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注水技术

水平井注水技术
水平井注水技术

水平井注水技术

随着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后期,如何通过注水使油藏获得更大面积的高注水量,实现更快的注水和采油速度,从而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是研究人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水平井注水优势分析

众所周知,油田开发采用的常规水驱模式是直井注水,直井采油,每口井周围产生明显的压力降,迫使油水界面变形,水转向生产井后被采出。由于注水井和生产井存在径向流,使大量压力损耗,采收率受到影响。使径向流转为直线流的办法可以有垂直压裂和水平井。过去由于水平井技术尚未成熟,钻井成本十分昂贵,因此人们多采用压裂。随着水平井成本降低到直井的1.5到2倍左右,人们又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水平井水驱研究上。

水平井水驱采油具有的优势是:①和直井相比,水平井注水时的压力降不会集中在某一点,而是分散在比较长的泄油井段上,压力降较小,油水界面变形也小,井到达油水界面的距离大,所以可以推迟井的突破或使含水量增加缓慢;②水平井与井之间的泄油均匀性可使前缘均匀推进,因此当有多相同时流动时,流度比条件越不利,水平井的优势就越明显;③在低渗透油藏或低渗透层钻水平井,可以提高注水能力及产油能力,减少油藏注入水的补充时间,注水见效早;④在开发中后期老区油田时,钻加密井是改善直井水驱后波及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水平井可以通过侧钻、分支钻井等取得比钻加密井更好的效果;⑤在薄层油藏中,水平井注入速度接近于线性注水速度。当地层10英尺厚,水平井流体流动速度是直井的8到10倍。这一优势随地层厚度逐渐削弱,当地层厚度超出300英尺后,水平井的波及效率将低于直井;⑥大井距的条件下,只需用较少井数就可以取得等量或更多的注水量和采油量,快速的注水速度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作业效益。例如,对于一个10英尺厚,井距80英亩的油藏来说,水平井注水速度在和直井注水速度保持一致的条件下,所需压力只是直井的1/10,这就为作业商带来众多便利。但是在小井距的井网中,水平井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2、水平井注水新进展

水平井在水驱开发时可以有四种采油结构:水平井注—直井采、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直井注—直井采、直井注—水平井采。外国一些石油专家通过室内试验,提出了两种模式:直井注-水平井采和水平井注—水平井采,下面将简单介绍这两种模式。

2.1、直井注-水平井采——“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新技术”(TTHW)AlexT.Turta 等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水方法——“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技术” (TTHW),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水平段注空气:THAI和CAPRI”,其采用了一口水平生产井和一口垂直注入井。水平生产井的水平井腿位于地层顶部,井趾靠近垂直注入井,垂直注入井在地层下方射孔。该方法使驱油时的重力变得稳定,水/油流动比的重要性降低,其对波及效率的不利影响也被削弱。注入水始终在井趾处突破,含水率逐渐上升。“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注水方法,开采轻、稠油油藏(最大粘度2000cp)的效果良好,开发较厚油层的驱替效率也很高。AlexT.Turta的室内模拟研究得出,控制直井比控制水平井更容易。这是因为,即使对于一个均匀的多孔介质来说,水平段压降使液体流过水平井十分困难,压降不仅受到粘滞力的控制,还受到局部、未知力量的影响;而一口较短的直井则可以忽略压降的影响,因此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比水平井注水—直井采油更容易控制流速和直井井底压力,从而改善波及效率,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采油八厂也曾做过多个方案,比较水平井注—直井采、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直井注——直井采、直井注—水平井采的开发效果。从内部收益率、采油程度和综合含水曲线可以看出,直井注—水平井采和水平井注—水平井采可行,但是水平井注水的实际操作较难,所以建议采用直井注-水平井采.。

2.2、水平井注-水平井采(两种驱油结构)

