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试验》实验四: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生物化学试验》实验四: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A standard
0.2
M standard = C standard× V standard
正常参考值为10-150 mg/dl。
注意事项
抽提时摇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才能吸取上层液, 吸取上层液时不能吸入下层液; 选用小试管时试管口径不能太细;
试管使用时必须要干燥;
实验完成后,试管和比色杯必须用皂粉洗干净, 不能有油污,将水甩干,倒置晾干; 枪头必须清洗干净,甩干
组成与含量 总 脂 400~700mg/dl (5 mmol/L) 甘油三酯 10~150mg/dl (0.11 ~ 1.69 mmol/L) 总 磷 脂 150~250mg/dl (48.44 ~ 80.73 mmol/L) 总胆固醇 100~250mg/dl (2.59 ~ 6.47 mmol/L) 游离脂酸 5~20mg/dl (0.195 ~ 0.805 mmol/L)
实验四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Assay of Triglyceride content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血清(serum)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的 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2、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基本原 理及主要技术方法
BACKGROUND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 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PRINCIPLE
甘 FA 油 FA
FA
1、血清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经正庚烷-异丙醇混合 溶剂抽提(isolated )后,脂蛋白变性,结合的甘 油三酯分离。
2、用氢氧化钾皂化(saponified),使甘油三酯水解 成脂肪酸和甘油。
3、游离的甘油被过碘酸氧化(oxided)成甲醛,甲 醛与乙酰丙酮在铵离子存在下,缩合成黄色的3, 5-二乙酰-1, 4-二氧二甲基吡啶,

甘油三酯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甘油三酯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甘油三酯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甘油三酯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甘油三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甘油三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3.学习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样品检测。

二、实验原理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质成分,其测定主要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甘油三酯的测定通常采用酶法,利用甘油三酯酶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二酯和脂肪酸,再通过甘油激酶将甘油二酯转化为甘油一酯和磷酸,最后通过磷酸脱氢酶将甘油一酯转化为甘油和磷酸盐。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磷酸盐的量,可以推算出甘油三酯的浓度。

三、实验步骤4.样品准备: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分离出血清,备用。

5.试剂准备:准备好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配制好试剂。

6.仪器准备:准备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调试好仪器参数。

7.样品检测:将血清样品加入试剂中,充分混匀,放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8.数据记录:记录每个样品的检测结果,包括样品编号、甘油三酯浓度等。

四、数据分析9.数据整理: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计算出每个样品的甘油三酯浓度。

10.数据统计:计算所有样品的甘油三酯浓度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11.数据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例如,可以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来直观地展示不同性别或年龄组的甘油三酯浓度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2.本实验采用的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方法可靠,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13.通过对受试者血液样本的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甘油三酯浓度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甘油三酯浓度存在差异。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甘油三酯控制标准。

15.需要注意的是,甘油三酯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等。

因此,在解释实验结果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19 生物化学实验--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19 生物化学实验--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目的】1 .掌握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实验方法。

2 .熟悉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实验原理。

【原理】血清中的甘油三酯,经正庚烷 - 异丙醇混合剂抽提后,用氢氧化钾溶液皂化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钾。

甘油被过碘酸钠试剂氧化生成甲醛。

甲醛与乙酰丙酮在氨离子存在下,加热生成黄色的 3.5 一二乙酰—1.4 一二氢二甲基吡啶衍生物。

与同样处理过的三油酰甘油酯标准液进行比色后,求得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此法称为乙酰丙酮显色法又称为 Hantzsch 化学法,是最经典可靠的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实验方法,也是国内各实验室最多采用的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下:1 .皂化反应甘油三酯+ 3KOH → 甘油 + 3RCOOK2 .甘油氧化反应甘油+ HIO 4 → HCHO + HCOOH + HIO 3 + H 2 O过碘酸甲醛甲酸碘酸3 .显色反应【器材】1 .分光光度计2 .恒温水浴3 .微量移液器4 .混匀器5 .中号试管【试剂】1 .抽提剂正庚烷 / 异丙醇以 2/3.5(V/V) 比例混合,即正庚烷 200ml 与异丙醇 350ml 混匀,置棕色瓶中保存。

