椎病(气虚型)治宜益气升清,通行经络。

以本方加当归、川芎、地龙为主治方。

2.老年性白内障(牌气虚弱型)治宜补脾益气。

以本方加减:黄精、茯苓、葛根、黄芪各15g,党参12g,升麻、白术、柴胡各10g,陈皮、炙甘草各6g为主治方。

3.老年性黄斑变性(脾气虚弱型)治宜益气扶脾。

以本方去黄柏,加白术10g,茯苓15g,五味子、炙甘草各6g为主治方。

4.脑动脉硬化(脾虚血瘀型)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络。

以本方加丹参30g,山楂10g,全蝎5g,为主治方。

若恶心、苔腻者,加法半夏、石葛蒲。

若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豨莶草。

若头胀面热者,加钩藤、石决明。

若健忘心悸者,加酸枣仁、龙眼肉。

5.梅尼埃综合征(脾虚痰盛型)治宜健脾益气,兼以化痰。

以本方加法半夏、陈皮、白术各10g为主治方。

6.中耳炎(脾虚湿困型)治宜健脾化湿,升清聪耳。

以本方加白术、柴胡为主治方。

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此方又叫益气聪明汤,载于《东垣试效方》,方药为:黄芪、人参各15克,葛根、蔓荆子各9克,白芍、黄柏各6克,升麻4.5克,炙甘草3克,水煎温服,具有补中益气、助升清阳、聪耳明目的功效。

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症见目内生障,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等症。

按:益气聪明汤出《证治准绳》,原方为黄芪、人参(各)五钱,葛根、蔓荆子(各)三钱,白芍、黄柏(各)6g 升麻钱半,炙甘草3g。

治内障目昏、耳鸣、耳聋,乃据“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之理而设。

金氏据脾胃内伤学说,认为许多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皆为上气不足之证,而上气所以不足多由于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于是将此方加以适当变化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取得显著疗效。

方用太子参、黄芪、甘草以益气,升麻、葛根、蔓荆子升发清阳,芍药收敛,黄柏苦降以防升发太过。

还认为上气不足之症益气药必须与升阳药同用,祗益气不升阳则气无从上达;祗升阳不益气则无气可升,反有造成虚阳上越之弊。

临症加减如下:纳少者,去黄柏,加香谷芽15克;便溏、面色萎黄者,去黄柏,加白术10克;畏寒或腹中冷痛者,去黄柏,加干姜3~6g 甚则肢冷者更加附子3~10g;兼有痰饮苔腻脉滑而恶心呕吐者,去黄柏,加泽泻15g 白术10g 姜半夏10g;兼心神不宁,夜寐不安者,炙甘草加至6g 加淮小麦30g 大枣10~15克,或更加枣仁粉6g (吞);兼月经紊乱、烘热烦躁见于更年期者,加仙茅12g 仙灵脾12g 当归10g 知母6g。

现代医学对益气聪明汤的药理作用在临床观察发现:益气聪明汤主要有增加脑供血量,兴奋大脑皮质,提高脑代谢功能和降血脂。

1.增加脑供血量:对18名健康人进行脑血流图额乳导联记录结果表明,给益气聪明汤前后对比,给药后脑血流图的平均波幅明显升高,同时,流入容积速度显著升高。

用药后2小时,上述两项指标开始变化,5小时后十分显著,5小时半达高峰。

提示益气聪明汤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和血流畅通。

益气聪明汤加减,治耳鸣案

益气聪明汤加减,治耳鸣案

益气聪明汤加减,治耳鸣案
薄某,男,69岁,双耳鸣如蝉鸣1年余,劳则尤甚,伴听力减退,右耳尤甚,头晕,气短乏力,纳差,嗳气,畏寒,右腰酸痛。

舌淡苔白,脉弦,左脉缓略无力。

既往有神经性耳聋、前列腺肥大、轻度腔梗病史。

辨证:脾气不足,精微不能上注耳窍。

治法:益气健脾,升清舒郁。

主方:益气聪明汤加减。

太子参,黄芪,磁石,蔓荆子,葛根,川芎,赤芍,陈皮,柴胡,香附,石菖蒲,神曲,炙甘草。

仍耳鸣,但程度较前减轻,舌脉同前。

继续予以益气聪明汤为主方治疗。

太子参,黄芪,菊花,蔓荆子,葛根,川芎,赤芍,陈皮,柴胡,香附,川牛膝,石菖蒲,炙甘草。

患者诉近1周来耳鸣次数及程度进一步减少,持续时间也大大缩短,继续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治疗,并嘱其调情志,适度锻炼。