上面阐述的“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新技术”(TTHW)采用了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但是由于人们不仅希望注水速度得到改善,还希望对注水过程能有一定的控制,这就促使专家研究水平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模式,以开发轻、重油油藏。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对于一个水平均匀的多孔介质,应用一口水平注水井时,不必遵循传统方案提出的方法,即用多行直井与水平井垂直,而只需布置一行垂直于水平井方向、位于水平井段井趾处的垂直生产井。根据这一发现,AlexT.Turta等专家又提出了以一口水平井代替一行的垂直生产井,在适当条件下用水平井注-水平井采。可以有两种布井结构:长距离驱油结构(平行线性水驱结构:两口水平井平行,井踝成反方向,井趾在一条直线上)和短距离驱油结构(L 型结构:两口水平井垂直,井趾彼此接近)。鉴于水平井对井网十分敏感,专家们还分别研究了这两种驱油结构在不同井网的应用。

①长距离驱油结构(LDOD):一是直线驱注水,二是交错行列注水,都采用了侧枝长300米的平行水平井。试验采用了度300m3/d的总注水/采油速度,1050天后注入水突破时,波及效率是64.80%,采收率是32.32%,注水井井踝的最大压力是110at,生产井井踝的最小压力是77at。交错行列注水的波及效率是97.84%,采收率是48.02%,注水井井踝的最大压力是107.6at,生产井井踝的最小压力是78at。可以看出,由于注入水趋于从注水井井踝流向生产井井踝,反井网的驱油效率要远远大于直线驱的驱油效率,注水井和生产井处于对角时的波及效率和采油率都比较高。

②短距离驱油结构(SDOD):第一种结构采用了正方形井网,由两口700米长的注水井和生产井组成,从注水一年后的含水饱和度及压力分布可以看到,水驱前缘没有覆盖注水井水平段的全部长度,也就是说注水井没有发挥出全部能量,流向注水井井趾的水量为零。第二种结构中的水平注水井长200米,水平生产井长850米。从注水一年后的含水饱和度及压力分布可以看到,注水井使更多的水进入到多孔介质中,水首先在生产井的井趾处突破;突破后,含水没有突然增至100%,而只是单调上升。因此,从油田的角度看,短水平注水井-长水平生产井的井网非常实用,它使注入控制变得更加简单。

3、结束语

通过以上两种水平井注水模式的室内试验及现场方案对比,我们可以得出:①水平井注水开发可以取得比直井更好的驱油效果;②垂直井注—水平井采的驱油方法具有降低不利流度比,改善吸水能力等特点,其采收率至少是常规水驱的2倍,常规水驱驱油效果最差时,采用TTHW往往可以取得最好成绩,如开发厚油层、高渗透地层及地层下的高渗透薄层;③在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的长距离驱油结构中,由于注水前缘倾向于从注水井井踵流向生产井井踵,且水平段压力损耗使波及效率严重受到液体流动方向的影响,因此AlexT.Turta等专家建议采用反井网;④在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的短距离驱油结构中,由于水总是在井趾处突破,建议采用短半径水平井注-长半径水平井采的模式。

