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18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D007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思考,能尝试分析《森林狂想曲》的曲式结构;2.通过聆听和模唱,能提升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曲笛、小提琴的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4.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
并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和谐的乐声——《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开门见山,导入激趣。
(幻灯片1——封面)。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D01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伴着多种自然声音组成的“音效”交替而成。
A、B、C三个主题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有实地录制的“音效”。
三个乐段均为五声羽调式,
B、C主题是A主题的变奏。
A主题的核心音调是“la、do、mi”,上句结束在属音“mi”,下句结束在主音“la”上,具有呼应关系。
B主题一开始似乎转到了大调,但随后又转回了小调,使乐曲增添了新鲜感。
C主题中各乐句为弱起,并且都在较高音区盘旋,但仍保留了许多A 主题的因素。
这首乐曲既有各种乐器的演奏,更有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整首乐曲充分表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森林狂想曲》,能哼唱主题一的旋律,听辨出3个不同主题旋律,并且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录主题出现的顺序。
2.了解乐器竹笛和小提琴,能听辨它们的音色,感受两种乐器的丰富。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D004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1. 欣赏《森林狂想曲》
2. 为乐曲划分乐段
3. 用多种方式表现乐曲的三个乐段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能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在情景引导下学生能律动、哼唱、模唱,从而感受乐曲。
3.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对A乐段旋律的模唱和律动感受,听辨演奏乐器,并区别出其中三个主题乐句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在聆听中想象、表达
难点:用声势和模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分辨A乐段中三个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尤克里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聆听引子部分。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课件D009

主题一 1= A 主题二 1= A 主题三 1= A
跳舞
《森林狂想曲》是留美制作 人吴金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 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 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 林实地录音,共收集鸟类、蛙 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 飞鼠、溪流……等100多种台湾 自然声音。这张专辑被誉为
全世界最好听的大自然的音乐!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 《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森林狂想曲》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森林狂想曲
咯-|呱呱 呱呱| 呼-|呼-|
哗 哗 | 哗 哗|
温馨提示:
1.本次音乐会时长4分40秒,大家可以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聆听音乐,也可以闭 上眼睛用心聆听。
2.听一听,来自大自然的这段音效共出 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乐曲的什么位置?
主题一
1=A
中速、稍快 活跃地
主题二
1=A
中速、稍快 流畅地
飞鼠
主题三
1=
舒展地
A
主题一 1= A 主题二 1= A 主题三 1= A跳舞Fra bibliotek中场休息
1.在这段音乐中除了笛子和小提琴,你 还听到其他主奏乐器了吗?
2.在这段音乐中有没有出现前面三个主 题的旋律?
主题一 1= A 主题二 1= A 主题三 1= A
跳舞
森林狂想曲
咯 - |呱呱 呱呱|咯 - |呱呱 呱呱| 呼 - | 呼 - |呼 -| 呼 -| O 呱| O 呱 | O 呱| O 呱|
听一听主题三,说一说和主题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主题一
1=A
中速、稍快、 活跃地
主题三
1=A
舒展地
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

返回 主页 关闭
跟着主题一的旋律, 做一做声势动作。
完整
1.模唱主题二,说说和主 题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请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或 动作表现主题二。
简线谱转换
主题一
中速、稍快、 活跃地
主题二
舒展地
返回 主页 关闭
跟着主题一的旋律, 做一做声势动作。
完整
1.模唱主题二,说说和主 题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返回 主页 关闭
返回 主页 关闭
交响音画 选自《喀纳斯湖》组曲
龚耀年 曲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1.随音乐轻声哼唱主题。 2.思考: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时有什么变化?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1.随音乐轻声哼唱主题。 2.思考: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时有什么变化?
返回 主页 关闭
2.请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或 动作表现主题二。
简线谱转换
返回 主页 关闭
主题一
1=A
中速、稍快、 活跃地
1.完整聆听全曲,用不 同的方式表现主题一和 主题二。
2.思考:主题一和主题 二是以怎样的顺序反复 的?
