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换算关系(精品收藏)

合集下载

治疗疼痛的药物——阿片类镇痛药(1)

治疗疼痛的药物——阿片类镇痛药(1)

治疗疼痛的药物——阿片类镇痛药(1)阿片类镇痛药第一节概述阿片类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tics),是一类能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

除少数作用弱的药物外,此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多具有成瘾性,但规范化用于临床时,其止痛导致成瘾极为少见。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和癌痛患者长期使用以控缓释阿片类药物为主的治疗时,成瘾的发生率极为罕见。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多平面的:与外周神经阿片受体结合;阿片类药物又可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性疼痛抑制作用。

至于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又如何抑制痛觉的冲动传递仍不清楚。

实验证明,用阿片药后可使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P物质等减少,此外阿片类药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神经细胞内cAMP浓度下降,并进一步作用在G蛋白。

阿片类药物抑制疼痛还涉及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传导。

一、阿片类药物的分类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分类方法:1.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吗啡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即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后者主要是提取的罂粟碱,不作用于阿片受体,有平滑肌松弛作用。

2.按来源分类该类药物又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半合成衍生物(如双氢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和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

合成药物又分为4类:①苯哌啶类(phenylpiperidine derivatives),如哌替啶、芬太尼等;②吗啡烷类(morphinenans),如左吗喃、左啡诺(levorphanol);③苯并吗啡烷类(bengmorphans),如喷他佐辛;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沙酮(methadone),右丙氧芬(dextroproxyphene)、镇痛新(pentazocine)。

3.按受体类型分类可分为μ、κ、δ受体激动剂,该3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已被确定,并被成功克隆。

阿片类镇痛药剂量换算

阿片类镇痛药剂量换算

第二节阿片类镇痛药一、作用机制阿片类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 narcotic analgesics ),是一类能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

除少数作用弱的药物以外,此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多具有成瘾性,但用于医疗目的并不会带来太大问题。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患者长期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成瘾的发生率极低。

表附录1-2 阿片受体激动后的作用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多平面的:外周神经有阿片受体;阿片药物可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 P 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疼痛抑制作用。

二、阿片类药物的分类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分类方法:1. 按化学结构:分为吗啡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即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 , 后者主要是罂粟碱,有平滑肌松弛作用。

表附录1-3 强阿片类药物简表表附录1-4 弱阿片类药物简表2. 按来源该类药物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半合成衍生物 ( 如双氢可待因,二乙酰吗啡 ) 和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

合成药物又分为四类:①苯丙吗啡烷类 (phen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如哌替啶、芬太尼等;②吗啡喃类 (morphinenans) ,如左吗喃;③苯异吗啡烷类 (bengmorphans) ,如喷他佐辛;④二苯甲烷类 (diphenylmethanes) ,如美散酮。

3. 按受体类型可分为μ、κ、δ受体,该三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已被确定,并被成功克隆。

从功能上还可能存在ε和δ受体,并可能进一步分为μ 1、μ 2 、κ 1 、κ 2 、κ 3 和δ 1 、δ 2 等亚型。

表 3-2 为受体激动后的药理作用。

4. 按药理作用分,阿片类镇痛药又可分为激动药 ( 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 ) ,激动一拮抗药( 喷他佐辛、纳布啡等 ) ,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和拮抗药 (纳洛酮等) 。

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主要激动κ受体,对δ受体也有一定激动作用,而对μ受体则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