加强水平井注水技术 提高油气藏产量

加强水平井注水技术提高油气藏产量 水平井注水技术在挖掘油气藏开发潜能,增加油气开采经济效益方面作用显著。实际工作中,部分油气田缺乏对水平井注水技术适用条件的正确认识,影响了水平井注水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文章围绕水平井注水技术影响因素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出水平井注水技术适用条件,并对水平井注水技术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油气藏类型进行归纳。 标签:水平井;注水;油气藏;储层条件;适用范围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石油总储量约为940亿吨,其中可开采量为160亿吨,加强石油开采能力,提高石油开采水平,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在现有的石油开采诸多技术中,作为新兴油气田增产技术的水平井注水技术,具有增加水驱波及系数和注水效率、提高油气田压力水平和最终采出程度的优点,能够大幅提升油气田经济效益,因此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水平井注水技术的使用并非一帆风顺。部分使用水平井注水技术的国内外油气田,不但没有增加产量,反而使得储层受到破坏,给油气田开采工作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其根本原因,是开采单位对水平井注水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没能清楚把握水平井注水技术的应用条件,在不适合使用水平井注水技术的储层地质环境和流体条件下使用了该技术,从而导致开采的失败。加强油气田水平井注水技术应用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广水平井注水技术,推动我国油气田开采事业迅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平井注水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研究 经过长期实践,我们可以知道,水平井注水技术的应用效果受油层厚度的影响很大,油层厚度越大,水平井注水效果越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水平井注水的效果。 (1)流度比。随着流速比增加,水平井注水增产峰值不断下降,与此同时,水平井注水稳定增产期变得更长,增产情况整体趋于平缓。 (2)油层非均质性。在非均质油藏,水平注水井和生产井间的位置关系对于水平井注水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当二者在同一方向时效果最好。否则效果就差。 (3)垂向渗透率。随着垂向渗透率的增加,水平井注采效果越来越好。为保障水平井注采效果,就必须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垂向渗透率条件。一般来说,直井组合适用于较低的垂向渗透率,水平井组合适用于高垂向渗透率。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一)、见水井开井数:指已确定见水的油井中,当月生产出水的井,堵水后生产不出水的井不算在内。 (二)、产水量:表示油田出水的多少。包括日产水量和累计产水量。年核实水量为当年各月核实水量之和;核实累积产水量:为历年核实水量之和。 -计量综合误差)(井口产水量核实月产水量1?= (三)、综合含水率:表示油田出水或水淹程度。 (四)、水油比:从地下采出一吨油同时要采出多少水。它同含水率一样,也是表示油田出水程度的一个指标。 (五)、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六)、含水上升速度:每月(或每季、每年)含水率上升的多少,这个数值叫做含水上升的月(或季、年)速度。 当油田中油井见水之后,含水将随油田采出程度的增大而不断上升,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就是表示油田含水上升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 (七)、注入量:是单位时间内往油层注入的水量。注入量的多少表示注水的快慢程度。包括日注入量、月注入量、年注入量和累计注入量。 1 2 (八)注入速度

(十)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包括月注采比和累计注采比。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用它来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和地下亏空弥补程度。注采比、油层压力变化和含水上升速度等指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控制注采比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十一)、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和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能保证油层始维持一定的压力。 (十二)地下亏空:注入剂的体积少于采出剂的地下体积,叫地下亏空。是注采不平衡的表现。 (十三)累积亏空体积:指累计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十四)注水利用率 用注水利用率衡量油田的注水效果。注水初期的油田不含水,注入1立方米的水就推出1立方米的油。注水利率就是指注入水中有多少留在地下起着驱油作用。 注水利用率随注水开发油田的生产时间加长而不断下降。 (十五)注水井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 (十六)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是指现有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

水平井注水技术

水平井注水技术 随着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后期,如何通过注水使油藏获得更大面积的高注水量,实现更快的注水和采油速度,从而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是研究人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水平井注水优势分析 众所周知,油田开发采用的常规水驱模式是直井注水,直井采油,每口井周围产生明显的压力降,迫使油水界面变形,水转向生产井后被采出。由于注水井和生产井存在径向流,使大量压力损耗,采收率受到影响。使径向流转为直线流的办法可以有垂直压裂和水平井。过去由于水平井技术尚未成熟,钻井成本十分昂贵,因此人们多采用压裂。随着水平井成本降低到直井的1.5到2倍左右,人们又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水平井水驱研究上。 水平井水驱采油具有的优势是:①和直井相比,水平井注水时的压力降不会集中在某一点,而是分散在比较长的泄油井段上,压力降较小,油水界面变形也小,井到达油水界面的距离大,所以可以推迟井的突破或使含水量增加缓慢;②水平井与井之间的泄油均匀性可使前缘均匀推进,因此当有多相同时流动时,流度比条件越不利,水平井的优势就越明显;③在低渗透油藏或低渗透层钻水平井,可以提高注水能力及产油能力,减少油藏注入水的补充时间,注水见效早;④在开发中后期老区油田时,钻加密井是改善直井水驱后波及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水平井可以通过侧钻、分支钻井等取得比钻加密井更好的效果;⑤在薄层油藏中,水平井注入速度接近于线性注水速度。当地层10英尺厚,水平井流体流动速度是直井的8到10倍。这一优势随地层厚度逐渐削弱,当地层厚度超出300英尺后,水平井的波及效率将低于直井;⑥大井距的条件下,只需用较少井数就可以取得等量或更多的注水量和采油量,快速的注水速度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作业效益。例如,对于一个10英尺厚,井距80英亩的油藏来说,水平井注水速度在和直井注水速度保持一致的条件下,所需压力只是直井的1/10,这就为作业商带来众多便利。但是在小井距的井网中,水平井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2、水平井注水新进展 水平井在水驱开发时可以有四种采油结构:水平井注—直井采、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直井注—直井采、直井注—水平井采。外国一些石油专家通过室内试验,提出了两种模式:直井注-水平井采和水平井注—水平井采,下面将简单介绍这两种模式。 2.1、直井注-水平井采——“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新技术”(TTHW)AlexT.Turta 等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水方法——“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技术” (TTHW),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水平段注空气:THAI和CAPRI”,其采用了一口水平生产井和一口垂直注入井。水平生产井的水平井腿位于地层顶部,井趾靠近垂直注入井,垂直注入井在地层下方射孔。该方法使驱油时的重力变得稳定,水/油流动比的重要性降低,其对波及效率的不利影响也被削弱。注入水始终在井趾处突破,含水率逐渐上升。“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注水方法,开采轻、稠油油藏(最大粘度2000cp)的效果良好,开发较厚油层的驱替效率也很高。AlexT.Turta的室内模拟研究得出,控制直井比控制水平井更容易。这是因为,即使对于一个均匀的多孔介质来说,水平段压降使液体流过水平井十分困难,压降不仅受到粘滞力的控制,还受到局部、未知力量的影响;而一口较短的直井则可以忽略压降的影响,因此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比水平井注水—直井采油更容易控制流速和直井井底压力,从而改善波及效率,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采油八厂也曾做过多个方案,比较水平井注—直井采、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直井注——直井采、直井注—水平井采的开发效果。从内部收益率、采油程度和综合含水曲线可以看出,直井注—水平井采和水平井注—水平井采可行,但是水平井注水的实际操作较难,所以建议采用直井注-水平井采.。

