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期末必备,考研必背)

最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期末必备,考研必

背)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XXX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XXX的《说文解字》以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心、形声、转注、假借。只需象形、指事、会心、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分解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经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

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礼、气气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后、适适、征征、余馀。

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消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匡助判断。如“XXX,古之良史也”。偶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当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

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需有否定词,当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1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其词性,在句中充当其它词类。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如“秦师遂东”。

15、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16、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的话)。

17、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18、韵脚: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惯上叫韵脚。

19、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消韵和如何用韵。

20,换韵:不一韵到底,半途变更成不同的韵押韵的押韵体式格局,交韵的情况不是。21、天籁: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

22、XXX:古人为了说明《诗经》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

23、XXX: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认为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没有根据。

24、双声:两个字的声母不异,如当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

25、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

26、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27、三十六字母: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28、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29、疏: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汉代毛亨传,汉代XXX、唐代XXX等正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指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

30、《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多为汉朝或魏晋人的注。

3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如“‘汉水以为池’,‘水’字衍”。

32、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如“‘XXX:颀然而长’”“‘孔’下脱‘子’字”。

33、韵文:指有韵的文章,有完全的韵文,也有不完全的韵文。

34、平水韵:隋朝XXX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XXX,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35、平仄:近体诗最紧张的格律身分,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XXX、XXX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当代的入声目前转入其他三声中。

36、黏: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失黏:诗歌中不合乎黏的规则的现象。

37、对:律诗要求每一联中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必须相反,这就叫做“对”。如“仄仄平平仄”就要对“平平仄仄平”。如果没有做到平仄相反,就交叫做“失对”。但如果是首句入韵的话,则因为第二句句末也要是平声字(这是押韵的要求),因此就不可能完全相反,而只能部分相反。如“仄仄仄平平”作第一句,则对句只能是“平平仄仄平”,而不能用“平平平仄仄”。同样,以“平平仄仄平”作起句,则第二句也只能是“仄仄仄平平”,而不能是“平平平仄仄”,因为如果那样,就违反了必须以平声字押韵的规定。失对:诗歌中不合乎对的规则的现象。

38、XXX:诗歌中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是律诗的大忌。

39、拗句: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拗救:诗人关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解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40、对仗:诗歌出格是近体诗中,句法布局不异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另外又一种情况,只需求字面相对即词类不异,不要求句法布局不异。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

41、合掌对:对仗的两句如果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对。出现合掌对的诗从格式角度看是水平不算高的,因为它两句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浪费了句子。例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都是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又如XXX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XXX《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42、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流水对。例如“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即是。注意: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中。

43、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令一词相对。如“XXX宅里寻常见,XXX前几度闻”。取“寻常”本为“平常”之意,但又为古代测量单位,借对数目。

44、填词: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

45、词调:本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

46、杂剧: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唱词往往是剧中人唱。只需套数,没有小令,一个套数称为一折,全剧通常四折,偶然加上一个楔子。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与词的性子相近。

47、小令:散曲的一种,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

48、赘韵:曲中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

49、衬字:曲律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

50、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51、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52、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不异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外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53、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54、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55、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5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7、数目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目的数目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目相干的行动变化,这就是数目词活用为动词。

58、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59、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6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61、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62、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6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以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子和状态。

64、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65、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66、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样”的言语形式去相识。

67、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

68、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69、正义:说明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偶然也可称为“正义”。如唐代XXX编撰的《五经正义》。

70、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71、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72、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73、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

74、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75、谓:释义术语,放在被解释的词后面,用它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较、影射的事物。

76、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77、犹,犹言:释义术语,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其实不完整不异,只是近似。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用引申义训释本义。

78、之言,之为言,之犹言:声训术语,被释词与注释词在声音上不异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干或相通。

79、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释字在术语之后。

80、读若,读如: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81、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注释体例。

82、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注释体例。

8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84、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

85、论辩:以立论或驳论的方式所撰写的论说文。

86、序跋:对一部书或一篇文章所写的说明、评介的文辞。

87、奏议: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函。

88、书说:“书”是书信,“说”属游说之士的说辞。

89、赠序:特地为赠送友人而作的劝勉性文章。

90、诏令: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

91、传状: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92、碑志:用以封禅、XXX等及对死者悼念歌颂的文辞。

