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总结和计划

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总结和计划第1篇: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一)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会计准则、现代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有较强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面向21世纪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才。
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
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培养规格培养从事中小企业单位会计、出纳、>财务管理人才。
(二)知识结构1.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2.掌握数学、英语等职业基础知识;3.掌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职业技术知识;4.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知识;5.掌握会计原理、>经济法、会计基本技能等相关知识;(三)能力结构1.具有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2.具有职业工作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3.具有所在职业或岗位的活动能力;4.具有手工会计核算操作能力;5.具有电算化会计操作能力。
(四)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知识;3.有责任心、事业心,有法制观念;熟悉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练掌握2—3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方法,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核心课程介绍1.点钞(技能大赛项目)144学时学习点钞方法和真假钞票识别方法。
2.传票(技能大赛项目)144学时主要介绍传票技能训练的行业标准与技术标准;传票技能训练的方法指导,传票技能训练,介绍传票翻打技能竞赛方案。
3.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证考试科目)36学时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宪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与学生有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和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意识;参加会计证考试。
最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

最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1.课程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技巧;-能够熟练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置-会计电算化基础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历程以及前沿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认识。
-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建账、凭证录入、科目余额查询、报表编制等。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在软件上手的熟练度。
-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学习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日常的会计核算流程、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以及年度报告的处理等。
通过实践演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能力。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上线等。
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设计和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
-电算化内部控制与安全管理学习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数据安全的保护和风险管理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进行内部控制和安全管理的能力。
3.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实践操作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并掌握相应的技能。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项目,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4.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操作后,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总结:以上是最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的概述,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全面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如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系统初始化、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生成等。
2、教学难点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会计电算化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企业由于手工记账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而引入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引出会计电算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报表管理等。
3、软件演示(约 3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向学生演示系统初始化的操作过程,包括建立账套、设置会计科目、录入初始数据等。
(2)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包括如何填写凭证的各项内容、如何进行凭证的审核和记账。
(3)展示账簿查询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查询和打印。
(4)演示报表生成的操作,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和输出。
4、学生实践(约 6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练习,教师在旁边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篇1】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七、板书设计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产生文字的产生【篇2】会计电算化教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
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电算化应用能力的专业。
本专业教学计划旨在向学生提供会计基础、电算化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培养,使他们成为能够胜任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会计实务能力;2.熟悉电算化会计的操作和应用,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3.具备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三、培养要求1. 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基础2. 电算化技术课程•电子表格应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3. 专业实践课程•会计核算实务•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报表分析4. 实习实训学生需完成一定的实习实训,加强对真实工作环境的了解,并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学年一1.会计学原理(32学时)2.电子表格应用技术(24学时)3.会计核算实务(32学时)学年二1.财务管理学(32学时)2.数据库管理系统(24学时)3.财务分析与预测(32学时)学年三1.经济法基础(32学时)2.会计信息系统(24学时)3.财务报表分析(32学时)学年四1.实习实训(16学时)五、评价方式本专业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测试、实验报告、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学生需通过每门课程的评估指标,并取得相应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六、就业前景毕业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部门、金融机构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
