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人员基本常识

品质管理人员基本常识
品质管理人员基本常识

品质管理人员基本常识

一、基本术语

质量:产品固有特性满足客户预期期望的程度(质量无绝对)

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COP)检验作业指导书(WI)检验标准(IS)常用的抽样标准(MIL-STD-105E正常二级单次抽检或GB/T-2828)

AQL:质量允许水准缺陷等级分类:致命缺陷(危及顾客生命或财产安全的缺陷,通常指安全规范方面的缺陷)

二:品质关机基本常识和技能

1、常识;品质部门的分类(IQC、IPQC、QA、QE、LQC)其中QE为品质工程师主要

负责异常的分析和品质标准化文件的制定与修改;

2、品质部各部门基本流程

IQC:接长裤送检单(包括送检单和采购订单)--审单(核对符合性)--抽样检验

(参考文件:检验标准、材料规格说明书、材料履历表SGS报告表)--判定并填

写检验报告—OK就标示待入库;NG则送MRB判定;结果分为:接收、退货、让

步接收、挑选使用;MRB成员包括:品质、采购、技术、生产

IPQC:仪器校验—提前件确认(如需)--首件确认—正常生产—巡检(一般每1到

2H巡检一次;巡检内容包括人、机、物、法、环的检查与监督)--如有异常开具

异常报告单处理—填写巡检报表

QA此部门的与IQC的基本一致(注意QA的判定结果仅有合格和不合格)

3、品质管理手法和工具;

QS七大手法:层别法(分类别)直方图(找分布)柏拉图(找重点)鱼骨图(找

原因)检查表(统计数据找异常)散布图(找关系)管制图(控制质量情况常用

X-R图)

运用起来一般情况下是:检查表(QC质量报表)--层别法—柏拉图或直方图—鱼

骨图或散布图—管制图

其中会涉及到PDCA(戴明环)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5W2H计划制定的方式(为什么(WHY)谁(WHO)什么地方(WHERE)什么时

候(WHEN)需要什么(WHAT)怎么做(HOW)成本和数量怎么样(HOW MUCH))

4M1H:4M是指;人、机、物、法。1H为环境(指温度、湿度及现场等)

4、三色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红色(不合格)蓝色或绿色(合格)黄色(让步接收

或特采)不合格品处理方式:标示—隔离—评审---处理

二、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族

ISO9001和ISO9004均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子是其中测重点不同;

ISO体系四阶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表单

ISO八大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过程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供方互利关系(不能颠倒)

ISO的宗旨精神:说、写、做一致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

成都成华珍君仁济医院 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 一、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任务 1、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通过院领导决议,成立药剂科 质控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组长由药剂科主任担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常务)。各质量管理员任小组成员。 2、质控小组的主要任务 (1)定期检查、考核全科药品质量、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全科质量与安全标准的落实。 (2)定期(每月一次)检查调剂室和药库药品管理情况,有无“四无” 药品(有无假、劣、过期失效和变质药品)。 (3)定期(单月)检查护士工作站药品质量(主要由药房执行,质控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督导持续性改进情况)。 (4)定期(单月)到临床各科室了解医护人员及病人对药剂工作意见,介绍新药,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不断提高药剂工作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5)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 行检讨,对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

(6)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对从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员工有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二、药学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质控指标)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1、调剂工作: ( 1)门诊处方总数复核率100%。 (2)门诊处方合格率》95%(抽查100张处方)。 ( 3)住院处方复核率90%,处方双签字率90%。 (4)发药出门差错率V 1/10000。 ( 5)中药饮品误差± 5%。 ( 6)无伪劣药品和”四无”药品(厂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 7)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 8)药品质量严格把关,标签、标识清晰。 (9)抗菌药的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20?30%抗菌药使用率:住院 < 60%门急诊w 40%普通门诊w 20%定期通报促使临床持续性改 (10)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w 45% 2、药库管理指标 ( 1)主渠道进药,常规药品满足临床需求。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中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中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12月3日发布, 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经过3C 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一般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 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 一、量的概念 质量的定义(GB/T19000-2000):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注: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是指明确表述出来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不言而喻的,约定俗成的公认的要求,如电视机必须有图像和声音,能正常收看收听,这是不言自明的公认要求; “必须履行的”一般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二、质量特性 ISO9000:2000版标准对质量特性作出了如下定义:“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1、产品质量特性主要包括:性能、可信性(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安全性、环 境适应性、经济性。 性能---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功能。 2、服务质量特性由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组成。 三、产品的概念 产品的定义(ISO9000-2000):过程的结果。 有下述四种通用性产品类型: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二十世纪初,主要是检验把关,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为代 表。 2、计质量管理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军需品的特殊需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军 工生产过程进行工序控制。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 姆提出了讲究质量成本,加强企业经营的全面质量管理,TQM。我国于1978年由日

