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创新回顾与展望
支行外汇发展情况汇报

支行外汇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要求,我对支行外汇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汇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指导。
目前,我支行外汇业务发展较为顺利,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成绩。
以下是对支行外汇发展情况进行的详细汇报:一、经营环境分析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外汇业务的需求持续增加。
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跨国企业和个人对外汇市场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
这给支行经营外汇业务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挑战。
二、业务发展情况1. 外汇贸易业务:我们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外汇贸易服务。
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成功完成了大量外汇贸易交易,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2. 外汇兑换业务:我们开展了优质的外汇兑换业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兑换服务。
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我们拓展了外汇兑换的渠道,提高了兑换效率,为客户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3. 外汇衍生品业务:我们将外汇衍生品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加大了产品投放力度。
通过合理的风险控制,我们满足了客户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三、业务创新和提升1. 人才培养:我们积极支持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外汇业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我们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2. 信息化建设: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了外汇业务的管理和运营。
通过建立和优化外汇交易系统,提高交易效率和精确度,优化客户体验。
3. 风险管理:我们高度重视外汇风险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业务规范和流程,有效降低了风险。
四、未来发展展望虽然支行外汇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需求多样化,风险管理压力加大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外汇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和安全。
中国外汇市场改革回顾和前瞻(下)

作者筒介 温建东 ,经济学博士 , 剑桥大学管理学会会员
W e in o g PhD, m b r fCa b ig u inM a a e n Ja d n 。 . me e m r eAlmn n g men o d i t
Sn eteRM B e c a g t gm erfr u t ic h x h n er er i eom n i a e l
e d— n Aug t 2 6,t e RM B e c a g a e us 00 h x h n e r t
e p re c db t ie n al, o t gi oh x e n e ohrs sa df l f ai nb t i sl n drci n . n — g s,h e ta a t f ie t s Bye d Au u t tec n r l r y o o pi
1 改 L 广 后至20年8 0 6 月底, 人民币有 升有贬, 浮 双向
动 。美 元 对 人 民 币收 盘 价最 低 达 到 79 8 2 0 .5 1( 0 6
年 8月 3 1日) ,最 高 为 81 2 ( 0 5 7月 2 .1 8 2 0 年 7日 ) 。上 下 波 幅 达 到 l4 5 7个 基 点 。 期 间人 民 币走 势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从 2 0 0 5年 7月 2 2日至 l 2月 3 0日, 人 民 币对 美 元
2 1
图2
人 民币汇 率 日波幅
Ch r 2 RMB e c a g e d i vn a d at x h n e r a l mo i g b n at y
Mn enftM afgrr enti eh B xpemt e rgrcr R ce ee k e hraa ea e tm m r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络建设回顾与展望

e 化 伦 j 星}
J l
一
一
国 家 外 汇 管 理 局
网 络 建 设 回 顾 与 展 望
一
国家 外汇 管 理 局 网络 的 发展 历 程
地 支 持 了 人 民 币汇 率 并 轨 和 人 民 币 国 际 化 的进 程 , 加 快 了 我 国 金 融 外 汇 体 制 改 革 的 步 伐 , 也 为 此 后 外 汇 局 的 网络 建设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基 础 。 3.从 区域 到 全 面
维普资讯
e 1 论 匕 坛
名单 名录 、外债 统 计 监 测 、银 行结 汇 售汇 统 计监测 、 案 件 查 处 等 卜儿 个 应 用 系 统 的 数 据 传 输 。
序 和 社 会 秩 序 造 成 影 响 。 由 此 可 见 , 必 须 对 网 络 结
19 9 4年 , 随 着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的 发 展 , 结 合 属
1.从 无 到 有
在 19 9 3年 以 前 , P 机 还 只限 于 文 字 处 理 的 应 C
用 ,难 以 完成 外 f 理 业 务 的 处 理 要 求 。 在 这 种 情 L管
况 下 , 国 家 外 汇 管 理 局 ( 下 简 称 外 局 ) 选 用 了 以
构 进 行 合 理 调 整 ,保 豇 E各 项 外 管 理 业 务 的 常 运
4.全 面 发 展