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

吗啡止痛会成瘾
• 克服耐药性的方法
– 可加用辅助药物; – 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镇痛药; – 如经放、化疗后疼痛减轻应及时递减剂量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 也可配合其他止痛方法和给药途径。
吗啡止痛会成瘾
• 生理依赖(身体依赖):
– 药物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突然停药或注射拮抗剂时发生一系列 严重的全身反应(称戒断综合症)。
最后才会自觉疼痛好转,并停止索药行为。 ✓ 于是,撤去美施康定,更换奥施康定40mg q12h,病人止痛效果
➢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不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 是最佳剂量。因此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提倡个 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镇痛药剂量 滴定。
疼痛管理的目标
➢ 迅速持续的控制疼痛 ➢ 最低的副作用 ➢ 最好的躯体和心理功能 ➢ 最高的患者满意度
何为“剂量滴定”?
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及安全 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需要 通过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 佳的用药剂量,来实现良好的 疼痛管理。这个过程,称为剂 量滴定。
确保不同药物和剂型转换的平稳过渡 全程掌握疼痛的解救剂量
何时需要剂量滴定
• 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需要使用阿片 类药物治疗;
• 使用弱阿片类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需要 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 已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但因疼痛强度 增加或出现新的急性痛,需要更高剂量;
• 由于之前长期的用药不足,需要高强度的 快速干预的患者。
✓问题一:如何分析上述病人的行为? ✓问题二:病人为何使用“泰勒宁”止痛有效? ✓问题三:病人是否成瘾? ✓问题四:作为医生,我们该如何抉择?
药物滴定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区分未使用阿片类药物和已经使用阿 片类药物的患者?

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

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

吗啡止痛会成瘾
• • • 对癌痛患者进行整体照护的前提下使用吗啡,病人不会发生心理依赖 要求每2~3小时注射“一针”的病人,看来似乎是成瘾。这样的病人通常 有长时间疼痛控制不佳的历史,以及若干周来一直完全定时(需要每4小时 一次)注射一种或多种阿片类镇痛剂但剂量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定时给药,一般都可能充分地控制疼痛,避免出现看着钟表 要药的行为,并且最后能逐渐地改用口服制剂。即使这时也不能认为该病人 成瘾。他不是为了满足心理作用,而只是为了至少缓解疼痛1或2小时才要 求用阿片类药物。 大多数定时服用阿片类药物病人3-4周以后会出现躯体依赖。对于垂死的病 人,成瘾不是一个难题。因为他们将继续服用吗啡直到死亡。 有些病人活的时间比预期的长得多,如果他们的疼痛消失,吗啡用量可以随 之减少甚至可以完全停用。其指导原则如下: – 如果一个病人,服用定时的不变剂量的吗啡,且疗效较好,已有4-8周 后完全无疼痛,则可按合适的数量(值)(20%至50%不等)减少其 剂量。 – 如果疼痛复发,增加剂量到原来的水平。 – 如果疼痛没有复发,病人感觉良好,7-10天后再次减少剂量。 – 不要延长两次剂量间的间隔时间。
概 述
药物治疗是控制慢性癌痛的主要方法,正确的治 疗方法可以缓解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 阿片类镇痛药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药物. 因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对麻醉药品的 敏感度个体间差异也很大,同一个患者在癌症不 同病程阶段,疼痛的程度也在变化,所以阿片类 药物并没有标准用量,临床要时刻根据病人的疼 痛状况增减、调整镇痛药的剂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不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 是最佳剂量。因此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提倡个 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镇痛药剂量 滴定。
美式正餐
NCCN成人癌痛指南

癌痛药物滴定

癌痛药物滴定

癌痛药物滴定Who癌痛治疗原则1.口服给药2.按阶梯给药3.按时给药4.个体化给药5.注意具体细节NCCN癌痛治疗原则1.口服给药2.60分钟内有效镇痛3.24小时内VAS评分<4分4.随时监控,定时评估,调整剂量5.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a)0级无痛;b)Ⅰ级(轻度) 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c)Ⅱ级(中度) 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d)Ⅲ级(重度) 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限,可伴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6.数字分级法(NRS),国际上多推行a)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7.目测模拟法(VAS-划线法)a)划一横线(一般为10 cm),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最剧烈疼痛8.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通常采用简单疼痛评估标准:0-5级:把无痛-剧烈疼痛0-10分标准缩减为无痛-剧烈疼痛0-5分疼痛的药物选择原则1.轻度疼痛:非甾体类抗药+镇痛辅助药物2.中度疼痛:弱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辅助药物3.重度疼痛:强阿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辅助药物吗啡的剂量滴定(TIME原则)1.确定初始剂量(titrate T):即释吗啡的用法是,每次5——10mg,每4小时一次,建议给药时间为,6:00 、10:00、14:00、18:00 、22:00,末次给药剂量应增加50%_100%以持续控制疼痛及避免夜间服药的麻烦。