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在此期间,美、英等国的“质量保证”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颁了ISO9000系列标准,并开展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又实现了国际多边互认。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吸取了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设立了质量奖。我国也在2001年开始,由中国质量协会实施,借鉴美国的做法,开展质量奖评审。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过去也曾称为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定义:ISO 8402:1994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三、八项质量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三全、一多样”。 1、全员的质量管理,依靠一体员工参加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4、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方法。新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其他方法。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 一、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情况 1、198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发布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 列标准,1994年7月换版,由22个标准组成。2000年12月15日ISO正式发布IS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标准,以及ISO9011:2002标准《质量和(或)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与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2.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 提和基础。(√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 高。(√)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14.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 理部门的职责。(√) 15.5 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16.“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17. 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 18.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19. 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 20.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185页)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质量常用术语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7、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8、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9、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10、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11、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4、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5、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6、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17、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8、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19、产品 过程的结果。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1)服务(如运输); 2)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3)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4)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20、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21、特性 1)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 2)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3)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4)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5)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总分:100分单位(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题0.5分) 1.顾客是指接受_ 产品_____的__组织____或个人。 2.顾客既包括组织外部__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___的顾客。 3.外部顾客包括__现实顾客____和潜在顾客。 4.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__要求____已被_满足_____的程度的感受。 5.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__实际____感受与__期望值____比较的结果。 6.顾客满意的基本特性包括主观性_层次性_____、_相对性_____和阶段性。 7.质量是指一组固有__特性____满足__要求__的程度。 8.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___体系___与要求有关的固有__特性____。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__顾客____需要的质量而需要进行的全部__活动__的总和。 10.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__质量____为中心,以____全员__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八项原则)分别是___以顾客为关注焦点___、领导作用、____全员参与__、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___持续改进_______、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决策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五步法包括__决策____、准备、开始、_扩展__和综合五个阶段。 13.2000版IS09000标准中提出的____质量管理八项原则______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1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_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和__为顾客服务____的思想。 15.过程是一组将__输入____转化为__输出____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我局(公司)的“十六字”质量方针是追求卓越、阳光服务、 关爱客户、和谐共进。 17.质量目标是组织在__质量方面____所追求的__目的____。 18.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__控制____组织的__协调____的活动。 19.质量目标展开的内容可包括:__目标分解____、对策展开、目标协商、__明确目标责任____和授权、编制展开图等五个方面。 20.质量管理体系是由__过程____构成的。 21.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包括质量__意识____教育、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22.标准是对__重复性____事物和概念所作的_统一_____规定。 23.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___效益___的活动。 24.现场质量管理是指___产品___加工和___服务___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 25.现场质量管理是__质量管理体系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26.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之一是促进全员__参与__,改善__工作环境____和提高员工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GB/T24001提出了基于五大要素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式,这五大要素不包括。 A.环境方针 B.策划 C.实施和运行 D.内部审核 答案:D [解答] GB/T24001运用PDCA管理思想,提出了基于环境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五大要素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式,要求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评价和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旨在预防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2. 下列标准中,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 A.GB/T 19001 B.GB/T24001 C.GB/T28001 D.GB/T 18305 答案:C [解答] GB/T28001标准用于指导各类组织通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过程及绩效进行控制,它还用于认证机构对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 3. 组织与顾客的关系是。

