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44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课后练习

03344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课后练习
03344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课后练习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课后练习

一章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典型安全威胁有那些:计算机网络实体面临威胁、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恶意程序的威胁、计算机网络威胁的潜在对手和动机。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缺陷:网络本身的脆弱性和通信设施的脆弱性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潜在威胁。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通信设施极易遭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物理破坏;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的软件资源和数据信息易受到非法的窃取、复制、篡改和毁坏。再有,计算机网络硬件的自然损耗和软件的自然失效,以及软件的逻辑错误,同样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系统内信息损坏、丢失和安全事故。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定义:是指利用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需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可控性。

Osi安全体系结构:osi安全体系结构不是能实现的标准,而是关于如何设计标准的标准。Osi安全体系结构定义了许多术语和概念,还建立了一些重要的结构性准则,仍然有用的部分主要是术语、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等定义。Osi安全体系结构:五大类安全服务: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抗抵赖性服务。八种安全机制: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控制和公证机制。

Ppdr模型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安全模型,包括安全策略(policy)、防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和响应(response)。防护、检测和响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在整体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在综合运用防护工具的同时,利用检测工具掌握系统的安全状态,然后通过适当的响应将网络系统调整到“最安全”或“风险最低”状态。P30

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物理安全措施、数据传输安全、内外网隔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审计技术、安全性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备份技术、终端安全技术p32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网络安全评价标准。

网络安全威胁的发展趋势:1、与internet紧密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进行传播。2、病毒具有混合性特征,集文件传染、蠕虫、木马、黑程的特点于一身,破坏性大增。3、扩散极快、更加注重欺骗性。4、利用系统漏洞将称为病毒的有力传播方式。5、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远程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加大。6、境外情报、谍报人员越来越多通过信息网络渠道收集情报和窃取资料。7、各种病毒、蠕虫和后门技术更加智能化,出现整合趋势,形成混合性威胁。8、各种攻击技术的隐蔽性增强,常规防范手段难以识别。9、分布式计算机技术用于攻击的趋势增强、威胁高强度密码的安全性。10、一些政府的超级计算机资源将成为攻击者利用的跳板。11、网络管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多维的、全方位的:1、物理隔离2、逻辑隔离3、防御来自网络的攻击4、防御网络上的病毒5、身份认证6、加密通信和虚拟专用网7、入侵检测和主动防卫8、网管、审计和取证。

二章

物理安全的意义: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和火灾等环境事故,人为操作失误或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

物理安全包含的内容:机房环境安全、通信线路安全、设备安全、电源安全。

机房安全技术要求:防水(火)防盗、防雷与接地、防尘与防静电、防地震

机房安全等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有,有较,有基本通信线路安全技术:高技术加压电缆、光纤(超过最大长

度限制的系统不使用光纤通信或加强复制器安全)、安装局

域pbx提高系统安全性。

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1、根据硬件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硬件设备的操作使用规程,严格操作。2、

建立设备使用情况日志,并严格登记使用过程的情况3、

建立硬件设备故障情况登记表,详细记录故障性质和修复

情况。4、坚持对设备进行例行维护和保养,指定专人负责。

电磁辐射对网络通信安全的影响:1、各用电设备相互干扰,

影响正常工作2、电磁辐射造成信息泄密。防护措施:一

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家装性能良好

的滤波器,减小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交叉耦合。另一类是

对辐射的防护(包括采用各种电磁屏蔽措施,采用干扰装

置产生与计算机系统辐射相关的为噪声的防护措施)

机房供电的要求:一类需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二类需建

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三类按一般用户供电考虑。

三章

明文:作为加密输入的原始信息,即消息的原始形式,通

常用m或p表示。所有可能的明文的有限集合称为明文空

间,通常用M或P表示。

密文:是明文经加密变换后的结果,即消息被加密处理后

的形式,通常用c表示。

密钥:是参与密码变换的参数,通常用k表示。

加密算法:是将明文变换成为密文的变换函数,相应的变

换过程称为加密,即编码的过程,通常用E表示,即c=Ek

(p)。

解密算法:将密文恢复为明文的变换函数,相应的变换过

程称为解密,即解码的过程,通常用D表示,即p=Dk(c)

加密体制的分类:单钥或对称密码体制和双钥或非对称密

码体制。

单钥密码体制:本质特征是所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

同,或实质上等同,从一个可以推出另外一个。Des算法

双钥密码体制:将加密和解密能力分开,因而可以实现多

个用户加密的消息只能由一个用户解读,或只能有一个用

户加密消息而使多个用户可以解读。Rsa算法

Des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于197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公布,

