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传说 傈僳族有哪些民间传说

合集下载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二)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二)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二)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简介傈僳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传统上信奉守宗教的形式,其中包括了许多创世神话。

这些神话既能反映出傈僳族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也代表了他们对世界起源的解释。

创世神话的起源傈僳族的创世神话起源于古老的传统和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

通过代代相传,这些神话在傈僳族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并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形成了今天所知的形式。

创世神话的内容•宇宙起源:根据傈僳族的创世神话,最初的宇宙是一片混沌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混沌复杂的元素渐渐分离出了天地、山川和水土等元素。

•神明创世:傈僳族的创世神话描述了一系列的神祗创造行为。

他们共同创造了世界的各种事物,包括生物、植物和自然现象。

这些神祗有的被认为是宇宙的主宰,有的被视为吉祥之神,还有的是保护民众的守护神。

•人类起源:傈僳族的创世神话中也包含了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

根据传说,在神祗的创造下,傈僳族的祖先从土地中诞生出来,并接受了神明的教导和祝福。

这些祖先的智慧和努力使得傈僳族得以繁衍生息,成为一个独特的民族。

创世神话的意义创世神话在傈僳族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反映傈僳族文化特色的宝贵遗产,更是宣扬了傈僳族人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存在的独特认知。

这些神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述,传达出了傈僳族人对于自然界、神明和人类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结语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描绘宇宙起源、神灵创造和人类诞生的过程。

这些神话反映了傈僳族的信仰和人文价值观,也是他们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承和分享这些神话,傈僳族人民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向世人展示了傈僳族独特的智慧和美学价值。

云南傈僳族人“呼风唤雨”之谜

云南傈僳族人“呼风唤雨”之谜

云南傈僳族人“呼风唤雨”之谜一说起云南,大家就会想到昆明、丽江、神奇的怒江大峡谷等等,其实在一些我们很少听过的地方,还有很多神秘现象没有被我们认识,其中有一个地方生活着一个奇异的民族:傈僳族,他们能上刀山下火海,还有一个神奇的本事:呼风唤雨。

傈僳族人生活在怒江大峡谷,传说很多年前,有一个上山采药的人,深入高黎贡山寻找草药,靠一把砍刀开路,走了一天,来到了一个湖边。

就在这个湖边,采药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呼风唤雨。

这个发现让老乡们很是惊奇,只要人们来到这个湖边,大声喊叫,湖边就会飘来一阵云雾,然后开始下雨。

所以老乡们给这个神秘的湖起了个名字,叫做听命湖,意思就是能听从人们命令的湖。

传说终究是传说,听命湖山高路远,没有几个人去过那里。

而在听命湖人们到底能不能呼风唤雨,很多人没有听说,更没见过,只有去过那里的人言之凿凿地确认,只要站在听命湖,他们就可以呼风唤雨。

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入云龙公孙胜能呼风唤雨,现在在现实生活中,不用借助任何手段我们也能呼风唤雨,听起来好像不太可信。

为了见识一下神秘的听命湖,解开傈僳族人呼风唤雨的谜团,我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组建了一个临时探险队,决定进山一探虚实。

我们要去的地方在高黎贡山海拔3400米左右,距离我们上山前住的片马小镇18公里山路,虽然不太远,但是路很难走,全都是山路。

爬山,对于我们这些平时很少锻炼的人来说是一个难题。

高黎贡山盘桓在云南西部,这片跨越了五个纬度带的山脉,保存了地球上惟一从湿润的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完整区域。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换,植被也明显不同。

走了5个小时后,开始看到原始的高山竹林,竹子身上长满了湿湿的青苔。

经过无数次的休息,我们在天黑的时候,还没有到达湖边要扎营的地方,山里的夜晚,没有一点光亮,我们只能摸黑顺着一条小溪前进,最后,我们浑身是水、跌跌撞撞地在漆黑的山里摸到了宿营地。

向导们燃起的温暖的火堆,是我们心里惟一的安慰。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一)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一)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一)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简介•傈僳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等地。

