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风土人情
湘西习俗

湘西民俗风土人情与习俗湘西州的土家族、苗族历史悠久。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他们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历史和文化,养成勤劳俭朴、勇敢无畏、诚实爽直、耐艰苦、重感情的民族性格和道德风貌。
在土家族、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居住、服饰、饮食、嫁娶、节庆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无不具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风情旅游现已成为我州旅游招徕中外旅游者的特色项目。
土家苗族习俗l、吊脚楼:为湘西各族人民一种传统建筑形成,又称"吊楼子"。
吊脚楼为山野式"楼阳台",单檐悬挑,屋面反翘,名"飞檐",通风向阳,干爽清新。
有与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90℃直角形。
吊脚楼外设走廊,二面称"转角楼",三面称"走马楼"。
栏杆多花格,县柱称"吊瓜"'或为六陵、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
柱、防还雕有龙风、喜鹊、花卉等。
民间吊脚楼上多为闺房,卧室或织锦、打花之处,底层为谷仓、柴房,也有底层下临溪流,泉水叮咚,别有情趣。
山寨吊脚楼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风光美。
湘西州部分镇临河民居也建有吊脚楼,如吉首峒河街,凤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镇、茶洞边城及龙山洗车河等,历来都引起中外旅游者极大兴趣。
2、火堂:又称火坑、火床,为湘西农家颇有特色的生活场所。
一般为中堂右前间,铺地楼板,火堂围以长条石。
火堂内置铸铁三角架,不准脚踏。
上方吊炕架,挂腊肉、野味、豆腐、辣椒等。
平时,全家人围火堂做饭、聚餐、烤火。
客人至,无论土家、苗族,皆盛情邀客围坐火堂边,烤火饮茶;饭时,一大锅腊肉或野味,一大碗米酒或包谷烧,碰碗举箸,其乐融融。
饭罢、摆古、唱歌,直至深夜,甚至围火堂铺被而眠。
3、银首饰:苗族妇女与男青年喜爱之饰品,造型精美,多为银制。
银首饰有银冠、银钗、耳环、项圈、嵌肩、手镯、牙钎、石尾等。
项圈有轮圈、扁圈、盘圈三种,重有四两至一斤不等。
湖南湘西风土人情课件

03
湘西美食
特色小吃
01
02
03
湘西糍粑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 浸泡、蒸熟、滚成团等工 序制作而成,口感软糯, 甜而不腻。
湘西腊肉
选用当地优质猪肉,经过 腌制、熏烤等工艺制作而 成,肉质鲜美,风味独特 。
湘西酸辣粉
以红薯淀粉为主料,配以 豆芽、花生米、辣椒等调 料制成,酸辣可口,回味 无穷。
地方菜系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THANK YOU
未来规划与展望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湘西地区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 展旅游业、现代农业和新兴制造业,提高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通讯 等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教育公平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和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吸引优秀师资力量到湘西地区任教,推 进教育公平。
人文景观
永顺老司城遗址
是土司制度的见证,保留了大量古代建筑和文物,展现了湘西深厚的历史文化 底蕴。
吉首乾州古城
乾州古城是湘西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
旅游线路推荐
张家界-凤凰古城-吉首
此线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适合深度游。
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
此线路以城市和乡村风光为主,适合休闲游。
湘西文字保留了较多的古汉字 元素,如“兮”、“哉”等, 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湘西的谚语和俚语生动形象, 富有地方色彩,是当地人民智
慧的结晶。
民间艺术
丰富性
湘西的剪纸、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 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著称。
难忘的湖南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作文

难忘的湖南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作文哇!我要告诉你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就是我去过的那个湖南!湖南可是个神奇的地方,到处都有特别的风俗和习惯哦!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了张家界,那里的山超级高!我问爸爸:“为什么这里的山都这么高啊?”爸爸笑着说:“湖南的山多而且高,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地形特别独特。
”然后我们还坐了那种叫做索道的东西,就像坐在天上一样,飞快地往上走!
在湖南,我见到了好多穿汉服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好漂亮哦!有一次,我问一个叔叔:“叔叔,为什么你们穿这么漂亮的衣服呢?”叔叔笑着说:“这是我们的传统服装,穿上它们可以表达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然后他还给我讲了很多有关汉服的故事,好有趣!
还有,湖南人特别热情!有一次我们去了一个叫湘西的地方,那里的阿姨给我们煮了好多好吃的湘菜,真的是又香又辣!我问阿姨:“阿姨,为什么湘菜这么好吃呢?”阿姨笑着说:“湘菜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每一个菜都是用心做出来的。
”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参加了一个叫龙舟赛的活动,大家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好热闹!我问一个叔叔:“叔叔,为什么要划龙舟呢?”叔叔笑着说:“龙舟是我们传统的民间运动,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驱除瘟疫呢!”然后我们还看到了好多队伍在划龙舟比赛,真是太有意思了!
总之,湖南真的是个充满了奇妙的地方!那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都好有趣,让我难忘至今!希望以后还能去湖南,看看更多更有趣的事情!。
湖南风土人情