是ibm公司研制的一种对二元数据进行加密的分组密码,

数据分组长度为64bit,密文分组长度为64bit,没有数据扩

展。密钥长度为64bit,其中有效密钥长度56bit,其余8bit

为奇偶校验。Des的整个体制是公开的,系统的安全性主

要依赖于密钥的保密,其算法主要由初始置换ip,16轮迭

代的乘积变换、逆初始置换ip-1及16个子密钥产生器构成。

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根据建议标准算法pes改进而来

的。它的明文与密文块都是64bit,密钥长度为128bit,作

为单钥体制的密码,其加密与解密过称雷同,只是密钥存

在差异,idea无论是采用软件还是硬件实现都比较容易,

而且加解密的速度很快。

Rsa体制:既可用于加密,也可用于数字签名。其安全性

建立在数论中“大数分解和素数检测”的理论基础。

网络数据加密的三种方式:链路加密、节点加密(不同于

链路之处在于节点不允许消息在网络节点以明文形式存

在,它先把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然后采用另一个不同的

密钥进行加密,这一过程是在节点上的一个安全模块中进

行的)和端到端加密。

认证的三个目的:消息完整性认证、身份认证、消息的序

号和操作时间(时间性)等的认证。

认证技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管理协议、认证体制和

密码体制。

手写与数字签名的区别:一是手写签名是不变的,而数字

签名对不同的消息是不同的。二是手写签名是易被模仿的,

而数字签名是在密钥控制下产生的,在没有密钥的情况下,

模仿者几乎无法模仿出数字签名。

认证体制应满足的条件:1、意定的接受者能够检验和证实

消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2、消息的发送者对所发的消息不能抵赖,有时也要求消息

的接收者不能否认收到的消息

3、除了合法的消息发送者外,其他人不能伪造发送信息。

Pki的基本概念和特点:pki是一个采用公钥密码算法原理

和技术来提供安全服务的通用性基础平台,用户可利用pki

平台提供的安全服务进行安全通信,pki采用标准的密钥管

理规则,能够为所有应用透明地提供采用加密和数字签名

等密码服务所需要的密钥和证书管理。Pki在组成上主要包

括认证机构ca,证书库,密钥备份,证书作废处理系统和

pki应用接口系统等。

数字签名与消息认证的区别:消息认证可以帮助接收方验

证消息发送者的身份及消息是否被篡改。当收发者之间没

有利害冲突时,这种方式对于防止第三者破坏是有效地,

但当存在利害冲突时,单纯采用消息认证技术就无法解决

纠纷,这时就需要借助于数字签名技术来辅助进行更有效

地消息认证。

信息加密技术对于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作用:信息加密是

保障信息安全最核心的技术措施和理论基础,它采用密码

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信息进行可逆的数字变换,从而使非法

接入着无法理解信息的真正含义,达到保证信息机密性的

目的。三个阶段:古典密码、单钥密码体制、双钥密码体

制。

P99课后习题

四章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防火墙是位于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

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

件,它构成一道屏障,以防止发生对被保护网络的不可预

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扰。

防火墙体系结构: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围绕具有双重

宿主的主机计算机而构筑的,该计算机至少有两个网络接

口。这样的主机可以充当与这些接口相连的网络之间的路

由器。Ip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并不是直接发送到其他网络。

防火墙内部的系统能与双重宿主主机通信,同时防火墙外

部的系统能与双重宿主主机通信,但是这些系统不能直接

相互通信,他们之间的ip通信被完全阻止。)

屏蔽主机体系结构(提供安全保护的主机仅仅与被保护的

内部网络相连。还使用一个单独的过滤路由器来提供主要

安全。)

屏蔽子网体系结构(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到屏蔽主机体系结

构,即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近一步地把内部网络与internet

隔开。)

防火墙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

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

墙的信息内容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防火墙的局限性:1、网络的安全性通常是以网络服务的开