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以上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电算化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备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中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计电算化学习计划怎么做

会计电算化学习计划怎么做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减少重复性劳动,提供更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等优点,因此广受企业和会计从业者的喜爱。
要想在会计电算化领域取得成功,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提升。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会计电算化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具体实施。
二、学习目标1.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和理论2. 熟练掌握各种会计电算化工具的操作方法3. 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4. 增强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5. 增加实战经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学习内容1.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2. 会计电算化工具的操作- Excel表格操作- 会计软件的操作(如用友、金财管家等)- 数据库软件的操作(如Access、MySQL等)3. 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和风险控制4. 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如SPSS、SAS等)-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 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清洗5. 实战演练- 参与实际项目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处理真实的会计数据和问题- 参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优化和改进四、学习计划1. 确定学习时间和地点- 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确定可以用来学习的具体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 寻找一个安静、舒适、不受打扰的学习环境,保证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2. 获取学习资料-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参考书、学习资料等,在学习之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工具。
- 寻找一些会计电算化的案例和实例,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3. 制定学习计划- 计划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日程,保证能够坚持下去。
4. 学习方法和技巧- 制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有计划地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和练习操作。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作用;2.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功能;3.掌握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4.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电算化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讲授: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演示:通过多媒体、视频等方式,展示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讲授: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理。
-实操:指导学生进行电算化软件的安装、配置和初始化,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参数调整。
3.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功能-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操作,详细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功能,如会计凭证的录入和查询、财务报表的生成和分析等。
-实操:指导学生进行电算化软件的实操操作,如凭证录入、报表生成、数据导入导出等。
4.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书、教学视频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如U8、金蝶等。
-练习:布置实操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和报表生成等任务。
5.会计电算化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讨论,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和实践,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评估和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比:30%-课堂表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等。
-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学生按时完成并正确提交。
-考核内容:考察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核形式: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会计电算化教师工作计划

一、前言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师,肩负着培养具备现代会计电算化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升,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工作。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三、具体措施1. 教学内容(1)根据教学大纲,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确保涵盖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账务处理、报表编制、数据分析等方面。
(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
2.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评价(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4. 教学资源(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2)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关注在线资源,如网络课程、论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
5. 教师自身(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会计电算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关注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3)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四、工作计划实施时间本工作计划从2023年开始实施,为期一年。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会计电算化岗位中的软件操作员和审核记账员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全面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2. 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处理流程。
3. 掌握总账系统、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工资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的应用技术。
