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化学高效课堂中导学案
浅谈运用导学案践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浅谈运用导学案践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实现高效教学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我从三方面谈谈运用导学案践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21-01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就要由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如何实现高效教学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伴随着我校师级教科研课题《高中各科导学案的应用》立项和实施,,导学案就是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之下的系统设计,我从三方面谈谈运用导学案践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1科学编写高效学案1.1研读课标作指南:导学案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所做的设计,集教师“导案”,学生“学案”、“练案”于一体的“教学合一”的文本。
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想教有方向、教有目标、教有效益,就必须首先熟读课标,研究课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结合新课程标准编写学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制定学案,梯度科学,问题引领,只有在这样的理念设计下的学案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1.2运用集体智慧探索高效学案:导学案设计当然可以由个人独立来完成,但是作为一个高质量的导学案设计,发挥集体的智慧是明智之举。
我们学校每周三下午理科组集体备课活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坐一起研讨导学案的设计和反思。
我校学案编写的基本流程为:个人初案——备课组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形成个案——课中形成续案——课后形成补案。
1.3学法指导孕育其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知识是永远学不尽的,尤其是在这个知识飞速增长,信息瞬息万变、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教材中的知识只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如果就知识论知识的学习,永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在高效课堂上,研究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有效自学?如何整合课内外资源搜集有效信息?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如何进行问题展示?如何进行问题质疑?如何用好纠错本?如何用好双色笔?如何整理学习笔记?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导学案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要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指导,改变过去单一被动、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而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利用“导学案”构建化学高效课堂思考论文

利用“导学案”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思考【摘要】为继续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一场“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活动正在全国各个中小学蔓延。
从今年开始,我校各年级各学科也相继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并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到衡水中学、宜川中学、昌乐二中等名校参加学习研讨,企图求取真经。
其中,使用“导学案”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利器成为广大教师和领导的共识。
本文就利用“导学案”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using the “guidance case” thinking efficient classroom building chemistrywang wei【abstract】in order to continue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 “build efficient classroom”teaching reform activities are in variou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pread. beginning this year, my school all grade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have also put this vigorous reforms. and has organized several high school teachers to hengshui,yichuan secondary schools, two middle schools participated in changle study of the issues in an attempt to strike a canon. among them, the “guidance case” as a tool for building efficient classroom to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majorityof teachers and leaders.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guidance case” building a high school chemistry class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talk about their experiences.【key words】guidance case; build; efficient classroom 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渠道。
乙醇导学案

高二化学“262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者王桂双校对“262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组时间 2012年4月24日编号1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新授2课时,习题1课时,本节3课时。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48-52页,划出重要知识,ABC层同学规范完成导学案预习自学部分,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知识认真阅读合作探究题目,以备课上能马上开展讨论【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官能团的概念;了解乙醇等常见醇的熔点、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掌握乙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等重要的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乙醇中O--H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取代和消去反应,体会官能团的作用,采用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另外,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闪现创造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思想情感: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消去实验,边观察,边思考。
出现的实验现象,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对检验酒后驾车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讨论归纳(一)课前导学案预习案——预习自主学习《我自学,我学会》【阅读课本】阅读48-52页试分析以下物质的官能团,并分别属于哪类有机物?3--1、醇酚定义酚。
一.乙醇的结构和性质1.乙醇的物理性质纯净的乙醇是液体,密度比水,沸点,易挥发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本身是良好的溶剂。
2.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结合上述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在谱图中有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出现组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应该是。
课中探究(二)互动探究——小组学习《我合作,我会学》三.化学性质:提示 O—H C—O 键的极性较大,易断键1. 乙醇与钠的反应反应※反应方程式:CH3CH2OH+Na →知识拓展:①乙醇与钠反应时,分子中断裂的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
浅谈对化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体会与反思

浅谈对化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体会与反思作者:孙文科来源:《学周刊·A》2013年第10期摘要: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是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在走,而学生的思考也仅仅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进行的被动思维,就像孙悟空始终跳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
那么,如何改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呢?我校经过对各地多种成功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终于催生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四步互动”课堂。
