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之搅拌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自动喂料搅拌机设计姓名:学号:院系:同组者:指导教师:2010年月日目录一、机器的工作原理及外形图 (1)二、原始数据 (1)三、设计要求 (2)四、运动循环图 (3)五、传动方案设计 (3)六、机构尺寸的设计 (3)1、实现搅料拌勺点E轨迹的机构的设计 (3)2、设计实现喂料动作的凸轮机构 (4)七、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6)八、机器运动系统简图 (7)九、机械运动方案评价 (9)十、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2)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设计(方案A)一、机器的工作原理及外形图设计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自动喂料搅拌机。
物料的搅拌动作为: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整周转动;同时,固连在容器内拌勺点E沿图【1】虚线所示轨迹运动,将容器中拌料均匀搅动。
物料的喂料动作为:物料呈粉状或粒状定时从漏斗中漏出,输料持续一段时间后漏斗自动关闭。
喂料机的开启、关闭动作应与搅拌机同步。
物料搅拌好以后的输出可不考虑。
图【1】喂料搅拌机外形及阻力线图二、原始数据工作时假定拌料对拌勺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即产生的阻力呈线性变化,如图【1】示。
表1.1为自动喂料搅拌机拌勺E的搅拌轨迹数据。
表1.2为自动喂料搅拌机运动分析数据。
表1.3为自动喂料搅拌机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数据。
表1.1 拌勺E的搅拌轨迹数据表位置号i 1 2 3 4 5 6 7 8方案Aix525 300 470 395 220 100 40 167 iy148 427 662 740 638 460 200 80表1.2 自动喂料搅拌机运动分析数据表表1.3 自动喂料搅拌机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数据表三、设计要求(1)机器应包括齿轮(或蜗杆蜗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三种以上机构。
(2)设计机器的运动系统简图、运动循环图。
(3)设计实现搅料拌勺点E 轨迹的机构,一般可采用铰链四杆机构。
该机构的两个固定铰链A 、D 的坐标值已在表1.2给出(在进行传动比计算后确定机构的确切位置时,由于传动比限制,D 点的坐标允许略有变动)。
课程设计搅拌机

课程设计搅拌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XX学科的基本观念。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规律。
3.XX学科的基本方法:介绍XX学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基本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XX学科的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考试:进行定期的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内容应涵盖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
课程设计水果搅拌机

课程设计水果搅拌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水果搅拌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释水果搅拌过程中物质的性质变化。
3. 学生了解不同水果的营养成分及对身体的好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水果搅拌机模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了解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生活的改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四年级科学课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结合物理、化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实践,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四章《简单机械》和第六章《食物》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以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1. 水果搅拌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杠杆、轮轴、齿轮等基本机械原理。
- 水果搅拌机结构:分析搅拌刀、电机、容器等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水果的性质变化:- 物理变化:讲解切割、搅拌过程中水果的形态、颜色等变化。
- 化学变化:探讨果汁氧化、维生素释放等化学反应。
3. 水果营养成分与身体益处:- 水果营养成分:介绍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 健康饮食:强调水果摄入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倡导均衡饮食。
搅拌槽搅拌器课程设计

搅拌槽搅拌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搅拌槽搅拌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搅拌槽搅拌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搅拌槽搅拌器在化学、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实际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搅拌槽搅拌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合适的搅拌槽搅拌器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操作,熟练掌握搅拌槽搅拌器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搅拌槽搅拌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学生能够关注搅拌槽搅拌器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基础,对实际应用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搅拌槽搅拌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搅拌槽的定义及作用- 搅拌器的分类及特点2. 搅拌槽搅拌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搅拌槽的组成部分- 搅拌器的工作原理- 常见搅拌器结构分析3. 搅拌槽搅拌器的应用领域- 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医药行业中的应用4. 搅拌槽搅拌器的设计与选型- 设计原则与依据- 选型方法与步骤- 案例分析5. 搅拌槽搅拌器的操作与维护- 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维护保养方法6. 搅拌槽搅拌器的实验与操作-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第三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应用领域第四周:搅拌槽搅拌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五周:搅拌槽搅拌器的操作与维护第六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实验与操作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章节相关,涉及搅拌槽搅拌器的原理、结构、应用等方面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装置设计