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眩晕、颈椎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耳鸣、痴呆等病症属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者。

1.眩晕:本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34例(治疗组),对照组33例给予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以临床症状、血脂、血流变等变化判定疗效,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2.颈椎病:本方加减治疗颈椎病60例,对照组34例口服颈复康冲剂,同时配合按摩。

以眩晕、颈项强直、肩臂麻木酸痛、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及体征变化评定疗效,30日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左右。

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好转11例,4例无效,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耳呜:本方治疗耳鸣50例,以耳鸣症状变化评定疗效,7日为1个疗程,总疗程为35日。

结果:随访治疗5个疗程后,耳鸣症状完全消失32例,耳鸣症状减轻15例,无明显好转3例。

(《四川中医》2 012年第1期)4.脑动脉硬化:本方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30例(治疗组),对照组30例运用银杏叶片治疗。

以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变化评定疗效,4周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无效2例,有效8例,显效18例,痊愈2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头晕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4期)5.高血压病(经验):高洪春将气虚型高血压病临床表现总结为: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且动静状态血压波动大,或呈难治性高血压表现,或对降压药物极为敏感。

可用聪明益气汤加减治疗,若兼见头痛,痛有定处,如针刺般,胸闷或胸痛,唇舌紫晴,或见舌有瘀点者,可酌加川芎、赤芍、红花等;兼见头昏沉,头身困重,纳呆腹胀,舌淡胖苔多厚腻者,可酌加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等;兼见心悸怔忡,少寐健忘者,可酌加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2024年益气聪明汤联合四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听力障碍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益气聪明汤联合四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听力障碍临床观察》范文

《益气聪明汤联合四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听力障碍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听力障碍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问题。

其中,因气血亏虚引起的听力障碍在临床上尤为常见。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临床观察旨在探讨益气聪明汤联合四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听力障碍的临床效果,并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临床观察共纳入100例因气血亏虚导致的听力障碍患者,年龄在35-70岁之间,男女不限。

2. 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益气聪明汤联合四物汤进行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三、益气聪明汤与四物汤简介1. 益气聪明汤:本方以益气养血、益智安神为主,适用于气血亏虚、精神萎靡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黄芪、白术等。

2. 四物汤:本方具有补血调经、润燥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因血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当归、白芍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听力水平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听力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包括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社交活动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两种汤剂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五、讨论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益气聪明汤联合四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听力障碍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这可能与两种汤剂的药理作用有关,它们能够共同调节气血平衡,改善内耳微循环,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此外,联合使用两种汤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六、结论综上所述,益气聪明汤联合四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听力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以验证本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益气聪明汤加白蔻仁:治老年人耳鸣耳聋、眼花】

【益气聪明汤加白蔻仁:治老年人耳鸣耳聋、眼花】

【益气聪明汤加白蔻仁:治老年人耳鸣耳聋、眼花】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

益气聪明汤为治疗耳聋目障良方,该方组成为:党参15克,黄芪15克,蔓荆子9克,葛根9克,黄柏6克,白芍6克,升麻4.5克,炙甘草3克。

主治目中内障初起,视觉昏花,神水淡绿色或淡白色,久则不睹,渐变纯白,或视物成二等证,并治耳聋耳鸣。

益气聪明汤出自金元四大家补土派医家—李东垣的《东垣试效方》卷五,东垣自己评论益气聪明汤时说:“益气者,指本方有补益中气作用;聪明者,为视听灵敏,聪颖智慧之意。

本方黄耆、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葛根升发清阳;蔓荆子清利头目;芍药平肝敛阴、黄柏清热泻火。