93、XXX:对死者悼念赞颂的文辞,由“志”和“铭”所组成,“铭”一般是韵文。94、封事:机密性奏议,为防止泄露而用皂帛做囊封住书板。

95、答子:即札子,写于竹简上的奏议。

96、对策:奏议的附类。由皇帝命题,应举者回答,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97、檄文:诏令的附类。属于军事文书,用于征召、晓喻或申讨。

98、行状:提供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作为立传资料的文体,优秀的行状就是一篇传记。99、颂赞:用以歌功颂德和表彰颂扬的文辞。

100、XXX:用以奉劝、警戒的文辞。

101、骚赋:摹拟楚辞而写成的赋。

102、古赋:除骚体以外的汉赋。

103、骈赋:源于古赋,主要指六朝时期的骈体赋。

104、文赋:散文化的赋体。

105、纪年体:以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的历史散文。

106、纪传体:集中而完整地描写历史人物的文体。

107、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集中叙述有关某一专题的历史散文。

108、哀祭:赞颂死者XXX、致以哀悼怀念的文辞。

109、三平调:”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三字(七言为第五字)不能不拘平仄,必需用仄声,否则便成了”三平调”

110、骈体文:是在辞赋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从不消韵的角度说,它不属于韵文而似散文;从使用对仗和平仄来讲,它又不是散文,所以称它是一种特殊文体。

111、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112、意译:是指在透辟相识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举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113、句读: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句”,一种是“读”,合称“句读”。114、古诗:①泛指古人所作的诗歌。②特指与唐代才构成的格律诗不同的(也就是不考究格律的)古人所作的诗歌。它包孕唐以前人的诗作及唐以后人们仿古的诗作。一般来讲,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又叫做古风,它用韵而比较自在,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转韵、通韵;有平仄的区别,但不很考究,不讲声病;有骈偶而不考究严格的对仗,可骈可散,对仗的位置也不牢固,不求工致,不避用同字;字数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杂言、三五七杂言等,但以五言最常用。总之,古体诗不像近体诗有端方极严的格律,只是用韵时一般要求双句押韵。古体的名称出目前近体诗流行之后。文人们在使用古体形式写诗时,往往临摹汉魏六朝时期的古诗,在字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尽量避免律化,故意多用拗句、多犯孤平、多用非平声字押韵,如许也就构成古体诗的一些本身特点,如句末多用三平式、三仄式或仄平仄、平仄平等形式。

115、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指唐代构成的考究平仄押韵对仗的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歌。唐代人就将这种新产生的诗叫今体诗或者近体诗,而将不考究格律的诗歌称为“古诗(唐人又称之“古风、往体”)”。格律诗又可细分为律诗和绝句两

大类。律诗又分为七律、五律和长律(排律),绝句又分为七绝和五绝。所谓“七”、“五”都是就每句字数而言。116、首联:首律诗共由四联组成,第一联叫首联。

117、颔联:律诗的3、四两句叫做颔联。

118、颈联:律诗的五、六两句叫做颈联。注意: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由对仗句构成。119、尾联:构成律诗的最后两句。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但尾联未必都对仗。120、出句、对句—─每一联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也就是每首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

121、押韵:每一首格律诗的偶数句句末位置的字都应属于《诗韵》中同一韵的字,读起来就感觉韵律和谐,这就叫做押韵。

122、首句入韵:如果采用“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或“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式做为格律诗的第一句,就要求这句末尾的字也要与后面的二、四、六、八句句末的韵脚字同韵。这种多了一个韵脚字的做法就叫做首句入韵。但由于首句本来是可入韵可不入韵的,所以即使首句入韵,在选字时也相对比较宽松,它可以是用同一平声韵的字押韵,也允许选用与其它四个韵脚字相邻韵的字来作韵脚。例如XXX《金陵图》诗:

“江水霏霏江草齐,六朝为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首句“齐”与“啼、堤”同为“齐”韵字押韵。但也可邻韵通押,如规定用一东韵但首句末却允许用二冬韵的字来押韵。