4. 了解购销存业务处理软件的应用。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具有利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处理基本的会计核算业务的能力。
2. 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往来账款管理等会计管理的能力。
3. 能利用典型的购销存业务处理软件处理基本的采购、销售和发出存货业务。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初步具有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2. 遵守财会法规,具有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基础模块
(一) 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1. 会计电算化工作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和分类。
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理解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作用。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 会计软件
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的特点,理解单用户与多用户会计软件的特点。
掌握典型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构成及各模块的主要功能。
掌握会计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理解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要求,理解财务与购销存业务处理的过程。
了解会计软件的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月末处理等基本运行过程。
掌握会计数据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了解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
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
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
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要求。
4.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实施
了解建立会计电算化工作组织的作用。
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环境的基本要求。
理解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工作方式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对象,了解对硬件性能指标的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配置。
了解会计软件取得方式,掌握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注意事项。
理解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层次及对各层次人员的能力要求。
掌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的原则及其权限的基本要求,了解操作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
掌握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要求。
了解电算化会计宏观管理的任务。
(二) 总账系统应用
1. 总账系统概述
理解总账系统的任务、处理流程,掌握计算机与手工处理方式的主要区别。
掌握总账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掌握总账系统的基本使用过程。
2. 总账系统初始设置
掌握核算单位名称、账套代码、启用日期、编码方案等有关账套参数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财务分工的依据、作用、内容。
理解部门档案和职员档案的内容及作用。
掌握总账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掌握会计科目体系的原则、会计科目体系的主要项目,会计科目编码的作用及方法,掌握编辑会计科目的要求与限制。
掌握数量核算、外币核算、银行待核账等辅助账及账簿格式的设置。
理解设置凭证类型、结算方式等核算规则的作用。
掌握期初余额的内容及输入要求,理解试算平衡的计算方法、年初结转的作用。
理解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核算与管理的作用及初始设置的内容,了解客户和供应商档案的作用及内容。
3. 日常账务处理
了解记账凭证的产生途径与输入方式,理解凭证输入处理流程。
掌握记账凭证的格式、项目和各项目的填制要求。
了解凭证查询方法及打印格式,理解凭证管理的要求。
掌握凭证修改的要求与条件。
掌握凭证审核的意义,了解凭证审核的方式。
理解记账的作用、掌握记账的条件及处理流程。
掌握账簿输出的原理及处理流程,掌握查询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方法及打印格式和要求。
4. 往来核算与管理
理解往来核算的处理过程。
理解客户(供应商) 往来账的核对与核销的概念、方法及作用。
理解往来余额表、往来明细账的内容与格式,了解账龄分析表的格式与内容。
5. 总账系统的月末处理
理解银行对账的作用、处理流程。
理解银行对账中期初未达账项的内容及作用,掌握银行对账单的格式、内容。
掌握计算机自动对账处理的条件、人工辅助对账的依据。
了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格式、制表方法及用途。
理解总账系统内部自动转账的作用、特点、种类及处理流程。
理解自动转账分录的概念、主要项目、设置自动转账分录的基本要求。
了解生成机制凭证的工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理解结转处理的原理。
理解月末处理的主要工作。
理解试算平衡与对账的依据和作用。
掌握结账的条件和作用。
(三) 会计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
1. 报表管理概述
了解会计报表的用途、分类。
掌握报表管理的任务、处理流程。
掌握报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要素,理解单元格、区域、单元格格式等基本术语。
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
2. 会计报表初始设置
了解创建新表的作用,掌握设置会计报表的格式要求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格式。
掌握会计报表中常用计算公式和审核公式的表示形式及设置要求,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公式。
掌握定义单位、日期等关键字的作用。
3. 会计报表数据处理
了解数据采集、数据输入的概念及数据来源,掌握报表生成的原理。
理解表内、表间钩稽关系的审核原理及作用。
理解报表输出的形式及报表管理的内容。
4. 财务分析
理解财务分析的任务、数据来源及基本方法。
掌握主要财务指标体系的计算公式及财务指标计算表的编制方法。
理解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图形表示。
(四) 工资核算
1. 工资核算的功能与处理过程
了解工资核算的任务和处理流程,了解工资核算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理解工资核算的基本工作过程。
2. 工资核算软件的应用
了解工资账套参数及核算规则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工资项目的组成及计算公式的设置。
理解固定工资数据管理,变动工资数据编辑和修改的要求,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理解工资数据计算与汇总的方法,理解工资数据的输出格式。
理解银行代发的处理。
了解工资费用的计算、计提、分配的概念和方法,了解月末处理的作用。
掌握工资数据的查询及打印。
(五) 固定资产核算
1. 固定资产核算的功能与处理过程
了解固定资产核算的任务、处理流程和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理解固定资产核算的基本工作过程。
2. 固定资产核算软件的应用
了解固定资产账套参数及核算规则的内容、作用;理解原始卡片录入的格式、项目及填制要求。
理解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变动的核算要求,掌握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过程,了解固定资产月末转账的概念、作用;理解月末对账和结账的作用
选用模块
1. 购销存系统的功能与处理过程
了解购销存业务处理的任务和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理解一般的采购业务(正常采购入库业务) 、销售(先发货后开票业务) 、发出存货业务的处理流程。
2. 购销存系统初始设置
理解采购模块、销售模块、存货核算模块有关参数的含义,理解基础档案信息的内容和作用。
了解期初业务数据的内容及期初处理要求。
3. 采购业务处理
了解采购定单的内容及用途。
理解采购发票的种类、内容及填制和审核的要求。
理解采购入库单内容及填制要求,理解审核采购入库单的要求和作用。
理解采购结算的方式。
理解采购入库单记账与制单的过程和要求。
了解采购发票制单的过程。
4. 销售业务处理
了解销售定单的内容及用途。
理解销售发货单内容及填制要求,理解审核销售发货单的要求和作用。
理解销售发票的种类、内容及填制和审核的要求。
理解销售出库单生成、记账与制单的过程和要求。
了解销售发票制单的过程。
5. 存货业务处理
理解领料出库业务处理的过程。
6. 购销存账表查询与月末处理
了解主要购销存账表的内容及数据来源。
了解月末对账和结账处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