湖南---湖南四面环山,只有紧靠湖北的东南方有长江伸出了一个之点是平原,这个之点吊着湖南的胃口--洞庭湖,洞庭湖的湖水就是由这里注入长江的,它也是湖南四水--湘资沅澧的最后归宿,湖南的身躯就是湘资沅澧这四大流域给瓜分了,但湘江是太子,获取最多,湖南基本上是它的天下,所以湖南就干脆简称湘。
由于湖南山脉多呈南北走向,所以湘资沅三大江也被逼由南向北注入洞庭湖,只有澧江背靠湖南与湖北东西走向的邻界山脉而呈东西走向。
与湖北人的韬光养晦相比,湖南人是实干家。
虽然湖南开发比较晚,但却人才辈出。
关于湖南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惟楚有才”,第二句是“无湘不成军”.可见其文武兼备。
湖南文人众多,但湖南文人有一股湘民固执的“蛮”劲,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所以有谭嗣同那样的硬汉文人,有沈从文那样傲然于城市的“乡下人”。
湖南人重事功,文人似乎喜从军,“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湖南军人骁勇善战,湘军名声显赫,但却不是卤莽之辈,从曾国藩、左宗棠到毛泽东,湘将都多雄才大略,有儒雅之气。
“湘女多情”,湘妹子没有川妹子“辣”的名声,却同样精干聪慧,做事麻利,娶来做老婆,相夫教子,绝对不错。
不过,与江南人相比,湘民质朴却不通脱,蛮劲发作时,五头牛都拉不回来,故常常有铤而走险之举,湘地盗匪之残忍野蛮,与此有关。
湘民宗族意识也很强,在农村常有集体械斗。
湘人富于文才,却不善言谈,湖南话听起来瓮声瓮气,蕴涵着一种爆发力,省会长沙,冬冷夏热,气候不佳,消费之高,在全国也排得上号。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是对湖南最好的描述,湖南的山高大挺拔,鸟语花香,绿水长流是有深层原因的,这里土壤肥沃,土质深厚,可以给花草树木源源不断的养分,使树林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高耸云霄,为鸟类提供生活的天堂,为江河储藏清洁的泉水。
再回看贵州的秃山,广东的矮山,这里树木不及人高,究其原因,是这里的土壤不够肥,不够厚,跟湖南的山一比,好似这里的山只有皮而无肉,湖南的山有一层厚厚的肥肉,所以才有足够的养料输送给花草树木,这使湖南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所以交通不便,人民各自难通有无,人民过着小集体,大融合的生活。
湖南湘西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南湘西土家族结婚风俗湖南湘西土家族结婚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湖南湘西,一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地方。
它位于中国南方的湖南省西部,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
这里的土家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闻名于世。
其中,结婚风俗作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展现了古老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
一、湘西土家族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自古以来,土家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里的结婚风俗,既保留了古老的传统,又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结婚风俗流程1. 提亲:男方会派遣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通常会带上一份礼物,以表达对女方的尊重和爱意。
女方家在接受礼物后,会设宴招待媒人,并请族中长辈商议婚事。
2. 定亲:在确定婚事后,男方会向女方家送上一份厚重的彩礼。
彩礼包括钱财、物品等,以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
同时,双方家庭会安排一次见面会,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3. 迎娶:在婚礼当天,男方会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新娘在出嫁前要举行“哭嫁”仪式,以表达对家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男方在接新娘回家时,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背着新娘跨过火盆,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三、风俗场景描述1. 男方家庭拜访:在确定婚事后,男方会带领家人前往女方家拜访,以示尊重。
拜访过程中,女方家会设宴招待男方家人,并安排土家族的传统歌舞表演,以增添喜庆氛围。
2. 女方家庭宴请:在婚礼前夕,女方家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
宴会上,大家会共同品尝土家族特色美食,并欣赏土家族的传统歌舞表演。
3. 双方家长见面:在婚礼前,双方家长会举行一次见面会,商议婚礼的具体事宜。
见面会通常在女方家举行,双方家长会就彩礼、嫁妆等事宜进行协商。
在这个过程中,媒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需要通过沟通协商来达成一致意见。
四、土家族结婚风俗的特色与价值湘西土家族的结婚风俗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民间传统。
湘西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
土家住房多依山建筑,一般是长方形,三间,中为堂屋。房屋建筑材料,有的以木架屋,房顶盖瓦;有的编竹为墙,茅草为顶。 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 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哭的时间长,在离开娘家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丧葬:行土葬。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 礼仪与禁忌: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 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湘西三吃:酸鱼、腊肉、牛肝菌 酸鱼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最新5篇)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最新5篇)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历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体现湘西人特有的风韵和神采的例子