123、诗韵:又叫“平水韵”。它是唐宋以来形成的专门为科举考试时写格律诗而编写的一本官修韵书,它具体规定了哪些字属于同一韵,共分106韵。每首格律诗都必须在同一平声韵中选用韵脚字。南宋时江北平水人XXX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与此同时XXX著《平水新刊韵略》,所以《诗韵》又叫“平水韵”。“平水韵”中平声韵共有30个。

124、同字对:在对仗句中出现了用同一个字相对的情况。这是律诗所不允许的。所以在律诗中很难找到例子。但在词中却是允许用同字对的,所以在词中不难找到例证。如XXX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是用同一个“有”字相对。125、四声:中古(唐宋)时期,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合称四声。汉语有声调这一究竟本应是古已有之,但是直到六朝时期才由XXX、XXX等人发现。他们于是提倡将声调变化应用到诗歌创作中,以平仄声调的有规律变化组合以体现汉语的音乐美。

126、三平调:诗句中如果最后三个字全都是平声字,就叫做三平调。这是写格律诗的大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但在写古体诗时,却有意多出现,以示与格律诗相区别。如XXX 的《岁晏行》中如下的诗句:“XXX雁鸣桑弓、XXX枉杀南飞鸿、割慈忍爱还租庸、好恶不合长相蒙、此曲哀怨何时终”,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字,这就是三平调。

127、拗救:当出现了拗句,即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要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这种做法就叫做“拗救”。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由于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酿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式。如XXX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冷风起天末”、XXX《观猎》的尾联出句“回看射雕处”,以及XXX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XXX平生最萧瑟”,都属于这种情况。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匡助影象:“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②对句救出句:“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酿成“仄仄仄平仄”(这是由于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甚至酿成“仄仄仄仄仄”,不过如许一来,对句就必需酿成“(仄仄)平平平仄平”,即第三个字必需酿成平声字。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补偿出句中短少的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典范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吹”救“不”)、XXX《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无”救“万”)等于。

③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④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上面说过,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如XXX《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一联中,“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

“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

128、词:隋唐以来新兴的音乐文学,是一种可以歌唱的特殊形式的诗,具有律化、长短句、固定字数三个特点。它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最初称为曲子词。因此词又有好多种称呼,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乐府、乐章、琴趣、诗余等。

129、词调: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即曲调的音乐旋律。

130、词牌:每种词调的特定名称。由于每种词调的长短不同、所表达的豪情不同,因而决意了不同词牌的句数、每句字数和平仄、押韵等。原本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但到后来绝大多数的调名和词的内容曾经没有关系,所以XXX常在一首词的调名下另外写出词题或小序。如XXX的《?赤壁怀古》,前者是词调,后者是词的问题。

131、单调:只有一段的词,一般都字数较少,又称为小令。如《如梦令》、《十六字令》等。132、双调:多数的词由两段构成,故称双调。每段叫作“阕”或“片”,分别称上阕、下阕或上片、下片。如果前后两段的平仄字数相同或基本相同,叫做“重头”(或“不换头”)。也有的前后阕平仄字数不同,大都是因为后阕开头的两三句字数或平仄不同的,叫做“换头”。

最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期末必备,考研必背)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礼、气气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后、适适、征征、余馀。 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 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1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其词性,在句中充当其它词类。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如“秦师遂东”。 15、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16、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的话)。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隶变: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 现代汉字的起点。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 2.异体字: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汉字。 3.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 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4.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 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 5.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6.《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还是 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研究上古同音义词的重要著作,它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现代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如释天,释地,释言 7.《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成书于汉和帝永元 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共分15卷(1——14卷为本文,15卷为叙)。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

