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1)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1)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1)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
精神内涵。

下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

1.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几乎每一个自然现象都有
了一个神话的解释。

尤其是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显得微不足道,而
神话中的神是自然的主宰,这就启示了我们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并且要融入自然中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2.文化信仰和思想凝聚:中国古代神话虽然不像宗教那样极力强调信仰,但是它却深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民的信仰,比如说《封
神演义》中的各种神话故事就包含了人们崇拜神灵和追求正义的思想。

3.道德品质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拥有高尚道德品
质的神灵很多,比如女娲造人、伏羲夫妇、禹、尧等等,这些神灵在
人们心中具有崇高的形象,人们希望通过学习他们的道德品质来提升
自身修养,并且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4.尊崇祖先和爱国情怀展示: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们对祖先的尊崇
和纪念往往得到强调,例如,神话故事中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白蛇
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等等,其中强调的就是人们要怀念祖先,表达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神话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它蕴
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我们应
该深入了解中华古代神话,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并且传承在五千年
的历史演变中凝聚的神秘与智慧。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一)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一)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一)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

这些神话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民族精神,往往对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神话传说、宗教神话、历史神话。

神话传说主要讲述的是自然界的创造与人类的起源。

宗教神话则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和崇拜,如《道德经》就是一个重要的宗教神话作品。

历史神话则记录了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如《封神演义》。

中国古代神话所具有的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尊重自然和生命中国古代神话中表现了尊重自然和生命的民族精神,这体现在神话中对自然界和动物的崇拜和保护。

例如,古人崇拜的神祇大多都和自然或生命活动有关,如玉皇大帝主宰自然,土地公管辖土地,瑶姬主持生育等。

二、强调道德与正义中国古代神话所反映的道德观念与正义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孔雀东南飞》中讲述了以孔雀所代表的善良美丽的精神为镜,展示出了中华民族敬畏自然、崇尚美德的精神面貌。

《封神演义》中则揭示了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如要对人有好心。

三、追求和平与协调中国古代神话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与协调的民族精神,如《百家姓》中的“和”字,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既追求和平又重视家庭内部的协调。

而《山海经》则体现了中国人尊重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志向。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深层次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内核,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当前,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将其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杏坛沙龙2014-03神话所反映的是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种反映现实的观念形态,是产生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只是由于神话反映客观世界是人类童年期自发的、幼稚的幻想的折光,因而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

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

对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通过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勇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

而在3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

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比如:女娲补天的故事:“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淮南子·览冥篇》)后羿射日的故事:“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

万民皆喜。

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本经训》)其次,中国古代神话通过对人类保护神、神话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其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就反映了这种思想。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一、内容:(一)创世神话1、代表作:盘古故事2、意义:(1)宇宙卵生神话对阴阳太极观念有重要影响;(2)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反映对人类自身力量的信念;(3)暗喻人和自然对应关系;(4)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始祖神话:1、代表作:女娲故事。

2、意义:(1)虚构人类产生;试图阐释社会地位差别的原因;(2)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反映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对女性社会地位认可;塑造有奇异神通、慈爱、勤劳妇女形象。

(3)各部族有自己始祖神话(商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始祖后稷),在情节或结构上多有相似之处,反映对祖先追念,民族自豪感。

(三)洪水神话:1、国内外区别:(1)国外:大多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对人性的反省。

(2)中国:看作自然灾害,揭示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2、代表作:鲧禹父子。

3、意义:不辞辛劳、为民除害又充满智慧英雄形象;反映先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所积累经验和智慧。

(四)战争神话:1、代表作:黄帝炎帝故事,黄帝蚩尤故事。

2、黄帝始祖形象,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五)发明创造神话:1、概念:人们把各类重大发明,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2、代表作:黄帝、后弈等。

3、意义: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标志人类主体性突出;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有神异经历或本领,业绩在创造和征服。

(六)其他神话:1、概念:显示人类英雄个性、勇气,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2、代表作:夸父和女娃的神话,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