放性和灵活性为代价2、防火墙只是整个网络安全防护体

系的一部分,而且防火墙并非万无一失。表现在:不能防

范不经由防火墙的攻击,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

件传输,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攻击,存在安装、管理、配

置复杂的缺点,容易成为网络瓶颈。

防火墙从工作原理分为两类:网络层防火墙和应用层防火

墙。主要实现技术有包过滤技术、代理服务技术、状态检

测技术和nat技术等。

包过滤模型:p111

包过滤技术:工作在网络层,通常基于ip数据包的源地址、

目的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进行过滤。优点是效率比较

高,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缺点是对于大多数服务和协议

不能提供安全保障,无法有效区分同一ip地址的不同用户,

并且包过滤防火墙难于配置、监控和管理不能提供足够的

日志和报警。

代理服务技术:是一种较新型的防火墙技术,分为应用层

网关和电路层网关。是指代表客户处理连接请求的程序。

当代理服务器得到一个客户的连接意图是,它将合适客户

请求,并用特定的安全化的proxy应用程序来处理连接请

求,将处理后的请求传递到真实的服务器上,然后接受。

优点:1、代理易于配置2、代理能生成各项记录3、代理

能灵活、安全地控制进出流量、内容4、代理能过滤数据

内容5、代理能为用户提供透明的加密机制6、代理可以方

便地与其它手段集成。缺点:1、代理速度较路由器慢2、

代理对用户不透明3、对于每项服务代理可能要求不同的

服务器4、代理服务不能保证免受所有协议弱点的限制5、

代理不能改进底层协议的安全性。

状态检测技术:也称为动态包过滤防火墙。通过一个在网

关处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检测引擎而获得非常好的安全特

征。检测引擎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用抽取

有关数据的方法对网络通信的各层实施检测。将抽取的状

态信息动态的保存起来作为以后执行安全策略的参考。检

测引擎维护一个动态的状态信息表并对后续的数据包进行

检查,一旦发现某个连接的参数有意外变化,立即将其终

止。特点:结合包过滤和代理服务防火墙的长处,克服了

两者的不足,能够根据协议、端口、以及源、目的地址的

具体情况决定数据包是否允许通过。优点:安全性高、高

效性、可伸缩性和易扩展性、应用范围广。

Nat技术:网络地址转换是一个internet工程组的标准,允

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地址出现在互联网上。是一

种把内部私有ip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

个人防火墙的特点:优点:1、增加了保护级别,不需要额

外的硬件资源。2、个人防火墙除了可以抵挡外来攻击的同

时,还可以抵挡内部的攻击3、个人防火墙是对公共网络

中的单个系统提供了保护,能够为用户隐蔽暴露在网络上

的信息,比如ip地址之类的信息等。缺点:1、个人防火

墙对公共网络只有一个物理接口,导致个人防火墙本身容

易受到威胁。2、个人防火墙在运行时需要占用个人计算机

的内存、cpu时间等资源3、个人防火墙只能对单机提供保

护,不能保护网络系统。

个人防火墙主要功能:除了具有普通防火墙对网络数据包

的控制能力外,还可以对应用程序,隐私数据等进行控制,

可以有效保护个人用户的上网安全。

防火墙的发展趋势:现代防火墙正向优良的性能、可扩展

的结构和功能、积极主动过滤、防病毒与防黑客方向发展,

同时简化安装、方便管理,并寻求与其它安全产品进行联

动,以架构起立体的防护体系。

发现和侦查防火墙的典型技巧:1、防止防火墙标识被获取

(直接扫描获取、利用nmap推断获取)2、防止穿透防火

墙进行扫描(利用原始分组传送进行、利用源端口扫描进

行、)3、

克服分组过滤的脆弱点(1、针对不严格的acl规则2、针

对icmp和udp的隧道)4、克服应用代理的脆弱点(1、针

对主机名localhost的对策2、针对未加认证的外部代理访

问的对策)

五章

入侵检测的原理:入侵检测是用于检测任何损害或企图损

害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

它通过监视受保护的状态和活动,采用误用检测或异常检

测的方式,发现非授权或恶意的系统及网络行为,为防范

入侵行为提供有效手段。

入侵检测系统结构组成:入侵检测系统应包括数据提取、

入侵分析、响应处理、和远程管理四大部分,另外还可能

结合安全知识库、数据存储等功能模块、提供更为完善的

安全检测及数据分析功能。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通常有基于数据源、基于检测理论

(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和基于检测时效的分类方法。

分布式入侵检测的优势和技术难点:由于采用了非集中的

系统结构和处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单机ids具有明显优

势:1、检测大范围的攻击行为2、提高检测的准确度3、

提高检测效率4、协调响应措施。难点:事件产生及存储、

状态空间管理及规则复杂度、知识库管理和推理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标准:公共入侵检测框架(CIDF)。

入侵检测工作组idwg定义了用于入侵检测与响应(idr)系

统之间或与需要交互的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所需要的

数据格式和交换规程。IDWG提出三小建议草案:入侵检

测消息交换格式(IDMEF)、入侵检测交换协议(IDXP)

及隧道轮廓(Tunnel Profile)。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模型: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分析引擎的

构造,分析引擎是执行预处理、分类和后处理的核心功能。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现场实际事件流的分析。第三阶段与反

馈和提炼过程相联系的功能是分析引擎的维护及其他如规

则集提炼等功能。

误用检测的基本原理:是按照预定模式搜寻事件数据的,

最适用于对已知模式的可靠检测,主要依赖于可靠的用户

活动记录和分析事件的方法。方法有:条件概率预测法、

产生式/专家系统、状态转换方法、用于批模式分析的信息

检索技术,以及key-stroke Monitor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异常检测的基本原理:异常检测基于一个假定,即用户的

行为是可预测的、遵循一致性模式的,且随着用户事件的

增加,异常检测会适应用户行为的变化,常见方法有:

denning的原始模型、量化分析法、非参数统计度量法、以

及基于规则的方法。

CIDF体系结构组成: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四个基本组件:

事件发生器、事件分析器、响应单元和事件数据库。P169

结构图

入侵检测面临的困难:在安全实践中,部署入侵检测系统

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入侵检测进行

改进,即突破检测速度瓶颈制约,适宜网络通信需求;降

低漏报和误报,提高其安全性和准确度;提高系统互动性

能,增强全系统的安全性能。

入侵检测标准化工作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进

一步加强,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入侵的方式、

类型、特征各不相同,入侵活动变得复杂而又难以捉摸。

某些入侵的活动靠单一IDS不能检测出来。不同的IDS之

间没有协作,结果造成缺少某种入侵模式而导致IDS不能

发现新的入侵活动。网络的安全也要求IDS能够与访问控

制、应急、入侵追踪等系统交换信息,相互协作,形成一

个整体有效的安全保障系统。然而,要达到这些要求,需

要一个标准来加以指导,系统之间要有一个约定,如数据

交换的格式、协作方式等。提高IDS产品、组件及与其他

安全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

六章

安全威胁的概念:安全威胁是指所有能够对计算机网络信

息系统的网络服务和网络信息的机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产生阻碍、破坏或中断的各种因素。分为:认为安全威胁