该试剂在室温下可保存两个月。

2 . 0.04mol/L 硫酸溶液取浓硫酸 ( 比重 1.84 , 95%)2.24ml ,缓慢加入约 100ml 蒸馏水中,冷却后再加蒸馏水至 1000ml 。

3 .皂化剂取氢氧化钾 ( 分析纯 ) 60g ,溶于 600ml 蒸馏水中,再加异丙醇 400ml ,混匀,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下保存可使用两个月以上。

4 .氧化剂称取过碘酸钠 650mg ,溶于 500ml 蒸馏水中,然后加无水醋酸铵 77g ,溶解后,再加冰醋酸 60ml 。

5 .显色剂取 4ml 乙酰丙酮,加到 1000ml 异丙醇中,混匀,置棕色瓶中,室温保存。

6 .三油酸甘油酯标准溶液:( 1 )贮存液 (10mg/ml) :精确称取三油酸甘油酯 1.00g ,用少量抽提剂溶解后,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最后以抽提剂稀释至 100ml 刻度处。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2016/6/3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2
甘油三酯(TG)chemistry Experiments
3
1.实验原理
抽提:正庚烷一异丙醇 皂化 氧化 显色 比色计算
0.2 × 100 0.2 = mg% ×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度
7
1.0 0.3
1.0 0.3
氧化试剂
乙酰丙酮
1.0
1.0
1.0
1.0
1.0
1.0
2016/6/3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6
3.注意事项
• 提取时,充分震荡,吸量上层液时注意不要吸到
到下层液;
• 每一步骤均应混匀,保温时间要准确;
2016/6/3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5
加入物(ml) 上清液
空白管 —
标准管 —
测定管 0.2
参考血清
蒸馏水 抽提液 硫酸溶液

0.2 2.5 0.5
0.2
— 2.5 0.5 充分摇匀剧烈震荡15秒 静止分层 取0.3ml 上层液

— 2.5 0.5
异丙醇 皂化试剂
1.0 0.3 混匀56度6分钟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血清中甘油三酯经正庚烷一异丙醇混合
溶剂抽提后,用氢氧化钾溶液皂化成甘油,
并进一步用过碘酸氧化成甲醛,在NH4+的
存入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3,5—二乙 酰—1,4—二氢二甲基吡啶,后者为带荧光的 黄色物质。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色计算, 即得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甘油三酯测定操作规程

甘油三酯测定操作规程

甘油三酯测定操作规程甘油三酯(TG)是一种常见的生物体内能量储存物质,也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指标。

测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可以用于评估人体的脂质代谢水平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甘油三酯测定的操作规程(SOP)。

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1检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1.2检查试剂的保存情况,确认试剂未过期。

1.3准备所需的实验室耗材和试剂。

二、试剂准备:2.2标准品溶液:准备一系列的浓度不同的甘油三酯标准品溶液,用于构建标准曲线。

三、仪器设置:3.1打开甘油三酯测定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设置。

3.2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设置测定参数,包括反应时间、温度等。

四、样品准备:4.1血液样品采集: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受检者的静脉全血样本。

4.2血清分离:将采集的全血样本放置在离心机中,以适当的转速离心一段时间,将血浆和细胞分离。

4.3样品存储:为了保持样品的稳定性,将分离出来的血清样品储存在-80℃的低温冰箱中。

五、试剂操作:5.1标准曲线建立:取一定量的不同浓度的甘油三酯标准品溶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处理,然后使用甘油三酯测定仪器测定各标准品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5.2样品处理:取一定量的血清样品,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处理,使之适用于甘油三酯测定仪器。

5.3甘油三酯测定:将处理好的标准品和样品加入甘油三酯测定仪器中,按照仪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测定。

六、数据处理:6.1利用标准曲线中各标准品的吸光度值和对应的浓度值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样品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值。

6.2统计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数据分析。

七、质量控制:7.1进行质量控制:使用已知浓度和稳定性好的标准品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甘油三酯测定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2定期检查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7.3记录质量控制的结果和操作过程。