不同形式井网适应性及油田开发合理井网部署方法

不同形式井网适应性及油田开发合理井网部署方法 摘要 本文基于油藏在开发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形式井网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不同油田采用合理的井网部署方法。 关键词:井网,注水,裂缝。 一、不同形式井网适应性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近年新增探明储量的油藏的特点较以往的显著不同点在于储量品味越来越差,以岩性为主的隐蔽油气藏和低渗透、特地渗透油藏越来越多,增加了储量动用、产能建设的难度,已开发的油田如何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未动用的油田储量如何尽快有效的投入开发,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油藏采用合理有效的井网部署,对保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常规油藏井网部署 根据油层分布状况、油田构造大小与断层、裂缝的发育状况、油层及流体的物理性质、油田的注水能力及强化开采措施,我们将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 1.2.1边缘注水方式 对油层结构比较完整、油层分布比较稳定的中小型油田,鉴于其含油边界位置清楚、内外连通性号、流动系数高,我们选择采用边缘注水:对于含水区内渗透性较好、含水区与含油区之间不存在低渗透

带或断层的油藏,我们采用边缘外注水,注水井按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式分布在外油水边缘处,向边水中注水;对于在含水边缘以外的地层渗透率显著变差的油藏,为了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和保证注入水的驱油能力,我们采用边缘上注水,将注水井分布在含油边缘上,或在油藏以内距离含油边缘不远的位置;如果地层渗透率在油水过渡带很差,或者过渡带注水根本不适宜,那么我们采用边缘内注水,将注水井分布在含油边缘以内,以保证油井充分见效和减少注水外逸量。 由于油水边界比较完整,采用常规油藏井网分布可以使水线推进均匀,控制相对容易,污水采收率和低含水采收率高,最重要的需要部署的注水井少,设备投资相对较小,经济效益高;但同时,在较大油田的构造顶部效果差,容易出现弹性驱动和溶解气驱,井排产量会递减,对此我们可以采用边缘注水与顶部点状中注水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驱油效果,除此之外注水利用率不高、水向四周扩散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1.2.2切割注水方式 对于油层大面积分布、有一定延伸长度且流动系数较好的油藏,可以用注水井将油藏切割为较小面积的若干单元,成为独立的开发区域进行注水开发,这样有利于调整和布置,通常每个切割区由两排注水井夹三排或五排生产井组成。切割方式可分为纵切割(沿构造短轴方向切割)、横切割(沿构造长轴方向切割)、换装切割、分区切割。 这种部署方式对油藏的地质特征有很好的匹配性,便于修改原来的注水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根据生产数据和生产动态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含水上升速度, 3、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水驱指数, 8、存水率, 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 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4.什么叫井网布署?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 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 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 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 9.什么叫配产配注?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 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济优化决策。 12.什么叫井别? 油田上根据钻井目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类别,称为井另别。如探井、评价井、资料井、生产井、注水井、观察井、检查井等。 13.什么叫生产井?什么叫注水井? 用来采油的井叫生产井。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注水井。