融  ̄ f 体 制 改 革 的 步 伐 , 取 消 全 国 各 地 外 汇 调 剂 中 银 行 的 联 网 , 保 证 了 国 际 收 支 统 计 监 测 系 统 数 据 真 l: , l 心 、 建 立 全 国 统 一 的 外 汇 公 开 市 场 、 实 现 人 民 币 双 实 、 准 确 、 及 时 的 上 报 , 为 国 际 收 支 间 接 申 报 体 系 重 汇 率 并 轨 及 实 行 银 行 间 结 售 汇 制 度 , 成 为 当 时 外 的 顺 利 实 施 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 1 9 9 8年 , 建 设 了 总 局 汇 局 的 首 要 任 务 。 外 汇 局 当 时 开 发 的 全 国 外 汇 交 易 新 办 公 楼 局 域 网 络 , 把 全 局 各 部 门 有 效 地 联 系 到 一 系统 , 在 上 海 和北 京 建 立 起 全 国 外 汇 交 易总 中 心 ,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doc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程,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总结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三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成果,分析外汇管理体制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对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长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外汇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低,同时,为适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和进口替代性贸易战略,我国对外汇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分配管理体制,集中所有有限的外汇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采用指令性行政分配方式投入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原有的外汇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概括起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束了由国家垄断的外汇管理体制,实行了以外汇上缴和外汇留成制度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了外汇上缴和外汇留成制度,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并取消了强制结汇制度,开始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度。
(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初级阶段(1978—199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配合整体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外贸体制改革中的下放外贸经营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方式,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以“减少行政干预,增加市场调节”为主线的改革。
改革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不断放松直至取消经常项目的汇兑限制;二是逐步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三是逐步使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四是不断完善和开放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
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1·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出口企业将出口外汇收入卖给国家后,国家按规定比例给出口企业和地方外汇留成额度。
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与前景

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与前景一、前言外汇市场是指在海内外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外汇交易活动的场所和过程。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外汇市场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的外汇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中,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回顾中国外汇市场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市场只允许进出口贸易使用外汇,后来逐渐发展为开放资本项目和完善外汇市场。
2005年,中国正式推出了外汇市场的银行间市场,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重要货币的实时报价机制。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加入全球货币核算体系。
三、中国外汇市场的现状中国外汇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之一。
它由国内外金融机构、基金、企业等参与,市场主要以实盘交易为主,衍生品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行业对于外汇市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汇市场拥有适度的杠杆,风险控制力度加强,交易透明度逐步提高。
四、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随着中国经济体系的不断深入改革和金融领域的开放,中国外汇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易的金额逐步增多,并且逐渐实现了外汇市场的自我支撑,可以适应在短时期内大波的涌动;另一方面,外汇市场的业务逐渐拓宽,由原来长期持有资产买卖,到现在用股票、期货、期权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易,金融产品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的需求愈发迫切。
五、中国外汇市场的前景从当前外汇市场的状况来看,中国外汇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汇市场将不断拓宽和深化,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交易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元化。
其次,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技术会加速在外汇市场种的应用,技术的进步将促进外汇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
