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初高中知识衔接

合集下载

初三衔接高一化学知识点

初三衔接高一化学知识点

初三衔接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在学习中最抽象、最难以理解的一门学科之一。

然而,对于即将进入高中的初三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高一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阶段,化学学科的难度会明显增加,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

因此,本文将探讨初三阶段学生如何衔接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首先,初三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高一化学概念。

例如,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在初中阶段,学生可能只是简单地了解原子的存在,而在高一化学中,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初三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请教老师来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高一化学的内容。

其次,初三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和熟悉一些高一化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来为高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操作是学习化学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三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或其他途径的实验课程,了解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以及实验装置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等。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实验的要求。

进一步地,初三学生还可以通过扩展和延伸初中阶段的知识,来了解一些高一化学的拓展内容。

例如,初中学生只了解到一些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而高中化学则会介绍更多元素和化合物的信息。

初三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一些高中化学教材,了解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为高一的学习做好准备。

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提前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和挑战。

最后,初三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科学活动和竞赛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参加化学知识竞赛,参观化学实验室等。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竞争,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综上所述,初三学生衔接高一化学知识点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除了学习基本的概念和实验操作,他们还应该自主学习高中化学教材,了解高中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同时,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竞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中考化学备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中考化学备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中考化学备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门学科,想要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至关重要。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例如,常见元素的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

而高中化学则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元素周期表方面,初中化学要求学生了解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等基本知识。

到了高中,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更加深入,需要掌握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等内容。

这就要求学生在中考备考阶段,对初中所学的元素知识有扎实的掌握,为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初中化学实验多以简单的定性实验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化学原理。

比如,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等。

而高中化学实验则更加注重定量分析和实验设计,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中考备考时,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反应原理也是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

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而高中化学则会深入探讨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内容。

在中考备考中,学生需要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原理有清晰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化学反应。

在化学计算方面,初中化学的计算相对简单,主要涉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高中化学的计算则更加复杂,需要运用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化学原理,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的计算。

所以,在中考复习时,要打牢计算基础,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解题速度。

此外,初中化学中的一些概念在高中会有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只是简单提及,而在高中则是重点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大全化学有多重要?学习化学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未来深入其他相关学科提供支持。

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大全,欢迎参阅呀!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大全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考点一.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案了解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为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联系;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回顾与扩展。

教学重点: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回顾。

教学难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延伸应用;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整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等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通过实例引入化学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了解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之间的联系。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Step 2:复习初中化学知识1. 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点。

2. 练习初中化学相关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Step 3:拓展化学知识1. 介绍高中化学中的新知识点,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对比。

2. 演示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

Step 4: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化学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

Step 5: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课外阅读、练习题等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化学知识的衔接与延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024年初升高化学无忧衔接(通用版)衔接点01物质的分类(解析版)

2024年初升高化学无忧衔接(通用版)衔接点01物质的分类(解析版)

衔接点01 物质的分类初中要求只是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高中要求1. 了解分类的方法一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2. 理解氧化物的分类及其各类氧化物的性质、制法;3. 了解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初高考点对接七初中化学盲点区 高中化学纯净物[-谜-混合物-一溶液_浊液无机物-厂金属单质一单质~\L ■非金属单质1-纯净物-「酸-化欲-碱-盐碱的分类_______■氧化物的分凳L —元酸ng 出一二元酸I 多元酸----、按电菠出电离出 __息。

基氧根高球目 一 一兀例L 多元碱「皿: 按酸碱中和费——稣盐「酸性氧化物A 按氧化物性质——碱性氧化物j 两性氧化物-酸的分类wA 盐的分类 W•••♦,初中知识温故tA-回顾一物质的简单分类1.物质的简单分类表「混合物'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物质<纯净物<化合物,厂酸碱无机化合物〈盐氧化物I有机化合物回顾二几组重要概念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宏观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性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例如空气是混合物,由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含有N2、。

2、C02、田0等不同种分子水是纯净物,由水(H2。

)分子构成;氧气是纯净物,由氧(。

2)分子构成【易错提醒】(1)不要被“洁净、混合”等字眼迷惑,洁净物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洁净的空气、干净的矿泉水就是混合物。