吴起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吴起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 张信丽

吴起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摘要:胜利山油田是吴起采油厂主要的产油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滚动式勘探开发,截止2009年12月,已钻井731口。目前主力生产层为延长组长4+52、长61、长63油层,其它生产层位为长3、长4+51、长62、长9以及侏罗系延安组延10、延9油层。该油区于2006年5月开始在长61层系选择1-5井组开始注水实验。目前长61、长63、长4+52三套开发层系已经实施面积注水补充能量开发。本文通过对油区多组油井注水动态分析,结合地质及开发现状,对胜利山油区注水开发效果做了客观的分析评价。关键词:注水井;注采比;井组动态;注水效果

Wuqi Shengli oil field water flooding Mountain Effect Absteact: Shengli oil field is Wuqi oil plant one of the major oil-producing region.After years of roll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losing in June 2009, has been drilling 731. Main production floor for the extension of the current head of C4 +52, C61,C63 oil, other productive C3, C4 +51, C62, C9 and Jurassic Yan'an Formation of Y10, Y9. The oil in the area in May 2006 began a long series of C61, started water injection well group select 1-5 experiments. Currently C61, C63, C4 +52three layer series of development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add the energy development area of injection. Based on the oil dynamic analysis of multiple injection wells with geological and development status, to win mountain development effect of water injection in oil gave an objec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injection wells; injection ratio; well group dynamics; injection effect

水平井分段定量注汽及管道式采液处理的稠油高效开发

一、项目名称: 水平井分段定量注汽及管道式采液处理的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 二、推荐意见: 该项目针对稠油高效开发问题,发明了水平井井下均匀注汽技术、双同向高速旋流分离技术、复合管道式分离技术,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从开采到产液处理的高效稠油开发成套技术。通过建立注汽控制理论模型和工程计算方法给出了水平井中注汽点位和各注汽点注汽量的准确预测,自主研发了定量注汽管柱和井下实时测试仪,实现了精确控制均匀注汽。利用强旋流和动态重力沉降过程,攻克了超稠油油气水分离难题。采用新型的管道系统代替传统的储罐系统,实现了油气水分离技术的大幅跨越。研制出井下弹性蒸汽伞、井下测试仪、双同向高速起旋器、柱形管道旋流器、微气泡动态气浮选装置等关键设备,突破了稠油经济高效开采的技术瓶颈。 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申请国际PCT专利1项。项目技术在辽河油田、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华油惠博普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水平井均匀注汽850余井次,累计经济效益达9亿元,已经形成了每年100井次以上的推广应用规模。管道式分离技术仅在辽河冷三转项目就节省工程造价约4000万元。惠博普公司采用管道式分离技术中标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哈法亚油田、伊朗MIS 油田、北阿油田,合同额上亿元,提高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项目技术推广应用近三年新增利润达3亿元。 经审核,上述推荐书及全部证明材料真实有效,相关内容的填写符合国家技术发明奖填写要求。 建议推荐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稠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接替资源,占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约为40%。稠油和超稠油粘度和密度很高,流动性差,开发难度远高于常规原油,目前平均采收率不足20%。目前笼统注蒸汽热采的稠油开发技术存在成本高、采收率低、经济性差等问题,且因稠油的高密高黏特性导致采出液处理困难,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稠油开采的规模发展。该项目发明了水平井井下均匀注汽技术、双同向高速旋流分离技术、复合管道式分离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注采比和采收率,克服了笼统注汽效果差以及传统分离需加热掺稀能耗高、体积庞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难点,攻克了(超)稠油热采与处理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形成了具