2.增加每日剂量(increase I) 剂量增加幅度开始可以为前次剂量的50—100%,以后可改为33——50%。

3.处理突破性疼痛(manage M)应用速效吗啡处理突破性疼痛,剂量为前次剂量的25%——33%。

4.提高单次用量(elevate E )镇痛效果不理想,24小时后可以提高每日剂量,一般通过增加剂量而不是增加服用次数。

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剂)的剂量滴定方法(TIME原则)1.确定初始剂量(titrate T):根据疼痛程度及年龄、服用镇痛药物决定剂量,一般从10——30毫克每12小时开始。

常用吗啡剂量滴定方法

常用吗啡剂量滴定方法

谢谢
常用吗啡剂量滴定方法
常用吗啡类药物剂量换算
• 10mg吗啡针=30mg吗啡片(美施康定) ≈20mg羟考酮片(奥施康定)
• 4.2mg芬太尼贴剂 q3d≈50mg吗啡片 qd≈30mg羟考酮片 qd
初始固定剂量
• 吗啡片
5-15mg q4h
• 美施康定片 10-30mg q12h
• 奥施康定片 10-20mg q12h
• 前24小时总量平均分次口服
滴定方法
• 1小时后评估,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滴定剂量
• 疼痛强度(NRS) 剂量滴定增加幅度
7~10
50%~100%
4~6
25%~50%
2~3
≤25%
如使用针剂,则半小时后评估
滴定方法
• 次日总固定量=前24小时总固定量+前日总 滴定量,分次口服;
• 次日滴定量为前24小时总固定量的10%20%。
• 依法逐日调整剂量,直到疼痛评分稳定在03分。
• 如果出现不可控制的不良反应,疼痛强度 ﹤4,将滴定剂量下调25%,并重新评价病 情。
滴定方法
• 例:患者×××,入院时NRS 7分,既往未 使用阿片类药物。
• 入院后给予羟考酮片10mg q12h口服止痛; • 1小时后NRS 5分,给予吗啡针5mg皮下注射
止痛; • 半小时后NRS 2分,观察; • 此后出现2次爆发痛,均给予吗啡针5mg皮
下注射止痛;
滴定方法
• 第2日总量=20mg羟考酮+15mg吗啡针( ≈ 30mg羟考酮)
• 第2日固定量:羟考酮30mg q12h • 第2日滴定量:吗啡针4-8mg皮下注射prn • 如此类推,直至NRS 稳定在3分以下

阿片类镇痛药=最实用

阿片类镇痛药=最实用

阿片类镇痛药第一节:概述: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甚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它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理伤害,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还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 甚至诱发休克。

控制疼痛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之躯体痛(Somaticpai n):快痛、慢痛,对机械性、化学性、炎症性、温度性刺激均敏感。

内脏痛(Visceral pai n):对牵张、炎症刺激敏感。

神经痛(Neuropat hi c pai n):多由神经损伤或兴奋性增高引起,呈发作性或持续性,一般镇痛药无效。

躯体疼痛分两类:快痛(剧痛):(Fast pain, acute pain, sharp pai n)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刺激时立即发生,撤除刺激立即消失。

由A S -类纤维传导。

慢痛(钝痛)(chro ni c pa in, sl ow pa in, blunt pain)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发生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疼痛除了使患者感受痛苦外,常伴有情绪、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

