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鸟语教案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两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两篇《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语境,说出词语“婆娑、奇崛、荫翳、悒郁、奢侈、怅然、桎梏、斑驳、缥缈、寂寥、沧桑”的意思,并在语境中积累这些词语或相关句子。
2.朗读课文,抓住“朝来金色的阳光”和“过午之后”这时间顺序说出课文思路,抓住鸟叫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3.研读语言,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美丽景物,说出作者的心理世界,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说出作者描写之美,说出作者的心理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一次次朗读着这些诗句。
我们是否曾想过,在时间流逝这条河流中,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板书:人世沧桑)放眼当下,人们南来北往,街上车水马龙,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这是何求呢?然而,人们甘愿这样被生活桎梏,一辈子挣不脱那沉重的枷锁。
有个人,他常常摆脱尘世纷扰,常常走进大自然,给自己进行身心的洗礼,在“忘了自己也忘了世界”的境界中去享受生命的快乐。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释题激起阅读期待。
是什么样的空山?为什么叫鸟语?鸟语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读课文,读文过程中勾画出山里让作者着迷的景物,勾画出鸟儿叫声,并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美。
2.学生交流自己的勾画和感受到的美,读相关句子;教师做评点、指导;相机学习词语,强化词语积累。
三、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1.作者进山听鸟儿的叫声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分别听了些什么鸟儿的叫声?时间顺序——思路清晰;鸟儿叫声——内容具体。
2.概括主要内容。
(我进山听红喙鸟、山雀、鹧鸪的美好的叫声,想做一只鸟。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检查。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抽生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课文题目,提出问题:“作者进山看了什么?听了什么?”二、研读语言,学习表达,体会情感1.研读“山”中让人着迷的景物。
小学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教材:花城音乐出版社年级:三年级下课题:空山鸟语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2、知识与技能:了解二胡的基本构造、历史、演奏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过程与方法:通过动听辨乐曲的速度、力度感知音乐表达的画面;用图形谱、律动来表达音乐。
教学重点:了解二胡基本知识;体会乐曲中“鸟儿的一天”前三段所展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乐曲的引子部分用到的创作手法及其展现的内容一、导入师:聆听下面的音乐猜一猜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画面,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认真聆听、用心思考设计意图:初步聆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听辨二胡的音色。
二、新授(一)介绍二胡师:乐曲描写的是山谷里的鸟叫,是由二胡演奏的,大家对二胡的了解有多少呢?介绍二胡的构造、历史、常用的演奏技巧。
生:学习并观看老师演奏视频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二胡的基本知识,通过观看老师亲自演奏并介绍二胡常用的技巧,更加深入了解二胡。
(二)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师:在刘天华先生的故乡江阴有一座山叫黄山,满山都是竹林,鸟语花香,非常美,这首曲子就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创作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欣赏乐曲之前有一个背景铺垫,能更好的感受乐曲所表达的画面,理解乐曲所表达的的情感。
(三)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师:认真聆听乐曲思考两个问题1.乐曲描写了什么画面;2.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生:跟着音乐边听边看ppt,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整体感知乐曲,一些简单的动画帮助学生去分段。
(四)分段欣赏乐曲1.引子(山谷回声)师:什么是引子?讲解引子的作用。
认真聆听引子部分,思考红框里的音有什么特点,每个框里的音一样吗?讲解高八度所产生的听觉上的效果。
亲自演奏示范总结引子表达的内容设计意图:分段欣赏乐曲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引子部分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让学生更能切身感受高八度所产生的音响效果。
2.鸟儿的一天师:鸟儿们要开始愉快的一天了,有只小鸟告诉老师鸟儿们愉快的一天可以分成五部分,今天我们来学习欣赏前三段。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5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5篇《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6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4、摘抄优美词语,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想象美好境界,从字里行间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播放课件,深山鸟鸣二、初读感知1、读读通顺流利2、读理清条理3、读感悟仙境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受情的读一读三、理解升华小组交流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全班讨论:为什么会有空山鸟语这样的胜景?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四、教学字词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
