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固有风险问题的研究
加强企业内控建设 防范企业风险

理。
因, 企 业要根据 自身需要选择 适合 自身 的风 险因素划分方法 , 将
各种 风险进行分类识别 , 再 通过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来找 出企业的 ( 四) 建立健 全企 业信 息与沟通 企业及时 、准确地 收集 、传递与 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 , 确保
( 三 )风 险识别 、风 险分析 和风险 应对机 制不完善
风险评估 是企业及 时识 别、系统分析 经营活动 中与实现 内 部控制 目标相 关的风险 , 合理确定 风险应对策略 , 是实施 内部控
目前 , 随着企业 经济往来的 国际化 , 企 业与 国外 的联 系越来 制的重要环节。首先要确立 风险 目标 , 风险是一个 潜在事项 的发 越紧密 。许 多企业都 已经或 者希望 自己走 出去 , 参 与 国际市场 生对 目标 实现产生影响 的可 能性。风险与可 能被 影响 的控制 目 经济竞争这 个大舞台 中, 同时 , 也有很多 国外企业 也在积极冲进 标相关联 。企业开展 风险评估 , 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 制 目标相
充分识别各种潜在 风险 因素 的基础上 , 对 固有 风险进行分析 , 重 及时沟通 , 促进 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一般情 况下可 以采用重要数
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

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陈瑞燕摘要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实施方式为管理层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途径,但同时也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带来了新问题。
本文在分析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企业信息系统风险控制内部控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普遍成为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基本工具。
信息系统帮助我们处理大量繁杂的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发生率,使远程管理更为方便快捷。
但信息系统给企业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管理层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
例如,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控制措施是否合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及解决方案是否完整有效、信息系统之间是否相互兼容等。
所以,管理层应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引起重视,这样才能使其更有效地为企业处理事务,帮助企业作出决策,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的信息系统也随之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企业信息系统的适用性问题一种情况是企业在建立信息系统时根据用户部门的要求借鉴国外或国内成功企业的经验。
但是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管理要求,这可能导致引进的信息系统无法真正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需要企业不断完善甚至重新建立新的信息系统以弥补旧系统的不足,避免发生重复控制、浪费资源的情况。
另外一种情况是企业聘请外部专门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的机构或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做企业需要的信息系统。
这种情况也会由于外部人员没有真正理解企业的需求,造成信息系统资源的重复建设、系统运行效率低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后果,而且往往长期需要依赖系统开发机构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系统才能正常运转。
(二)不同系统对数据的关注点不同有可能导致系统流转数据不准确信息技术的使用涉及企业的各个领域,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为各类业务服务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是注册会计师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责。
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我们需要了解并认识到审计中存在的风险。
知晓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对我们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一、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在没有对审计对象进行内部控制分析的情况下,由于行业特点、经济环境等原因而存在的风险。
在审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固有风险的存在,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降低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1.行业风险: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固有风险。
例如,金融行业由于其高度复杂性和变动性,存在着更高的固有风险。
在开展金融机构审计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其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采取额外的审计程序。
2.经济环境风险: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是固有风险的因素之一。
当经济在衰退期或不景气期间,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更为慎重和全面的审计,以准确评估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体系存在弱点或者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而导致的风险。
对于控制风险,我们应该重视并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和管理。
1.内部控制评估: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识别出其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之处。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并协助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减少控制风险的发生。
2.风险控制测试:为了验证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我们需要进行风险控制测试。
通过抽样和测试,我们可以确定控制风险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加强。
结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需要了解和应对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固有风险的认识和控制风险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开展审计工作,并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以提升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认知和理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部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严峻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关内部控制失效的种种表现:诚信缺失、会计信息造假、企业舞弊案件频发等等,表明内部控制如在设计上有缺陷,在作用上有缺失,往往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笔者就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商榷。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简史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内部会计控制”概念。
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SASNO.1)。
该文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ControlStructure)”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的提法,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
该公告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
1985年6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内部审计师协会、财务执行官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成立了国家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又称Treadway委员会。
该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 ssion),简称COSO委员会。
1992年,COSO委员会报告,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内部控制制度是许多跨国企业保持生机、促进发展和取得成功的秘密。
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
本文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以探讨。
关键词: 内部控制会计内部控制1BUSINESS ACCOUNTING INTERNAL CONTROL(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development, internal controlsystems of man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maintain vitality,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thesecret. It is an advanced internal management methods have been widelyadopted enterprise, It lives in a modern econom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ternalcontrol system and the sound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s and enterprises directlyrelated to the successor failureof life or death. This article on how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i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o explore KEYWORDS:Internal Control,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1目录一、内部控制基础理论概述............................................................. 1(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 ................ 1(二) 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 .......... 