•傈僳族创世神话旨在讲述傈僳族的人们是如何相信万物有灵、宇宙起源等各种神秘的起源故事。

宇宙起源•傈僳族创世神话中,最初的世界是一片混沌,没有任何形态的存在。

•创世神“A-LEE-KU-MA”穿越混沌,使用神奇的力量创造了天、地和万物。

•天是由纯净的水花和闪电组成,地是由大地之母形成,万物则从大地中诞生。

人类的起源•傈僳族创世神话认为人类起源于神秘的“A-LEE-KU-MA”。

•古代传说中的神灵把一个精神投射到地球上,从而创造了人类。

•人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多次实验和改造,最终才成为傈僳族的祖先。

神灵和万物•傈僳族创世神话中,世界上的万物都有灵性。

•山川、树木、河流和动物都有自己的神灵,可以影响人类的命运和生活。

•人类需要尊重并与这些神灵和谐共处,以求得社会和个人的和平与幸福。

各种神话故事•傈僳族创世神话中有各种各样的故事,讲述了世界的形成、人类的命运、神灵的神奇等。

•例如,《猎人和天空之神》讲述了人类如何获得狩猎技巧的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傈僳族人们认识世界和生活的宝贵财富。

神话的传承与演变•傈僳族创世神话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至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神话故事也在不断地演变和融合,适应傈僳族人们的生活变化。

•如今,傈僳族人们依然相信并传述着这些神话故事,它们已经成为了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束语•傈僳族的创世神话提供了一种神秘而多元的宇宙观和人类起源的解释。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丰富了傈僳族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认识这个少数民族的机会。

(以上为叙述内容,没有使用html字符,网址、图片和电话号码等内容)。

“树树王”的传说(傈僳族民间故事)

“树树王”的传说(傈僳族民间故事)

“树树王”的传说——傈僳族“谷氏古俄”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谷万富的傈僳族青年为了逃避地主恶霸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从川西平原逃到了云南省杉老树居住。

那里没有地主恶霸的统治和剥削,谷万富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生活稳定、安居乐业,逍遥自在。

活得自由自在的谷万富心里:这种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日子过着真好啊!转眼间,5 年过去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谷万富越来越思念远在四川的亲朋好友,思念故乡的山水。

在思念故乡新人的时候,谷万富想起自己8 岁那年父亲临死前的谆谆教诲:孩子啊!我和你母亲走后,就把你托付给父老乡亲们了。

你以后长大成人了一定不要忘记父老乡亲对你的养育之恩,你一定记住寻找机会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

从那以后,故乡的傈僳族亲人们把他拉扯长大、抚养成人,如果没有故乡亲人的照顾,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谷万富想起这些,内心充满对故乡亲人的感激之情。

他想起故乡的亲人们正在现遭受压迫和剥削的情景,心里焦急万分。

一天夜里,谷万富悄悄地回到四川故土,连夜连晚把受苦受难的傈僳老乡们全都带走了。

后来,地主恶霸们发现傈僳族不见了,派家丁四处寻找,毫无结果。

谷万富把傈僳族老乡们接到云南杉老树安居乐业,从云南受压迫的汉族人手中借到了谷种。

从此,傈僳族人也开始种植水稻,并开垦了大量山地种上玉米、小麦、荞子、土豆等,圈养牛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谷万富3 3 岁那年,和一位2 0 岁的,名叫傈花的,美丽的傈僳族姑娘相遇。

心灵手巧的傈花姑娘给谷万富织衣做饭,打动了他的心。

以媒人作证,俩人喜结良缘。

在谷万富4 0 岁那年,他带领1 0 余名傈僳族同胞来到四川龙肘山下(现米易县丙谷、撒莲一带),以打猎为生,一同居住的还有汉族,并与汉族一道修建了盘龙寺。

后来谷万富和一些姓贺的傈僳族迁进龙肘山的马鹿塘居住。

谷万富住在马鹿塘下边的曾家田里(现龙光电站以东1公里处的河边),他们从云南带来了粮食种子,种有谷子、玉米、荞子、土豆等,喂养了猪、牛、羊等牲畜。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

傈僳族创世神话起源之初在遥远的时代,傈僳族的祖先生活在一片广袤而祥和的土地上。

这片土地被称为“拉祜拉”,意为“美丽的家园”。

傈僳族人民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他们崇拜大自然,认为万物有灵。

创世神的降临传说,在“拉祜拉”这片土地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神山,名为“神峰”。

这座神山上居住着一个名叫“神明”的存在,他是傈僳族人民的创世神。

有一天,神明决定降临到傈僳族的世界,给予他们智慧和力量。

他化身为一只金色的孔雀,展翅飞翔到傈僳族的村落。

孔雀在村子中心的广场上停下来,然后变成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人形。

创造天地神明告诉傈僳族人民,他是来创造天地的。

他用手指向天空,天空顿时变得晴朗明亮,阳光照耀大地。

他再用手指向大地,大地开始生长出各种植物和树木,形成了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

接着,神明用手指向河流和湖泊,水流涌动,形成了湍急的河流和清澈的湖泊。

他还创造了许多动物,有狮子、老虎、鹿、鸟类等,丰富了傈僳族人民的生活。

创造人类神明觉得这个世界还缺少一种特殊的生物,于是他决定创造人类。

他用自己的手掌捏了一小团泥土,然后轻轻吹了一口气,泥土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形。

