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病句的辨析方法 (1)
高考语病辨析方法与技巧

高考语病辨析方法与技巧一、望中取胜,抓病句修改的敏感点病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表达是否合乎语言逻辑,考查学生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情况。
要检查病句,语法规则当然是标准。
但从高考题的角度看,一些病句题中出现许多敏感点,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在辨析病句时,抓住了这些敏感点,就比较容易辨析病句。
(一)望句子主干。
提取主干来审查句子有无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结构混乱等语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个句子的出现,我们首先要看的就是句子主干,许多学生还不了解句子成分,因此,送大家几句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例1.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2011年北京卷)例2.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2011年湖北卷)(二)望句子开头的介词。
关注句子开头的介词,判断介词是否掩盖了句子的主语,介词是否造成了句子混乱,介词使用是否得当。
(常见的介词有在、使、由于、经过、对、通过等词语,他们的出现是病句的敏感点。
)例3.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2011年安徽卷)例4.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2009年四川卷)例5.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2006年广东卷)(三)望句子中出现的并列短语或词组。
关注句子中的并列短语或词组,判断搭配是否恰当,是否相互包容,语序是否得当,有否造成歧义。
例6.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版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快速判断方法做题技巧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快速判断方法做题技巧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本文是店铺整理的高考语文备考病句快速判断方法,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快速判断方法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2.昨天,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四、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人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五、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1.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象千斤重的砝码。
六、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1.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2.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一. 高考语文病句的特点高考语文病句在语法、用词、修辞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高考语文病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句子结构混乱等。
2. 用词不准确:用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词义错误、词性搭配不当等,使得句子表达不清晰。
3. 修辞不当:高考语文病句中常出现修辞不当的问题,包括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用错误、过度或不恰当。
4. 表达不清:高考语文病句中表达不清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语句结构混乱、词序颠倒、逻辑关系不清等。
二.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在辨析高考语文病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语法辨析法:首先要检查句子的主谓一致、时态一致、句子结构是否正确等基本语法问题。
对于语法错误,要通过语法知识进行修正。
在考虑语法问题时,还需注意上下文的一致性和句子的整体表达是否符合逻辑。
2. 词义辨析法:对于用词不准确的句子,首先要确定词义错误的词汇,并找到正确的词义进行替换。
同时要注意词性的搭配是否恰当,以确保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表达准确。
3. 修辞辨析法:修辞不当是高考语文病句中常见的问题,要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辨析,找出修辞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正。
同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选择是否恰当,能否更好地增强表达的效果。
4. 表达辨析法:表达不清晰是高考语文病句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通过对句子结构、词序、逻辑关系等的辨析,找到表达不清晰的原因,并进行修正。
同时要注意句子的整体表达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够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意思。
5. 上下文辨析法:在辨析高考语文病句时,要注意句子所在段落的上下文,通过分析上下文的意思,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句子的问题所在。
同时要考虑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题,确保句子的表达与整体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三. 高考语文病句的纠正方法在纠正高考语文病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修改语法错误:对于语法错误,可以通过修改主谓一致、时态一致、句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使句子符合语法规范。
高中语文病句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病句答题技巧高中语文病句答题技巧如果句中出现了" 和""与""跟" 等词语,还要注意它所组成的联合短语与前后文的搭配关系。
以下内容是店铺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病句答题技巧,欢迎参考!高中语文病句答题技巧篇一一、抓两面对一面一般来说,句子前后的内容应是对应的。
例一:加快本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的一条重要途径。
前面是" 建设好""搞好""办好" ,后面是" 能否" ,搭配不当,应当把" 能否" 去掉。
但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例二:能否考上大学与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
其中,前面用了" 能否" 而后面并没有表示两面的词语,因为" 勤奋程度"本身就包含了两面性,所以说,这种表述也是正确的。
二、抓介词(一)、句首出现介词,应考虑是否因此而湮没了主语。