体现的精神意识:(一)忧患意识。

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对现实苦难深刻体验,与奥林匹斯诸神享乐精神形成对比。

(二)厚生爱民意识。

对民众生命爱护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望。

(三)反抗精神,对命运抗争。

中国神话故事体现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故事体现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故事体现的民族精神原始社会的文学现在所见的仅有原始诗歌和神话传说。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人们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只能以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把自然物、自然力和社会力加以神话和人格化,幻想出一些超自然的神和神的故事,经过口头流传,便产生了神话。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它们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幼年时期的瑰丽幻想、顽强斗争以及蹒跚的足迹。

同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1、深重的忧患意识描写先民们艰难险恶的生存环境是古代神话重要内容。

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淮南子》中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和《后羿射日》,就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当时先民们的生存环境。

《女娲补天》中说当时先民们生活的环境是天崩地陷,“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这时的先民真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除了要躲避熊熊燃烧的大火,还要抵御滔天的洪水;既要提防地上猛兽的利齿,又要注意空中鸷鸟的利爪。

每行一步都要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一不小心就有丧命的危险。

《后羿射日》中也说到,当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此外,还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这些怪物和巨兽危害人间。

这一系列的描述都说明,我们的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这些深刻的体验就是留在我们血液里的深重的忧患意识。

2、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先民并没有退缩,他们敢于直面现实,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来战胜这一切的灾难。

因为他们非常明白,只有奋起反抗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由此便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反抗精神的神话英雄。

《鲧禹治水》中,鲧在洪水滔天,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不待帝命”,挺身而出,与洪水进行英勇搏斗。

但由于措施不得法,非但没有治理好洪水,反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即使是死,鲧想到的依然是怎样才能治理好洪水。

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

而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作不懈的努力。

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就反映了这种思想,这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有显著的不同。

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女娲、后羿等。

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南山经》),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

重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曰:“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

”再如南方之神炎帝,《淮南子·修务训》记他采药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

黄帝、炎帝对人类的生命可谓关怀备至,甚至不惜以身试毒。

此外,《山海经》中“不死之国”、“不死民”、“不死之药”的传说,也说明了中国神话对人类生命珍视。

古代神话还表现了自然和人之间的亲和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厚生意识。

如主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职掌日月的出入,“以为晦明”(郭璞注《山海经·大荒南经》引《归藏·启筮》语),调和阴阳风雨,还要“敬授人时”(《尚书·尧典》),以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故事中蕴含着许多民族精神。

首先,许多神话中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例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等神话,都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创世和物质文明方面的伟大创造精神。

这种创造精神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强敌和灾难,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神话中也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比如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精神。

这种奋斗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无数人间奇迹,也必将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此外,对炎黄始祖地位的共同认同、龙图腾的形成与流传,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

这种团结精神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另外,中国神话故事中还蕴含着伟大的梦想精神。

例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故事,都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梦想精神。

这种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非常丰富,包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等。

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本科毕业论文(1)

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本科毕业论文(1)

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本科毕业论文(1)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本科毕业论文中国神话是源自中国民间的、在我国历史上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化神话,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丰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深刻的文化内涵,包括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社会、伦理道德、世界宇宙等方面的认识与感悟。

在中国神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承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等。

一、坚持不懈的自我完善精神中国神话中的每一位神仙都是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境界,做到更高、更圆满的境界。

比如《封神演义》中有一位神仙号令众神,令其参加下凡之战,而他自己却仍然在修行上不断苦心钻研,对自己的境界提升通过不断深化的修行进一步完善。

这种自我完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秉持的重视自我教育、内在修炼的观念,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和快乐幸福的追求精神。

二、善良和宽容的人本主义精神中国神话中的许多神仙都是带着宽容和仁爱的心态来面对人间世事。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在战斗中来回穿梭,并未忘记如何关注众生平安幸福;《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她的医疗救助不仅在灾难面前体现出了对人类的宽容,同时她还为了保持一个好的人生品质而坚定自己无言的信仰,这些善良和宽容,都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

三、对敬畏宇宙自然的虔诚和敬畏中国神话中的神仙们极其讲究阴阳五行、自然界循环,也极其虔诚地供奉着天地万物。

比如,《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他的精神力量就来源于天地自然法则,祭拜其也凭借虔诚的心态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山海经》中的毛脚先生,他是一位尊崇自然的贤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出中国神话的一种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界的虔诚和对自然世界本身的敬畏。