油田注水有关概念

3.1.73 注水 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人油层,以保持油层压力,这个过程称为注水。 3. 1. 74 注水时机 指油田开始注水的最佳时间。一般要根据油田天然能量大小,油田地质特征,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以及满足最大经济效益等状况来决定。 3.1.75 超前注水 指在采油井技产前就开始注水,使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建立起有效驱替系统的一种注水方式。这种注水方式可在裂缝性油田开发中使用。 3. 1. 76早期注水 指油田投入开发初期就进行注水,使油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以实现保持压力开发的一种注水方式。 3. 1. 77中期注水 指介于早期与晚期之间,即当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气油比上升到最大值之前注水。

3.1.78 晚期注水 先利用天然能量采油,当驱袖能量显著不足,油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之下,油藏驱动方式转变为溶解气驱时再进行注水叫晚期注水。晚期注水作为二次采油方法加以应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无水油量多、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等优点,是目前许多产油国家常用的油田开发方式。 3.1.79 水障法注水 带气顶油田,为避免油气互窜,在油气边界附近钻一圈注水井,注入水在气顶与油区之间形成水障,使气区与油区分别进行开采,这种注水方式叫水障法注水。 3. 1. 80 注水方式 指注水井在油田上的分布位置及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比例关系和排列形式。注水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油田的采油速度、稳产年、水驱效果以及最终采收率。 3.1.81 边外注水、边缘注水与边内注水 注水井按一定的形式布在油田边界以外含水区内进行注水叫边外注水(缘外注水)( 图3 . 4 )。 注水井按一定形式布在油田边界线上或油水过渡带内进行注水叫边缘注水(缘上注水)( 图3 . 5 )。

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一、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目的 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砂岩油藏内油水运动规律,揭示油藏注水开发的主要矛盾和潜力,为编制油藏年度开发规划、长远开发规划和综合调整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砂岩油藏获得最高的、经济合理的水驱采收率。 二、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1、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的适应性评价 2、注采压力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3、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的分析评价 4、注水利用率分析 5、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小的评价 6、自然递减率和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评价 7、可采储量评价 8、注水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方法 1、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适应性是衡量油藏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是否得当,油藏潜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1)从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高低分析评价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的适应性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用现井网下和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和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之比值来表示: H h R c 式中: R c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h —和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m ; H —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m 。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本质上是注入水体波及系数的反映。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井网密度的大小和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有关。 产液厚度和总的射开连通厚度之比值来表示:

i i P H h R = 或 o o P H h R = 式中:Rp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h i 、h o —注水井总吸水厚度、油井总产液厚度,m ; H i 、H o —注水井、油井总射开连通厚度,m 。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还可以用丙型(西帕切夫)水驱特征曲线来确定: p p p BL A N L += B N mo 1= R mo mo NE N R = 式中:L p —累积产液量,104t ; N p —累积产油量,104t ; N mo —水驱动用储量(可动油储量),104t ; N —石油地质储量,104t ; E R —由油藏地质特征参数评价出的油藏最终采收率,f 。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直接反映注水开发油藏的水驱效果。一般情况下,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而提高,其值越大,说明水驱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越好;反之,则说明注水开发效果越差。 通常用丙型水驱曲线计算出来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值应小于1。但有时也可能大于1,这除了反应水驱效果较好外,主要是地质储量偏小所至。 计算出油藏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后,参照行业标准(SY/T 6219—1996)即可衡量该油田或区块的这两个指标在油田开发水平分级表中属于哪一类。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评价标准 a. 油井产能和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规律 油井产能的变化主要指采油、采液指数的变化规律。通常用本油藏的实际资料作出无因次采油指数和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而变化的关系曲线(用相对渗透率曲线作理论曲线,用单井的采出指数资料作实际曲线)。 当作出无因次采油指数和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后,应确定油藏有代表性的采油指数初始值。初始值确定后就可以确定不同含水条件下的采油指数、