例一、从大量的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
(应把" 从""中" 删去。
)(二)在……上在……下中间插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用谓词性短语。
如:学校在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上,做了不少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改为" 为了改善……条件" )在……中,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行为正在进行。
(三)介词的误用如:对征税机制完善的国度,是没有特殊身份可言的,即便你是炙手可热的权贵,只要你有偷税嫌疑,照样差你没商量。
(" 对" 应改为" 在" )(四)有些介词是成套使用的。
如: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杜兰博士则认为欧洲大多数的发明来自埃及和东方。
高考语文病句题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病句题答题技巧总结考生在答高考语文病句题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答题技巧,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正确率。
以下是整理的高考语文病句题答题技巧,供参考。
一、辨析病句的步骤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1.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2.从语法角度分析。
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3.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辨析病句就是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如:①【2010江西卷】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②【2010山东卷】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③【2010四川卷】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解析:通过语感来判断,一般的句式杂糅和成分残缺或赘余比较容易判断。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高考是每位学生的重要考试之一,而语文科目无疑是最需要阅读和理解能力的科目之一。
在高考语文中,辨析病句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为病句的存在会影响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总结一些辨析高考语文病句的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主谓不一致错误主谓不一致错误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病句之一。
主谓不一致错误指的是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在辨析主谓不一致错误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1. 确定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看其意义是否相符。
例如:“我的桌子是黑色的。
”如果将“我的桌子”改为“我的书”就成了一个错误的病句,因为主语和谓语不一致。
2. 注意特殊的主语和谓语形式,如第三人称单数“他、她、它”和动词的变化形式。
例如:“她喜欢吃橙子。
”如果将“她”改为“我”,病句就会显露出来。
二、动词语态错误动词语态错误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病句之一。
动词语态错误指的是句子中的动词没有正确使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
在辨析动词语态错误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1. 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动词,看其意义是否符合主动或被动。
例如:“科学家们研发了新药。
”如果将“研发”改为“被研发”,病句就会暴露出来。
2. 注意动词形式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常见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
例如:“这些书还没有阅读。
”如果将“还没有阅读”改为“还没有读过”,病句就会被辨析出来。
三、修饰语位置错误修饰语位置错误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病句之一。
修饰语位置错误指的是修饰语放置的位置不正确,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清晰或结构混乱。
在辨析修饰语位置错误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1. 确定修饰语和所修饰的词之间的关系,看其意义是否符合逻辑。
例如:“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
”如果将“一身干净的”改为“干净的一身”,病句就会显现出来。
2. 注意修饰语的位置是否与被修饰词紧密相邻,以及是否符合表达的需要。
例如:“我昨天买了一件红的好看的外套。
”如果将“一件红的好看的”改为“一件好看的红的”,病句就会被发现。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引言:高考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而病句是高考语文中一个常见的考点,经常会让考生陷入困惑。
因此,辨析和纠正病句是高考语文备考中的一个必备技巧。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高考语文病句及其辨析方法,以帮助考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一、主谓不一致的辨析方法主谓不一致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病句之一。
主谓不一致的错误形式有很多,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错误形式及其辨析方法。
1. 单数主语与复数谓语的辨析方法例句:我和同学们都去参加了比赛。
分析:这个例句中,主语“我和同学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我”是单数,而“同学们”是复数。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和同学们都去参加比赛”。
总结:当主语由两个或更多的部分组成时,需要根据主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谓语的单复数形式。
2. 复数主语与单数谓语的辨析方法例句:他们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分析:这个例句中,主语“他们”是复数形式,而谓语“没有得到”是单数形式。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们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当主语为复数形式时,谓语应该用复数形式来表示。
3. 不定代词作主语与谓语的辨析方法例句:人们都想得到幸福。
分析:这个例句中,主语“人们”是复数形式,谓语“都想得到”是单数形式。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人人都想得到幸福”。
总结:不定代词作主语时,谓语的单复数形式应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
二、动词时态和语态的辨析方法动词时态和语态是高考语文中另一个常见的病句考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错误形式及其辨析方法。