体现湘西人特有的风韵和神采的例子
湘西地区是中国湖南省西部的一个地域,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以下是一些体现湘西人特有的风韵和神采的例子:
1. 歌舞艺术:湘西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歌舞艺术,如梅花山歌、苗族舞蹈等。
湘西人热爱唱歌跳舞,充满热情和灵动的节奏感,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体现湘西人的欢快和活力。
2. 民族服饰:湘西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如苗族、土家族等,他们保留了传统的民族服饰。
湘西人的服饰多彩纷呈、细致精美,展示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3. 民间传统节日:湘西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如苗族的芒砀节、土家族的吃新节等。
这些节日充满了欢乐和庆祝,人们身着传统服饰,欢歌笑语,展示了湘西人独特的节庆风情和生活态度。
4. 山水环境:湘西地区地处秀美的山水环境中,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貌景观。
湘西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可以在他们的艺术作品、民俗活动和生活方式中得以体现。
5. 口头文学传承:湘西地区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如山歌和民间故事。
湘西人善于借助歌谣、故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在湘西民众之间流传至今,成为他们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如下: 地图如下:
旅游景点
湘西里耶古城遗址 湘西流沙瀑布
旅游景点
湘西凤凰古城 湘西猛洞河
风俗习惯
• 一、 居住 湘西土家族村落,在“改土归流”之前,几 乎皆是单一民族的氏族村落,同姓同宗为一寨, 因此多以姓氏作为寨名。“改土归流”后,由于 杂居局面的扩大而发展为多以地名作寨名。 土家族人的居处,自古皆“散居溪谷,所居 必择高居”,习惯于把房屋建筑在依山傍水的地 方。一家人住一栋房子。在土司时,“土官衙暑, 绮柱雕梁,砖瓦鳞砌。百姓则刈木架屋,编竹为 墙。舍把头目许立梁柱,周以板壁,皆不准盖瓦。
地理位置
•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 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 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北邻 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 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 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 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
我的家乡
如果你不知道的话 那就让我告诉你 湖南湘西 我无与伦比美丽的家乡的神秘。
介绍
• 接下来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带您走进湘西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整体概述 地理位置 旅游景点 风俗习惯 组成民族
整体概述
湘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 观和自然资源之大统。著名风景区有凤凰古城、中国南 方长城、吉首德夯苗族风情、天下第一漂、坐龙溪大峡 谷、红石林等。 • 湘西人杰地灵,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远古的有中华 苗族祖先蚩尤、土家族祖先八部大王,近现代的政治家 和军事家有抗倭英雄彭荩臣和彭翼南、抗英英雄郑国鸿、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杨岳斌、抗击八国联军的英雄罗荣 光、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吴八月、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 开国元帅贺龙,现当代的文学家有沈从文、彭学明,艺 术家有黄永玉、何继光、宋祖英、黄永厚。 • 湘西土家族、苗族生性粗犷、豪放、热烈。酒,是他们 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酸辣是土家苗家日常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两味。对他们来说,没有酸辣,吃龙肉都没有味。 •
整体概述
• 湘西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 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 15486平方公里,现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 保靖 、永顺、龙山8个市县,人口273.93万,其中少数民 族人口占68.7%。 因湘西州域东与张家界市毗连,南与 怀化地区接壤,西与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重庆市黔江地区相 邻,北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交界,直流铁路贯穿州 境5县市,故州府吉首市为湘鄂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 地。湘西物华天宝,资源十分丰富,投资开发潜力极大。
组成民族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顾名思义,以土家族与苗族为主。同时混居一些其 他民族。 苗族 土家族
• •
这就是我的家乡 相信您也会爱上她
谢谢老师! 演示完毕!
风俗习惯
二、 服饰 湘西土家族的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 地发展和变化。据乾隆《永顺府志》记载:“土 司时,男女服饰不分,皆为一式,头裹刺花巾帕, 衣裙尽绣花边。”只是男裙较短,衣少花边,女 裙较长,衣多花边而已。 服饰布料,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 俗称“家几布”。颜色喜五彩斑斓。《永顺府志》 卷十云:“土民服饰五色斑衣”,佩饰“喜垂耳 圈,两耳累然,又有项圈、手圈。”民国初《永 顺县志》载:“男女耳留垂环,大者如镯,以多 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