目录一、题目及要求 (1)二、功能分解 (2)三、机构选用 (4)四、机构运动循环图 (5)五、根据电机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6)六、机械传动的评价 (10)七、最终选择方案及机构运动简图 (11)八、心得体会…………………………………………………………九、参考文献…………………………………………………………一、题目及要求1、设计题目:自动喂料搅拌机设计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自动喂料搅拌机。
物料的搅拌动作为: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整周转动;同时,固连在容器内拌勺点按一定轨迹运动,将容器中拌料均匀搅动。
物料的喂料动作为:物料呈粉状或粒状定时从漏斗中漏出,输料持续一段时间后漏斗自动关闭。
喂料机的开启、关闭动作与搅拌机同步。
表1 拌勺E的搅拌轨迹数据表2、功能要求:a、要求物料的搅拌动作为: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容器饶垂直轴缓慢整周转动;同时固连在容器内拌勺将容器中拌料均匀搅动。
b、要求喂料动作为:物料呈粉状或颗粒状定时从漏斗中漏出,输料持续一段时间后漏斗自动关闭。
c、喂料机的开启、关闭动作要和搅拌机同步。
物料搅拌好后的输出不考虑。
3、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a、本设计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三种常用机构。
b、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画出机器运动循环简图。
c、机构的造型及实现配合,选择和评价运动方案。
d、根据电机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画出运动简图。
4、设计提示a、此题包含较丰富的机构设计与分析内容,如平面连杆机构实现运动轨迹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确定,以及齿轮机构设计、凸轮机构设计等。
由于题量较大,教师可根据情况确定全部或部分完成该题的设计任务,也可以由一组学生完成全题。
b、可使固联在铰链四杆机构连杆上的某点作为拌勺的E点,实现预期的搅料轨迹。
由于E点轨迹仅要求实现8点坐标,可以用多种方法设计该平面连杆机构。
二、功能分解:1.容器带动里面的物料一起做匀速转动,是电动机带动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在带动直轴容器缓慢进行整周转动实现的。
机械原理搅拌机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搅拌机心得体会实习内容混凝土搅拌站的基本组成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1、搅拌主机搅拌主机按其搅拌方式分为强制式搅拌和自落式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是目前国内外搅拌站使用的主流,它可以搅拌流动性、半干硬性和干硬性等多种混凝土。
自落式搅拌主机主要搅拌流动性混凝土,目前在搅拌站中很少使用。
强制式搅拌机按结构形式分为主轴行星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
而其中尤以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的综合使用性能最好2、物料称量系统物料称量系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生产成本的关键部件,主要分为骨料称量、粉料称量和液体称量三部分。
一般情况下,每小时20立方米以下的搅拌站采用叠加称量方式,即骨料(砂、石)用一把秤,水泥和粉煤灰用一把秤,水和液体外加剂分别称量,然后将液体外加剂投放到水称斗内预先混合。
而在每小时50立方米以上的搅拌站中,多采用各称物料独立称量的方式,所有称量都采用电子秤及微机控制。
3、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输送由三个部分组成。
骨料输送:目前搅拌站输送有料斗输送和皮带输送两种方式。
料斗提升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
皮带输送的优点是输送距离大、效率高、故障率低。
皮带输送主要适用于有骨料暂存仓的搅拌站,从而提高搅拌站的生产率。
粉料输送:混凝土可用的粉料主要是水泥、粉煤灰和矿粉。
目前普遍采用的粉料输送方式是螺旋输送机输送,大型搅拌楼有采用气动输送和刮板输送的。
螺旋输送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
液体输送主要指水和液体外加剂,它们是分别由水泵输送的。
4、物料贮存系统混凝土可用的物料贮存方式基本相同。
骨料露天堆放(也有城市大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用封闭料仓);粉料用全封闭钢结构筒仓贮存;外加剂用钢结构容器贮存。
5、控制系统搅拌站的控制系统是整套设备的中枢神经。
控制系统根据搅拌站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功能和配制,一般情况下大型搅拌站的系统相对复杂。
课程设计 搅拌机