1. 时态的误用和混淆例句: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花朵。
分析:这个例句中,谓语“去”和“看到”使用了一般过去时,而标志时间“昨天”确实过去时。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昨天我去公园,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花朵”。
总结:时态应与标志时间一致,表达时间的前后关系。
2. 语态的误用和混淆例句:这个问题是应该考虑的。
分析:这个例句中,语态“是应该考虑的”使用了被动语态。
2024高考备考:语言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考点与真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答案】 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才能有可能保住 自己的视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句式杂糅或不合逻辑,“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最迟”后面必须跟确定的 数字,而不能是一个范围,因此可将“内”删掉; “并”表示并列关系,而前后句子是承接或者条件关系,把“并”改为“才”; 前面句子主语是“患者”,而“尽可能保住视力”的是医生,可将“尽可能” 改为“有可能”。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 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 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 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 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 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 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是搭配不当,“形成”与“听力下降”不搭配,可改为“导致暂时 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答案就是,制订明确 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 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 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 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 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
2024年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
语 言 运 用 :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分析,真题剖析
目标定位
1.了解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 2.真题比较剖析命题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病句的辨析方法1 缩句法:
•把长句缩为短句,去掉修饰部分,保留句子的主干的方法
例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二十一世纪担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显然,缩句后的“担负”与“强国”搭配不当,应在“强国”后面补上“的责任”。
2 逐一检查排除法:
•是从前往后逐一对句子的每一部分(词组或短语)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中逐步排除那些没有语病的成分,对怀疑有问题的部分进一步分析,最后确定出有问题的部分。
例如:“爸爸端着盆和毛巾走进屋来。
”采用逐一检查排除法,可知“爸爸端着”与“爸爸走进屋来”都没有问题,“端着盆和毛巾”是问题怀疑的对象,把“端着盆和毛巾”分开来考察便知,“端着盆”没问题,“端着毛巾”就有问题了,应改为“拿着毛巾”。
原句应改为“爸爸端着盆,拿着毛巾走进屋来。
”
病句的基本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1 重复啰嗦:其修改方法是任意去掉其中一个。
例如:“小王飞快地赶紧跑回家。
”句中“飞快地”、“赶紧”是重复的,改时任意去掉其中一部分即可。
2 前后矛盾:其修改方法是去掉其中一部分,或把其中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吻合的内容。
例如:“台上的演员戴上了五颜六色的白帽子。
”句中“五颜六色”与“白”相矛盾,改时可去掉其中一个。
3 缺少成分:其修改方法是补上所缺的成分。
例如:“在期考动员会上,纷纷表决心。
”此句缺少了表决心的对象(主语),改时应在“纷纷”前加上“我们”或“他们”、“大家”等表示复数的对象。
4 搭配不当:
a)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本身搭配不当:其修改方法是根据句意关系,把关联词的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配的内容。
•例如:“我们家乡不但物产丰富,所以风景优美。
”句中关联词“不但……所以……”显然搭配不当,根据“我们家乡”的两大特点“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知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应把“所以”改为“而且”。
•关联词语本身搭配恰当:去掉整个关联词语,根据句意关系,配上相应的关联词
•例如:“我们不但学习认真,而且成绩好。
”句中“不但……而且……”本身搭配恰当,但“学习认真”与“成绩好”应为因果关系,该配上“因为……所以……”一类关联词。
b)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是改换句中某部分,使句意表达准确。
c) 例如:“这篇作文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句中“句子通顺”搭配恰当,但“词汇通顺”讲不通,应改为“词汇丰富”,原句应改为“这篇作文的词汇很丰富,句子很通顺。
”
5 指代不清:句中出现用同一代词指代两个不同对象的情况,其改法是把其中一个代词改成一个具体的名称。
例如:“小王和小张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复习功课。
”句中的“他”既可指“小王”又可指“小张”,使人模糊,应根据事实,把一个“他”改成“小王”或“小张”。
如:“小王和小张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小张复习功课。
”
6 三种特殊类型:
a) “把”字与“被”字的误用: “把”字句的主语是施动者,“被”字句的主语是受动者,两者结构对立,表达的意思相反。
例如:“他们被这些旧物品处理了。
”句中“他们”是动作“处理”的发出者,应把“被”改为“把”
b) “通过”与“使”合用,缺少主语:“通过”与“使”在同一句中运用,往往出现缺少主语的现象,改时应去掉“通过”或“使”。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教育。
”句中缺少了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改为:“通过这次活动,我受到了教育。
”或“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教育。
”
c) 动词并用,颠倒位置:当两个动词并列在一起出现在同一句中时,有时会出现两个动词位置颠倒的现象,改时应交换两个动词的位置。
例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作的工作报告。
”因为先“听取”后,才能“讨论”,所以句中的动词“讨论”“听取”颠倒了位置,原句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所作的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