关键词:导学案综合素质体会与反思实施困惑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为了充分践行我校“和谐发展、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我校成立了教科室,并挤出经费,先后派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到江苏的洋思、山东的杜郎口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取经归来,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参与课改,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教师,终于形成了以构建“四步互动” 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南州中学课改模式,于是“导学案”应运而生。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有了导学案的新课堂,学生更有热忱、更有信心、更加认真、更加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
下面我就以“制取氧气”一课为例谈谈新课改以来我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为学生认真听课导航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为指导学生主动预习、学习新课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我校的导学案上体现了本校“四步互动” 课堂的新课改成果,是对“四步互动”课堂上教与学的指导。
“四步互动”课程模式,分为“目标揭示,学法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巡导”“学生展示,教师精导”“边练边清,巩固提升”四个基本步骤。
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学生听课,任务更明确,条理更清晰。
我们在导学案上明确指出了本堂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要解决的问题,还明确指出本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方法。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学习心得(4篇)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学习心得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了解到了导学案的概念、设计原则、设计步骤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具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我对于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
导学案是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学习指导工具,它通过良好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它具有问题和目标导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可以使课堂达到高效、有序、有趣的状态,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具有充分的前瞻性和设计合理性。
它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思考,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它还应该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关联性,能够清晰地指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此外,导学案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再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导学案的设计步骤。
导学案的设计包括问题定义、课题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式选择等几个方面。
我通过学习了解到,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问题和目标,思考导学案的设计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要进行课题和学情的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导学案。
最后,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导学案的具体设计方法和技巧。
设计导学案时,要注重问题设计和启发性设计。
通过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通过启发性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独立思维。
此外,还要注重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浅谈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摘要: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就是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们都在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而追求高效课堂,是我们学校所有教师共同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在课堂上既要遵循共性,又要突出自己课堂上的个性,体现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及教师风格。
课堂教学从参与者来看,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在“导”上。
教师既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将从教学路上对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进行分析。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课例研究以前都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不仅被动而且还缺乏兴趣,我们学校一直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路上,也为此邀请金太阳的专家多次到校对我们进行培训,我们也一直在摸索着利用金太阳高效课堂的模式进行授课,并利用金太阳导学案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导学案”这一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们教师也在不断地尝试,也以此做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断的探索。
我们课题组通过集体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促进高效课堂的推进。
我们课题组以《22.1.1二次函数》为课例,引用金太阳导学案进行教学,首先做为授课教师的我把教学过程设计好,再由我们课题组进行集体备课并加以修改。
这节课属于概念课,数学概念本身对数学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也要注意概念的应用。
数学概念是用定义来叙述,现已形成的概念都是概括性强且简练地表达了数学对象的车质属性,所以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实际生活,经过大家的讨论把本节课的“情景导入”这一环节联系实际问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比赛为引例,这些都是学生课前非常熟悉的,可以达到课前自学的目的,也能使学生更深层的理解概念,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检测学生课前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的程度,再根据学生自学的程度定教,真正实现“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
“导学案”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的应用作者:孙丽华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年第03期以“导学案”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酸与甘甜;而从常规教学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可以说是教学的重大变革。
一、统一思想,转变角色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对教师的适时培训,领导和教师已经在思想观念上真正意识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经不再是搞不搞的问题,也不是议论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沉淀下来怎样搞的问题。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形式上看,把教师从三尺讲台解放出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充当教师,展示、讲解、点评。
教师的真正作用在于解惑和答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控制学生活动的进程。
教师由原来的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身份变为导演,学生由观众变为真正的演员,在教师这一总导演的统一指挥下,展开独学、对学、组学以及展示、讲解、点评与质疑,学生演的如何取决于教师的导演艺术,即导学案编撰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机智,这是教师思想和角色的重大转变。
二、树立典型,实施引领尽管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了共识,但因为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仍有部分教师消极对待改革,应付了事。
针对这一现象,除领导重视外,更主要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时树立典型,实施科学引领,确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推进。
通过教研活动,把大家公认的成功课例推荐出来,进行观摩学习引领,并树立学科教学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通过校本示范和引领,教师成长速度快,不仅认识提高了,而且行动得到统一,再加上教师的“一帮一”帮带作用,课堂上教师更有激情,学生更加活跃,可以大大增强教师的信心。
我想这都得益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得益于教师的典型模范作用,得益于学校措施得力、方法得当。
三、集体备课,分层导学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很繁琐,要求教师查阅资料和分析学生的工作量较大,不适合教师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这就要求教师广泛参与,集团作战。
高效课堂导学案制作比赛《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

学科
化学
主备人
理综18唐波
课程
标准
解析20分
本章(单元)
名称: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学式,化学反应基础之上,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地开始,是学习后面化学方程式计算,及化学方程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界存在的几大规律之一。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