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五、拓展升华。
感情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写一篇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2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顽皮的杜鹃》三、聆听《空山鸟语》1.聆听乐曲导入设问:你能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乐曲让你联想到什么景色?2.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同曲名并板书:空山鸟语3.复听乐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音高、力度及情绪,并展开想象。
重点围绕音乐是如何表现“空山”和“鸟语”进行讨论:(1)聆听乐曲中表现“空山”的引子乐段,这一段音乐速度怎样?音高和力度有什么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2)聆听第一段音乐,提问:这一段音乐速度有什么变化?节奏怎样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3)聆听后面几段音乐,要求学生仔细听,提问:这几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又听到“空谷回声”?还听到了什么?听到乐曲中出现模拟鸟鸣的音乐时,举手示意。
(4)让学生用模拟演奏的动作跟着音乐表演。
4.再次复听全曲,展开想象,交流听音乐的感受。
5.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作曲家刘天华。
四、编创与活动:听辨“57”两音,填入括号中。
空山鸟语音乐教案

空山鸟语音乐教案【篇一:《空山鸟语》教案】空山鸟语一、师生问好!二、导入(钢琴演奏《时间像小马车》)师:同学们,音乐小马车又来接我们了。
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小马车要带我们去哪里吗?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乘上小马车一起去听听吧!三、聆听全曲,展示“空山”、“鸟语”图片!师:音乐听完了!谁知道小马车刚才带我们去哪儿啦?生:美丽的大森林!。
师:对啦!小马车带着我们到美丽的山林中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唉!刚才你们在音乐中都感受到什么啦?生:1:我最开始先感到山林里非常安静。
2:我感受到了山林的美丽,有好多好看的花和树!。
3:小鸟叫。
师:大家的感受和老师一样,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动听的乐曲名字是什么?生:想!师:其实你们刚才对乐曲的感受已经告诉你们这首乐曲的曲名了!它就是《空-山-鸟-语》!(打字幕!简要介绍乐曲内容)那么大家最喜欢哪一部分?生:鸟语的部分。
师:是的,我也非常喜欢这一部分。
小鸟的叫声太好听了!大家想不想再欣赏一遍描述小鸟的这个乐段音乐?生:想!师:那就让我们再仔细听听小鸟们在森林里干什么呐?(播放鸟语段落)师:谁能说说小鸟们在森林里干什么呐?生:。
师:太棒啦!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篇二:空山鸟语——教案】空山鸟语【篇三:8空山鸟语教案】空山鸟语一、教学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含蓄隽永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2. 通过朗读文章中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幸福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悟作者听鸟声之后的感受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文章中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三、教法与建议1.(1)点拨法(2)合作探究法(3)诵读品析法2.一课时完成教学。
四、学法与要求(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活动1】预习导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三年级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三年级音乐《空山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准曲调,把握音乐的基本节奏。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空山鸟语》,理解其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空山鸟语》乐谱、音响设备、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熟悉简单的乐理知识,有一定的歌唱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的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空山鸟语》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空山鸟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空山鸟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教师可选用其他同类型的民族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分析不同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空山鸟语》的旋律和节奏,创作自己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音乐学习情况,鼓励家长支持孩子的音乐教育。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空山鸟语教案范文