A.组织依存于顾客 B.顾客依存于组织 C.相互依存 D.竞争关系 答案:A [解答] 组织依存于顾客。顾客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如果组织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组织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 4. 组织与供方的关系是。 A.组织依存于供方 B.供方依存于组织 C.相互依存 D.相互竞争 答案:C [解答]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把供方、协作方、合作方都看作是组织经营战略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可以优化成本和资源,有利于组织和供方共同得到利益。 5.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不包括。 A.领导作用 B.过程方法 C.持续改进 D.卓越绩效 答案:D [解答]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1、差不多概念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操纵 QM: (Quality Manage) 品质治理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 QA: (Quality Audit) 品质保证 QR: (Quality Record) 质量记录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QP: (Quality Plan) 品质打算 2、差不多术语 2.1 品管: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与活动。 2.2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之需要的特点和特性的总和。 2.2.1 实体是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实体能够是:A 活动或过程 B 产品 C 组织体系或人 D 以上各项的任意组合 ※讲明: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a.可包括服务、硬件、软件或流程性材料,或其中的任何组合; b.能够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 也能够是无形的(如知识、概念),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c.产品能够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不愿有的结果) 2.2.2 明确或隐含之需要 a.明确的需要是法律法规要求或合同中列明的条件等, 隐含的需要则是相对明确的需要而言; b.需要包括:性能(可用性)、合用性、可靠性、可修理性、耐久性、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美观性。

性能:按照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包括正常性能、专门性能、效率等。 合用性:产品对具体不同的消费群之适合度。 寿命(耐久性):产品能正常使用的期限,包括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两种。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刻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性: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经济性: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方面。 环保性: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修理性:产品故障修理之方便与可行性。 美观性:产品的外形、美学、造型、装璜、款式、色彩、包装等。 2.3 品质: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2.3.1 品质表示法 1.市场品质:消费者所需求的品质; 2.设计品质:公司所欲达到的目标品质,以蓝图或设计规格为准; 3.制成品质:以设计品质为目标,而实际上制造出来的产品品质; 4.等级概念: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褓所做的分类或排序(例如欧洲及德国客户要求较严,而美国客户要求相对较低等)2.3. 2 品质的表示是按照需要的项目分别予以评判,加以规整形成检验标准; 2.4 品质治理:系统地运用与品质有关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技术、设备、原料及金钞票等)所进行的活动,使产品能经济有效地达成品质目标。 2.5 检验: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形所进行的活动。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管理概述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的活动,综合利用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员与活动。 1.管理职能 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计划决定组织应该做什么,包括评估组织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建立一系列组织目标。而一旦确立了组织目标,管理者必须采取相应的战术实现这些目标,并建立监督运行结果的决策制定过程。 计划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 ②制定业务决策。是指在活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宗旨方向和目标,并据此预测环境在未来可能呈现的状态; ③编制行动计划。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和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组织是决策目标如何实现的一种技巧,这种决策需要建立最合适的组织结构并训练专业人员,组织通讯网络。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与顾客、制造商、销售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 组织要完成下述工作: ①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 ②人员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 ③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 ④监视运转。 (3)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领导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关键,是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的管理过程。包括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员工的指导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最新版】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汇总 质量管理体系指的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很多人来说既复杂又熟悉,那么接下来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个知识的汇总。 质量管理体系的5W3H思维模式 1. why:为何,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 2. 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 3. 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里做?(工作发生的地点) 4. 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检查?(时间) 5. Who:何人,谁去做?(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

6. How:如何,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用什么方法进行)? 7. 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8. How do you feel:工作结果,工作结果预测。 概括:即为什么?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这就是5W3H。 8D/5C报告 8D报告。D0:准备,征兆紧急反应。D1:成立改善小组。D2:问题描述。D3:临时处理措施。D4:根本原因分析。D5:制订永久纠正对策。D6:实施/确认永久措施PCA。D7:防止再发生。D8:结案并祝贺。 5C报告。指DELL为质量问题解决而提出来的,即为五个C开头的英文缩写:描述;围堵措施;原因;纠正措施;验证检查。相比于8D 报告简单了些,但是思维基本相同。Correct(准确):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不会引起误解;Clear(清晰):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Concise(简洁):只包括必不可少的信息,不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 答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 ) 2.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 ) 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 ×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 )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 ) 14.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 ( √ )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用于认证的标准是()。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根据()。 a.统一的模式 b.上级的要求 c.组织自身的特点 3、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技术规范的()。 a.替代 b.加强c补充 4、不合格事项是指()。 a.产品某些质量特性不符合标准要求 b.质量管理体系某些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 c.产品设计某些指标不符合顾客要求 5、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是()原则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结果。 a.过程方法 b.管理方法 c.管理的系统方法 6、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活动是()。 a.质量保证 b.质量控制 c.质量改进 d.质量计划 7、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活动方式有()。 a.管理评审 b.内部审核 c.自我评价 d.a+b+c 8、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是()。 a.产品 b.过程 c.程序 d.服务 9、管理评审是谁的责任()。 a.最高管理者 b.管理者代表 c.质量经理 d.a+b+c 10、发现不合格应采取()。 a.纠正措施 b.质量改进 c.原因分析 d.控制非预期使用 11、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是()。 a.ISO9001标准 b.质量手册 c.适用的法律法规 d.a+b+c