八、实验安全:8.1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实验室安全用具,包括实验手套、眼镜等。

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方法

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方法

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方法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是指检测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用于评估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脂四项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总胆固醇(TC)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管吸取上清液,将其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4.反应:根据试剂盒说明,在恒温箱中将标本与试剂充分反应。

5.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曲计算出样本中总胆固醇的浓度。

二、甘油三酯(TG)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4.反应:在恒温箱中将标本与试剂充分反应,使甘油三酯被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5.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曲计算出样本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4.反应:在恒温箱中将标本与试剂充分反应,使高密度脂蛋白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5.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本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甘油三酯(TG)测定操作规程(SOP)

甘油三酯(TG)测定操作规程(SOP)

甘油三酯(TG)测定操作规程(SOP)一、用途体外定量测定血清、血浆样品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

二、临床意义(一)概述甘油三酯(TG)分子量约为885道尔顿,是血液中主要的脂质成分,主要参与体内能量代谢。

(二)临床意义甘油三酯是最常用的高脂血症筛查指标。

甘油三酯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及其他肝病、SLE、胰腺炎、糖原累积病等。

妊娠中后期TG升高。

先天性脂蛋白脂肪酶缺陷时TG异常升高。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和肝功能严重低下。

甘油三酯与HDL-C间呈负相关,而HDL-C和冠心病的流行呈负相关。

测定血清TG评估HDL-C降低是否由于血中TG过多引起,以制定治疗方案有意义。

血清TG>2.8mmol/L时,HDL-C下降的机会增大。

(三)医学决定水平0.45mmol/L:此值在正常下限附近,低于此值多与营养不良有关,应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69mmol/L:年轻男性此值接近参考范围上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的一个危险因子,应给予病人提供合适的预防建议。

4.52mmol/L:高于此水平常预示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应给予适当治疗,如控制饮食和用降脂药物等。

三、检验原理甘油三酯+H2O−−→−LPL甘油+脂肪酸甘油+ATP−→−GK 3-磷酸-甘油+ADP3-磷酸-甘油+O2−−→−GPO磷酸二羟丙酮+H2O2H202+4-AAP+4-氯酚−−POD醌亚胺+H2O−→醌亚胺的生成使505nm波长处吸光度上升,吸光度的变化与TG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甘油三酯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TG的含量。

四、样品血液样品原则上采集空腹血(禁食12小时);患者处于平静、休息状态,减少患者由于运动、饮食带来的影响;静脉采血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回血后立即松开;正确使用抗凝剂;防止溶血;防止过失性采样。

样品运送过程中应防止过度振荡、防止样品容器的破损、防止样品被污染、防止样品及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样品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

血清甘油三酯酶试剂法测定法

血清甘油三酯酶试剂法测定法

血清甘油三酯酶试剂法测定法1.实验原理脂蛋白酯酶(LPL)、甘油激酶(GK)、甘油-3-磷酸氧化酶(GPO)、过氧化物酶(POD)、Trinder反应偶联比色终点法。

反应式如下:LPL甘油三酯+ H2O 甘油+ 脂肪酸GK甘油+ ATP 甘油-3-磷酸+ ADPGPO甘油-3-磷酸+ O2二羟丙酮磷酸+ H2O2POD2H2O2+ 4-氨基安替比林+ 4-氯酚醌亚胺+ HCl + 4H2O2. 标本: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3. 标本存放:血清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1周;-20℃保存至少可稳定1年。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申能甘油三脂试剂盒(货号:112 5717170 1 试剂8×70ml)6.1.1 试剂组成Good’s缓冲液pH 7.2 50mmol/L4-氯酚4mmol/LATP 2mmol/L镁离子15mmol/L4-氨基安替比林0.5mmol/L甘油激酶(GK)≥400U/L过氧化物酶(POD)≥2000U/L脂蛋白酯酶(LPL)≥2000U/L甘油-3-磷酸氧化酶(GPO)≥500U/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 g/L)为防腐剂。