空山鸟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这一主题,使学生理解宁静与生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静心观察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3. 通过对“空山鸟语”画面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空山鸟语”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
3. 创作一幅以“空山鸟语”为主题的山水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空山鸟语”的宁静与生命之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空山鸟语”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空山鸟语”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空山鸟语”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
3. 绘画技巧讲解: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4. 学生练习:学生动手实践,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技巧掌握,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空山鸟语”意境的山水画。
2.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理解和表现。
3. 学生文化素养的增强:通过课堂讨论和作品分析,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山水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 课件:中国山水画图片、视频资料等。
3. 环境:安静的绘画教室,适当的光线布置,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创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中国山水画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山水画的history 和文化内涵。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空山鸟语》这首曲子的意境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空山鸟语》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由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于1918年创作。
这首曲子以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演奏技巧展现了山野的空旷和鸟鸣的生机。
2. 音乐理论知识:音符、节奏、音阶等。
3. 演奏技巧:学习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如二胡、笛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空山鸟语》的音乐意境,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一些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演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作品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全曲,分析曲子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3.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4. 演奏技巧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按照教师讲解的演奏技巧进行练习。
6.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注重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中国民乐二胡的独特魅力,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2. 学会聆听音乐,分析作品的结构,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空山鸟语》的作品背景和表现手法。
2. 分析作品的结构,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3. 学会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难点:1. 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的理解。
2. 音乐术语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空山鸟语》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音乐要素。
二、作品背景及表现手法介绍(10分钟)1. 介绍作曲家刘天华及其作品《空山鸟语》。
2. 讲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如模仿、对答、叠音等。
三、结构分析(10分钟)1. 分析作品的结构,讲解乐段、乐句、乐章等基本音乐术语。
2.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唱谱,感受作品的结构。
四、深入学习(10分钟)1. 讲解作品的音乐符号,如速度、音量、音高等。
2.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奏或演唱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乐段进行演奏或演唱。
2.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空山鸟语》的理解和感受。
2.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二胡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空山鸟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术语,提高了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学生的演奏和演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山鸟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意境。
