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练习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练习题

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练习题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练习题
1
⑶序天伦之乐
2
3
4
分析。

5
A、B、阳
C D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6、、的情景。

虽有“抒
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7——作者,二是三是
四是。

8⑴⑵⑶
9
10


1
2
欢乐事情。

3
4
“况”字后转出
5 D
6
7时候——————宴从弟
8
9时再一次回答了举行宴会的理
由。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
第六单元 3 自主赏析篇目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有以也良:确实
B.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迎
C.大块
..假我以文章大块:大面积
D.古人秉.烛夜游秉:拿着
解析:选C。

大块:大自然。

2.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飞羽觞而醉月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D.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解析:选B。

飞:使动用法,使……飞。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B.况阳春
..召我以烟景
C.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D.大块假我以文章
..
解析:选B。

A项,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项,春天;C项,走投无路,陷入困境/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项,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练习汇总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练习汇总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作业1 .A.F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悄然(qi d o)从弟(c o n)g)饮马(y in)B. 秉烛(b 1 n) 应届(y 1 n力与会(yu)C . D.2.A.B. C . D . 3 .a n)独惭康乐(c d n)羽觞(sh a n力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大块假我以文章序天伦之乐事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渐渐远去(ji口讷(n a)字帖(ti)大块天伦F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A. I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大块假我以文章C L开琼筵以坐花dn)e)大自然如羽毛般的酒器f■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1■ I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D J.I会桃花之芳园4.下面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B.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C.大块假我以文章群季俊秀,皆为惠连阅读课文,完成5〜9题。

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旅舍D.①③④⑤⑥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 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 、什么时候(春夜) 、什么地方(桃花园) 、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做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 生活的豪情逸兴。

C 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D 文中用了不少典故,但读来顺畅,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 .而浮生 若梦浮生:轻生 C .古人秉.烛夜游D .群季俊秀秉:持,拿着 季:指弟弟6. 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因) 阳春召我以.烟景(表承接, “而”) C .D . 开琼筵以.坐花( 表承接,“而”) 大块假我以.文章( 表对象,“把”) 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 ( )①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③阳春召 7. 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 . ①②③⑤⑥B .②③④⑤⑥C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译文:(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6.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Word版含答案.docx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6.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Word版含答案.docx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语基落实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旅舍。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召:召唤。

B.而浮生..若梦浮生:人生。

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述说。

C.为欢几何..几何:多少。

飞.羽觞而醉月飞:飞快地传递。

D.高谈..转清高谈:不切实际的谈论。

何伸.雅怀伸:表达,抒发。

项,高谈:兴致勃勃的谈论。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会桃花之.芳园摄乎大国之.间C.幽赏未已.学不可以已.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何.不试之以足项,以:介词,用/连词,表示修饰,相当于“而”。

B项,之:助词,的。

C项,已:动词,停止。

D项,何:表示疑问,为何,如何,怎么。

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B.大块假我以文章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D.序天伦之乐事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A、C两项为判断句,D项为陈述句。

4关于文中典故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若梦”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李白化用庄子语句,表达了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的思想。

B.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作者借桃花之盛开,表现了人生之短暂、美好,流露出了隐逸超世的愿望。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谢惠连是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

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为谢灵运所赏爱。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为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

李白借此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个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园中宴客赋诗:“遂各赋诗,以叙中怀。

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这个典故传达了李白及时行乐的思想。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散文6-2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散文6-2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假.借(jiǎ)暑假.(jià)假.公济私(jiǎ)B.琼筵.(yán) 逆旅.(lǔ) 秉.烛而学(bǐng)C.羽觞.(shāng) 斛.斗(jiáo) 觳.觫惶恐(hú)D.数.目(shǔ) 数.落(shù) 数.见不鲜(shuò)解析B.逆“旅”应读“lǚ”;C.“斛”应读“hú”;D.“数”目应读“shù”,“数”落应读“shǔ”。