这个人形被命名为“阿罗”,意为“第一个人”。

阿罗是傈僳族人民的始祖,他拥有神明赐予的智慧和力量。

神明赋予了阿罗和他的后代们独特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相处。

人与神的关系神明告诉阿罗,傈僳族人民应该尊敬和保护大自然,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他教给他们种植农作物、捕猎、渔猎等生活技能,使他们能够自给自足。

神明还告诉阿罗,他和后代们可以通过祈祷和祭祀来与神明沟通,寻求神明的保护和指引。

傈僳族人民从此开始了祭祀仪式,每年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传承与发展阿罗的后代们繁衍生息,傈僳族逐渐发展壮大。

他们将神明的教诲代代相传,世世代代保护和崇拜大自然。

傈僳族人民在神明的庇佑下,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他们创造了美丽的歌舞、手工艺品和传统节日,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傈僳族—搜狗百科

傈僳族—搜狗百科

傈僳族—搜狗百科习俗傈僳族傈僳族民间,过去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宗教祭礼活动密切相关。

傈僳族以观察物候变化确定节气。

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的阔什节(年节)。

过年节也吃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要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

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

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

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

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

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傈僳族还过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

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傈僳族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

在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

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

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

请客时,不论猪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

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

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

福贡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

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典型食品有漆油酒、清水煮小猪、猪蹄珍珠粥等。

“江沙埋情人”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

(完整版)傈僳族神话故事

(完整版)傈僳族神话故事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故事冰天鹅、冰蚂蚁造天地很古的时候,没得天没得地,只有风在吹,结凌冰的时间很长,天气扎实的冷。

不晓得过了好久,半空中慢慢聚成一根很长很长的冰葫芦藤,藤子上隔好远好远才结一个冰葫芦,总共结了五个,有四种样子。

头个是细腰杆葫芦,长得最大。

葫芦里,上一层住的一对天鹅,下一层住的一对蚂蚁。

第二个是圆葫芦,里头装的是一个太阳。

第三个还是圆葫芦,里头装的是一个月亮。

第四个是长葫芦,里头长有一棵松树。

第五个是椭圆形的长葫芦,里头住的是俄沙扒莫(天神名)。

冰葫芦越长越大罗。

有一次,吹过一阵大风,细腰杆葫芦爆开了,从上层飞出一对很大的天鹅,从下层爬出一对很大的蚂蚁。

它们出世以后,亲亲热热地钻拢来商量,天鹅问蚂蚁:“你们朝上走还是朝下走?”蚂蚁说:“你住上层葫芦,我住下层葫芦,还是你走上,我走下吧。

”天鹅说:“要得。

那我去上头造蓝园,你在下头造绿园。

”它们说定了,各走各的。

天鹅的翅膀很长,很宽,往上飞遮住很多很多的风,它身上又白又细的毛被风吹掉了些,变成一朵朵白云;它用自己的口涎,把蓝羽毛粘连成蓝色的天。

天鹅的子孙传得少,没得啥子帮手,蓝园造得很慢,随它咋个忙,也赶不上蚂蚁造的绿园宽。

有一次,天鹅飞到绿园来,给蚂蚁说:“你们累了有歇处,我累了没得歇处,一天到黑都在飞,今天才来歇一口气。

”蚂蚁说:“绿园倒是造起了,就是光吗吗的很难看。

把你的长毛给我们一点,做个绿景来看看。

”天鹅一看,真的不好看,就给蚂蚁四根很长的毛。

蚂蚁把长毛拿去,东一根,西一根,南一根,北一根,插在四方;又搬来很多碎冰片,一块一块地绑在上头。

蚂蚁的子孙传得快,大伙都能干,绿园造得比蓝园大得多。

天鹅第二次飞来歇气时,看了看地坝,有些担心,给蚂蚁说:“绿园造得又大又平,二天冰雨落下来,水流不走,会淹死你们。

我们造的蓝园小些,跟绿园合不起,是不是把绿园收小点?”蚂蚁觉得这话对,大声一喊,小蚂蚁密密麻麻地爬满绿园,使劲地拉。

东一拉,西一拉,绿园拉皱起来,有了山,有了沟,有了梁子,还有平坝。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