最后,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金融商品不断呈现新特色,对外汇交易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外汇交易市场的角色也将更加明显。
银行2024年创新及亮点工作总结(2篇)

银行2024年创新及亮点工作总结____年是银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银行业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了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下是银行____年创新及亮点工作的总结。
一、数字化转型银行业在____年进一步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银行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建立了全面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方便地进行各种金融操作,提供了更加个性化、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二、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服务是____年银行的另一个亮点。
银行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了客户服务的水平。
智能客服机器人可以实时回答客户的问题,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咨询服务;智能风险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风险,并进行预警和处理;智能投顾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等等。
三、区块链应用区块链技术在____年在银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了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银行之间的跨境支付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实现了实时结算,大大降低了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时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供应链的透明化,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效率。
四、开放银行____年,银行业开始向开放银行的模式转变。
银行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推出了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丰富了客户的选择,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同时,银行也通过开放API,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在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产品,打破了传统金融边界,实现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五、环境和社会责任在____年,银行业也开始重视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银行通过推出绿色金融产品,鼓励客户投资环保产业,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支持。
同时,银行也通过提供金融援助和教育支持等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____年是银行业迈向新一轮创新的关键一年。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关于银行间市场上线新一代本币交易系统的通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关于银行间市场上线新一代本币交易系统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日期】2009.07.08•【文号】•【施行日期】2009.07.08•【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关于银行间市场上线新一代本币交易系统的通知银行间市场新一代本币交易系统经过近3年多的紧张建设,于2009年6月29日正式上线。
上线以来,系统运行平稳,市场反映良好。
一、新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原本币交易系统是2003年上线的,至今已运行6年多。
在这6年多的时间里,银行间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交易量迅速增长、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市场主体大幅增加。
无论是在市场容量方面,还是交易规模方面,原系统都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鉴于此,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2006年开始启动新系统的建设项目,希望为交易成员提供更加高效、开放、易用的交易系统。
新系统一方面吸收了原有交易系统的优点,同时在系统性能、交易机制、界面友好性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
1、前、中后台分置根据金融机构内部前台和中后台不同职能的划分,新系统将客户端分为前台交易系统和中后台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前台交易系统是交易的核心模块,交易员通过前台交易系统完成报价、成交的流程;中后台交易系统主要提供用户内部管理、限额设置、授信管理、辅助清算和信息查询等功能。
前、中后台的分开有助于交易效率的提升。
2、支持更多市场和交易品种新系统采用了良好的可扩展性结构设计,现已支持信用拆借、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现券买卖、资产支持证券、债券远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和债券借贷等9个市场,未来还能支持类似利率期权、信用衍生品等更多市场和交易品种。
3、引入新的交易机制新系统改进了债券市场原有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匿名报价、点击成交的新交易方式,并通过竞争性的最优报价展示来促进价格形成。
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只能换购 6 美元 , 96年提高到 10 0 19 00 美元 ,19 年再次提 高到 2O 97 O0美元。 19 99年外汇管理分局 对个^ 因私 用汇 审批权限提高到 5万美元 : 此外 , 还批