和非人为安全威胁两大类。

安全漏洞的概念: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和协议的具体实现

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

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

漏洞产生的原因:漏洞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软件

的正确性通常是通过检测来保障的。“检测只能发生错误,

证明错误的存在,不能证明错误的不存在”。尤其像操作系

统这样的大型软件更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

这些缺陷反映在安全功能上便造成了系统的安全脆弱性。

漏洞的分类方法:按漏洞可能对系统造成的直接威胁分类

和按漏洞的成因分类

端口扫描的基本原理:端口扫描的原理是向目标主机的

tcp/ip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通过

分析响应来判断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等状态信息。根据使

用的通信协议不同,网络通信端口可以分为tcp端口和udp

端口两大类,扫描技术也可以相应的分为tcp端口扫描技术

和udp端口扫描技术。

网络安全漏洞威胁等级的划分方法:p181

操作系统探测技术分类:获取标识信息探测技术、基于

tcp/ip协议栈的操作系统指纹探测技术和icmp响应分析探

测技术。

安全漏洞探测技术:按可利用方式划分为信息型漏洞探测

和攻击型漏洞探测两种。按照漏洞探测的技术特征,分为

基于应用的探测技术、基于主机的探测技术、基于目标的

探测技术和基于网络的探测技术等。

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端口扫描、操作系统探

测和安全漏洞探测。通过端口扫描可以掌握系统都开放了

那些端口、提供了那些服务;通过操作系统探测可以掌握

操作系统的类型信息;通过安全漏洞探测可以发现系统中

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信息型漏洞探测原理:大部分的网络安全漏洞都与特定的

目标状态直接相关,因此只要对目标的此类信息进行准确

探测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目标存在的安全漏洞。

攻击性漏洞探测:模拟攻击是最直接的漏洞探测技术,其

探测结果的准确率也是最高的。该探测技术的主要思想是

模拟网络入侵的一般过程,对目标系统进行无恶意攻击尝

试,若攻击成功则表明相应安全漏洞必然存在。

网络安全检测对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作用:网络安全检

测是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

准确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征: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

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

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特征主要有: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

破坏性及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构成、各模块作用和作用机制:计算机病毒各模

块是相辅相成的。传染模块是发作模块的携带者,发作模

块依赖于传染模块侵入系统。如果没有传染模块发作模块只能称为一种破坏程序,如果没有发作模块,传染模块入侵系统后也不能对系统起到一定破坏作用。如果没有引导模块完成病毒的主流内存,获得控制权的操作,传染模块和发作模块也就根本没有执行的机会。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1、特征代码法2、检验和法3、行为监测法4、软件模拟法。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1、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2、占用磁盘空间和对信息的破坏3、抢占系统资源4、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5、计算机病毒错误与不可预见的危害6、计算机病毒的兼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7、给用户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1、按照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2、按照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3、按照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4、按照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5、按照病毒的寄生方式分类6、按照病毒的传播媒介分类

宏病毒的特征:1、会感染.doc文档和.dot模版文件2、word 宏病毒的传染通常是word在打开一个带宏病毒的文档或模板时,激活宏病毒。3、多数宏病毒包含autoopen、autoclose、autonew、autoexit等自动宏,通过这些自动宏病毒取得文档(模板)操作权。4、word宏病毒总是含有对文档读写操作的宏命令。5、word宏病毒在.doc文档、.dot 模板中以bff格式存放,这是一种加密格式,不同word版本格式可能不兼容。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手段:防范计算机病毒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1、严格的管理2、有效的技术3、宏病毒的防范4、电子邮件病毒的防范

恶意代码的特征:恶意的目的,本身是程序,通过执行发生作用。分类:按恶意代码的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区分:普通病毒、木马、网络蠕虫、移动代码和复合型病毒等类型。恶意代码的关键技术:生存技术主要包括4各方面:反跟踪技术、加密技术、模糊变换技术和自动生产技术。攻击技术包括:进程诸如技术、三线程技术、端口复用技术、对抗检测技术、端口反向连接技术和缓冲区溢出攻击技术等。隐藏技术:恶意代码的隐藏通常包括本地隐藏和通信隐藏。本地隐藏主要有文件隐藏、进程隐藏、网络连接隐藏和内核模块隐藏等;通信隐藏主要包括通信内容隐藏和传输通道隐藏。