剧痛常引起失眠或其它生理机能的紊乱,甚至引起休克。

由无髓鞘的G类纤维传导。

阿片那与疼痛产生有关的物质:绝大多数情况下,伤害性神经末稍的有效刺激即为化学物质, 包括: 神经递质类(5-HT 、组胺、ACh )、激肽类(缓激肽、赖氨酰缓激肽)、 代谢产物(ATP 、ADP 、H+、K+)、 前列腺素类(PGE2)、 辣椒素(Capsai ci n )。

与疼痛传导有关的神经递质和调质:许多物质参与了痛觉信号的传递和调控过程,包括: 神经肽类:P 物质(SP )、神经激肽(NKA 、NKB ) 经典递质类:Gu )、GA3A 、5 — HT 、NA 腺嘌呤.阿片肽类(opi oi d pept i des )亮氨酸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 内吗啡肽等。

WHO三阶梯镇痛原则与常用阿片类药物

WHO三阶梯镇痛原则与常用阿片类药物

10mg/12h
口服
4~5
8~12h 72 8~12
2021/3/11
11
疼痛是如何产生的?
大脑皮层
有害刺激
组织
P物质
神 经
疼痛介质 冲
脊 髓 丘 脑
动束
游离神经末梢
2021/3/11
12
作用机制
非阿片类即非激,达到止痛效果
花生四烯酸
NSAIDs
的胃排空延迟
呼 吸 困 难
并不罕见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同时降低对CO2敏感性
2021/3/11
21
吗啡其他不良反应
眩晕(6%) 尿潴留(5%) 皮肤瘙痒(1%) 嗜睡及过度镇静(少见) 躯体和精神依赖(少见) 阿片过量和中毒(少见)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罕见)
2021/3/11
2021/3/11
24
剂量滴定相关数据(一)
镇痛治疗和疼痛程度相关 重度疼痛(VAS≥7):经阿片药滴定,在24小时内止痛 中度疼痛(VAS≥4):经阿片药滴定,在48小时内止痛 轻度疼痛(VAS≥1):酌情用阿片药或其他药物止痛
已使用过阿片药物的患者,滴定前换算成 吗啡或用于滴定的工具药
Opioid Tolerance and Naive
20mg q12h
(每日给
5mg
药2次) (日剂量的
10%-20%)
5 x4x3÷1.5= 80mg
次日剂量
奥施康定 40mg q12h 吗啡注射液 10mg for BT
注: BT: Breakthrough Pain 爆发痛 EAPC:欧洲姑息医学研究会
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SIGN:苏格兰校际指南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
38.常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换算关系
答:口服吗啡剂量×1/3=吗啡注射剂剂量。

口服吗啡日剂量(mg/d)×1/2=多瑞吉剂量(μg/h)。

吗啡注射剂日剂量(mg/d)×3/2=多瑞吉剂量(μg/h).
多瑞吉25μg/h(即 2.5mg),相当于口服美施康定30mg q12h.
临床常用:
多瑞吉42μg/h(即4。

2mg),相当于口服美施康定50mg q12h,相对于奥施康定25mg q12h.
三阶梯止痛药换算
1. 奥施康定与多瑞吉剂量转换
25ug/hr芬太尼贴剂=15mg/ q 12hr 奥施康定
关系
50ug/hr芬太尼贴剂= 30mg/ q12hr 奥施康定
2. 奥施康定与吗啡之间换算
5mg奥施康定=10mg 口服吗啡
3.奥施康定与曲马多剂量换算
5mg奥施康定= 10mg口服吗啡= 40mg 口服曲马多
4. 奥施康定与口服哌替啶剂量换算5mg奥施康定 = 50mg哌替啶
5. 奥施康定与美沙酮剂量换算
5mg奥施康定= 3。

35mg美沙酮
关系
6。

奥施康定与口服可待因的剂量换算
5mg奥施康定 = 125mg可待因
7. 美施康定与奥施康定的剂量换算
5mg/q12hr奥施康定 = 10mg/ q12hr 美施康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