四、扶持和鼓励优秀品德的精神在中国神话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都是集合了中华民族一些优秀的品德和道德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中的中国精神0引言
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

尽管神话没有十分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但它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

当我们把神话与民族联系起来的时候,会不由得感叹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那些看似荒诞而离奇的故事背后其实是这个民族生活状况、宇宙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的表现。

1尚德精神
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正是这种尚德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了对“德”的要求。

在我们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将“修身”摆在第一位也说明了这一点。

这种文化的选择,甚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民族的思维和习惯中,依然处处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

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

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

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

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

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

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仰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相反,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形象: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主神如此,他们手下的众神也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品性。

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

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2牺牲精神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创世始祖是盘古。

《山海经》里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

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

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

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

肌肉为田土。

发为星辰。

皮肤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

精髓为珠玉。

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

” 盘古牺牲了自己而化为世界万物,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一直被人们传诵着。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后来的始祖神继承了创世神的这一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燧人氏发明火历经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炎帝为发明农业种植和草药而尝尽百草,几经生死。

不仅创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对我国远古神话英雄的故事传说及对英雄的讴歌中,同样也反映出一种崇尚奉献与牺牲的精神。

中国上古诸神所普遍体现的献身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英雄所不具备的。

在希腊神话中,其开辟神话充满了血腥,希腊神话中宙斯的神界秩序是在代代天神们的血肉之躯上建立起来的,更严重的是这种杀戮还都是骨肉之戕。

不独希腊神话如此,巴比伦神话和北欧神话同样也都带有浓浓的血腥味。

巴比伦神话中创世的过程被理解为混沌与秩序的战斗过程,最后秩序战胜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们的尸体创造了万物和人类。

北欧神话则说,天神奥定杀死了强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尸体创造了世界上的万物。

虽说盘古和女娲都是神话人物,但古人创造他们的灵感多是源于现实生活,说明古人对勇敢智慧,甘于牺牲自我而成全大我的人的崇敬和爱戴。

当下,不论是那些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民公仆,还是不顾一切跳水救溺水者的武警战士,还是在地震中用身体保护学生的老师,都让我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3责任意识
他们均以天下苍生为重,平治天下、造福人类是他们的根本职责。

其中大禹就是一个典范。

大禹大公无私,为天下苍生的幸福鞠躬尽瘁。

其他如炎帝、黄帝、尧、舜等也莫不如此。

同时,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大神们并不以天下为己有,而是举贤授能,并且素有“禅让”的美德。

所以,尧年老后便把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同样也将帝位传给了大禹。

4创造精神
《系辞下》记载伏羲功业:“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平阳府志》记载:“上古仓颉为黄帝古史,生而四目有德,见灵龟负图,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圆曲之变,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

今城南有仓颉故里碑。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

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无论是伏羲还是仓颉,遂人,神农,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很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每一个创造都让人们的生活向美好又迈进一步。

而古人都明白创造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敬仰那些充满创造力的神人,追求创造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民族,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都让我们引以为豪。

这些神话传说,也是创造的成果。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创造力。

可是今日之中国却仿佛把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创造精神给遗忘了,是制造大国也是山寨大国。

也许我们都应该看一下这些神话,去了解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如何创造。

5抗争精神
西方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面对末日洪水,西方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我们神话里,我们的祖先大禹治水,战胜了洪水,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中国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就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精神!这样的精神内核,西方的神话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

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

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烙印,只有中华民族的神话里有这么多战天斗地的抗争故事。

在中国神话里也体现出精卫填海般顽强精神的还有夸父,刑天等。

他们悲壮的命运里歌颂着不畏艰难不畏险阻,顽强拼搏至死不渝的精神。

我们从小听到大,并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这些神话故事,体现的绝不仅是故事情节本身。

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我们的文明不畏惧神,所以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

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能发展至今也是离不开这种顽强精神的。

新中国的成立也离不开当初与侵略者做顽强斗争的人民。

6总之
中国神话是一笔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因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学魅力而流传久远。

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也逐渐凝聚出敢于斗争,勇于牺牲,自强不息,舍己为人,敢于创造的大无畏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