恶意代码定义:是普通计算机病毒概念的扩展和延伸,主要包括普通病毒、木马、网络蠕虫、移动代码和复合型病毒等类型。

恶意代码的防范措施:1、及时更新系统、修补安全漏洞2、设置安全策略、限制脚本程序的运行3、启用防火墙,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系统信息4、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1、按照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dos、windows、unix、os/2)2、按照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微型计算机、小型机、工作站)3、按照病毒的链接方式分(源码型、嵌入型、外壳型、操作系统型病毒)4、按照病毒的破坏情况分(良性计算机病毒、恶性计算机病毒)5、按照病毒的寄生方式分类(引导型、文件型、复合型)6、按照病毒的传播媒介分类(单机病毒、网络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的发展趋势:1、变形病毒成为下一代病毒首要的特点2、与internet和interanet更加紧密结合,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方式传播3、病毒往往具有混合型特征,集文件传染、蠕虫、木马核可程序的特点于一身,破坏性大大增强,编写者不再单纯炫耀技术,获取经济利益开始称为编写病毒的主要目的4、因为你扩散极快,不再追求隐藏性,更加注重欺骗性5、利用系统和应用程序漏洞将成为病毒有力传播方式。

第八章

网络安全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1、需求、风险、代价平衡分析的原则2、综合性、整体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易操作性原则5、适应性、灵活性原则6、多重保护原则。

网络信息安全的困难:1、边界模糊2、评估困难3、安全技术滞后4、管理滞后5、.

完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至少包括三类措施1、社会的法律政策、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教育等外部软环境2、技术方面的措施,如防火墙、网络病毒、信息加密存储与通信、身份认证和授权等3、审计和管理措施,此方面同时包含有技术与社会两个方面的措施。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对网络信息安全基本问题的应对措施的集合,通常由保护、检测、响应、恢复等手段构成。保护:保护包括传统安全概念的继承,用加解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字签名技术、从信息动态流动、数据静态存储和经授权方认可使用,以及可验证的信息交换过程等多方面对数据及其网上操作加以保护。是安全策略的核心内容。

检测:检测的含义是对信息传输的内容的可控性的检测,对信息平台访问过程的检测,对违规与恶意攻击的检测,对系统与网络弱点与漏洞的检测等。

响应: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保证在任何时候信息平台能高效正常运行,要求安全体系提供有力的响应机制。

恢复:狭义的恢复指灾难恢复,在系统受到攻击的时候,评估系统受到的危害与损失,按紧急响应预案进行数据与系统恢复,启动备份系统恢复工作等。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可以看作是一张有关网络系统安全工程的图纸,图纸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总体来说,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涉及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和vpn 技术等多方面的安全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诸要素: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审查性。

单机用户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恶意攻击、木马程序、网站恶意代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漏洞及电子邮件等。

单击网络安全解决方案:1、防病毒与木马2、防网络攻击3、防网站恶意代码4、电子邮件安全。

网络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意义:1、及时发现系统安全的漏洞2、审查系统安全体系3、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4、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制度。

电子邮件的主要安全措施:唯一方法就是让攻击者无法理解截获的数据包,即对电子邮件的内容进行某种形式的加密处理,最具代表性的是pgp加密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主要原则:1、多人负责原则2、任期有限原则3、职责分离原则。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框架:1、网络安全需求分析2、网络安全风险分析3、网络安全威胁分析4、网络系统的安全原则5、网络安全产品6、风险评估7、安全服务。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设计案例:p240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p236

高一语文段太尉逸事状练习题

2010广东教育版《段太尉逸事状》课时练习 【识记与理解】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逸(yì)事槊(shu?)上大噪(zào)老躄(bì) B. 卑(bēi)弱覆校(xiào)戢(jí)士晡(bū)食 C. 泾(jīng)州窜(chuàn)名袒(tǎn)臂恬(tián)然 D. 击柝(tu?)封识(shí)姁姁(xǔ)拱(gǒng)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领(率领)行营节度使②率以货(钱财、货物)窜名军伍中③戒(警戒)候卒击柝卫太尉④今尚书恣(纵容,放任)卒为暴⑤吾未晡食(指午饭)⑥督责(索取)益急⑦太尉判状,辞甚巽(谦虚)⑧乃我困(围困)汝⑨能为公已(使……止)乱⑩手注(喂,灌)善药 A. ②④⑥⑧⑩ B. ①③④⑤⑨ C. ②④⑥⑦⑨ D. ①④⑥⑧⑩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嗛,则奋击 B.太尉判状,辞甚巽 C.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D.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B.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C.纵士卒无赖 D.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以刃刺酒翁愿奉军以从 B.太尉笑且入罪且及副元帅 C.为白尚书,出听我言今尚书恣卒为暴 D. 选老躄者一人持马甲者愕 6.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晞一营大噪,尽甲 B.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C.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D.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7.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B.公幸教晞以道 C.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D.邠人偷嗜暴恶者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国家安全教育课 教案