2(三)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3 二、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7 (一)缺乏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7)(二)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内控执行不力 ............................... 8(三)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 (8)(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9(五)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不力....................................... (9)三、加强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措施 ...........................10(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0(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 10(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 11(四)高度重视,以人为本 ............................................................ 12(五)加强内部审计,强化外部监督............................................ 12(六)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考核评价机制 ........................................ 13 参考文献 ....................................................... ........................................ 14后记............................................................................................... 151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研究一、内部控制基础理论概述(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试论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三道防线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试论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三道防线张雷四川枫叶牧场食品有限公司摘要: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给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企业业务领域范围及规模的扩大,为促进良性发展态势,不仅需要优化内部环境,而且应强化风险体制,以“三道防线”为基本准则,总结与分析固有风险和潜在风险,为企业存续与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本文经探讨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的三道防线,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内控;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引言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作为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助于提升整体内控及风险管理水平[1]。
对于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从本质上来讲,其是企业根据各级岗位职责及功能,对风险管理责任进行划分,严格执行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机制,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合规风险防范体系,三道防线强强联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督促运营层、管理层等在组织或管理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效预防和排查潜在风险,以此促进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三道防线”概念及职责(一)第一道防线:业务部门防线第一道防线:业务部门防线。
公司的业务部门或经营单元作为前端部门整合资金费用及运营业务,尤其是在实际交易中,公司运营、业务及日常管理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期间处理不到位、管理不彻底,均会埋下安全风险,对此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这是最基础的保障。
公司管理层应把握整体大局,既要严格执行审计部门发布的各项政策及规定,又要监管协调好风险管理。
具体来说,公司的风险管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将风险管理方法高效融入运营业务中,强化业务的风险管理,这是强化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屏障,即为第一道防线。
对于微观层面,涉及各种政策与制度,存货和资金的管理。
关于宏观层面,则分别有组织机构、管理职能、审批流程和职责承担等[2]。
(二)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防线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防线。
风险管理部门防线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风险管理委员会,二是指风险管理部门。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以Y公司为例

一
、
Y公 司简 介
1 . 管 理 者 对 内 部 控 制 重视 不 够
企业管理 者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 , 该公司虽然建立 了内
Y公 司是 主营业 务是软件开发及服务 , 在行业企业 管理
部控 制制度 , 但有些 内部控 制制度 的制定缺乏 科学的指 导 ; 任务 内部控制 就是 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章 的汇总 , 建立 了 企业规章 制度 就等于做好 了内部控制 , 甚至认为 内部控制 仅 仅是公司高层 的事情 , 一些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 重
2 0 1 4年第 3 0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0MI C R ES EARC H GUI DE
No . 30, 2 01 4
总第 2 4 8期
S e n a l N o . 2 4 8
浅 谈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问 题
以 Y 公 司 为 例
李
刚
( 辽 宁 广播 电视 大学 , 沈阳 1 1 0 0 0 0 )
经营轻管理 , 所 以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 内部控 制制度 , 应 提高
该 公 司管 理 者 对 这 方 面 的认 识 。
软件 领域 占有 8 0 %以上 的市场份 额 , 是行业企业 管理 软件的
领军品牌。
该公 司专 注于行业 精耕细 作 , 为客户 提供更专业 、 更 高
价值 的软件 及服 务 , 满 足客 户 以世界一 流管 理为 目标 的发
有效控制企业 的经营风险 、 能够科学有效地 监督和制约公司
财产 、 物资 的采购 、 计量 、 验收 等各个环节 , 对 公 司 各 种 资 源
的利用 和现金 流动进行 控制和管理 , 从 而确保公 司财产物资 的安全完整 , 防止资 产流失 、 使公 司的各项 经营活动做 到活 而有 序 , 减 少了不必 要的成本 费用开支 , 促进 公 司的有效经 营, 以求公司实现更大的盈利 目标 。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分析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和资源,预防、发现和纠正错误和不当行为,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管理活动。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1.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财务报告可靠性原则、固有风险原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原则、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协同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只有遵守了这些原则,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2.内部控制的要素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前提,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纽带,监督是内部控制的保证。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保护企业的资产和资源,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法合规地进行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只有达到了这些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才得以体现。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持续性的监督和改进。
企业应当不断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和修订,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分析1.内部控制自评价内部控制自评价是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内部控制优化评估是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改进。
这种评估方式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确保优化评估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内部控制成熟度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企业内部控制固有风险问题的研究学院、系:会计学院财务管理系专业 (方向):财务管理年级、班:2008级财务管理(3)班学生姓名:马莉娟指导教师:张金辉2012 年5 月25 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兰州商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2012 年5 月25 日企业内部控制固有风险问题的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内控体系建设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但是还应看到,不论内部控制设计多么完美,执行如何良好,评价如何充分,它都只能为企业的内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即内部控制可被依赖的程度有其固有局限。