2、欣赏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
3、学习作者通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描写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在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对课文主体部分进行精研赏析,结合最后两段的抒情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重点难点品味作者对鸟语的生动描摹及形象感受,学习作者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鸟叫的录音、二胡曲、钢琴曲、录像、木琴、茶壶、茶杯。
师:亲爱的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所以,今天我要颁发给大家几份精美绝伦的奖品,你们想要这几份奖品吗?那好!下面,大家就随着作家林红宾的摄像机,怀着与作家同样愉悦畅快的心情,一起走进空旷的深山,尽情欣赏这拨人心弦的鸟之绝唱,用心接纳这极为难得的特殊奖品吧!(板书:空山鸟语)大家把奖品名称齐读一遍好吗?我要颁发给大家的第一份奖品是什么呢?先请大家听一段二胡曲,听完后回答:你从二胡演奏中听到了什么?(乐曲播放:二胡曲《空山鸟语》)生:我从二胡演奏中听到了悠扬婉转的鸟叫声。
生:我从二胡演奏中听到了娓娓动听的鸟语。
生:我从二胡演奏中听到了精美绝伦的空山鸟语。
生:我从二胡演奏中听到了优美嘹亮的鸟之绝唱。
师:你们说得太好啦!老师觉得这么悠扬婉转的二胡曲,这么精美绝伦的空山鸟语,理所当然要奖给大家口罗!这是老师颁发给大家的第一份奖品,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奖品1——欣赏悠扬婉转的二胡曲《空山鸟语》)师:你想知道老师将要颁发给大家的第二份奖品是什么吗?老师暂时不告诉大家,先听老师给大家进行配乐朗诵,内容是课文中有关鸟语的精彩语段,达到老师的要求了,就自然可以收到奖品了。
课件出示:(1)边听空山的鸟叫录音、轻柔的钢琴曲、老师的朗读,边看课文第4-7自然段。
(2)画出文中提到的几种鸟名。
师:鸟儿音乐会已经开始了,参加的鸟儿有哪些?(板书:喜鹊、云雀、腊子鸟、南雀、大尾莺、啄木鸟、山鸡、画眉、山鹁鸪、沙溜鸟、斑鸠、布谷鸟)师:鸟叫声优美吗?钢琴曲悠扬吗?老师的朗诵动听吗?你们听完后心情好吗?这就是老师颁发给你们的第二份奖品。
(课件出示:奖品2——欣赏老师优美动听的配乐朗诵。
)师:第三份奖品是什么呢?谁能认真顺利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谁就能得到这份精美的奖品。
课件出示:(1)自由研读,从文中勾画出描写鸟的形态、动作及作者听鸟语后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描摹鸟叫的象声词,读一读。
(3)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听鸟语后的感受的?(4)互相质疑师:老师要来检查你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啦!作者写了哪些鸟的形态、动作,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抒写自己听鸟语后的感受?(生各抒己见)师:作者是怎么描写喜鹊的?(指名生回答)(课件出示:喜鹊衣着典雅,黑衣白领,站在高枝上喳喳喳地大声叫着,俨然一位落落大方的节目主持人)师:“俨然”怎么理解?生:好像。
生:仿佛。
生:宛如。
生:似乎。
生:形容庄严。
师:咱们联系课文来理解,好吗?生:课文是形容喜鹊庄严、沉稳的姿态。
师:理解得很准确。
此句中作者先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喜鹊的什么?再用什么手法写喜鹊的什么?生:作者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喜鹊的外形,再用“喳喳喳”这个象声词准确地写出了喜鹊的叫声,最后用比喻手法写喜鹊的姿态。
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把喜鹊端庄、大方、沉稳的仪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师:你喜欢哪个描写鸟语的句子?(让学生读出喜欢的句子)生:我喜欢写云雀的句子。
(课件出示:云雀是山中的民歌高手,在蔚蓝色的空中振翅啼啭,“啁啁唧唧勾哩嘀,哩哩哩哩唧勾哩嘀嘀……”歌儿悠扬婉转,娓娓动听)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生:因为这句话先用比喻手法总写云雀的歌唱技艺高,把它喻为民歌高手,再写云雀的动作、声音,最后用拟人手法总结云雀歌声的特点。
比喻恰当准确,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云雀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化了。
师:你说得有理有据,简直太棒啦!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读这句话呢?(引导学生用高昂的语调读出云雀的特点)(众生举手,跃跃欲试)(大家评议,着重指导一连串象声词“啁啁唧唧勾哩嘀,哩哩哩哩唧勾哩嘀嘀”的读法)(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师:你们还喜欢哪些句子?生:我喜欢写腊子鸟的句子。
(课件出示:腊子鸟的叫声优美,歌声嘹亮,传得很远,尤其那花腔,宛若有人在演奏木琴)作者先用两个四字词“叫声优美”、“歌声嘹亮”概括了腊子鸟叫声的特点,再用比喻手法将之形象化,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句子。
师:你讲得头头是道,太好啦!(课件播放:弹奏木琴的声音让学生直观体会作者描写声音的形象性、生动性)师:我们怎么读这句话呢?(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声调去朗读)(分组比赛朗读)师:谁还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来?生:我喜欢写南雀的那句话。
(课件出示:南雀的语音颇有南方的腔调,叫起来嘟嘟噜噜的,就像有人高擎茶壶往茶杯里斟茶的声音)因为这句话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很形象、很逼真地描绘了南雀叫声的特点。
师:你说得真好!南雀的叫声像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现场演示:让一个学生上台高擎茶壶往茶杯里斟茶,其他学生闭目静心聆听斟茶的声音,体会作者拟声的生动性、准确性)师:你们还有喜欢的句子吗?生:写大尾莺的那句话我比较喜欢。
