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与企业管理

合集下载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孔子是位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管理思想家。

他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学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有人称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靠《论语》起家的。

孔子的管理思想体系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1、以民为本2、中庸3、举贤育才4、正名5、德治6、正己7、仁爱8、信一、以民为本孔子认为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认为人民群众是统治阶级的根基。

但这却不同于现在的人本管理。

现代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既重视规范,又重视操作。

作为一种现代的管理理论,其实质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

人本管理已成为现代人类管理文明的基本标志。

人本原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管理者应首先尊重劳动者的个性与人格,要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第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员工既然是管理的主体,就应处于主动参与管理的地位,企业必须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去,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有效性,也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的发展。

任何管理者都会在管理过程中影想下属的人性的发展,因此,当实施一项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管理办法时,不仅要看其经济效果,还要考虑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

第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是为人服务的,应满足人的需要。

因而,企业一方面要重视对员工的感情投资,调员工的积极性,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实施“员工满意战略”,力求做到让员工满意;另一方面,则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异的服务,在企业实施“顾客满意战略”,做到让消费者满意。

二、中庸“文革”期间的“批孔”运动,把人们对儒家“中庸”的理解全部搞混乱了,使人们对中庸之道形成了许多错误的理解,例如: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阴不阳,不快不慢,不前不后,不好不坏,因循守旧,保守安分,折中,调和,等等。

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诚信思想,这一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本文从孔子诚信思想及其内涵入手,探讨了在企业管理中的诚信意义以及诚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结合实例分析了如何运用孔子的诚信思想进行企业管理,并展示了成功应用的案例。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对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总结,展示了孔子诚信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关键词】孔子诚信思想、企业管理、运用、内涵、意义、关系、案例分析、成功应用、重要性、展望、建议、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根据孔子关于“诚信”的理念和原则,来规范企业内部的行为准则,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诚信对于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而这种诚信思想也可以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在当今社会,企业管理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诚信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和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运用孔子的诚信思想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成为了当今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孔子的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道德修养,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诚信作为商业社会中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秩序起着关键作用。

孔子的诚信思想融合了仁、礼、义等伦理观念,提倡待人诚实守信,重视信用和信誉。

将孔子的诚信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可以有效建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孔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及文化建设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及文化建设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及文化建设的启示摘要:儒家思想在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雕琢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渗透于中国人行为思想的各个方面。

传统文化对现代现代企业的管理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而孔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地提升管理的层次,有助于创建独特的企业文化。

关键字:孔子思想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孔子的言行举止都践行着管理的哲学,代表了中国最经典的管理思想,孔子本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担任过很多管理职位,如委吏、司职吏、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管理职务。

虽然这些职务都属公共管理部门,但其管理的精髓却是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通的。

孔子眼里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理解人性(善恶),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管理的组织原则是“人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安人”(王贵国,2012)。

1“以人为本”,“施德政”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修己安人”,讲“为政以德”,讲“正己正人”,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在管理的目的、手段、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即使到今天看来仍是我们现代管理者无法超越的思想境界。

从管理载体来看,孔子管理思想的中心概念是“仁”,实际上是把人以及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理论的出发点,管理就是在于弄清楚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得人”。

