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真菌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5.4.3真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3真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梳理
1. 真菌的基本概念:真菌是一类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真菌可以是单细胞的,也可以是多细胞的。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即通过吸收有机物质来获取营养。
2. 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青霉和曲霉是多细胞真菌,它们的菌丝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3. 丰富教学评价: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的评价,如真菌模型制作比赛,以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校企合作:与本地食品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观真菌发酵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真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真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真菌的营养方式: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它们通过产生酶来分解有机物质,并吸收分解产物中的营养。真菌与植物、动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在于,植物为自养,动物为杂食性或肉食性。
4.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物质循环。真菌还能够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如菌根真菌与植物的根系共生,相互受益。
7. 真菌的实验:通过观察真菌的实验,可以加深对真菌结构、生理和生殖方式的理解。例如,通过制作真菌的临时装片,观察其细胞结构;通过酵母菌的发酵实验,了解真菌在面包制作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是发酵。酵母菌通过发酵过程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形成面包的孔隙结构。
5.4.3真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 Nhomakorabea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真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下:

八年级生物上册5.4.3真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3真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真菌
课题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5.4.3 真菌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型 第 新授课 1 课时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通过制作孢子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通过青霉、 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认识真菌的主要特征。 3.描述真菌的生殖方式。 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方式 教法: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 学法:观察法、 、实验法、合作交流、 资源共享法 个性化补充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教师 活动:问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演讲”准备 学生活动:起立问好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为上课做准备。 二、复习: 教师活动:回 顾细菌的结构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细菌的结构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巩固旧知。 三、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和谐的自然图片”欣赏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这些图片在生物圈中的角色。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不同,导入新知。 四、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1:出示 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 1: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做到学习目标心中明确。 教师活动 2:出示不同的真菌图片或实物,请学生识别。 学生活动 2:观察、思考说出真菌名称木耳、蘑菇、银耳、酵 母菌- 48 -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个性化补充
不同的类 别。 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 77 页中酵母菌、蘑菇的结 构图,总结真菌的结构特征。 学生活动 3:观察教材 5-47 青霉的结构图、蘑菇结构图,总结 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没 有叶绿体。 设计意图: 明确真菌的结构特征,与细菌和动、植物细胞进行 区分。 教学活动 4:引导学生观察蘑菇的菌褶中的孢子,进行“孢子 印”制作的指导。 学生活动 4:学习孢子印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 懂 得真菌是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方式。 四、练习巩固:书中 78 页判断题和选择题 五、课堂小结 对照板书进内容梳理,更进一步明确本节学目标 六 、作业 练习册中的填空、选择题必作部分 选作:同步 七、预习: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哪些 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5.4.3《真菌》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3《真菌》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拓展:
介绍与《真菌》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真菌》内容,强调《真菌》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真菌》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真菌的分类包括酵母菌、霉菌、蘑菇,其中蘑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真菌。
-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体现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疾病感染、生态环境等方面。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图示、流程图、插图等形式,将真菌的细胞结构、形态、分类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进行直观展示。同时,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如卡通形象、颜色标注等,使得板书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娱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如酵母菌在面包、啤酒制作中的作用
- 真菌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如抗生素的研制
- 真菌引起的疾病:如足癣、灰指甲等
- 真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解作用,维持生态平衡
5. 真菌的实验操作
- 真菌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的细胞结构
- 真菌的培养:实验室培养真菌,观察其生长现象
- 真菌的分类:根据真菌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真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知识点,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2)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真菌的细胞结构、生理特征、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小组讨论:针对课堂上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探究: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身边的真菌现象,如食物发霉、生物降解等,进行课后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创设和问题驱动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真菌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
5.综合题:假设你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用真菌,请设计一项研究计划,探讨其药用价值和潜在应用。
答案示例:
研究计划如下:
(1)采集样本:在野外采集新发现的药用真菌,记录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等信息。
(2)实验室研究:对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分析其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
(3)药效试验:通过动物实验或细胞实验,验证真菌的药用价值,如抗炎、抗菌、抗氧化等。
板书设计
1. ①真菌的基本特征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2. ②真菌的分类与生殖方式
-酵母菌
-霉菌
-蘑菇菌
-孢子生殖
-营养生殖
3. ③真菌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角色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发酵、疾病、生物防治等应用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知识点,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真菌的相关知识。
答案示例:真菌可以分为酵母菌、霉菌和蘑菇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常见于发酵过程中;霉菌是一类多细胞的真菌,常见的有青霉、曲霉等;蘑菇菌则是一类多细胞的真菌,常见于森林、草地等地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应用题:请举例说明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示例:真菌在人类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酵母菌用于面包、啤酒和葡萄酒的发酵;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等抗生素;某些蘑菇菌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疾病。