2、通过守恒原因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变化实质的化学观念,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通过练习实际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运用。
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通过视频动画展示突破难点。
学情:
学生通过前面4个单元学习,有一定的化学反应储备,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一定了解,熟悉常见的物质化学式,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对学
5分
1、各对子针对自学导航探究一、二交流,修正;
2、对子检查探究三、四,能背诵。
群学
10分
1、组内同学在对学基础上,向会的同学请教,将组内疑问记录下来准备黑板展示。(5分钟完成)
2、小组合作完成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做好记录。(5分钟完成,组长分配好实验任务做到人人有任务,团结、合作又高効)
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实验方案不够完善的进行修正后才能实验。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有: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改变的有: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可能改变的有:物质状态,化合价。
3、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时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产生的反应一般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防止物质进入或跑出而影响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化学高效课堂中导学案
摘要:我县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于是我们推行了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模式。
导学案使用成了推行该模式的关键。
于是我从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实施后的困惑进行阐述.。
关键词:改变传统、主动发展、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的困惑
这几年我县实施高效课堂改革,高效课堂理念冲击各个学科的课堂,并在校园中显示出不同以往的迹象。
这给了我机遇,让我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我、我的同事们、学生们在高效课堂中互相学习,相互提高,我不断的成长课堂教学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统教和学生被动的学的陈旧方式,要由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如何使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于是我们推行了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模式。
我们全县中小学都积极推行了“五步导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一些成效。
就该模式而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下面就我在设计和实施导学案过程中谈些体会与见解。
一、导学案的设计
什么是“导学案”?我认为:“导学案”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
教案侧重于教师怎么教,而学案侧重于学生怎么学。
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因此设计导学案时就要考虑每个阶段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面设计导学案:课前学习指导、课堂问题探究、课堂小结、达标练习、课后提高练习(1)课前学习指导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预习。
预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把书简单的看一遍。
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本课题的学习内容,怎样让学生进行预习呢,我的做法是:将学习内容以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通过预习解决这些问题。
(2)课堂问题探究过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达成课堂目标。
在课堂活动中老师应该是导演,学生应该是演员。
为了实现课堂目标,老师要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做什么,比如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等,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体现出来。
而每一环节中学生是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做了?老师同样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实
验探究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设计课堂学习过程“导学案”时应重点突出探究过程的设计。
如我在设计《常见的碱》这一课题的“导学案”时,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教材中没有探究实验,但该知识点非常重要,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并且考查侧重于知识的应用。
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住这个反应是达不到课标要求的。
于是我就在导学案中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学生猜想能,因为书上有这个反应。
2.怎样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学生就会结合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提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
但在进行实验时却观察不到现象。
4.讨论:除了上述实验,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时学生就开始讨论,说出了很多种方案。
经过师生评价总结出了几种比较典型的方案。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等后面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我们还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这不仅为碳酸钠性质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充满了期待。
(3)课堂小结能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导学案”中可以
设置这样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要在课下努力完成。
(4)达标练习设计要有层次。
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涉及本课题知识为主,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
既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又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③控制习题数量,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④避免教师占用过多讲解时间,在练习中可适当给出提示或答案。
二、导学案的使用
怎样使用“导学案”?我的做法如下: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
教师课前收上来对学生完成的预习进行批改。
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课堂上教师不讲,让学生自己展示。
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以导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组织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导学案和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通过学习小组与同学讨论和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对与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全班同学集体解决。
三、实施“导学案”的困惑
实施导学案,教师要投入很多精力,为了设计一堂导
学案,教师往往要花费四到五个小时。
设计时虽然很累,但是使用后感觉很有价值。
因为整个教学中所用的导学案是自己编写的材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师不需要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上再花时间,不需要在大多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再花时间,不需要在毫无意义的板书上再花时间,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把学生从众多的参考书中解放了出来,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但是实施导学案,对于农村的学校还有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一节课内容往往完不成任务。
二是学生从预习到合作交流需要很长的时间,时间不够。
三是课堂问题探究过程学生表达能力欠缺,有待提高。
总之,“导学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学,是一种紧张有序的求知过程。
使用学案后,学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都普遍提高,对新信息的接受及迁移运用灵活性增强,对陌生题目没有畏惧感,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解决,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
“导学案”已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涵盖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各种教学要素,是一种进行教学指导、教学研究比较综合的理论与实践,所以可称其为一种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22条》、李炳亭
[2]《解密高效课堂》赵徽,楚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