从管理手段来看,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

应用于企业管理,就是要创建团队型管理方式,要求个人与组织、工作与情感达到高度和谐的管理方式。

领导人不但对工作和人员都予以高度关心,而且还会把二者融为一体。

从管理的途径来看,孔子主张“内圣外王”,即管理若要想取得“众星共之”的良好效果,首先得使自己“内圣”起来,领导须以身作则,为员工建立榜样力量。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的标志 , 国的依据 。孔 子从 人 的 伦理 关 系 出发 , 为 每 个 治 认 社会成 员都能遵守 一定 的“ , 能改 善 人们 的社会 关 系 。 礼” 才
为君子要说 到 做 到 , 重 视 实践 , 蔑 视 那 些 说 大话 的人 , 要 他
“ 君子 耻其言过 其行 ” 。 4 任 贤 尚能 的 人才 管 理 思 想 : 子 十 分 重视 人 才 的作 . 孔 用, 他说 :其人 存 , “ 则其政 举 , 其人亡 , 则其政 息” “ 为政在 ,故
“ 君子 尊贤而 容众 ”“ 求备 于 一 人 ” ,无 。对 人不 可 求全 责 备 ,
国平 天下 的“ 仁学 ” 学说 。
亲和 , 上下有 序 , 近悦远来 , 民安 国泰 , 升平 的德治社 会 。 天下 3实 现“ 的伦理方 法 : . 仁” 关于行 仁 , 一方 面 , 子说 :夫 孔 “
仁者 , 己欲立 而立人 , 己欲 达 而达 人 , 近 取譬 , 谓仁 之方 能 可 也 己” 。另一方 面 , 孔子 又说 : 己所不欲 , “ 勿施 于人 。 这种推 ” 己及人 和不强加 于人 的人本思 想 , 表现 出人 对人 的尊 重和善
核 , 到“ 其所 以, 做 视 观其 所 由 , 其 所安 ” 。他 还 认 为 应 从 察
不同角度 和多 层 次 进 行 考 核 , 说 : 志 于 道 , 于 德 , 于 他 “ 据 依 仁 , 于艺 。 另 外 , 也 提 出: 先有 司 , 小 过 , 贤 才” 游 ” 他 “ 赦 举 和 “ 举直错 诸枉 , 民服 ” 则 的观 点 , 就 要求 管 理 者 在选 人 时应 这
能 “ 己安人 ”实现“ 国平天下 ” 修 , 治 的抱负 。他强 调 人的 自我

孔子“重群克己”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孔子“重群克己”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须 能够密 切配 合 。显 然 , 子“ 孔 重群 克 已” 的群 体 合作 精 神埘 于增 强企业 内部 的凝 聚 力 , 高 企 业的 广 效 率 和 管 绩 提 : 效, 有着 积极 的启发 意义 和 现 实指 导作 』 , 价 I其 J
理 实 践 巾得 到 了 充 分 的 体 现 。 例 如 , 下 公 司 的 创 立 者 松 松下 #之 助 , 受 孔 J 深 -
孔子 十分重 视群体 的价 值 , 强调 个体 只有在 群体 中才有 其存 在 的价值 和意义 ,鸟兽 不 叮与同群 , 非斯 人之 徒 而 准 “ 吾 与 ? 他把群 体 的利益放 在首 位 , ” 注重个 体社 会责 任心 的 培养
代 企业之 问 的竞 争 , 最重 要 的是 一 种 团 队 之 的 亮 , 足…
“ 公 无 私 ” 至 。
业 全体 职工在 长期 的牛 经 营实 践 l 逐 步培 育和肜 成 的 f 1
群 体意识 , 企业存 在 的纽带 、 魂 和企 、 占 的源 泉 。随 是 灵 着 企业管 理实践 的不 断发展 , 效 的团队对 提高 业 经 营效 高
率 的 作 用 日益 为 人 们 所 认 识 和 重 视 。 所 以 , 代 企 业 管 理 要 注 重 团 队 的 作 几 , 成 员 之 川 必 现 J
企业 管理 中的运 用 , 以打造 和谐 企业 , 成 企业 强 大的核心 竞争 力。 可 形 关 键 词 : 子 ; 重 群 克 己 ;企 业 管 理 孔
孔子, 名丘 , 仲尼 , 字 春秋 时 期鲁 国陬 邑 ( 曲阜 ) , 我 人 是 国古代 一位伟 大 的思想 家 和 教 育家 。作 为 儒 家学 派 创 始人 的孔子 , 其思 想所 蕴含 的管理 理念 在企业 管理 中有 着不 可忽 视 的作用 。本 文在 阐述孔 子 “ 重群 克 己” 想及 其 管 理 价值 思 的基础 上 , 重点探 讨 了其 在企 业 管理 中 的运 用 , 以适 应 现代 企 业管理 的需 要 , 提高 企业 的管理水 平 和核心竞 争力 。