12、纠正措施跟踪指的是()。 a.跟踪抽样 b.跟踪检查 c.验证确认 d.a+b+c 13、ISO9001中7.5.5搬运是指()。 a.产品完工后交付顾客的搬运 b.从原料直至成品交付的搬运 c.仓库储存中的搬运 d.a+b+c 14、可追溯性可涉及()。 a.产品 b.记录 c.校正 d.a+b+c 15、以下哪项活动必须由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来执行()。 a.管理评审 b.合同评审 c.内部审核 d.a+b+c 16、返工是使不合格品()的方法。 a.满足顾客要求 b.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c.符合要求 d.a+b+c 17、能力是组织、体系或过程()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a.实现产品 b.实现顾客要求 c.持续改进 d.a+b+c 18、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主要目的是()。 a.识别不同的产品 b.识别产品的状态 c.防止不合格品流转 d.a+b+c 19、验证是提供客观证据对()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a.顾客要求 b.规定要求 c.合同要求 d.特定要求 20、对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应在()进行。 a.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 b.签订合同之后 c.将产品交付给顾客之前 d.采购产品之前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主要包括() a.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策划 c.质量改进 d.建立管理体系 2、顾客要求是指( ) a.明示的 b.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c.不言而喻的惯例 d.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下列()是顾客满意的程度基本特征 a.主观性 b.经济性 c.层次性 d.客观性

品质管理基本知识及名词解释.

品质管理基本知识及名词解释 2008-03-10 09:01:09| 分类:学习课堂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名词解释: 1、QC:品质控制(Quality Control) (1 QE:品质工程 (Quality Engineering (2、QA:品质稽核(Quality Audit (3 IQC:进料检验(In Quality Comming (4、FQC:线上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 (5 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Control (6 IPQC: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2、什么叫品质:指具有满足顾客需要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a.有用性 b. 安全性 c.舒适性 d.依赖性 3、什么叫管理: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活动。 4、什么叫品质管理:指为了最经济地生产出与需要者相符合产品的一切手段。 5、品质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判定和贯彻执行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品质的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经满足客户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 6、品质管理的目的:

(1)、使其与制品仕样一致,使顾客满意;(2)、使下道工序的作业不受影响地持续进行;(3)、使不再发生错误动作;(4)、通过对作业者的检查,使其认识到正在确认的结果;(5)、研究改善检查方法。 7、品质管理的效果:为什么品质管理是必要的,为什么要去做: (1)使不良品减少,制品品质要均一;(2)制品的成本降低;(3)生产量增加; (二)、品质管理的历史演变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QC (1920-1940年 (a特点:专职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才能保证到达用户手中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 (b优点:不合格产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c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M (1940-1960年 (a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如排列图、柏拉图等通过统计手法来获得品质的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产品波动的异常因素,提高一次性成品率,减少废次品造成的损失。 (b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c局限性: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忽视了生产者的能力和技术,因而,使人们误以为品质管理就是统计专家、数量专家的事,影响了它的普及。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当代 (a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光靠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已无法达到,要达到上述要求, 势必需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因而,就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除此之外,它还蕴含着“预防为主”、“下工序是有用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知识汇总adi4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考试试卷请各位学员认真阅读答卷要求后,再做答题 答卷要求:

考试试卷 姓名: 部门: 培训时间: 授课讲师: 一、选择题(共计10分,每题1分) 1.不能用作质量体系审核依据的是() ISO9001 A.ISO9004 B.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C.合同 2.下面哪种情况是审核的证据() 作为陪同人员反映“产品设计开发的要求没有输入” A.产品研发工程师承认产品设计开发的要求没有输入内容。 B.因为研发人员没有保存,所以产品设计的要求没有输入。 C.A+B+C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被用于() 鉴别质量问题的检验能力。 A.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规定要求的符合程度。 B.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C.以上全都是。 4.依据标准的要求,内审活动的安排应基于() 运作活动的时间安排 A.第三方监督审核频率 B.被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的审核的结果 C.以上全都是 D.以上全不是 5.审核员应寻找发现()的证据。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A.所宣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实施 B.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活动是否有效地工作着 C.以上全都是 6.返修、返工是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为使其达到() 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 A.产品验收标准规定的要求 B.预期的使用要求 C.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7.对一项审核中查明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解决的活动叫做() 纠正措施 A.不合格项控制 B.内部审核 C.管理评审 D.评审报告 8.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目的是()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A.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B.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C.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 9.审核计划内容不包括() A.首次会议与末次会议的时间 B.将要被审核的部门和过程内容 C.管理评审的决议 D.审核进行的时间 E.审核的范围和依据 1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未规定形成文件的是()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 认证,就是“ 中国强制认证” (英文名称为“ 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 ”,缩写为“ CCC,简称“3C” 认证)。? 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 ,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发布,2002 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3C 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 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 4 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通常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 4 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 5 标志加施获得认证证书的汽车,应在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右上角(按汽车前进方向) 加贴规定的认 证标志,应使用规格为60mm勺认证标志。 第三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对于认证产品进

