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以前,孩子的责任心可在兄弟姐妹之间的活动中得到培养,例如:由哥哥或姐姐带弟弟妹妹,就是一个有关责任心的问题。当弟弟妹妹受到欺负时,作为哥哥姐姐们就会站出来对弟弟妹妹进行保护;弟弟妹妹也有一个服从哥哥姐姐的责任。在兄弟姐妹构成的一个“小社会”中,每个人都担任一种角色,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孩子们逐渐地建立起一定的责任感。当前,许多家庭对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溺爱,剥夺了孩子的权力和义务,孩子缺乏责任感的问题就显得尤为普遍和突出。在家庭中常有如下问题:孩子乱扔东西,大人来收拾;孩子找不到东西了,大人到处寻找;孩子做事做了一半就扔下了,大人却听之任之。在集体中则表现出:不是我打开的水龙头,我就可以不关;将自己桌下的脏东西踢到别人桌下;玩具玩腻了,就扔在一边不管……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无责任感的坏习惯。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应负的责任所持的主动和积

极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也是一种较高级、较复杂的社会性情感,它是以一个人对于自己应负的责任所具有的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性与自愿性为前提的。在幼儿期,受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一般水平所限制,儿童的道德认识表现

出一定的阶段性。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判断分为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因此,对儿童来说,婴儿期只有责任感的萌芽;到了幼儿晚期,责任感已经开始成为激起道德行为的有效动机。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要从具体的事情入手,经常训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深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使道德行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一、在值日活动中培养责任感

当值日生,幼儿兴趣浓、热情高,但往往兴奋一段时间以后工作就会不积极、不认真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幼儿缺乏一种稳固的责任感,对应完成的任务、对集体的事情他们还不能做到至始至终如一,认真负责。因此,在值日生工作中应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情感,使他们初步懂得做好值日生工作是每个值日生应尽的责任。首先教师应以良好的态度和情感去影响幼儿,激发幼儿产生愿意为集体做事的动机,促进幼儿责任感的萌发。例如:为了培养幼儿认真负责、做事有序的态度,我常常带领幼儿一起做值日,并不厌其烦地示范正确的劳动方法,有一次,我看到桌上有水彩笔印,就拿起抹布默默地擦试,水彩笔印很深,我花了很多时间,用了很多方法,印痕才开始消褪,孩子们从

我的行动中感受到:集体的事情,承担下来的事情必须一丝不苟地完成。于是,他们也默默地、认真负责地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也使他们懂得了要珍惜他人的劳动,保持桌子的清洁了。其次,教师应了解值日生为他人服务时的感受与体验,鼓励幼儿乐于为他人服务,有意识地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有一次,曾昭迪和芦大有看到了许多图书没放好,就主动将图书一一送回了“家”。禹心成看到了,发出了不满的唠叨:“哼!不就是为了让老师表扬嘛!”听到这句话,我没马上批评禹心成,只是悄悄地走到曾昭迪面前问:“今天你不是值日生,你为什么要整理图书?你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吗?”曾昭迪回答说:“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班里的小主人,把图书整理好是我们的责任。”这些话使我激动万分,我兴奋地对全班小朋友说:“正是由于曾昭迪和芦大有始终想着自己是大二班的小主人,所以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做那么多好事,正是由于他们做的好事多,所以老师、小朋友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以各种形式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让幼儿保持对值日工作的兴趣与热情,让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知识和对周围人事的态度,愿意帮助别人;让幼儿相互影响、学习,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体验到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把爱集体的情感不断转化成

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实际行动。

二、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责任感,要从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做起。

1、要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幼儿极善于模仿,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注意观察成人的活动,特别是他所信赖的,最亲近的人的行为,对他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因此,家

庭中夫妻应该互敬互爱,互相关心,对家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夫妻二人平时多说些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话,多为对方分担些家务劳动。这样做不仅夫妻恩爱,关系融洽,更重要的是可使孩子感到一家人彼此间有互相关照的责任和义务,以后他也会照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去做;其次,要在讲清道理、耐心引导中培养,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总是让孩子服从大人,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服从孩子。如:在双休日时,可让孩子自己说说愿意做什么,孩子选择上哪儿及玩的形式,遇到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孩子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大人可以跟孩子说一点大人的事情。通过这些言行举止,给孩子一种参与感,逐渐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2、要在讲清道理、耐心引导中培养。幼儿还小,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家长应给予指导。如:可给孩子立规矩: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从别处拿来的东西,要放回到原处;做事要做完;答应了的事情要有交代……对一种具体的事,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了有哪些好处;不应该怎样做,那样做了有何坏处;还有什么可能的办法和结果。给孩子提供几种方案,让他选择。因为是他自己选择的,他也就有了一份责任感。

3、培养孩子对家务劳动的责任感。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如打扫房间、收拾餐桌、整理床铺、洗手绢、倒垃圾等,根据孩子年龄及能力,固定让孩子做几种家务劳动,比如每天餐前摆碗筷、每天倒垃圾等,开始时父母可以每次给予督促,以后多提醒、多表扬,最终使之养成习惯,成为一种责任。

三、强化积极情感,激发幼儿的责任感

强化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正强化,即对积极情绪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二是负强化,即对消极情感给予否定或批评。在实践活动中,应多采用正强化来激发幼儿的责任感,因为表扬和鼓励可以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帮助幼儿增强信心,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