从孔子“和而不同”思想谈企业管理文化中领导层素质问题

从孔子“和而不同”思想谈企业管理文化中领导层素质问题
为 深刻 的论述 。据 《 左传 》 昭公 二 十年记 载 , 婴运 用 晏 日常生 活 中的烹调 之和 羹与音 乐之 和声作 比方 . 明 说 “ ” “ 的 区别 。晏 婴认 识到 事物 的“ ” 由多种 和 、 同” 和 是
企业 的持续 发展 , 经 济转 型 的关 键 时刻 , 在 没有 了稳
企 业管理 文化 面临着 诸多 问题 :伦理 化 的人 际关 系 , 家 长制 的管理 作风 , 多元 化 的产 业 趋 向 , 验 型 的管 经
理 方 略 , 同 性 的创 新 意 识 , 效 性 的 劳 资 关 系 等 。 趋 ]绩 由 于 缺 乏 充 满 活 力 的企 业 管 理 文 化 , 而 严 重 困扰 着 从
做 了具 体 的 素 质规 定 。这 对 于企 业 管理 文化 中领 导 层 的 素质 问题 有 看借 鉴 意 义 , 导层 要 “ 而 不 同”。 断提 高素 质 , 领 和 不 创 建 东 方式 的 企 业 管理 文化
关 键 词 : 子 : 而 不 同 : 业 管 理 文 化 孔 和 企
重 庆科 技 学 院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21年第4 01 期
Junlo C ogi nv sy o Si c n eho g(oi c ne d i ) N . 0 ora f hnq g U i rt f c ne adTcnl ySc l i csE io o4 2 1 n e i e o aSe tn 1
理全 过程 中 , 倡文 化 与管理 匹 配 的最佳 模 式 …。企 提 业 管 理文 化 离不 开社 会 文化 基 础 , 传统 文 化 、 流 与 主
同 ” 夫 和实生 物 . 。“ 同则不 继 ” 只有 “ ” 能生 成事 , 和 才
文化相协 调 。 构成企 业文 化的核 心部 分 。但 是 当前 的

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其“诚信”思想是其伟大思想体系之一,对于企业管理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本文就将从以下角度阐述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一、诚信的核心意义诚信,是人们以知识、心灵和行动,与自己和他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及社会规范,为基础的诚信行为,也就是说,诚信是人们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的品质。

诚信较为广泛地传达了一种尊重和重视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诚信的重要性1. 建立企业信任,促进企业合作在商业领域,诚信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它可以创造信任、促进合作,使得商业活动井然有序。

2. 增强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一个企业若能够展现良好的诚信形象,就会被广泛认同,从而拥有更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更高的社会信誉度。

3. 赢得员工的忠诚度和认可度在企业组织中,诚信不仅是企业与外部联系的重要基点,也是企业内部员工互相信任和忠诚的基础。

三、孔子诚信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1.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而非冲突,讲究以德为先,先做人而后做事,企业管理者应该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要从领导者本人做起,树立诚信榜样,倡导企业文化的追求和精神。

2. 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常常会有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基于信用的建立而更好的实现风险的控制。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如信用审查、信用评价、奖惩机制等。

3. 诚信的外延拓展对于企业而言,诚信不仅是和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等建立诚信关系,还要与整个社会家庭做好互动,尊重社会正义、遵循社会纪律、维护公共利益,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

4. 注重企业伦理建设企业不仅要注重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更要注意企业伦理建设,秉承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思想,创造一个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员工成长的良好企业文化,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经营的温暖和忠诚,增强员工的向心力。

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

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

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简单的来讲就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主要有:以人为本、以义统利、以德服人、以信取仁、勤劳节俭、严于律己、重才尚贤,从而造就了“儒商”。

而从儒商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仁”是孔子人本思想的核心,是全德之名。

“一部《论语》有502章,论仁的内容,有58章,达109次。

仁,实际上是其德治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管理,离不开仁。

” 仁,在孔子的解说中,有很多方面的意义。

“樊迟问仁。

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

”(《论语•雍也》)孔子讲仁大都不离伦常日用,“很少抽象思辩和‘纯粹’伦理……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总是如何做。

”在孔子对仁的界定中, 最重要的有两条, 一是仁者“爱人”, 一是“克己复礼为仁”。

前者是以仁待人, 后者是以仁律己。

郭沫若认为“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是牺牲自己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是相当高度的人道主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做到“仁”,切切实实的贯彻仁的思想,企业才能广纳人才,才能留住人才,才能形成和睦融洽的企业文化,建立员工间的友善互助的氛围,才能使员工感到家的温暖,形成对企业的忠诚。

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人是目的。

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2.礼——纪律严明的治理理念礼是孔子管理思想的基本范畴,既是一种规章制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

孔子十分重视“礼”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并认为“礼”是修养的标准,治民的标志,治国的依据。

孔子从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出发,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遵守一定的“礼”,才能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