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著作之一。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首创部首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个),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8.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 9.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10.偏义复词: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 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1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12.词类活用: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 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13.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 关系是被动关系。 14.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15.互文:“互文见义”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 应,补充。 16.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点,叫做委婉语。 17.割裂:把古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割裂开来,只取用其中的一 部分,这种修辞方式称为割裂。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偏义复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是一种陪衬。 2、正义(古书注语):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3、六书:汉代的语言学家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出来的六种结构类属,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4、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 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5、《說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作者东汉许慎,按部首编排540部,收字9353个,讲解文字本义,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 6、四库全书总目:书目,收录清代干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典籍并加以介绍,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文献。 7、本义:即词本来的意义,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8、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9、叶音: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10、衍文:也叫“衍字、衍”,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 11、脱文:也叫“脱字、脱、夺”,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字。 12、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13、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的几个相关的意义。笺:对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14、韵目:每一个韵部选用一个字作为代表,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叫韵目。 15、传:注解术语,这种注解方式主要注解古书中的字句或大义。“传”有“传述”之义,把古书的大义传述后人。 16、笺:注解术语,主要是补充或者订正前人的注解的方式,主要的注解内容也是古书中的字句。 17、疏:注解术语,也叫“正义”,这种注解方式不仅对古书的正文作注解,还对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18、曰、为、谓之: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还可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使用这几个注释 术语时,被注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意思相当于现代的“叫做”。 19、谓: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其后的话语往往用来说明前面的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意 思相当于现代的“是指、是说、指的是、说的是”等。 20、貌、之貌:注解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说明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现代 “……样子”。 21、犹:注解术语,该术语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以引申义解释本义。注释词和被释词的意义往往不尽相同, 只是近似。相当于现代的“等于说、相当于”。 22、粘: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和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 23、对: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是指同一联中对句和出句的平仄应当相对(尤其是双数字及句尾)。 24、拗:近体诗在平仄方面的一个特点,指的是某些位置的字违背了应有的平仄格式,所造成的平仄格式拗口不通顺的情况。 25、救:近体诗在平仄方面的一个特点,违背了应有的平仄格式造成的拗可以通过一定得方式弥补。这种补救的手段叫做救。 26、联:从对仗角度对近体诗做出的句子分析。将一首律诗的八句每两句分为一联,共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7、之言、之为言:注解术语,这两个术语主要是声训术语,一定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也就是“声训”。 28、读为、读曰:注解术语,主要用来作注音的术语,这两术语一定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注释时,既注音,又释义。 29、读若、读如:注解术语,这两术语主要用来给被释词作注音,有时也可以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30、借对:近体诗对仗方式之一,是利用汉字一词多义或一字多音的现象构成对仗。借对分借音和借义两种。借义 利用汉字一词多义现象,在诗句中用甲意义,而借用其它意义构成对仗;借音是利用同音字的现象,在 诗句中用本字的读音,而在对仗中使用读音相同的其它字构成对仗。 31、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汉字六体:指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的6个主要形体阶段,分别为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和楷书。其中前4种被称为汉字发展的古汉字阶段,后2种被称为汉字发展的隶楷阶段。汉字演变过程中,图画的特征越来越少,而符号的特征越来越多。 甲骨文:商代在占卜时刻写在龟甲、牛肩胛骨和少量其他兽骨上的文字,出土于商代后期都城殷墟遗址。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约有5千个单字,主要反映了商代利用占卜求得吉凶的迷信思想与社会面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中一种不太正规的形体,而商代较正规的字体则是当时的金文。 隶变: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也叫“隶定”或“隶古定”。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它完全抛弃了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汉字变成抽象的记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隶变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文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文字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汉字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汉字构字方法,最早由汉代班固、许慎等人提出。其中象形是根据事物的形状制造汉字,指事是用一个象形字符和一个附加字符组成汉字,会意是用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成汉字,形声是用形旁和声旁合成汉字,假借是用借用已有的汉字记录某一读音和词义,转注是同一形旁、意涵的汉字相互成字。象形字是中国文字构字的基础,形声字是中国文字中最多的一种。 四体二用:是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四体”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二用”则指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古今字:某个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意义或几个意义后来用另外一个字来记录,原先的这个字与后来的另一个字便组成一队古今字。古今字的概念最早由东汉经学家郑玄提出。古今字可分为今字为古字的本义而造或借用、今字为古字的引申义而造或借用和今字为古字的假借义而造或借用三种关系类型。 异体字: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字,它们虽然写法不同,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从形体差异来说,主要有造字方法不同、形旁或声旁不同的形声字、变换偏旁位置、声旁和形旁都不同以及保留古代字形等六种类型。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是古人在记录语言时用了构思不同的造字方法或为了书写上的美观。 繁简字:读音、意义完全相同而写法存在繁简之分的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一组繁简字。繁简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用。繁简字也是一种异体字。繁简字伴随中国汉字演化史的始终,在由篆书转变为隶书、由隶书转变为楷书的过程中都曾大量出现。1956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共简化了500多字和54个偏旁,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共收简化字2300多个。简化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同音替代、利用繁体字的一部分代替整字、草书楷化字、另造新字等7种。 同义词:古代汉语同一词类意义同中有异的词,构成一组同义词。同中有异的“同”是构成一组同义词的依据,同中有异的“异”,是辨析同义词的重点。同义词的增多,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和精确性。方言和外来语进入共同语是同义词产生的两种途径。 词义引申:词是概念存在和表现的形式,词所代表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应用、人的思维的深化及心理上的联想等在不断变化。从词的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叫做词的引申义。词义引申包括链条式、辐射