(课件出示:大尾莺只会那么一句词儿“唧唧鬼儿,唧唧鬼儿”,却还在孤芳自赏反复吟唱)因为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还准确地用上了“唧唧鬼儿”这个象声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师:你真会说!你能为大家朗诵一下这句话吗?(生表情朗诵,师指导“词儿”,“ 唧唧鬼儿”两个儿化词的读法,范读、齐读)谁来表演一下大尾莺孤芳自赏的样子?(指名上台表演,大家评议,老师点评)(学生表情、感情齐读此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尾莺叫声的特点。
师:你们还有喜欢的句子要读吗?生:我很喜欢写沙溜鸟的那句话。
(生读此句)(课件出示:沙溜鸟“嘀溜溜溜溜”地叫着,如同一枚水漂石,漂过平静如镜的湖面,溅起一串晶莹的水花儿)师:你很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生:因为这句话不仅用上了象声词“嘀溜溜溜溜”,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沙溜鸟叫声的特点,而且生动地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沙溜鸟的叫比喻成一枚水漂石,擦过平静如镜的湖面,溅起一串晶莹的水花儿。
师:你说得很好!沙溜鸟的叫声与水漂石的响声很相似,谁玩过水漂石?(课件出示:人们玩水漂石的情景。
音响重点播放声音,让学生静静感受)师:愿意读此句的同学站起来读,可加上打水漂石的动作。
师:当鸟儿音乐会又掀起**时,有哪些鸟儿在场呢?(课件出示:啄木鸟在拍打着手鼓助兴,山鸡忘情地大声喝彩,画眉和山雀在发表天真活泼的议论,斑鸠不满,与山鹁鸪在低声嘀咕着,布谷鸟则老是催促:“布谷!布谷!”)(指名女生齐读)师:这些鸟儿们当时的心情如何?生:很激动、很开心。
生:很兴奋、很欢喜。
生:很高兴、很满意。
生:有些鸟儿(比如斑鸠)对这场音乐会抱着不满的情绪。
师:鸟儿很高兴、很满意的心情是从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呢?生:从“啄木鸟在拍打着手鼓助兴,山鸡忘情地大声喝彩,画眉和山雀在发表天真活泼的议论”看出啄木鸟、山鸡、画眉和山雀都很高兴、很满意。
师:你能不能用高兴、满意的语气大声地为大家感情朗读一遍呢?(生读)(大家评议、全班齐读)师:从哪个语句看出斑鸠不满呢?生:从“斑鸠不满,与山鹁鸪在低声嘀咕着”可看出斑鸠不满。
师:怎样读这句话?(生用不满的语气轻声地齐读这句话)师:布谷鸟又是持着怎样的态度呢?生:布谷鸟老是在催促。
师:用什么样的口吻,什么样的语速读这句话?(生用催促的口吻快速地齐读这句话)(先让男生,再让全班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啄木鸟在拍打着手鼓……布谷!布谷!”)师:作者在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句子的意思更生动形象呢?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鸟儿们的动作和声音表达得形象逼真。
生:作者还运用了排比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不同鸟的不同动作、声音。
师:你们回答得太好啦!作者在此处运用了拟人、排比两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
(指导学生用轻快、高兴、激动的心情读写啄木鸟、山鸡、画眉和山雀的句子,用低弱、不满的语气读写斑鸠、山鹁鸪的句子,再用较快的语速读写布谷鸟的句子)(生再次有感情、有表情地齐读此句)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猜到老师要颁发给你们的第三个奖品了吗?到底是什么呢?生:是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
文中运用了很多形象有趣的象声词。
生:也是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形象感受,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师:对,作者的词汇语言这么美,表达方法这么好,不就是一份特殊的奖品吗?你们都收到了吗?学会了定会收到的。
祝大家学有所获。
(课件出示:奖品3——学习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表达方法)师:老师马上要颁发给大家第4份奖品啦!想要吗?下面大家用心来接受礼物吧!(课件出示:奖品4——学习深切、强烈地抒发感情)师:课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在抒发感情?(生回答课文第8、9自然段)(1、2大组读第8自然段,3、4大组读第9自然段)师:第8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课件出示:啊,你们这些善唱的精灵,我知道,你们本身就是大自然放飞的音符,借用你们的歌喉,对我,对人类,转达它神秘而饱含善意的问候!)作者听了空山鸟语后神清气爽,心情开朗、激动,所以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并且用丰富的想象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抒发了对鸟语的赞美之情。
生:作者在第8自然段中强烈地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师: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生:(课件出示:啊,听不够的鸟语!这是精美绝伦的山曲经典,这是大自然的原声唱片。
听上这样一声空山鸟语,心如大山一样空旷,顿觉神清气爽。
随后,好些日子,我不管走到哪里,耳畔也常常萦绕这刻骨铭心的鸟之绝唱!)这段话抒发了作者对空山鸟语的无比喜爱。
生:这段结束语在文中点题,抒发了作者对空山鸟语的赞美和难忘之情。
生:由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深切感受到了自然之音的美妙,自然生命的可爱,“空山鸟语”让作者得到了美的享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板书:神清气爽、刻骨铭心)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啦!太能说会道啦!老师想问你们,(板书)“鸟之绝唱”这个词你们如何理解?生:我认为“绝唱”这个词是指没人能赶上的演唱。
生:我认为是指鸟儿们独一无二的演唱。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是指鸟儿们精湛的、少有的唱曲。
生:作者用“鸟之绝唱”来比喻空山中的鸟叫,形象、准确、恰到好处,起到了点明题意、总结全文的作用。
生:我觉得作者用“鸟之绝唱”这个词强有力地抒发了自己对鸟语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师:你们的感悟能力太强啦!太了不起啦!老师很欣慰地恭喜你们,你们已经获得了第4份奖品,因为你们从此文中学会了如何深切、强烈地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