超越固有局限,不仅要从构建内控体系本身抓起,而且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人为因素方面也需要我们非常重视。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两方面来着重探讨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固有风险,以及如何控制这些风险,来规避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内部控制固有风险风险管理ABSTRACT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made many important progress, but should also see, no matter how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design, how good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how to fully, it is onl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rget of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to provide reasonable assurance that the internal control can be dependent on the degree of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Beyond the limits, not only from constructio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tself grabbed, and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executing process, but also human factors need we very serious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wo aspects to focus o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existing in the inherent risk, and how to control the risks, to avoid the loss of brings to the enterprise[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Inherent risk risk management目录一、内部控制固有风险的现状 (1)(一)内部控制的固有风险 (1)1、内部控制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 (2)2、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足 (2)(二)内部控制固有风险的现状 (3)1、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 (3)2、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4)3、公司治理的问题 (5)二、企业内部控制固有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一)存在的问题 (5)(二)成因分析 (6)1、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环境不太成熟 (6)2、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6)3、各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缺乏横向联系 (7)4、缺乏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新机制 (8)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避固有风险的措施。
(10)(一)从企业外部完善内部控制以规避固有风险 (10)1、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合理定位 (11)2、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 (11)3、加强预算管理 (11)4、理清管理权责 (12)(二)从企业内部完善内部控制以规避固有风险 (12)1、优化内部控制结构 (12)2、建立风险评估制度 (14)3、规范控制活动 (15)4、建立信息系统和沟通机制 (16)5、强化内部监督 (17)参考文献 (18)企业内部控制固有风险问题的研究近年来,财政部、各行业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指引,对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提供指导、提出要求。
企业出于自身管理、防范风险的需要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普遍加强了内部控制建设。
然而因内控失效而造成公司巨大损失的案件依然屡有发生,因内控失败而面临厄运甚至倒闭的公司依然存在。
针对这一状况,理论界、实务界纷纷从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内控执行,构建内控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应该看到不论内部控制设计多么完美,执行如何良好,评价如何充分,它都只能为企业的内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因内部控制可被依赖的程度有其固有局限,即内部控制存在固有风险。
所以不断完善内控体系自身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一、内部控制固有风险的现状企业内部控制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壮大乃至生存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虽然企业内部控制不能保证企业成功,但是在通过对企业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如果没有内部控制,企业失败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也就是说有了内部控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
这里指的内部控制不是万能的原因就是任何内部控制都存在设计和执行的固有局限性,即固有风险。
(一)内部控制的固有风险虽然内部控制可以为企业达到其内部控制的目标提供保证,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不管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如何完善,都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
1、内部控制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1)内部控制等级划分不细,职权不清,缺乏有效监督在内部控制构架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是经理层和董事会协商批准通过,也就是说经理层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实施者,这样就会形成职权不分,违背了内部控制制定的规定。
在实践中,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行为而言,没有更高层次的管理者对其进行监督,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监管,很难监控高层管理者之间进行的串通和舞弊行为。
(2)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受成本限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本,实施内部控制也不例外,不管是制定制度还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都需要费用,成功的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否则就失去它的意义。
随着控制环节的变化,控制措施就会越复杂,相应的控制成本也就越高,以至于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2、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人为疏忽、分心、疲惫、误解指令、判断失误等,可能使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失灵。
(2)内部控制一般是为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而设计的,因此,一旦发生异常或未预计到的业务,就会有失控或原有控制不适用的可能性。
(3)管理阶层为粉饰企业财务业绩或遵循法令状况等目的,不遵守已经明确制定的政策或程序。
(4)控制成本与效益都是难以确切计量的,因此需要运用主观判断做出决策。
(二)内部控制固有风险的现状1、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能,而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那么即使设计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最近数年,发生了一系列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经营丑闻和企业破产,其中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未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能而导致企业破产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属安然事件。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
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
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
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
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安然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暴利等。
2、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做得不科学、执行不力、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等。
像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行的盗取金库巨款买彩票、中国农行出现800亿坏账和中航油违规参与石油衍生品交易以致破产的教训不得不使我们重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006年3至4月间,邯郸农行金库管库员任晓峰、马向景等轻而易举地从银行金库盗取现金5,000余万元,直至案发后邯郸农行才发现金库现金被盗,从而暴露了邯郸农行在管理方面,内控会计执行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漏洞,这名银行职员因此受到刑事追究。
从邯郸事件可以看到,首先,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的确可以为避免一个人单独从事和隐瞒不合规定的行为提供基本的保证,但是,它并不能完全防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和部门共同作弊行为的发生。
例如出纳与会计共同作弊,财产保管与财产核对人员合伙造假,采购部门与会计部门联合舞弊,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合伙舞弊等。
可见,再完备、再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由人设计建立的,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执行人员的实际运作水平。
任何“完美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带有缺陷。
同时,执行人员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不能达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出现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情况,也可能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陷于瘫痪。
3、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对企业制度作了反思,意识到公司治理问题,是导致公司舞弊的根本原因。
以下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才是导致安然事件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股票期权制激励了造假动机。
②公司独立董事形同虚设。
③审计委员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
二、企业内部控制固有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存在的问题内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文化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即使有,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目标设定不合理,没有与企业风险偏好相一致,没有设置相应的风险容忍度;风险评估不到位,对风险认识的不足;风险反应相对滞后,偏重于事后控制;控制活动被局限于会计控制,忽视了对企业管理的控制作用;信息与沟通不畅,关注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综合、分类、记录、报告等方式进行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沟通,未把管理系统包括进来;监督不到位,依靠外部监督现象严重,而忽视了自我监督、内部监督;重视上级监督下级,而忽视了平级监督和下级对上级的监督,缺乏所有者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