品质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IS09000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是英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的缩写;它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ISO9001 : 2000版是将ISO9000(1994版)中三种质量保证模式(ISO9001、ISO9002、ISO9003 )合并而成, 即采用单一标准(ISO9001 )并使此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任何行业,其结构由1994版的要素结构转变成现在的 过程方法的模式结构(即PDCA的逻辑化结构);从产品形成各阶段的控制方式转变为以顾客为核心的过程导向 方式,使其符合管理的发展潮流,它和ISO9004标准相协调与ISO14000具有相容性,从而推动组织通过标准的 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期望。 过程方法:组织系统的识别,并管理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过程:是指运用资源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是质量管理活动所关注的基本单元 过程方法的内容:1、研究过程,即识别过程2、明确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3、识别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资源 4、确定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所必需的活动并明确活动的程序 本标准的名称不再用“质量保证”一词,从而反应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既包括产品质量保证还包括顾客满意 本标准使用的术语“组织”取代原标准的“供方”,现在使用的“供方”取代原来的“分供方”。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关联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 ISO90001 : 2000质量管理体系目标要求中共有48个程序文件和1个质量手册;而最基本的6个程序文件为:《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内部审核程序》《预防措施程序》持续改进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一,强调持续的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测理分析和改进构成PDCA循环,对这一循环的持续改进将构成螺旋上升,使PDCA循环又进入一个更高层次。 ISO9004 : 2000标准旨在为管理者通过运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提供质理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指南 ISO9001: 2000标准旨在满足产品规定的要求,规定使顾客满意所需的质理管理体系的最好低要求,组织可通过_________ 符合ISO90001标准的要求来证实“满足要求的能力,确保组织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互利的供方关系 二、质理管理体系方法: 1、目的:致力于质理管理,建立管理体系,提供系统而严谨的逻辑步骤,运作程序实现质量方针目标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管基础知识(1) QC 七大手法 1、查检表 2、层别法 3、散布图 4、直方图 5、柏拉图 6、管制图 7、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其它常用QC 手法:关联图、系统图、箭头图、矩阵图(此属新 QC 七大手法);推 移图。 我们常说的QC 七大手法其实就是“旧 QC 七大手法”,“新QC 七大手法”和“旧 QC 七大手法都是20世纪70年代以完全形式出现, 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 在工厂管理、 特别是现 场品质管理上,“旧QC 七大手法”的实用性比“新 QC 七大手法”更为实用。 所以很多人提起 QC 七大手法时自然而然地就指“旧 QC 七大手法”。 QC 七大手法中,查检表和层别法几何每个工厂都会用到。 散布图除非特殊性行业(如压铸、炼铁厂)会常用,一般工厂很少用。 直方图的应用一般大中型企业会用,小的加工企业很少用,因为其对统计有很高的 要求,数据量也有点大,不过很实用。 柏拉图和鱼骨图在生产品质管理(现场)上可以说是七大手法中最为实用、也最好 用的手法,通俗易懂。 管制图一般会在“ SPC ” 一一制程统计品管中常常见到,不过“ SPC ” 一般中小企 业很少用,因为其对统计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想做好统计, 比较稳定、制程量比较大才行。 AQL :品质允收水准 CRI :致命缺陷 AC :允收 RE :拒收 、ISO9001 : 2008八大原则是什么?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0管理职责 6.0资源管理 7.0产品实现 8.0分析、测量和改进 五、精神和精义是什么? 精神:怎么说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一一写自己所做、做自己所写、说自己所做 精义:持续改 进(P 、D 、C 、A ) 六、ISO9001 :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最少要制定哪些程序文件(须制定哪些文件) 1、《文件控制程序》 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七、ISO9000标准族四大核心是什么 A :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 :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一要求 C : 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一业绩和改进指南 D : ISO19011 —质量(或)一环境体系审核指南 前提条件还有:制程相对 、品管常用英语缩写代码 IQC :进料检验(品管) QA :品保/品质稽核 IPQC :制程检验(品管) QE :品质工程师 OQC :出货检验(品管) QCC :品管圈 通常所指的抽样标准是:美国军用抽样标准 MIL-STD-105 E H( GB2828 MAJ :严重缺陷 MIN :轻微缺陷 1、以顾客为中心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四、五大版块是什么? 4.0质量管理体系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1.什么是品质? 品质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要素属性的总和。 2.什么是品质政策? 品质政策是由公司最高决策者正式颁布,是实施组织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3.品质保证从工作方式上分类怎样?大致内容是个么? 内部质量保证、向所有者及员工保证、向最高管理者保证、外部质量保证、向顾客保证、向认证机构保证、向社会保证。 4.品管工作从哪几方面入手? 来料管制—制程管制—出货管制 5.公司的抽样计划是什么? 公司的抽样计划是: MIL-STD-105D Ⅱ级检查标准 6.BOM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BOM的中文意思是用料清单即BILL OF MATERIAL 7.CPA中文意思是什么? Correct & Prevent Action的缩写.意思是纠正及预防措施. 8.AQL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AQL的中文意思是:允收水准即ACCEPT QUALITY LEVEL CR为0、MA为0.65、MI为1.0。 9.TQM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TQM是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即全面质量管理. 10.品质管理中的三色管理指什么? 三色管理是指:红色–严重不合格,报废(不干胶) 兰色 -代表合格,允收(标志:QC PASSED印章、不干胶) 黄色–不合格,拒收(不干胶)

11何谓”5W2H”? What: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做什么好?有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浪费? Why:为什此人做?为什做此事?为什么在那里做?为什么在那时做?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有浪费? Where:在何处做?正在何处做?在何处做好?有何处能做?何处该做?何处浪费? When:何时做?何时正在做?何时做好?何时能做?何时该做?何时浪费?、Who:何人做?何人正在做?何做好?有何能做?该由何人做?何人浪费? How:如何做?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没有其他方法吗?没有其他该做的?如何浪费? How Much:成本多少 12.何谓7S?它的作用是什么? 整理、整顿、清洁、素养、节约、安全因为它的第一个字母为S,故称为7S. 它的作用有:(1)提高企业形象 (2)提高员工归宿感 (3)减少浪费 ★整理: 不再使用的清理掉 不常使用的 -贮存.备用! 经常用到的保留于现场养 每天用到的随手中取处 ★整顿:场地进行规划; 物品摆放整齐; 容易混淆、容易遗忘的物品进行标识; ★清扫:清扫现场场地(地面、墙板、天花板等上的物品) 彻底清理、润滑机器工具; 节能防污、(水、气、油、噪音等); 修理破损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