(2)不要被物质的名称迷惑,例如:二氧化碳是物质的名称,“氧”“碳”指组成物质的元素,不是两种物质,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2.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类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由回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方法必须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必须是纯净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必须是化合物举例氮气(N2)、氢气(田)、氧气(02)、铁(Fe)和碳水(H2。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初高中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阶段。

教学重点:初中化学知识复习,高中化学知识介绍
教学难点:初中化学知识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初中化学知识
1. 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

2. 练习初中化学知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介绍高中化学知识
1.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示范,引导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2. 讲解高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三、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示范
1. 通过具体的例题或案例,展示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总结,为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初中化学知识、介绍高中化学知识,以及展示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示范,使学生在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高中化学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重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实现平稳过渡。

九年级化学 初、高中知识衔接

九年级化学 初、高中知识衔接

⑦NaCl + AgNO3===AgCl↓+ NaNO3 +H2O
第五部分
初、高中知识衔接
B组
写出下列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氮气、氯气、氖气、白磷、臭氧 ( 2 )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五氧化二磷、三氧化硫、氧化铜、一 氧化碳、四氧化二氮、七氧化二氯
硝酸钙、硝酸铵
第五部分 初、高中知识衔接
④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碳酸亚铁、碳酸钡、
碳酸钙、碳酸铵
⑤磷酸盐: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铁、磷酸亚铁、磷酸钡、 磷酸钙、磷酸铵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物质:亚硫酸钡、碳酸氢钠、碳酸氢钙、 磷酸二氢钙、氯酸钾、次氯酸钠、高锰酸钾、醋酸、酒精、葡 萄糖、甲烷、乙烯、乙炔。
第五部分
初、高中知识衔接
SO3+H2O===H2SO4;P2O5+3H2O(热)===2H3PO4;N2O5+
H2O===2HNO3。 ②在常见的碱性氧化物中,只有K2O、Na2O、BaO、CaO等少 数几种强碱的碱性氧化物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可溶性碱。如 CaO+H2O===Ca(OH)2;Na2O+H2O===2NaOH;BaO+H2O===Ba( OH)2。 ③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多元酸和 碱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控制酸和碱的比例不同即可得到正盐
或酸式盐,如CO2和碱的反应。
第五部分 初、高中知识衔接
碱过量时生成正盐:CO2+2NaOH===Na2CO3+H2O(CO2不足
量); 碱不足时生成酸式盐:CO2+NaOH===NaHCO3(CO2过量)。 磷酸与NaOH反应时会生成磷酸钠、磷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 三种盐。 (2)四条纵线 ①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②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案概述本教学案是为了帮助初中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研究而设计的。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学生已经研究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概念,但是在高中化学中,他们将会面对更加深入和复杂的内容。

因此,为了确保他们能够顺利适应高中化学研究,本教学案将重点关注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目标本教学案的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巩固和回顾初中化学知识;2. 引导学生理解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联系和延伸;3. 培养学生提炼和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内容单元一:基本概念回顾本单元旨在回顾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特点。

学生将通过课堂讲解和练题回顾这些知识,并与高中化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对比。

单元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本单元将重点讲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概念和应用。

学生将研究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并通过化学计量进行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化计算。

同时,还将介绍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和反应速率的概念。

单元三: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本单元将介绍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

学生将研究如何阅读和理解元素周期表,并理解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结合方式。

此外,还将探讨化学键的特点和分类。

单元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本单元将讨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概念。

学生将研究如何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并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此外,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本教学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与练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实例引导: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3.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研究效果。

4. 实验教学: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本教学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问题回答准确度和合作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 (2019潍坊改编)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 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OH-=== 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 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 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Ⅰ.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2_K_O__H__+__M_g_C__l2__=_=_=__2_K_C__l+_;Mg (OH)2↓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 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2++2Cl-+2K++2OH-=== Mg(OH)2↓+2Cl-+2K+;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Mg2++2OH-=== Mg(OH)2↓。
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9)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
一种气体。

2NaHCO3=====
Na2CO3+H2O+CO2↑
考向3 加和思想 (10)已知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该 反应生成的酸能与碱中和。请分别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其下端浸在水中,继