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第七周第2 课时编号:13

相关资料: 据央视网消息,根据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今年的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所以设立这一教育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全社会民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2014年11月1日,我国还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部法律对于开展反间谍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黄宇,生于1974年7月28日,四川省自贡市人,计算机专业,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 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资料,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黄宇,看上去貌不惊人,原本是某涉密科研机构的一名普通职员。然而他却从28岁开始,向外国间谍机构出卖情报,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涉密之深令人震惊。 黄宇从一个普通小职员,变身成为大间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1997年7月,23岁的黄宇毕业后进入一家涉密科研所工作,于2004年离职。善交际、贪玩、爱慕虚荣、不守规矩,是很多同事对黄宇的印象。由于他的能力平平,加上工作态度不端正,因此5年中他换了三个部门,但业绩始终靠后。按照单位末位淘汰制的规定,黄宇将被解职。他所在的单位承担了我国相关密码的研发工作,具有高度保密性。黄宇对自己被解职心怀不满,竟然将国家机密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 以手中私自留存的保密资料为筹码,黄宇与某境外间谍机关搭上了关系,2002年的一天,黄宇在网上向该间谍机构发了一段留言。很快,黄宇便收到了对方的答复:收到你给我们的留言,请于2002年6月某日到东南亚某国酒店大堂,到时候就会有人与你前来街头。黄宇如约而至,他将3份保存在优盘的有关军用保密机的电子文档拷贝给了对方。双方确定,第二天原地再见。再次见面时,对方表示黄宇提供的资料非常有价值,希望进一步合作,每月工资5000美元,还当场支付了1万美元奖金。 在金钱的诱惑下,黄宇成了一名为境外间谍机关效力的间谍。他还表示,愿意为对方至少工作五年。此后,黄宇对外谎称自己在一家深圳公司驻四川办事处工作,每年还要常到国外开会,以此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就在第一次出卖情报三个月之后,黄宇又和境外间谍机关商定好,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会面。 这一次,黄宇带去了更多更新的涉密资料,也换来了更多的金钱。 2003年1月,黄宇和对方在东南亚某国第三次见面。对方一共来了5个人,可见对黄宇的重视。他们对黄宇进行了全方位的间谍培训。在后来的几年里,黄宇以每年至少出国两次的频率,陆续将窃取的机密出卖给了境外间谍机关。 通过出卖情报,黄宇获得了大笔间谍经费。因为怕暴露巨额外汇的来源,因此每一次他都会找做地下换汇生意的刘某,把外汇兑换成人民币,总共大概七十多万美元。钱越来越多,黄宇也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为了笼络关系,掩盖自己的间谍行为,他还利用外国间谍机构提供的经费邀请过去的同事、亲友免费到东南亚、港澳等地旅游、赌博。不过,每一次出游黄宇都会神神秘秘地单独行动一两天。原来,他是用旅游做幌子,而真正目的是和境外间谍机关会面。 黄宇知道自己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秘密情报,但是离职时的存货已经基本没有了。他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秘源。过去的老同事闻某,成了他的目标。

3.不懂就要问 优秀教案

3*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诵、例”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背、圈”。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 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头摇来摇去 2.比一比,再组词。 堂()戒()厉()既() 常()械()历()即() 详()塾()涂()提() 祥()熟()途()题()3.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 (2)课堂里霎时 ..变得鸦雀无声。()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 ..把书放到先生面前。()4.选字填空。 厉历

(1)墙上的挂()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害。 提题 (3)他()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目是《不懂就要问》。 参考答案 1.糊里糊涂——没弄明白 壮着胆子——大着胆子 摇头晃脑——头摇来摇去 鸦雀无声——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一字不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2.课堂戒尺严厉既然详细私塾糊涂提出 经常机械经历立即慈祥成熟前途问题 3.(1)细致(2)刹那(3)照旧 4.(1)历(2)厉(3)提(4)题 【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要问心想——不懂好习惯 提问——壮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2.在教学中,引用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样太肤浅,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又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

统编版下册《答司马谏议书 》 学案 (含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 答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2、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3、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第一课时 三、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四、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蒙教:窃:操: 术:强聒:略:上报: 重念:视遇:厚:反复: 卤莽:见恕:名实:人主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举:辟:壬人:固:

习于苟且:恤:汹汹:胥怨: 非特:度(dù): 度(duó): 膏泽: 不事事:敢知:由: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概括段意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4、第2段作何理解? 5、第3段作何理解? 6、第4段作何理解? 7、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8、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二、写作特点

部编八下道德与法治4.1公民的基本义务导学案(无答案)

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习目标】 1.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了解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安全的内容有哪些;提高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自觉性,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明确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对税收的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学习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学习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服兵役。 一、自主学习 1.遵守宪法法律 (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和法律 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的社会氛围。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 到。 2.维护国家利益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和,维 护民族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 3.依法服兵役 (1)、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相结合、民兵与相 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 例, ,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4.依法纳税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合作学习

(完整word版)《答司马谏议书》练习题.docx

《答司马谏议书》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壬人()度义()重念()怨诽().....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 与君实游处议事每不合固前知其如此.... 不恤国事无由会晤于反复不宜卤莽.....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二、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 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 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 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盘庚之迁不任区区向往之至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以膏泽斯民D不恤国事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3、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4、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___________ ”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___________复句,措辞委婉而坚决。 5、文中提到的盘庚,是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举盘庚迁殷的例子,作用是。 三、内容分析: 1、第 1 段:交代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逐一加以驳斥。 3、第 3段:分析对新法怨恨、诽谤的,并表示对士大夫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 4 段:书信常规的语,使全文结构。 5、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6、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7、“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答司马谏议书》理解练习和参备考资料答案解析