(完整版)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完全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C、通释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 21、常见古书术语: A、曰、为、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不仅用来释义,且用于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差别。 B、谓。被释词放于其前。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 C、貌。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等于“…的样子”。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1、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22、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2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5、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6、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2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28、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9、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30、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疏: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新生的注解体式。 ②疏,就是疏通意义的意思。这一体式还有“义疏”、“正义”等别名。 ③它是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的传注。 ④南北朝以后这类注解的代表作有如: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宋邢昺《论语注疏》、清郝懿行《尔雅义疏》等等。 2.集解: ①或称集注、集释,是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别的注释体式。 ②主要是由注释者汇集各家对同一典籍的注解,并阐明自己的意见。 ③集解的特点是博采众家之长,使读者一目了然。客观上往往能保留了一些已佚的古注本。 ④这类注解代表作有:魏何晏《论语集解》、清王先谦《庄子集解》等等。 3.正义: ①是疏的别称,是隋唐以后一种新生的注解体式。 ②它也是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的传注。 ③代表作有: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清焦循《孟子正义》等等。 4.反切: ①是古人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注音方法。 ②大约起于汉末,最初叫“反”又叫“翻”。唐人忌讳“反”字,又改为“切”字。 ③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来。例如“相”音息亮反,就是“息”和“亮”相拼,得出“相”的读音。 ④反切是根据声韵特点来拼音的,切上字代表被切字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切下字代表被切字的韵母(包括声调)。 ⑤因为语音的发展和反切的时代局限,反切有时无法准确注音,不过反切方法经过长期使用改进,大大改善,基本上做到了二字连读成为一音。 ⑥反切方法与今天的汉语拼音相比,局限与落后是显而易见的。 5.如字: ①古书注解中,表示某字当读本音。凡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的叫做如字。 ②例如,“卫侯来会葬。”(左传·隐公元年)注:“卫国在汲郡朝歌县。”《释文》:“朝,如字。”就是说“朝”应该读本音(zhāo)。 ③又如,《史记·项羽本纪》:“以恶食食项王使者。”张守节《正义》:“上如字,下音寺。”这里是说前一个“食”字按平常本来读音去读,后一个“食”字要读特殊的“寺”音。 6.李善 ①李善(约630—689),古代注解大家,唐代扬州江都人,著有《文选注》60卷。 ②其特点是材料丰富,非常渊博,引用个类古籍文集1600余种。 ③其文献价值很高。在训诂方面,李注也优于五臣注,其注释多平稳无疵,可作为人们注释古书的借鉴。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01年真题 1、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如:宋郑樵《总序》:“既无衍文,又无绝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2、《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30卷。它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古书《周易》、《尚书》、《诗经》、《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庄子》等。是保存古代音训较早的一部字典,为后世推崇 3、稽古:指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是一种不太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在古代作品里应用不少。主要叙述一些历史事实,有正反两面,借以阐发自己的观点,有托古论今之意。 4、《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按古声母顺序排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5、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字母”即声母。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个声母代表字。宋朝无名氏将守温三十字母进行扩充,形成三十六字母。初步反映了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05年真题 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步系统完备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六书: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