服之可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

故名益气聪明汤。

”煎服法上每服四、五钱,水二盅,煎一盅,临睡热服,五更再服。

白蔻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

10~12月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

栽培于热带地区。

分布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

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白蔻辛温,能去瘴翳。

温中行气,止呕和胃。

因为辛温能化气。

能祛翳瘴,能驱逐瘴在眼睛的那些水汽白斑。

有些中老年人那眼睛,他会花花的,看不见,暗暗的,你一看他舌苔水滑。

这是水气蒙睛,像下雨或者我们今天很明显,下完雨过后起雾,起雾以后呢,百米以外你就看不清。

雾气蒸腾,它会让你眼睛给蒙蔽了。

这时你用清热下火药不管用,要用什么?你看雾气很浓的时候,什么一出来雾气就没了?太阳。

所以有没有哪味药专门暖阳气,能够暖身体,使身体雾气散的,那就是白蔻仁。

白蔻仁入脾胃,上管九窍,如果脾胃好就湿气少,白蔻仁能让脾胃好,让身体湿气少。

湿气一少,眼睛就明了。

所以它是能祛瘴翳。

我们治疗老年人耳朵又响,眼睛又花,气又不够,又容易累,用益气聪明汤,加点白蔻仁效果就非常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病变 。处 以: 口芪 2 0 g , 红参 2 O g ( 兑H E ) , 炙 升麻 9 g , 葛根
2 4 g , 蔓京子 1 5 g , 杭芍 2 O g , 盐黄柏 1 0 g , 石 菖蒲 1 5 g , , 茯苓 2 0 g , 白蔻仁 5 g ( 冲、 后 下) , 葱 白3根 ( 后下 ) , 炙甘草 6 g , 开水 煎服 , i日 I 剂, 早、 中、 晚 3次分 服。服 6 剂后诸症减轻 , 再服
2 0 1 3 年第 3 4 卷第 4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8 7
益气 聪 明 汤加 减 治疗 耳 鸣耳 聋 6 8 例 疗 效 观 察
李育 明
( 云南省 大理 市 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云 南 大理 6 7 1 0 0 0 )
关键 词 : 耳 鸣耳 聋 ; 益 气聪 明汤 ; 中 医药 疗 法
3 疗 效 标 准 与 治 疗 结 果
补 养气 血 、 益 肾、 养肝 、 健脾 等法 以治 其本为 主。清气 不升 型
耳鸣、 耳聋治疗须益气升 阳耳 鸣、 耳聋 自消。益气聪 明汤方 中 人参 、 黄芪补益 中气 ; 升麻 、 葛根 升举 清气 ; 蔓荆子 升清 通窍 ; 黄柏 、 芍药反佐和降 , 以清阴火 , 菖蒲气 味芳香 , 辛温行散之 力 较 强具有 开窍之 功。现代 药理研 究l _ 2 ] 人参对 中枢神经 系统 有 兴奋作用 , 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 的防御作用 , 能刺激 造 血器 官 、 促 进细胞 的生成 ; 口芪能使全 身毛 细血管扩 张 , 皮 肤
脑转耳鸣” , 《 仁斋直指 附遗方 论 ・ 耳》 : “ 肾通乎耳 , 所主者精 , 精气调 和 , 肾气充足则 耳 闻而聪 。 ” 这些 理论从各 个不 同的角 度阐述和丰富 了耳鸣 、 耳聋 的病 因病机指 导着 临床实 践。虽 然引起 耳鸣 、 耳聋 的病 因很多 , 归纳起来 不外乎 : 肾气不足 ; 脾 胃虚弱 ; 情志失调 ; 脾 胃湿热 ; 风热 外袭 。但往往彼此 影响 , 相 互 转化 。在 临床上 以虚证或 本虚标 实证 较为 多见 , 须 祥察 病 情, 辨证治疗 。至 于治法上 也有 从本从 标之 异 : 急者多 偏实 , 可选用 熄风 、 清火 、 化痰等法以治其标为 主 ; 缓者 多偏虚 , 当用