礼和仁出于同一范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克制自己,对别人恭敬便是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孔子死后,弟子守墓三年而去,独子贡冉守三年。 孔子死后,弟子守墓三年而去,独子贡冉守三年。
41
孔林鸟瞰
• 孔 林 是 孔 子 及 其 后 方 十 代 公 万 的 里 座 墓 , 地 占 , 地 有 二 墓 平 葬
42
孔庙鸟瞰
• 平 间 方 最 米 久 , 的 建 庙 筑 宇 一 。 百 占 多 地 座 。 万 作 孔 庙 子 宇 去 。 世 是 后 世 , 界 其 上 故 延 居 续 被 时 改
8
• 《孙子兵法》——天下第一奇书,百家兵法之 始祖。以人为中心,掌握人性;以水为对象, 模拟学习;以中为标准,力求合理。创始人孙 武以其顶极智慧、及对人性的掌握,创造了此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兵法奇书,其影响从 古至今不可言。当孙子兵法对应到企业经营时, 得天独厚的超级战略、决战经典,自然成为企 业界不可或缺的商战参谋!
9
• 《资治通鉴》——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 人争读不止的宝典。《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 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 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 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 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尚宝典。古往今来,点 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 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 过《资治通鉴》,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极高 评价。
496 56
32
两观台
曲 阜 鲁 国 故 城 南 门 外 。
孔 子 诛 少 正 卯 处 。 在 今
33
• 齐人归女乐文马,季桓子受之,三日 不朝,孔子行。
34
5、周游列国 、
• 前497春,孔子周游列国。“削迹于 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困于陈 蔡。”
35
周 游 列 国 图
36
孔子避雨处
• 南 永 城 芒 雨 砀 山 。 河 , 在 处 避 孔 子
企业管理必修的九本国学巨著
河南分公司 马骏 二○○六年六月十日 太原 ○○六年六月十日
1
• 《大学》——“四书”之首,大人之学。 培养人的最高要求。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 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 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堪称中 国历史上最系统的政治哲学。
26
韶 乐 子 沉 醉 其 中 , 三 个 代 古 赏 欣 国 齐 在 孔
观欹器教弟子
• 孔子46岁时,带弟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参观。 看到欹器,欹器是国君放置在座位右侧用 于劝诫的器物。孔子说,欹器空的时候是 歪斜的,水刚好在中间的时候是端正的, 水超过中间就会翻过来。要弟子不自满。
27
4、鲁国从政 、
49