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4、假借: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之一,六书之一(其余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用“假借”这种方法所造出来的汉字,称“假借字”。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5、浑言:汉语训诂学术语。指笼统的说,又称统言、泛言,后也用作一般论说用语。泛指,段玉裁叫做“浑言”;特指,段玉裁叫做“析言”。浑言与析言相对。(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就是析言。如《说文解字》走部:“走,趋也。”段玉裁注:“《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 08年名解 1、康熙字典: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勒敕编纂,成书于康熙55年。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字典。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2、如字:一种注音法。当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的时候,要按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读,按照最常用的意义解释,叫如字。例:《礼记?大学》:“所谓诚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意即第一个恶读wu去声,第二个恶读e去声。 3、連綿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4、旁轉:旁转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成另一个阳声韵, 一个入声韵变成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是一个音节的收尾音不变,主元音的舌位高低发生了变化。 5、箋:对前人文意或注解的补充、订正。 09年名解 1.《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按古声母顺序排列,是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师大考研网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1、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22、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解和语译。 2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2.异体字:指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有别的字。 3.汉字的通假:在古代汉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叫做汉字的通假。 4.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5.古今通用词:是以基本词汇为基干,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词,它一直流传至今,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 6.词的本义: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7.词的引申义: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或者是说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8.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就是词类活用。 9.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所代表的人或物所发出这个动作。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1.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1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写历史人物。 24.纪事本末体:史传文的一种。它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载集中起来,可以了解它的全貌。 25.骈文:一种特殊的文体。从不同韵的角度说,它不属于韵文而似散文;从使用对仗和平仄来说,它又不是散文。 26.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律诗可以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 27.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声调问题。“平声”指四声中的平声;“仄声”指上、去、入三声。“仄”即不平的意思。 28.对,失对:律诗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反(主要看第二字)称为“对”,违背了这一要求,就是“失对”。 29.粘,失粘:律诗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相同(主要看第二字)称为“粘”,违背了这一要求,就是“失粘”。 30.古体诗:我们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不讲格律的诗叫做“古体诗”。 31.近体诗:我们把唐代以后按照诗律创作的诗叫做“近体诗”。 32.犯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一个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应该用平声,如果改用仄声字,全句除句尾外,只有一个平声,这就叫“犯孤平”。这是诗家的大忌。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直音:用一个汉字直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例如《尔雅》郭璞注:“钊音招。”意思是说“钊”和“招”读音相同。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起来为一个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基本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切字的读音。如“毛,莫袍切。” 3、六书:文字学术语。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造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详细的解释。后人一般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4、《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著。收字935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5、古今字:训诂学术语。指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原先那个字的部分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和“债”、“莫”和“暮”等。 6、隶变:文字学术语。隶书是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字体,它在书写笔法小篆圆匀的线条改成点画,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在字的形态上变小篆的长圆体而为扁方体,标志着汉字进入了今文字阶段。汉字的这次转变在文字学上有个专门的名称,叫“隶变”。 7、同源字:在汉字里有许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如“广”和“旷”、“线”和“贱”、决“”和“缺”等,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8、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宋王子韶研究文字学,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说文解字》 清代是对《说文》的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对《说文》进行全面 研究的四大家及其作品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 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峻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其中,前三位文字学家及作品都是注疏《说文》的,旨在探索、阐 发许慎的原意,以阐明字的本义为目的,紧扣许书,为许声张,代许立言;而朱俊声则专从假借和引申来研究《说文》,他打破了许慎的540部首的 顺序,按照古韵18部排列,全书分为说文、通训、定声三部分,另辟稀径。3.许叔重 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 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全书共释虚词160个,以单音虚词为主;在 编排上用音序法中的古声母排列法,按36字母编次;采用因声求义的方法,不限形体;该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解说详备,有不少 好的见解。5.《尔雅》 东汉刘熙著,8卷27篇,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该书用音同音 近的词来解释事物得名的由来;全书的名物语词都采用声训来解释,这为 因声求义开辟了道路,促进了古代韵书的产生;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字,不侧重文言语词而侧重于日常生活名物类,涉及范围广泛,其中有些解释 很精当。但是,解释错了的占据多数,此外,这部书对研究汉代的词汇、 语音和社会文化生活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8.六书 六书是研究汉字结构的理论,是后人研究大量汉字后得出的制造汉字 的六种方法。“六书”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具体内容最初见