答案
主题二
完整
1=A
舒展地
音效 1 1 1 2 1 音效 1 1 2 1 音效
简线谱转换
返回 主页 关闭
《森林狂想曲》
《绿色的祖国》
返回 主页 关闭
《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 这是龚耀年作曲的交响音画《喀纳斯湖》组曲的第一首。乐曲开始
是引子,在弦乐声部和弦震音的背景下,展示出湖面朦胧的晨曦。不时 传出的竖琴声,犹如湖面的波光叠影。引子后由木管乐器主奏的哈萨克 族牧民主题使晨曦逐渐明朗,沐浴在阳光下的牧民放牧、挤奶,悠闲自 得,一幅惬意潇洒的风景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乐曲中段由大提琴齐奏主 旋律,热情而奔放,低音提琴拨奏更增添了活跃的舞蹈气氛。第二遍由 小提琴声部在高音区演奏一个抒情柔美的副旋律,两个声部交织在一起, 情绪激越、热烈。第三遍是乐队全奏,把音乐推向高潮。最后由圆号与 单簧管分别渐次演奏核心主题,呼应地奏出尾声,令人遐想喀纳斯湖的 美丽神奇。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单元《唱: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设计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银色的桦树林》。
2、《银色桦树林》双声部声音能够和谐、统一。
3、能够听辨出《森林狂想曲》的三个主题,并且用不同的动作和乐器表现三个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用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全曲。
2、听辨出《森林狂想曲》的三个主题,并且用不同动作和乐器表现全曲。
难点:双声部声音和谐、统一。
三、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刚刚一首动听的音乐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加拿大,你们听,银色的桦树林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出示歌谱,师唱:湖水清清,欢迎到这里来)2.师:你们能用歌声来表达你的感谢吗(出示歌谱,生唱:湖水清清,我又到这里来)3. 师:听到你们的歌声,桦树林里的湖水也忍不住唱起来了,你听(出示二声部,师唱二声部)4. 师:你们想试一试湖水的歌声吗生唱第二声部。
5. 师:请3排同学唱桦树林的歌声,这三排同学试一试湖水的歌声吧!(先各尝试一次,再合唱)二.)新授歌曲1. 师:你们看桦树林的景色很美,他的歌声更动听,听完请告诉我这首歌曲情绪是怎么样的哪一句节奏是最特别的呢刚刚我们唱的旋律出现在了哪里(第一遍完整欣赏全曲)生:情绪:优美、抒情的,最后一句节奏最特别。
2. 师:是啊!前面的老师想请大家用这个声势动作来表现(出示图谱)后面的紧凑的节奏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比较合适呢生:说。
3.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第二遍完整欣赏音乐,声势动作伴奏)4. 师:请你们完整的来唱一唱第一声部的旋律的歌谱,找出歌曲中出现最多3个的音!(老师用科尔文手势提示)生:唱谱,找出6,1,3是出现最多的音5. 师:你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的歌曲中出现最多的师6,1,3。
这三个音是小调的主和弦,小调歌曲一般是流畅、柔美的。
6. 师:请大家填入第一段歌词试一试吧!(生填词演唱)7. 师:大家词填的非常准确,如果能唱的更连贯舒展就更棒了!(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8. 师:请二声部的同学一起加入吧!(二声部演唱)9. 师:大家的歌声真动听!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下面两段歌词吧!(唱2、3两段歌词)10. 师:你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桦树林的美,请大家跟着音乐伴奏完整的演唱全曲吧!注意前奏和间奏请你仔细听老师在其他地方加入了怎样的二声部呢(完整跟伴奏演唱全曲)11. 师:老师加入了什么声音呢生:回答。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D002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听: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听:《森林狂想曲》
2.动:《森林狂想曲》律动
3.奏:打击乐器
二、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森林狂想曲》,能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录主题出现的顺序,能哼唱或模唱两个不同主题。
2.能将节奏律动,打击乐器很好的融入《森林狂想曲》的旋律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乐于参与课堂上的聆听、律动、演奏等各项活动。
2.准确的做到节奏律动,在律动中感受乐曲情绪。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2.欣赏乐曲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边听边想想这段音乐描绘的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播放乐曲A部分师再问一次问题生讨论回答
师:这些声音都是自然界中最真实的声音,是一群热爱自然的音乐家们亲自到大森林里,将这些自然界美妙的音响悄悄的录制下来,然后。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13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
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唱《银色的桦树林》
二、教材分析:
《银色的桦树林》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它描写了茂密的桦树林中的美丽景色,二四拍,d小调,旋律优美。
歌曲采用重复乐句加尾声的布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歌曲中部有四小节的复调合唱,使歌曲富有层次感。
后七小节由两个较低的音组成,声音渐行渐远,犹如驯鹿向远处奔去。
歌词采用叙述的口吻,描绘了异国风情的桦树林,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
三、教学目标:用轻松、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并尝试用阿卡贝拉的方式演绎歌曲。
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重点:能够唱准二声部旋律。
五、教学难点:切分音的演唱、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
1、听音模唱
⑴、今天上课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听音模唱。
老师在琴上弹3个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绿海林涛声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
赛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加拿大歌曲《红河谷》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并进行二声部合唱。
教材分析:
《银色的桦树林》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它描写了茂密的桦树林中的美丽景色,二四拍,歌曲为一段曲式的五声调式。
音域较窄,旋律优美。
歌曲的前四小节音区较低,节奏规整,第五到第十二小节节奏稍有变化,出现切分节奏,且音高也较高,后七小节由两个较低的音组成,声音渐行渐远,犹如驯鹿向远处奔去。
歌词采用叙述的口吻,描绘了异国风情的桦树林,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
由于此歌曲短小精悍,简单易唱,教者为其编创了简单地二声部,使之成为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低声部旋律中节奏不变,前四小节全用低音“6”,5、6、7、8小节是以一到四度为低声部创作,其余部分不变。
因此,编后歌曲虽为二声部,旋律其实并不难,一个课时完全可以胜任。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有感情的演唱。
2、培养学生的演唱水平、表演水平、用打击乐器伴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