答司马谏议书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赏析】这是诗人的一首边塞诗。委婉细腻地刻画了边关将士久戍盼归、思乡怀亲的真挚感情。诗的前三句,写环境:诗人首先捕捉住烽火台、戍楼、黄昏、海风等景象,着力渲染苍茫寂寞的环境气氛。然后引出抒情结句,抒写征人的思乡深情。但诗人没有从征人这边写起,而是从万里之外的闺妇写起,写她的无限愁思,以反衬出征人自己的思想波澜,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耳。 壬(rén):1.天干的第九位。2.姓。 恤(xù):<书>1.顾虑,忧虑。如:不恤人言。2.怜悯。如:体恤。3.救济。如:抚恤。 胥(xū):1.<书>胥吏(小官吏)。2.互相。3.〈书〉齐、皆。如:万事胥备。 度(duó):<书>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dù):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 2.程度。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 5.计划,主张。 6.过(指时间)如:虚度光阴。 膏(gāo):1.脂肪;油。如:膏火。2.很稠的糊状物。如:牙膏。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义。

晤(wù):见面。如:会晤。 二、词语识记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学习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课时安排:四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 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 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 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 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 河东集》。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 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 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 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 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 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 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 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 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1.学生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法: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导学案

2-3-1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我国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 能力目标: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评价我国政府部门的作为;分析我们公民与人民政府的关系。 【重点】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及其表现 【难点】我国政府的职能 【基础自测】 一、我国政府的性质是怎样的?我国政府担负着哪些职能? 1. 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_____________,是国家行政机关。 2. 政府的主要职能: (1)政治职能:保障_______________和维护国家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举例:打击恐怖主义势力、毒品犯罪等;治理和打击商业贿赂,惩治腐败。 (2)经济职能: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举例: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实施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3)文化职能: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这一职能?怎样实施这一职能? 内容:一方面,政府宣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导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侵蚀,在全体人们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各项事业。 举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举办2008年奥运会。(4)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3. 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正在建设_________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便民利民的政府 1. 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太尉逸事状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教学目的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1、学生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法: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人教版部编本小学第五册《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阅读

[人教版部编本第五册课文] 3* 不懂就要问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语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选读课文] 1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题答案精解(黄德宽版)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题答案精解(黄德宽版) 练习一 一解释下列名词: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所选古文大部分是应用文,而且多数选文社会意义不大。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其义例,书中并有评点,宣扬桐城派的文学观点。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的词或词组(教材引文下加△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设计(共2课时)

不懂就问 教材简析: 本文叙述了孙中山小时侯学习的故事。“不懂就问”不单是一个学习习惯的问题,它反映了学习者的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迫切求知的热情。孙中山长大后能够开创辛亥革命的伟大事业,与这种态度、这种精神、这种热情有密切的联系。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着力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新字、新词。 2.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自由读文,粗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1.孙中山画像的挂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吗?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问》一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答司马谏议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答司马谏议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说明:精心整理了七个方面的习题——文学常识、文言现象积累(通假字、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理解性默写、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内阅读简答、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题型既夯实基础,又提升能力,后附有答案,可以剪辑使用。 《答司马谏议书》 【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表明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二)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析: ①不复一一自辨: ②于反复不宜卤莽: ③故今具道所以: 2、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故略上报 ..: ②于反复 ..不宜卤莽: ③以膏泽 ..斯民: ④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⑤故今具道所以 ..: ⑥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⑦今君实所以 ..见教者: ⑧不任区区 ..向往之至:⑨以致 ..天下怨谤也: 3、判断文言句式: ①文言句式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 ③胥怨者,民也: ④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⑤受命于人主: 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⑦至于怨诽之多: 4、一词多义: 见:

①冀君实或见.恕也: ②见.渔人,乃大惊: ③于是人朝见.威王: 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⑤众人皆解面我独醒,是以见.放: ⑥风吹草低见.牛羊: 修: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诌忌修.八尺有余: 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韩非子》 : ⑤臣修.身洁行数十年《魏公子列传》:以: ①以.致天下怨谤也: ②以.授之于有司: ③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④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⑤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为: ①不为.侵官: ②为.天下理财: ③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④未能助上大有为.: ⑤守前所为.而已: ⑥邯郸为.郡: 三)重点文言语句翻译 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3、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四)理解性默写: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 ,。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 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 。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

2020届新高考地理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教学案

★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选修Ⅰ-3) 一、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2.我国的粮食安全 (1)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 (2)粮食增产难度较大。 (3)粮食种植收益较低。 (4)粮食总体质量偏低。 二、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2)水污染问题严重。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1)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2)节约用水,构建节约型社会。 (3)防治水污染。 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种类多,储量丰富。 (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措施 (1)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2)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3)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4)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 (5)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四部分。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域上空 海域上空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海面及水体 ①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 ②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 ③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 (3)海底空间 ①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②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4)海岸带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微点1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生活三废污染;自然环境恶化等。 微点2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微点3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