l
1
w
2 1
cosθ
1
=l
3
ɑ
3
sinθ
3
+l
3
w
2 3
cosθ
3
+l
2
ɑ
2
sinθ
2
+l
2
w
2 2
cosθ
2
-l
1
w
2 1
sinθ
1
=l
3
ɑ
3
cosθ
3
-l
3
w
2 3
sinθ
3
+l
2
ɑ
2
cosθ
2
-l
2
w
2 2
sinθ
2
······· (3)
解得ɑ
2
=
l1w12
cos(1
3) l2w22 cos(2 l2 sin(2 3)
3
)
l3w32
ɑ
3
=
l1w12
cos(1
2 ) l3w32 cos(3 l3 sin(3 2 )
2
)
l2 w22
所以
a
n C
=l
3
w
2 3
a
t C
=l
3
ɑ
3
a
n E
=w
2 2
l
BE
+w
2 1
l
1
cos(
-1
2
)
a
t E
=w
2 1
l
1
sin(
-1
2
)
可得 a C = aCn 2 aCt 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之搅拌机

机
欢迎来到本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演示,我们将深入探讨搅拌机的定义、用
途以及设计原则和要求。
搅拌机的定义和用途
搅拌机是一种用于将不同物质混合或混合剪切的机械设备。它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包括化工、食品加工和制
药等行业。
设计原则和要求
1
3
稳定性
2
效率
搅拌机的设计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确保
根据不同物质的混合方式选择适合的搅拌机类
适当的搅拌机功率。
型,如齿轮驱动、磁力搅拌等。
搅拌机的常见故障和维护
1
轴承故障
2
电气故障
3
密封故障
定期检查和润滑轴承以避
检查电路连接和开关以确
定期检查和更换搅拌机的
免过热和损坏。
保正常使用。
密封件,以防止泄漏。
搅拌机设计的案例分析
1
案例一
某化工公司采用新型搅拌机,成功提高产品混合质量。
搅拌机应具备高效的混合能力和低能量损耗,
在高速运转时不会发生意外。
以确保工艺过程的效率。
可靠性 ️
4
安全性
搅拌机应具备坚固耐用的特性,以减少维护
搅拌机的设计应符合安全标准,以确保操作
和损坏的风险。
人员的安全。Βιβλιοθήκη 搅拌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搅拌器
搅拌容器
传动系统
搅拌机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搅拌器
搅拌容器是搅拌机中容纳物质的
搅拌机的传动系统使搅拌器能够
组成,用于搅动物质以达到混合
部分,通常是一个坚固的容器或
旋转,以实现混合作用。
的目的。
槽。
搅拌机的性能参数和选择
搅拌速度
搅拌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设计数据及方案选择
1.设计数据
2.方案选择
选择第三组数据(x=535mm,y=420mm,lAB=245mm,lBC=590mm, lCD=420mm,lBE=1390mm,n2=60,m=10,a=20)进行设计
拌勺及连杆的运动轨迹
1.做拌勺E的运动轨迹
首先,做出摇杆在左 极限位置(即AB与BC杆 共线时)所对应的曲柄位 置1,然后按转向将曲柄圆 周作十二等分,得12个位 置。再根据其他各杆的长 度找出连杆上拌勺E的各 对应点E1,E2…E12,绘出 正点轨迹。按拌勺的运动 轨迹的最低点向下量 40mm定出容器地面位置, 再根据容器高度定出容积 顶面位置。
飞轮
Solidworks三维图
四、动画
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的设计
• 工作原理 • 设计数据及方案选择 • 主要机构图及搅拌机全图 • 动画
一、工作原理
搅拌机常应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中对拌 料进行搅拌工作如附图1-1所示,电动机经过齿轮 减速,通过联轴节(电动机与联轴节图中未画) 带动曲柄2顺时针旋转,驱使曲柄摇杆机构1-2-34运动,同时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 旋转。当连杆3运动时,固联在其上的拌勺E即沿 图中虚线所示轨迹运动而将容器中的拌料均匀拨 动。
图1-1 机构简图
三、主要机构图 曲柄摇杆机构1-2-3-4
齿轮机构
根据选定的数据 m=10,a=20,z1=20,z2=6 5这些数据计算出大小 齿轮的分度圆,齿顶高, 齿跟高,等一些数据, 画出大小齿轮,然后进 行啮合。
此飞轮的作用: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 度的波动,在曲柄 轴A上安装的一个 调速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