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3 真菌(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隶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彼此关系的多样化程度,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由他们形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地球上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内的一切生命都有各不相同的特征及生存环境,他们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学习主题的知识结构由一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和四个重要概念组成。

本单元是从认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体现了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细菌和真菌的思路。

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

通过本节学习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明确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同时为学习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本地的生物资源,组织学生识别生物的特征,对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2.学习者分析经过七年级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物的分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熟知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并使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动物、单细胞生物的细胞;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与演绎、模型和建模等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浓厚。

但是,就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来讲,八牛级学生仍处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知识的重要阶段,尤其本节内容要求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等图文资料对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做到正确、全面认识,对学生的认识方式提出锻炼和挑战。

3.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通过观察真菌图片和实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初步认识真菌的形态特点。

探索实践:通过体验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青霉的形态、结构,能够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认识到真菌结构与营养方式是相适应的。

真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真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真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真菌的分类和特点;•掌握真菌与人类、生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真菌的生活方式和分类特点;2.真菌在人类生活和生态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1. 真菌的分类及特点1.阐述真菌的基本特征;2.分类介绍真菌的几种主要类别;3.通过小组活动加深认识不同种类真菌的区别;4.探究真菌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教学方式: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2.真菌在人类生活和生态中的作用1.介绍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食用、药物、发酵等方面;2.介绍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深入理解真菌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式:讲解、实验操作四、教学准备和学生作业1. 教学准备•真菌相关的PPT及实验装置;•研究资料、实验数据记录表等。

2. 学生作业•完成课堂课内活动中的小组讨论任务;•自主学习相关资料,了解真菌对人类和环境的作用,撰写一份科普报告。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试题,测试学生理解程度;2.考察科普报告的撰写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科能力;3.通过课内实验观察及讨论,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水平。

六、教学拓展1.可以邀请相关科技人员介绍真菌的研究进展;2.安排课外实验活动,如观察真菌在不同介质中的生长情况,以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

七、教学反思因为真菌作用广泛且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观察实验、小组讨论等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真菌。

在考试、实验、报告等方面,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评估,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5.4.3真菌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5.4.3真菌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会运用所学的真菌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真菌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真菌这一生物类群的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总结真菌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真菌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3.总结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3.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总结真菌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探究真菌过程中的收获。
2.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真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真菌的形态特征。
2.提问:你们对真菌有什么了解?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等。
2.通过实例阐述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
5.4.3真菌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3真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3真菌教学设计
(2)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真菌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教学难点:
(1)真菌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的掌握,尤其是真菌与植物、动物的差异。
(2)真菌生活习性的理解,如营养方式、生长条件等。
(3)真菌繁殖方式的学习,特别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真菌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1)真菌的分类和特征有哪些?
(2)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3)真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2.小组讨论与分享: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整理讨论成果,并由代表进行课堂分享。
3.教师点评与指导: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真菌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知识点。
2.学生反馈: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了解学生对真菌知识的学习效果。
3.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与真菌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真菌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采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具,深入讲解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指导与示范,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请学生结合课本的练习第3题,查阅资料,制定“养殖食用菌”的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二题。
识。
青霉:青绿色
曲霉:黄色,黑色等。
一般在潮湿,阴暗的树下采到蘑菇。
都是进行异养。从其他生物体中获得营养物质来生活。
真菌具有真正地细胞核。
利用孢子来繁殖。
25
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你们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
③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④与细菌相比较,真菌在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之处?
⑤酵母菌的结构是怎样的?
⑥你能说出真菌的细胞结构及其生命活动的特点吗?
教师组织学生表达交流以上问题,并进行小结。
3.探究真菌的繁殖方式,学以致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孢子印,并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学生齐唱采蘑菇的小姑娘
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知识
烘托气氛,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3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进入新课。
2、教师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新鲜的蘑菇,并展示青霉、曲霉、酵母菌和蘑菇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以下问题(投影)
①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
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菇孢子的位置,数量,形态及作用是怎样的?
②真菌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
③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观察、讨论、表达交流。
教师进行评价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二题。
4.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以课本64页练习题的第4题进行本章的小结。
7分
10分
板 书
真菌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教学后记:
1.学会防霉,健康生活;
2.学会正确利用真菌,快乐生活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觉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观察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一、导
由《采蘑菇的小姑娘》入题
二、动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蘑菇、腐乳、木耳等都是真菌;我们经常看到物体发霉现象,这也是由真菌中的霉菌引起的。那么,你最想了解有关真菌的什么问题?教师鼓励
真菌
讲课教师:
学科:生物
课时:1
总课时数:22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常见的真菌种类;
2.说出青霉和曲霉在形态、结构和颜色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4.能描绘出真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2.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