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6 实验26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Assay of Triglyceride content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陈园园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 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方法 了解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的 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皂化
甘油三酯
+ KOH
60-70℃ ℃ 3 20min 钾皂
注意事项
抽提时摇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才能吸取上层液, 抽提时摇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才能吸取上层液, 吸取上层液时不能吸入下层液; 吸取上层液时不能吸入下层液; 选用小试管时试管口径不能太细; 选用小试管时试管口径不能太细; 试管使用时必须要干燥; 试管使用时必须要干燥; 实验完成后,试管和比色杯必须用皂粉洗干净, 实验完成后,试管和比色杯必须用皂粉洗干净, 不能有油污,将水甩干,倒置晾干; 不能有油污,将水甩干,倒置晾干; 枪头必须清洗干净, 枪头必须清洗干净,甩干
氧化显色 比色
加入氧化试剂,充分混匀后, 加入氧化试剂,充分混匀后, 加入乙酰丙酮和氨的混合液,摇匀, ℃水浴15min 加入乙酰丙酮和氨的混合液,摇匀,65℃水浴
取出试管,流水 室温冷却 室温冷却, 取出试管,流水/室温冷却,测420nm的吸光度 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样品池 波长 读数 拉杆, 档 拉杆,0-4档 1. 打开电源,调节旋钮至需要的波长,预热 打开电源,调节旋钮至需要的波长,预热20~30min 2. 1档(空白管),T模式调 模式调100%,显示“Blank”、 档 空白管) 模式调 ,显示“ ” “100” ” 3. 拉杆拉至 档,T模式调 ,显示“0.00” 拉杆拉至1.5档 模式调0%,显示“ 模式调 ” 4. 换到 模式,拉至 、3、4档,读取各个样品的吸光度 换到A模式 拉至2、 、 档 模式, 毛面 光面
皂化
吸取上层液体0.5ml,加入对应的3 (或4)只大试管中, ,加入对应的 吸取上层液体 ) 加入异丙醇、皂化试剂,充分混匀,65℃水浴 加入异丙醇、皂化试剂,充分混匀, ℃水浴5min 注意:吸上层液时,务必当心, 注意:吸上层液时,务必当心,绝对不可吸入下层液体 分光光度计预热) (分光光度计预热)
+
甘油
氧化
甘油
HIO4
2
甲醛
显色
+
甲醛 乙酰丙酮 NH4+ 3,5-二乙酰 二乙酰-1,4二氢 二氢-2,6 二甲基吡啶 二乙酰 二氢 黄色带荧光) (黄色带荧光)
实验步骤
抽提
依次加入蒸馏水 标准液、样品, 加入蒸馏水、 取3(或4)只小试管,依次加入蒸馏水、标准液、样品, ( ) 抽提剂及硫酸,边加边摇,用力振摇10min,静置10min分层 抽提剂及硫酸,边加边摇,用力振摇 ,静置 分层 注意: 注意:试管必须干燥
比色杯的使用
1、分清光面、毛面。手应接触毛面,光从光面通过 、分清光面、毛面。手应接触毛面, 2、用溶液润洗 次,装至 至4/5体积 、用溶液润洗2-3次 装至2/3至 体积 3、粗纸吸水、柔纸擦亮光面 、粗纸吸水、
实验结果
Lambert-Beer 定律 A1 c1 m1 终体积相同时) 标准管法 —— = —— = —— (终体积相同时) A2 c2 m2 A样品 ——— × m标准品 A标准品 样品TG浓度 样品 浓度 = ———————— V样品 mg/ml A样品 ——— × 1mg/ml ×0.2ml A标准品 = ———————————— 0.2ml mg/ml ————————— ×1000 mmol/L 摩尔质量g/mol (885) 摩尔质量 国际单位 正常参考值为0.30~1.7mmol/L 正常参考值为
临床应用
血脂:血甘油三酯、 血脂: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
餐后甘油三酯会增高, 餐后甘油三酯会增高,检查时一定要空腹抽血 饮酒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急性、短暂性升高, 饮酒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急性、短暂性升高, 抽血前几天禁止饮酒 正常人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及 动脉粥样硬பைடு நூலக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