准开办个^ 出国留学 购汇预 收保 证金 业务等。 内居 民合理 、 当用i需 求 境 正 仁
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枷 定第八条款基本
吻台 ,受到 了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 的高
度评价 。 近几年,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又
进行 了新 的改革 ,制定 和出台 了一系 列新的举措 ,为 中国经济 发展和对 外 开放作出 了巨大贡献 。本 文试对 近几
是于 19 97年 1 1日起 ,开始 月
进行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 .为企 业提 供规避汇率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的保
的 9家外资银 行迁址浦 东并经 营^ 民
币业务 。19 年 8月 , 98 中国对外宣 布取 消外 资银行 在中国设立 机构的地域限 制 允 许外资 银行在任何城 市设 立机
共和国外 汇管理条例 》中进行 了明确
维普资讯
《 银行与经济)02年第 1 20 期
维普资讯
‘ 银行与经济)o'年第 1 2o 2 期
近八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韩 继 云
( 中国人 民银行连云港市 中支 江苏 连 云港 220 7 202 )
19 94年初 ,中国加大 了外汇管理 体制改革的力度, 实施了 银行结售汇 制、 汇率并轨 、 建立银行间外 汇交易市 场” 等一 系列 重大改革举措 , 于 19 并 96 年 1 月 取得 阶段性 改 革成果——顺 1 利实现了人民币经 常项 目可兑换 ,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创新回顾与展望2020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克服困难,与市场同仁携手奋进,持续推进市场产品与机制创新。
成功上线银企交易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落地多项创新业务,完善产品服务序列,通过上线主经纪业务、交易接口等新业态,着力提升交易效率。
深化交易平台建设、完善交易和交易后等重点业务流程的机制建设,满足境内外市场成员的交易需求。
一、服务实体经济,成功上线银企交易平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外币资金交易和风险管理需求,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交易中心认真筹备,于11月2日正式推出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简称银企平台)。
银企平台通过独立于银行间交易的专用模块为银行对客结售汇业务提供电子化平台,支持实时询价、点击成交等多种模式,提供风险管理、做市接口和数据直通式处理等全流程服务,既提高了企业询价的时效性,又保障交易的合规安全。
上线以来,金融机构在银企平台积极报价,市场行情更新频率达到秒级,多个币种即期和远期等品种均有成交。
银企平台的推出是交易中心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符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银企平台综合运用交易中心组织批发市场电子交易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推动境内电子化外汇交易平台的内涵从银行间拓展至对客业务,形成面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服务生态链。
二、着力提升交易效率,顺利落地多项创新业务(一)上线主经纪业务主经纪(Prime Brokerage)业务模式指参与机构以其他机构(主经纪商)名义和/或授信与对手方达成交易。
主经纪模式下,市场参与者可通过订立协议和支付保证金的方式使用主经纪商的市场授信,无需一对一自行与交易对手授信,因此有利于解决境外机构的授信制约问题,扩大市场参与者的交易对手方范围,获取更优的价格和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
2020年1月21日,主经纪业务首先在银行间外币对市场上线,XTX成为银行间外币对市场首家境外非银机构做市商,为外币对市场提供流动性,中国银行作为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首家外汇主经纪商为XTX提供外币对主经纪业务服务。
此后,为落实外汇局《关于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在外币对市场试点主经纪业务的基础上,交易中心进一步在人民币外汇市场推出主经纪业务,上线初期暂仅适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模式(CIBM Direct)的外汇风险管理。
7月13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成为首批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主经纪商并达成首笔业务。
银行间外汇市场主经纪业务成功落地,将为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持。
一方面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外汇风险对冲渠道,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通过主经纪业务可将交易对手方拓展至所有与主经纪商建立授信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有效解决授信制约等问题,显著提升交易效率。
(二)完善接口服务上线交易接口功能。
响应市场成员高效获取数据、提高交易效率的需求,交易中心于4月20日在外币对市场推出交易接口服务(LC API)。
LC API是自动化上下行接口服务,支持交易指令的上传和交易数据的下行。
询价(含RFQ和ESP)和撮合交易模式下,交易发起方通过接口提起订单或点击成交,支持外币对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
数据下行服务可发布经授信过滤的行情信息,为机构报价交易策略提供更完整的数据支持。
11月9日,首家上线交易接口的工商银行,通过接口自动化执行在外币对市场顺利达成多笔交易,交易模式涵盖撮合和点击成交。
推出外汇期权报价接口服务。
交易中心于6月20日在人民币外汇期权和外币对期权市场推出报价接口服务,提高期权报价效率。
期权报价接口支持机构对各货币对标准期限、标准波动率品种持续双边买卖报价,交易应答方可通过接口响应交易发起方的询价请求;还可通过接口实行弃权操作。
(三)完善产品序列和业务功能上线外币对撮合交易。
撮合交易模式是银行间外汇市场的重要创新业务,以双边授信为基础,参与机构通过提交订单、点击订单薄中存量订单表达交易意向,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匹配成交,成交前匿名、成交后具名。
在人民币外汇市场撮合交易份额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交易中心分别于3月30日和6月8日在外币对市场推出即期撮合和掉期撮合业务。