答案 A2.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自然。

B.万物之逆旅..也逆旅:客舍。

C.开琼筵..以坐花琼筵:琼浆玉液。

D.况阳春..召我以烟景阳春:和煦的春光。

解析C.琼筵:华美的宴席。

答案 C3.与“大块假我以文章”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C.古之人不余欺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A.判断句;B.状语后置句,与题干中的句子句式相同;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

答案 B4.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D.宋人执而问其以.解析A.介词,用;B.介词,在;C.带领、率领;D.原因、道理。

答案 D5.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幽.赏未已,高谈转清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者..D.未尝有坚明约束解析B.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其他为动词活用为名词。

答案 B阅读与鉴赏二、课内精读(21分,选择题每题3分)阅读课内语段,完成6~10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散文之部+第6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散文之部+第6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万物之逆旅.旅:旅舍B.幽.赏未已幽:幽雅的景致C.群季.俊秀季:季节D.高谈转清.清:清雅【解析】C项,季:指弟弟。

【答案】 C2.下列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6162074】A.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以:介词,拿,用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介词,凭借C.大块假我以.文章以:介词,把D.开琼筵以.坐花以:连词,表承接【解析】B项,“以”:名词,原因。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B.秉烛夜游C.侣鱼虾而友麋鹿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解析】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C项,“侣”“友”为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D项,“咏”,动词作名词,诗歌。

【答案】 A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C.序天伦..之乐事D.大块..假我以文章【解析】C项,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A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项,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D项,大块,古义:指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是两个词。

【答案】 C5.下列各句没有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C.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解析】A项,用《庄子·刻意》中的典故。

表明人生欢乐有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B项,用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

目的是赞颂弟弟们聪慧。

C项,用晋代石崇《金谷诗序》的典故。

既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弟“雅”的一面。

【答案】 D[阅读提升层次(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秋湖觞芰①图序.曾燠去年此日,湖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

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

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舍离,已殊于前度。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6.3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Word版含答案 (1)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6.3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Word版含答案 (1)

自主赏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新提升·跟踪训练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若:像,好像B.大块假.我以文章假:给,赐予C.群季.俊秀季:弟弟D.序.天伦之乐事序:为……作序【解析】序:通“叙”,叙说,陈述。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阳春召我以.烟景(介词,用)B.会桃花之.芳园(结构助词,的)C.皆为.惠连(表判断,可译为“是”)D.飞羽觞而.醉月(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解析】而:连词,表承接。

【答案】 D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古人秉烛夜游B.吾人咏歌C.幽赏未已D.如诗不成【解析】A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C项,“幽”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D项,“诗”名词作动词,吟诗。

【答案】 B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B.为欢几何..C.不有佳咏,何伸雅怀..D.罚依金谷酒数..【解析】B项,古义:疑问代词,多少;今义: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案】 B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事(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阔论、饮酒赋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C.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D.文中用了不少典故,但读来顺畅,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主要笔墨写景”错,主要内容是“夜宴桃花园”。

【答案】 C6.翻译下面的句子。

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

②肩舆:轿子。

③妓:歌舞女艺人。

④茆茨:茅草屋。

⑤罄折:谦恭的样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佚.(y ì)名 为.(w éi)欢几何 板滞.(zh ì) B .羽觞.(h ú) 惠.(hu ì)连 天伦之乐.(l è)事 C .雅.(y ǎ)怀 逆.(nì)旅 慷慨.(k ǎi ) D .冠(gu ān )冕堂皇 否(p ǐ)极泰来 塞(s ài )外【答案】 B (觞:sh āng)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有以也 良:善意。