段太尉逸事状知识点复习

《段太尉轶事状》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巽,通“逊”,谦恭。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且” 1、作为连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表让步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并且,表并列关系 2、作为副词 且为之奈何?将, 罪且及副元帅将要 年且九十将近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暂且,姑且 3、固定用法 且夫: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况且,再说 (二)虚词“则” 1、用作连词 1)表承接关系,就、便、那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表假设关系,如果、假若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表转折关系,可是、却、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用作副词,表示判断,乃、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实词“诚” 1、用作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诚:名词,真心真意 2、用作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副词,肯定、确实、确然 3、用作连词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诚:连词,表假设,果真

(四)实词“固” 1、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形容词,城墙坚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动词,巩固,安定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形容词,固执,顽固 4、蔺相如固止之固:形容词,坚决,坚持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副词,本来,原来,固然 (五)实词“适”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适:动词,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动词,女子出嫁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动词,适合,适应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上面看恰好与地面相平)适:副词,恰好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副词,刚刚,刚才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欲谁归罪: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为动词“归罪”的宾语,故前置 2、汝将何以视天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为介词“以”的宾语,故前置(二)省略句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略“告诉“的宾语、“不许”的主语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公” 3、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臣”的谓语 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省略“臣”的谓语 4、具以表闻(之)/ 拜表以闻(之)省略动词“闻“的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5、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省略动词“告”的宾语 6、农以(之)告谌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7、以(之)如司农治事堂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8、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省略分句“而未至”

2020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课堂练习

《段太尉逸事状》课堂练习 班级姓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寓军邠.()州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因恬.()然皆断头注槊.()上选老躄.()者一人持马不戢.()士吾未晡.()食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泾州野如赭.()太尉为人姁姁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①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②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③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④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词,说明活用方法,并解释 ①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②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③晞一营大噪,尽甲 ④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⑤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⑥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士卒无赖 ..(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几人) ..(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亲戚) B.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已经) C. 罪且及.副元帅(牵连) D. 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工作)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B. 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C. 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B.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 C.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D. 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不出,火且.尽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九年级下《答司马谏议书》练习题

答司马谏议书 一、基础题(16分)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胥( ) 卤( ) 谤( ) 晤( ) 2.解释加粗词义。(4分)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 ④辟邪说 3.辨识一词多义。(8分) 二、整体感悟(7分) 1.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3分) 2.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4分) 三、课文阅读题(27分) 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问题。 1.解释加粗词。(8分) 特:悔: 膏泽:事事: 2.翻译句子。(6分) 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②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3.文中提到的盘庚,是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3分) 4.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态度。(2分)

5.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根据你的积累,试写出他的一篇诗作。(8分) 四、中考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一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饮,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面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2.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义归类,把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根据文意,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2分) 一、1.xū lǔbàng wù 点拨:对字音要准确掌握,第一个字不读“xù”。 2.①持②优厚③明白④排除,驳斥 3.点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要善于积累。 二、1.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点拨: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2.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三、1.只是后悔给以好处做事情点拨:第一个“事”为动词,第二个“事”为名词。 2.①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②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呢? 3.商摆脱自然灾害点拨:对书下有关内容要加强记忆。 4.坚决

段太尉逸事状公开课教案(打印版给大家)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教你一招满分作文的方法授课时间:2008.10.14 授课地点:B座208 授课人:郑艳华 本节课是在对课文字词进行了梳理,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预习:对段太尉人物的写法段太尉人格品质的评价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纵向和横向展开写足文章内容。 2、通过学习段秀实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教学重难点] 学会从纵向和横向展开写足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有同学问我作文到底怎么提高,我觉得课本中的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模仿对象,这些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品,今天我就教你从《段太尉逸事状》中学一招满分作文的方法,有没兴趣? 二、新课 1、用三个字评价段太尉:勇、仁、廉 2、读第三段,下列刻画段太尉之“勇”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最精彩? 1)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2)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3)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4)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5)晞一营大噪,尽甲。 6)…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7)“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一个勇者形象栩栩如生。 1)敢于杀掉暴卒十七人并把人头挂在市门外,勇! 2)敢于独赴士兵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郭晞军营,勇! 3)不带随从佩刀,选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赴郭晞军营,勇! 4)来到军营门口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兵,笑且入。 5)面对放纵士兵任意妄为的郭晞晓以大义,慷慨陈词,勇! 3、读第四段思考,由第三段郭晞士兵“尽甲”到第四段“解甲”,矛盾已经化解,可以结束这一事件的叙述,为什么还要写以下内容? 1)下午于郭晞军营吃晚饭 2)晚上留宿郭晞军营 3)旦日偕郭晞至白孝德所 小结:为了写足“勇”,纵向写足时间 4、读第五段,找出最能表现段太尉“仁”的语句 1)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3)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5、读第六段思考,写完第五段,事情已经结束,为什么还要写第六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