其中,即期撮合支持限价订单、市价订单、冰山订单和止损订单,EUR/USD等11个货币对均可交易;掉期撮合初期支持EUR/USD 、USD/JPY 、USD/HKD等三个货币对共9个期限掉期合约的交易。
撮合模式提高了外币对市场的价格透明度,进一步聚集境内外币交易流动性。
上线非美货币对询价点击成交业务。
询价点击成交功能是即期做市机构通过报价接口向市场具名提供分组、分层带量可成交报价,会员机构通过点击所见价格或提交订单的方式与做市机构达成交易。
11月2日,交易中心在现有USD/CNY询价点击成交业务基础上,在EUR/CNY、JPY/CNY、HKD/CNY、SGD/CNY和 AUD/CNY等五个非美货币对上线询价点击成交,进一步丰富了人民币外汇市场非美货币对的交易模式,提高了交易效率。
三、创新业务流程,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一)优化外币回购业务清算结算流程外币回购业务自推出以来,凭借其在节约授信资源、提高交易灵活性、降低融资成本、拓展境内外交易对手等方面的优势,获得了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交易中心与境内外托管机构积极合作,共同优化交易结算流程,推进境内外币货币市场发展。
推出以境外外币债为抵押品的外币回购代收发报文业务。
参与机构通过外汇交易系统达成回购交易后,交易中心根据机构授权代发结算指令报文至相应境外托管机构,实现交易与结算的直通式处理。
该业务为参与机构提供了从交易、交易确认、代发报文指令、代收反馈报文,到显示指令状态、结算状态的闭环服务,有效降低市场成员人工操作风险,提高结算效率。
拓展外币回购结算方式。
交易中心与上海清算所合作,针对跨币种抵押融资产品的难点,在尊重市场交易习惯的基础上,推出外币质押式回购首期见款付券、到期见券付款、券款对付(DVP)结算,以及一揽子交易和债券估值、结算状态等信息服务,放开外币回购首期结算日期限制、提升外币买断式回购标的券数量上限等。
DVP服务支持同步完成外币资金和人民币债券交收,有效提高结算效率,增加结算安全性。
随着一系列优化举措的落地,外币回购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结算灵活性显著提高,有利于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交易目的机构的多样化外币融资需求,助力我国外币货币市场稳健发展。
(二)完善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汇兑流程目前,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主要有直接入市(CIBM Direct)和债券通两个渠道。
今年以来,人民币资产在全球金融产品中的表现亮眼,境外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的意愿高涨。
交易中心发挥联接本币和外币市场的平台优势,为境外投资者管理债券头寸相关的外汇风险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其中,直接入市渠道下,主经纪模式为境外投资者拓展了对手方范围,提供接轨国际惯例的交易解决方案,帮助机构获取更优的价格,降低对冲成本。
同时,扩展了通过银行对客市场管理汇率风险时的交易对手数量,境外投资者可作为客户与不超过三家境内金融机构直接开展外汇交易,并通过交易中心集中备案优化外汇交易信息采集,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债券通渠道下,交易中心于9月24日发布《关于落实完善债券通渠道资金汇兑和外汇风险管理有关安排的公告》,明确了债券通投资者参与对客市场的相关安排,每家债券通投资者可选择不超过三家香港结算行办理资金汇兑和外汇风险对冲业务。
结算行范围的拓展极大便利了境外投资者的汇率风险管理。
四、深化外币市场建设,接轨新国际基准利率为保证境内外币利率市场与国际新基准利率平稳衔接,交易中心密切跟踪基准利率改革进展,于4月20日推出挂钩新外币浮动利率相关产品的交易服务。
在交易品种货币掉期、外币利率互换中的外币端增加美元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境内美元同业拆放参考利率(CIROR)、英镑隔夜指数平均值(SONIA)、欧元短期利率(ESTER)及东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等新的外币浮动基准利率,市场对新的基准利率接受度高,报价较活跃。
挂钩SOFR 的美元利率互换交易和人民币对美元货币掉期交易、挂钩CIROR的美元利率互换交易、挂钩SOFR和SONIA的GBP/USD货币掉期、挂钩SOFR和CIROR O/N的美元基差交易陆续在交易系统中达成,为市场参与机构管理外币利率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创新交易辅助功能,共建银行间市场生态圈交易中心坚持科技为交易赋能,秉持交易更智能、更便捷的理念,推动即时通讯工具iDeal向交易辅助工具转型,与市场机构合作共建银行间外汇市场生态圈。
一是在iDeal推出外汇经纪报价和外汇经纪一站式直通服务,汇聚五家货币经纪报价,支持外汇远期和掉期在iDeal上完成交易全流程。
在日间交易活跃的时段,经纪报价更新频率在1分钟以内。
市场成员可通过iDeal发起经纪询价,并获得经纪公司专属报价,满足私有行情需求,提高了外汇市场交易服务的及时性、扩大了辅助交易的覆盖面。
二是丰富iDeal信息行情。
在iDeal工作台中推出市场深度行情,支持图表分析。
市场参与者可跟踪实时价格、回溯历史走势,纵观多个交易品种、多种交易模式的行情数据,还可获得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汇率和美元拆借资金面情绪指数等基准数据。
六、外汇市场展望未来,交易中心将继续开拓创新,持续推进平台、产品、功能和机制建设,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推动境内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
1. 持续创新产品体系和交易功能。
一是推进升级银企平台系统功能,探索建设符合我国境内对客市场发展需求、更加安全、合规、高效的交易服务。
二是探索科技赋能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推出历史交易回测平台和模拟仿真交易平台,为银行间市场探索程序化交易夯实技术基础。
三是继续通过直接入市、主经纪模式以及银企平台等多种渠道相结合,延伸境内电子化外汇交易平台的服务范围,引入更多元的市场参与主体,优化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分层结构。
四是通过交易机制创新、综合信息整合服务和互联互通业务合作等举措,为境内外参与主体的资金兑换和汇率风险管理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
2. 深化互联互通,扩大市场对外开放。
加强与境内外托管机构合作,拓展更多外币回购业务应用场景。
在外币对和外币利率互换等产品上,探索与国际平台建立流动性连通。
3. 完善监测分析体系,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提升智能化监测水平,搭建智能监测平台,完善智能监测指标并逐步落实。
同时完善监测与考评相关制度,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和健康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