傈僳族创世神话内容
傈僳族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而悠久的文化和传统。

他们有一部丰富的创世神话,用来解释人类起源和世界的形成。

根据傈僳族的创世神话,乌思卧是创世神,他被视为天地的创造者。

起初,世界只有一片浩渺的海洋,乌思卧在这个无垠的海洋中出现了。

他悬浮在虚空之上,用他的手臂在无边的海洋中划开一道鱼脊。

乌思卧划开这道鱼脊后,海水分成了两部分,形成了天和地。

天是无比辽阔的宇宙空间,而地则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陆地。

乌思卧站在地上,吹息而出的风形成了云、雨和万物。

接着,乌思卧用他的两只眼睛在天空中点亮了太阳和月亮。

太阳照亮了白天,月亮则引导了傈僳族人在黑夜中寻找方向。

乌思卧还用他的双手塑造了人类,创造了男人和女人。

他们的生命力来自于乌思卧的血液。

乌思卧的兄弟是一个凶恶的恶魔,名叫罗卧。

罗卧嫉妒乌思卧的创造力,想要摧毁他所创造的一切。

然而,乌思卧预见到了罗卧的诡计并设法阻止了他。

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乌思卧最终战胜了罗卧并将他囚禁在地下。

傈僳族的创世神话内容充满着神秘和浪漫。

它赋予了傈僳族人对世界的起源和创造过程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这些神话传承至今,成为了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独特身份认同的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傈僳族传说傈僳族有哪些民间传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来自民间,传说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而在不少的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传说,这些传说也是根据当地故事改编而成。

下面的傈僳族文化为你讲述傈僳族的传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从前,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傈僳小伙子,常常在山林里安下绳套,不是套住野猪,就是套住獐子,每次“取山”都不落空。

这样,大家都喊他安山匠。

这天早晨,安山匠喜喜欢欢地来取山,走到一棵大槠木树下,一看:套着一只红棕色的毛狗了。

他很讨厌毛狗,不想要它。

顺手抽出腰刀,“呸!”了一声:“臭东西!我杀了你,丢在山上喂老鸹。

”举起刀子就要戳下去。

突然,那毛狗说起话来:“慢点!我不是毛狗。

”安山匠说:“最狡猾的就是毛狗,没得人听你说假话!”他又举起刀子要杀下去。

毛狗一点也不害怕,和和气气地说:“看人不能只看样子。

我只是披了一张毛狗皮,你信不信?”安山匠倒信不信,紧紧握住刀,瞪起眼睛,看毛狗耍啥子把戏。

毛狗说:“不信就看。

”一把拉掉披在身上的毛皮,露出白生生的皮肉,黑油油的长辫子,红润润的瓜子脸,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还有一对深深的酒窝。

阿呗!真比山茶花还好看。

安山匠惊呆了,问:“你到底是啥子人?”仙女笑眯眯地说:“不要怕。

我是天管师的女儿。

八月初一开天门的时候,我在南天门玩耍,看到人间有个又勤劳又勇敢的小伙子,他安山不嫌路远,种地不怕太阳晒。

天上那些天兵天将好吃懒做,一个都比不上他,我就喜欢他了。

”安
山匠赶忙问:“你喜欢的小伙子是哪个?”仙女说:“就是你。

”安山匠心里一阵喜欢,又觉得很可惜:“你为啥偏偏披上毛狗皮啊?毛狗的名声臭得很!”仙女这才对他说:她把心事给阿爸说了,天管师不答允,她就成天跟在阿爸身边,左说右说,说了很久,天管师才同意了女儿的请求,喊她披上毛狗皮,假装被套住的样子,试一试这个小伙子的心是不是善良,待女儿好不好。

要真正满意了,才能成亲。

安山匠一听,很不好意思:“哎呀!我差一点就把你害了。

”仙女觉得他很诚实,就跟他回家,成了两口子。

第二年,仙女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儿子。

隔一年,又生了个乖乖巧巧的女儿。

一家人日子过得很美满。

两个儿女渐渐长大了,学走路,学说话了。

安山匠就给儿女讲安山、种地的事,教他们做活路;仙女给儿女讲星星、月亮的故事,教他们学礼节,都很快活,只是有个事情使她很为难,就是她从天上披起毛狗皮来到人间,一直找不到换洗衣裳。