于班固、郑众、许慎三家的解说,清代以后“六书”理论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造字之法,后两种是用字之法。尽管六书理论也有缺陷,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汉字,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权威的理论,是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9.形符和声符 形声字的结构中表示意义类别的部分叫做形符,表示读音的部分叫做声符。例如桃字,形符是木,声 2 符是兆。 10.四体二用 “四体二用”说是指以清代戴震为首的文字学家不同意班固笼统地把“六书”视为同一层次的“造字之本”,他们认为六书中仅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书与汉字形体结构有关,可以视为汉字的构造原则,而转注、假借只是用字之法。虽然江声、朱俊声等文字学家对“转注”这一概念存在着分歧,但戴震的“四体二用”说对班固的说法做了修正,符合实际,为后来大多数人所接收。11.段玉裁 段玉裁是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段玉裁曾师事戴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之学。其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语言文字学,成果集中于《说文解字注》一书中。其学术价值主要表现为:阐发了《说文》的体例,对《说文》的训释进行了形音义关系的综合考察,说明词义的引申、假借和变迁等发展规律,注意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纠正了以往的讹误。该书是说文四大家作品中成就最高的。另外他还写了

(完整版)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完全版】

(完整版)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完全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中选取“端”字作代表。这样,[t]声母就成为“端”母了。字母又称“母”。唐末和尚守温首先提出三十字母。到了宋代,音韵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增补成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霞、来日) 5、五音、七音:是早期音韵学著作队声纽进行归纳分析时所用的术语。隋唐时已经有了五音之说,五音是按照发音部位把声纽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七音,是宋代学者在五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半舌音和半齿音。 6、清浊:是传统音韵学中分析发音方法时所使用的术语。清音,指声带不颤动的辅音;浊音,指声带颤动的辅音。 7、韵:中古时期,韵以声调为纲,不同声调的字不同韵。在同一声调中,两个字是否同韵,是根据韵腹和韵尾两方面来说的,韵头不计算在内。也就是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是同韵。比如“张”和“王”。 8、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纳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韵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韵即韵部。如《广韵》二百零六个韵,即二百零六个韵部。 9、韵目:韵部的代表字叫做韵目。如《广韵》中的一东、二冬、三钟、四江等。 10、韵类:一个韵部里的字音,除韵腹和韵尾相同外,还存在着韵头的差别。如果在同一个韵部里再按韵头分类,就成了韵类。同一韵类中的字,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均相同。 11、韵摄:韵摄是中古以后等韵学的一个概念。同韵摄的韵,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

12、按韵尾进行分类,可以把韵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①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韵母。如“妈[ma]”、“来[lai]”。 ②阳声韵:以鼻音[m]、[n]、[η]收尾的韵母。如“人”、“民”。 ③入声韵:以塞音[p]、[t]、[k]收尾的韵母。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在某些方言中还保存着。 13、按照韵头进行分类,可以把韵分为开口呼和合口呼。 ①开口呼:韵头或韵腹不是[u]的韵母。 ②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两者实际上的区别在于唇元与否。圆唇的为合口呼,不圆唇的为开口呼。 14、声调:声调是汉语的特征。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又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声调,最早是南北朝时期周颙、沈约提出的。古汉语中的四声,实际上只是指调类,其具体的调值,古人只有一些描述性的说明。关于对古四声的分析,还有“平仄”“舒促”两对术语。“平仄”中的“平”,指的是平声;“仄”指的是上、去、入三声。“舒促”中的“舒”,指的是平、上、去三声;“促”指的是入声。这两种区分,均是为适应诗歌韵文创作需要而归纳出来的。 15、清人陈澧在《切韵考》中,运用系联法分析归纳了《广韵》的声、韵系统。▲声母基本原理:“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如: “冬,都宗切、“当、都郎切”。“冬”、“当”都用“都”作反切上字,所以,“冬”“当”声母同类,这是同用。 “当,都郎切”、“都,当孤切”。“当”、“都”互作反切上字,所以,“当”、“都”声母同类,这是互用。 “冬,都宗切”、“都,当孤切”。“都”作“冬”的反切上字,“当”作“都”的反切上字,所以,“冬”、“都”、“当”三者声母同类,这是递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