1 2 剂痊愈 , 随访至今未发 。
5 讨 论
中图分类号 : R7 6 4 . 4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 0 7 —2 3 4 9 ( 2 0 1 3 ) 0 4 -0 0 8 7 -病 证 , 病情 有轻 有重 , 其 发生 的病 机 , 虽颇复杂 , 但 归纳起 来 , 不外 乎 。 肾气 不足 、 脾 胃虚 弱 、 情志失调 、 脾 胃湿热 、 风热外乘 等 5个方面 ; 各类耳鸣 、 耳聋可
1 . 2 诊 断标准
参 照《 常见疾 病的诊断 与疗效判 定标准 》 口 ] 。
中医辨证 为清气不 升型。
2 治 疗 方 法
本组 6 8例均运 用 李东 垣 益气 聪 明 汤加 减 治疗 , 方药 组
成: 口芪 2 0 g , 红参 2 O g ( 兑服 ) , 炙升麻 9 g , 葛根 2 4 g , 蔓荆子 1 5 g , 杭芍 2 0 g , 盐 黄柏 1 0 g , 炙甘草 6 g , 开水煎 服 , 1日 1 剂, 早、 中、 晚 3次分 服。可酌 加菖 蒲、 葱 白、 茯神 以 清心 开窍 , 若 因多嗜酒 、 脾湿素盛 , 清 阳不升 , 浊 阴不 降, 以致痰湿上 壅而见 眩晕 , 头痛 如蒙 , 胸 闷泛恶 , 脉濡滑 , 苔腻等 , 可减去 黄柏 、 杭 芍 加 白术 1 5 g , 天麻 1 5 g , 半夏 2 O g , 以健脾化痰 , 茯苓 2 0 g , 泽泻 1 5 g , 利湿泄浊 。或用 半夏 白术 天麻 汤 , 2 周为 1 个 疗 程。治 疗 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
3 . 1 疗效标 准
参照《 常见疾病 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 准 》 _ 1 _ 。
治愈 : 耳 鸣、 耳聋消 失 ; 好转: 耳 鸣、 耳 聋音 变小 , 时 间缩 短 , 发
1 临 床 资 料
i . I 一般 资料
质性病变 。
本组患者均为 门诊病例 , 其中男 3 9 例, 女2 9
例; 年龄 3 6  ̄6 6岁; 病程 2个 月 ~ 1 a 。经 耳部 检查无 明显 器
聋, ……液脱者 , ……耳数鸣 。 ” , 《 灵枢 ・ 海论 篇》 “ 髓海不 足则
现代医学认为 , 耳鸣 、 耳聋 , 听力下 降是 由于耳 内微循 环 障碍 、 缺血 、 缺氧所致 , 或 颅内战位 性病变等等 , 改善耳 内微循 环, 纠正组织缺 血、 缺氧状态 , 促进 耳 内组织修 复是治疗耳 鸣 、 耳聋的关键 。由于引起耳鸣 、 耳聋 的病 因很多 , 难 以做 出正确 的判断 , 即便诊 断明确 , 病 因治疗有 时很 困难 , 虽然治疗耳 鸣 、 耳聋的方法很多 , 但 到 目前 为止 , 还 没有特殊有效 的方法 。辨 证论治是 中医独有的优势 , 早 在《 灵枢 ・ 脉度 篇 》 有“ 肾气通于 耳, 肾和则耳 能 闻五音 矣。 ” , 《 灵 枢 ・决 气 》 “ 精脱 者, 耳
单独 出现 , 亦可相 互并见 。既可 以是 多种疾 病 的症 候群 的一
种表现 , 也可以是一个单独 的病证 , 中医对该 病 的研究 及防治 有独 到的见解 , 笔者从 2 0 0 2 年 6月 ~2 0 1 2年 6月 1 O年 间运 用东 垣益气 聪明汤加 减治疗 6 8例耳 鸣、 耳 聋患者 , 收 到了 良 好 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