一天中午,她趁男人不在屋里,跑上大山去,想找一身合适的衣服穿。

这时,本来是大太阳好天气,突然雷声“隆隆”下起了暴雨。

安山匠跑回家来,浑身淋得精湿,一看铺上两个娃儿睡得好好的,婆娘不在屋里。

等了一阵不见回来,他害怕出啥事,心里又慌,又着急,打起一把青布伞,顶着大雨上山去找。

一路走,一路喊。

走呀,喊呀!最后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

仙女给男人说了自己的难处,他马上走出山洞去想办法。

外面,满山的树木、花草都很好看,但是一样也不能当衣裳穿,他也觉得很难办了。

这时候,雨还在下,雨点打在伞上“笃、笃、笃”地响。

安山匠望着伞看了一阵,忽然灵机一动,跑进山洞去高兴地喊:“找到了!找到了!”
仙女问他找到啥子,他使劲拉掉伞骨子,把伞衣递给婆娘:“你看,这一条裙子多合适!”仙女把伞衣当做裙子穿起一比试,不长也不短,刚好打齐小腿肚;一走路,伞裙飘飘浪浪,好看得很。

安山匠欢喜得拉起仙女就走,仙女一松手,裙子就逡掉在地上,她只好两手提着裙口走出山洞。

裙子是好,就是很不方便。

阿哩喂!安山匠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这时候雨停了,天晴了,山头上现出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

仙女一看彩虹,心里晓得是咋个回事了,眼里流出了泪水。

原来,他们两口子真心诚意地相爱,感动了天管师,天管师把一条珍奇的仙绳抛下半空,化做这条彩虹。

仙女伸出两根手指,向空中的彩虹一剪,把一段红颜色的虹剪落下来,当做腰带,把裙口紧紧地扎起。

这样,裙子再也不朝下逡,两只手也腾出来做活路了。

傈僳妇女用仙绳做的红腰带,就像蓝天上的彩虹一样美丽;那剩下的一长节仙绳,到现在还弯弯地挂在半空中,只是,要在雨过天晴的时候才能看得见。

(二)《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话说从前有一天,傈僳族先民阿宝发带领子女上山采集野果、挖掘野菜的过程中发现黄谷,将被称为“老虎草”的黄谷带回种植、培育、送种子给民众,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故事。

正如主人翁所说的:“一家种嘛一朵黄;大家种植满沟满坝黄。

大家种大家吃才香啊!”为了纪念这位发现谷物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阿宝发夫妇,傈僳族人民在每年七月半黄谷收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给“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阿宝发夫妇献新米饭、献酒、献肉,以纪念阿宝发夫妇的历史功绩。

(三)《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傈僳人家里的墙壁上,家家供奉有神。

神台上插着些
杂木树叶和箭竹叶,神台的边沿下面挂着一长串各种野兽的下牙巴骨。

这是专为供奉媒山菩萨而设的。

故事梗概是,很早以前,有一群傈僳打山匠准备进山打野猪。

头天夜里,有个神枪手梦见山上有个姑娘放着一群猪,另一个姑娘去向她要了一条长嘴巴母猪,叫自己把这条猪带回家去……第二天一大早,他临走前,将自己口弦放在神台上,嘴里念着:“你拿着口弦去找野猪脚印,找到野猪,就擗断一片弦,放在野猪脚印上,叫你姐姐来弹口弦。

”祝告完毕,背着枪上山去了。

媒山菩萨把那只口弦擗断一片,拿去放在野猪脚印上。

一会儿,山王菩萨放一群野猪走拢来,看见了那一片口弦,就捡起来弹,她不晓得口弦是烂的,这样弹也不响,那样弹也不响,耽误了好长时间。

那一群打山匠趁此机会钻进深山老林打野猪,赶的赶,围的围,终于打倒了一只花脑壳公猪。

几个人很快把猪剖开,打算各分一堆肉。

有个人忙着砍了一条腿,先带走了。

山王菩萨到来时,看见打倒的是花脑壳公猪,不是长嘴巴母猪,就怪罪媒山妹子,说:“我昨晚叫你们去打长嘴巴母猪,咋个把我的花脑壳公猪打死了?这条公猪不给你们。

”边说,边去把那些已砍做几堆的肉捡来放在一起,拿起赶猪棍朝猪肉戳几下,猪肉马上生拢来。

花脑壳公猪活了,只是缺了一条腿,一跛一跨地走了。

这样,打山的人都知道了,自己打得的野物,都是靠媒山菩萨帮忙向山王菩萨要来的。

后来,人们在山上打得野物,就在山上烧熟,先敬献山王菩萨,求得她的允许,才带回家去。

每年阔拾节(新年),家家都要在供媒山菩萨的神台上挂红纸,撒上松针,还要献上一只未开叫的公鸡和很多糯米粑,作为过节的礼品,表示谢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