B .何伸.雅怀 伸:抒发。

C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

D .幽赏..未已 幽赏:幽幽地欣赏。

【答案】 B (A 良:确实;C 大块:大自然;D 幽赏:欣赏幽美的景色) 3.下列加点字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大块假我以文章..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D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飞羽觞而醉月B .秉烛夜游C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答案】 D (A 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醉观;B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C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A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答案】 B (A 项比喻、反问;B 项引用典故;C 项对偶、拟人;D 项比喻、拟人)6.下面内容有一项没有运用典故,请选出来( )A.古人秉烛夜游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C.罚依金谷酒数D.飞羽觞而醉月【答案】D(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7.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①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答案】D(全文仅②句流露出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其他内容均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自然B.序天伦..之乐事天伦:伦理、道德C.开琼筵..以坐花琼筵:美玉D.飞羽觞..而醉月羽觞:如羽毛般的酒器解析:选A B项,天然的伦次,此指兄弟;C项,美好的筵席;D项,酒器,形如雀鸟。

2.下面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B.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群季俊秀,皆为.惠连C.大块假我以.文章开琼筵以.坐花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会桃花之.芳园解析:选D A项,“夫”,用在句首的发语词;代词,这。

B项,“为”,动词,做,享乐;动词,是。

C项,“以”,介词,用,拿;连词,表顺承。

D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3.下列各句没有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C.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解析:选D A项,用《庄子·刻意》中的典故。

表明人生欢乐有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B项,用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

目的是赞颂堂弟们聪慧。

C项,用晋代石崇《金谷诗序》的典故。

既表现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弟“雅”的一面。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事(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阔论、饮酒赋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C.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D.文中用了不少典故,但读来顺畅,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选C C项,“主要笔墨写景”,错,主要内容是记叙“夜宴桃花园”;“结合叙事抒情”错,应为“结合写景抒情”。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译文:(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译文:(3)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译文:参考答案:(1)天地是万物暂宿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

(2)所以古人手持烛火在夜间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3)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

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

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

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

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

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

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之饥氓也。

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至之日,比君为芝英。

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游娱燕飨,必召同席。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

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

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

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

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

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

价微有文,又早死。

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

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窅(yǎo):怅惘。

②汩没:沦落。

③欧:通“瓯”。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B.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C.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D.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解析:选C由文言句式往往两两相对的特点可断定,“腾于江淮”与“达于京师”应构成相互对应的句式,故选C。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

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称侍郎。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B.士: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C.大和: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一般都有年号,如文中“大和”即唐文宗李昂的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D.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书序。

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如“欧阳公文集序”。

解析:选D“欧阳公文集序”是书序。

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

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

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

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解析:选B B项表述不当。

原文“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中的“爱”是“与……交好”的意思,即欧阳行周少时在乡里没有交好的朋友,并不是“乡人都不喜欢他”。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书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译文:(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译文:参考答案:(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三、语言表达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②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潇枫教授一直鼓励他的学生自己撰写墓志铭,他认为:“最好的人生格言就是墓志铭”,“墓志铭是人的价值追求最集中的体现”。

③当代新兴的“三行墓志铭”深受大学生热捧。

他们或以此寄托理想,或调侃人生,或思考未来,或感恩生命,体现“向死而生”的价值追求,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哀思和传递感动。

④“三行墓志铭”既可写给自己、亡故亲友,也可写给历史人物及偶像。

⑤“三行墓志铭”共三行,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

可以是励志体,例如:“这里长眠着/一个普通的人/但他活得像自己——致自己”;可以是调侃体,如“我/从此/不再失眠——致自己”;可以是概括体,如“你走了/却把流浪的一生/烙在了我们深深的回忆中——致三毛”。

(1)请给“三行墓志铭”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

答:(2)请给自己或某一位逝去的名人写一则“三行墓志铭”,不超过50字。

答:参考答案:(1)三行墓志铭是当代新兴的用三行文字给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以表达哀思和传递感动的一种悼念性文体。

(2)(示例)①哭着来/哭笑不得地长大/笑着走(致自己)。

②这个世界让我念念不忘/躺在这里/用余下的时间向记忆倒戈(致自己)。

③踏歌而来/大笑而逝/吾魂同山阿(致自己)。

④太阳的儿子/乘着梦想之马/以死亡祭奠新生(致海子)。

⑤酒逢千杯知己少/我干了/你随意(致辛弃疾)。

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致聂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