• 《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 信,就是言行如一,诚信无欺。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 軏,其何以行之哉。”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为政治国,守 信比足食、足兵还重要。
50
37
弦歌台
• 为 而 弦 歌 不 断 而 建 陈 。 粮 阳 ,
38
弦 歌 台
纪 念 孔 , 子 在 河 南 绝 淮 在
6、晚年凄凉 、
• 孔子3岁丧父,69岁丧子孔鲤,周游列国 回来时妻子已丧。 • 前479年,孔子卒。弟子葬于鲁城北。弟 子守墓三年,独子贡守墓六年。
39
孔子墓
40
治任别归
54
六、孔子的伟大贡献
• 整理古代文献 删《诗》、《书》,订《礼》、《乐》, 系《周易》,作《春秋》 • 首创私学 孔子的思想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
55
圣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 圣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 颜回:鲁国人,家贫好学。 • 闵损:字子骞,鲁国人,鞭打芦花,列为二十 四孝。 • 冉耕:字伯牛,有德行。 • 冉雍:字仲弓,鲁国人,为政居敬行简。 • 宰予:字子我,鲁国人。言语科高足。 •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善于经商。
29
• 前498年,孔子54岁,消三桓、堕三 都失败。
30
礼堕三都
执 政 大 夫
私 门 , 发 城 邑 的 行 动 。 三 家 弱 消 除 , 了 拆 室 公 起 化 强 为 子大 夫
寇 代 理 鲁 国 相 少 , 正 卯 。 天 诛 司 七 由 政 执 岁 , 子 孔 年 , 前
14
• 麓
空 中 有 仙 人 作 乐 。
15
载 。 , 孔 子 出 生 时 有 , 记 就 代 汉 自
夫 子 洞 , 在 尼 山 东
少年凄惨 •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6
叔梁纥墓
了 土 堆 。 右 为 孟 皮 墓 墓 堆 起 。 坟 。
17
孔 子 为 父 母 合 葬 而 不 墓 是 前 以 子 孔
43
孔府鸟瞰
方 了 历 米 办 代 , 公 王 建 衙 朝 筑 署 为 , 孔 多 占 子 间 地 嫡 。 万 修 平 建
44
• 600 600 孙 12
二、孔子的伦理思想
• “伦,辈也。”从人,仑声。引申为类,条理, 秩序,再引申为人伦关系。 • “理,治玉也。”指治玉时,剖析、条理。引 申为道理。 • 伦理,出自《礼经》。概括处理人与人相互关 系应遵守的道德和准则。
5
• 《易经》——中国文化的本源(中国社科院定性), 研究宇宙间事物本质的规律,其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 思维体系备受古今中外名家的推崇,被历代称为群经 之首、中华国粹。 • 众多成功企业都在运用《易经》的管理思维指导企业 品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产品规划、团队建设等 方面。《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对管理的独到 见解,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 韩国巨作《商道》等都体现了对《易经》和道家思想 的学习。《易经》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之道和 致胜法宝。
23
途 弟 泰 子 路 遇 公 啼 齐 亡 , 鲁 昭 山 随 追 经 子 孔
景公尊让
坚 持 走 在 为 后 面 。 礼 制 ,
24
孔 子 认 礼 不 合 乎 先 行 , 子 孔 让 公 景
晏婴沮封
齐国宰相晏婴劝阻齐景公重用孔子。 齐国宰相晏婴劝阻齐景公重用孔子。
25
在齐闻韶
月 都 尝 , 不 出 肉 的 香 味 。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 创办私学。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 而优则仕、教学相长、温故知新、举 一反三。
51
四、孔子的哲学思想
• 世界观:“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天命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认识论: “子入太庙,每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韦编三绝。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
• 《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圣人之言, 行身之则,作为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 貌有很大影响的儒家经典《论语》,被世人誉为 “东方圣经”。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 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领路人”涩泽 荣一认为《论语》是“工商之本”,也一直将 《论语》奉为“商业圣经”。其专著《〈论语〉 加算盘》表达忠、孝、仁、义与言商求利二者并 不矛盾,关键是要做到 “见利思义”。
19
3、中年教学 、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 • 50岁从政前是教学相顾。
20
杏 坛
阜 孔 庙 内 。 处 , 在 今 曲
21
孔 子 讲 学
论穆公霸
穆 公 称 霸 的 原 因 。 说 秦
22
孔 子 向 齐 景 公 解
泰山问政图
虎 告 诫 。 ” 。 : “ 苛 政 女 猛 于 。 。
45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者,爱人” “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 “刚毅木讷近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
46

• 孔子说:“义者,宜也。”合理性。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
7
• 《庄子》——“诗的婉约,哲的彻悟,尽现于 庄子。”庄子生于乱世却以超越的智慧应展现 了随遇而安、逍遥自得的处世哲学,并以“道” 平等地看待万物而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亦以 艺术的角度欣赏人的生命,藉此消解人生的苦 难。《庄子》有助于现代企业人在纷繁的工作 与压力中善养生命的创造力和心灵的平和与喜 悦,反思人生与汲取庄子的处世智慧。
12
目 录
一、孔子的生平
• • • • • • 少年凄惨 青年发愤 中年教学 鲁国从政 周游列国 晚年凄凉
13
1、少年凄惨 、
• 商纣王哥哥微子,封宋公。 • 微子第九代孙,木金父避祸于鲁。其第四代孙 叔梁纥(是个瘸子),力大善战,多立战功, 《左传》记载了两次。妻生九女,妾生孟皮。 六十多岁娶颜家三女颜徵为妻,生孔子。 • 《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 子。名丘,字仲尼。”
2、青年发愤 、
• “十有五而志于学”。 • 二十岁前后,为季孙氏管仓库,管牛羊。 • “学犹不及,犹恐失之。”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则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
学琴师襄
孔子向鲁国师襄学习弹琴,”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 孔子向鲁国师襄学习弹琴,”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 ,”未得其数 未得其志 其为人” 悟出是”文王操” 其为人”,悟出是”文王操”。
52
• 方法论:中庸之道。 不偏为中,常道为庸。 “中庸之为法也,其至矣矣乎?民 鲜久矣。” “过犹不及。” “《关睢》乐而淫,哀而不伤。”
53
五、孔子的管理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