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产生高度差,在一定时
间内,水柱不回落
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
(填字母代号)。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不_溶_ 于水
____
(6)在高温下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 8Al+3Fe3O4=高==温== 4Al2O3+9Fe
(7)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8)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的NH3和CO2,生成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 溶)和一种氮肥。
五、碳及碳的化合物—— 硫及硫的化合物 7. 我们曾学过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可表示为:
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
物转化关系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___S_O_3_+__H__2_O__=_=_=_H__2_S_O4
初高中知识衔接
专题七 初高中知识衔接
一、未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依据:元素种类守恒、原子个数守恒)
考向1 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
(1)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 4Fe(OH)2+2H2O+O2=== 4Fe(OH)3
(2)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O+CO2↑
(
填字母代号)。
A. K+、Fe2+、Cl-、SO2-4 B. Na+、Ca2+、NO-3、OH- C. Na+、Ca2+、Cl-、CO2-3
D. NH+4、Ba2+、Cl-、NO-3
三、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
4. 初中阶段:物质得氧和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高中阶段:凡是有
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
Cl2+2NaOH=== NaCl+NaClO+H2O 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2. 根据类比思想书写化学方程式 (1)可溶性碱对应的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生成对应的碱 初中:氧化钙与水反应 CaO+H2O=== Ca(OH)2 高中: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H2O=== 2NaOH
(多选,
填字母代号)。
A. Cl2+2NaOH=== NaCl+NaClO+H2O B. 4P+5O点2=燃==== 2P2O5 C. Zn+CuCl2=== Cu+ZnCl2 D. 3NO2+H2O=== 2HNO3+NO
四、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甲烷、氨气
5. (2019广东改编)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
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
原反应同时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合价改变判断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
是D
。(填字母代号)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填字母代号),该反
应的还原剂是 Fe (填化学式)。
A. Na2CO3+CaCl2=== CaCO3↓+2NaCl B. Fe+CuSO4=== Cu+FeSO4 C. Ca(HCO3)2=△==== CaCO3↓+CO2↑+H2O D. CaO+H2O=== Ca(OH)2 (3)下列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元素中进行的是A,D
(1)1摩尔水中氢原子数目是
_____1_.2_0_4_×__1_0_24_(或__________________个;
(2)12摩×尔6.水02中×氧10元23)素质量为 16
g。
九、燃烧需要氧气——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2. (2019海南)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 (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2)资料显示:①H2+Cl点2=燃==== 2HCl ②2Mg+CO点2=燃====2MgO+C。 据此你对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 NaClO+H2O,分别写出Br2与水,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B。r2+H2O=== HBr+HBrO
Br2+2NaOH=== NaBr+NaBrO+H2O
八、物质质量——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目) 11. (2018泰安改编)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 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 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 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下:
氧化钾与水反应 K2O+H2O=== 2KOH
(2)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初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 H2CO3 高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 H2SO3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H2O=== H2SO4
(3)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初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CO2+2NaOH=== Na2CO3+H2O 高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SO2+2NaOH=== Na2SO3+H2O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SO3+2NaOH=== Na2SO4+H2O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2+2NaOH=== Na2SiO3+H2O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锂(LiOH)反应CO2+2LiOH=== Li2CO3+H2O 初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CO2+Ca(OH)2=== CaCO3↓+H2O 高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 SO2+Ca(OH)2=== CaSO3↓+H2O
请回答:
①如图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2H:++
2-
CO3
===
H2O

CO2↑
;②写出一个与Fe+Cu2+=== Fe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F_e__+__C_u__S_O_4__=_=_=__F_e_S_O_4;+ Cu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D
个数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 a+2b=c+2d

(用a,b,c,d表示)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
也可以是K2SO4(或硫酸钾
和MgCl2(或氯化镁) 。
)
七、金属活动性顺序——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9. (2019哈尔滨改编)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方法。 (1)观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O2-、F -N、e 、Na+、Mg2+。 (2)类比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某些非金属单质间也能发生置换反应, 如Cl2比Br2活泼,能与HBr发生反应:Cl2+2HBr=== 2HCl+Br2;已 知Cl2比N2活泼,则Cl2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_N_H__3_+__3_C_l_2_=_一=_定_=_条=_=件_=_=__N_2_+___6_H_C__l _。
六、元素或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8. 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 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 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有x个Na+、y个S2O-4 ,则该溶液电荷 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
离子 K+ Mg2+ Cl- SO42-
的物理性质。
(3)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4)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 后,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6.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 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如图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 a仪器名称 试管 ,b仪器名称 酒精灯 。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D (填序号); 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C (填序号), 收集一瓶氨气的方法是 向下排空气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