水平井高效注汽工艺研究与完善

水平井高效注汽工艺研究与完善 【摘要】目前水平井已成为辽河油区老油田挖潜和新区产能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不同类型油藏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制水平井高效注汽工艺,可以解决水平井注汽过程中隔热问题,避免了井筒隔热采用氮气隔热造成的套管变形和高成本问题,保证了注汽质量,延长了水平井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平井高效注汽提高隔热效果 对于辽河油田稠油水平井来说,以往均采用笼统方式注汽,注汽过程中采用氮气进行隔热,现场应用隔热效果不理想,同时出现注汽井口上涨严重而停注的问题。另外,笼统方式注汽在水平井段只有一个出汽口,由于水平段长度较长,约在300m左右,这样笼统方式注汽的出汽口位置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2008年在水平井热采中开展了水平井高效注汽工艺技术研究,通过使用压力补偿式隔热伸缩管、热力封隔器、扶正器等配套工具,解决了水平井注汽井的隔热问题。 1 套管热应力分析 水平井井眼轨迹由直井段、造斜段段和水平段三部分组成。对于温度场与热应力来说,水平段与直井段基本是一样,都属轴对称,而弯曲段则不同,热应力变化较复杂。 油井注汽过程中套管升温受热膨胀,在井口、井底两端固定的情况下产生的轴向应力为压缩应力,当它超过屈服点时,套管产生永久变形或塑性变形而损坏。在停注汽后降温过程中,套管柱收缩,由压缩应力变为拉张应力,它超过屈服点后,将导致接头丝扣及本体拉断破坏。 因此,对于热采水平井来说采取有效的井筒隔热技术,对保护套管、延长水平井使用寿命致关重要。 2 水平井高效注汽工艺技术研究 水平井高效注汽工艺技术采用封隔器密封油套环空,起到隔热作用;采用压力补偿式隔热伸缩管解决热伸长问题。根据不同井深结构设计了两种技术管柱:第一种,悬挂器下入较深,采用隔热管+伸缩管+Y361-210封隔器+扶正器的管柱组合方式,在悬挂器以上密封油套环空,对套管起到保护作用。第二种,悬挂器下入较浅,采用隔热管+伸缩管+Y361-150封隔器+扶正器的管柱组合方式,在悬挂器以下密封油套环空,对水平井造斜段套管起到保护作用。 2.1 压力补偿式隔热型伸缩管研制 普通伸缩管在长期注汽过程中内管外壁易结垢,使密封件磨损,导致动密封

水平井钻井技术介绍

水平井钻井技术介绍 水平井钻井技术第一章绪论水平井钻井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石油界迅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的一项综合性配套技术,它包括水平井油藏工程和优化设计技术,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技术,水平井钻井液与油层保护技术,水平井测井技术和水平井完井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技术环节,综合了多种学科的一些先进技术成果。由于水平钻井主要是以提高油气产量或提高油气采收率为根本目标,已经投产的水平井绝大多数带来了十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水平井技术被誉为石油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第一节水平井的分类及特点水平井是最大井斜角保持在90°左右,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的特殊井。水平钻井技术是常规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延伸和发展。目前,水平井已形成3种基本类型,如图1—1所示。(1)长半径水平井(又称小曲率水平井):其造斜井段的设计造斜率K<6°/30m,相应的曲率半径R>286.5m。(2)中半径水平井(又称中曲率水平井);其造斜井段的设计造斜率K=(6°~20°) /30,相应的曲率半径R=286.5~86m。水平井剖平面示意图(3)短半径水平井(又称大曲率水平井):其造斜井段的设计造斜率K=(3°~10°) /m,相应的曲率半径R=19.1~5.73m。上述3种基本类型水平井的丁艺特点和各自的主要优缺点分别列于表l—l和表1—2。大斜度井、水平井和多井底井技术的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这就是降低综合成本和提高油层的开采量。对于同一尺寸的井眼,直井由于出油(气)面积比较小、其几何条件所提供的效率就比较低.而水平井几何条件所提供的效率达到最高,如图1—2和图1—3 所示。大斜度井(井斜角大于60°的井)主要适用于层状油藏。多井底井(在一个井眼内钻几口井)主要用于很厚的垂直渗透油层(具有低孔隙率和垂直裂缝的块状石灰岩)或者短半径横向引流类的井。1.天然垂直裂缝在垂直裂缝油藏中,油气完全处在裂缝中,裂缝之间的非生产底层一般为6~60m 厚,所以垂直井可能只钻到一个产层.也可能一个产层也钻不到,而水平井可以与产层垂直相交,横向钻穿若干个产层裂缝.这样就比垂直井的开采量要高得多。2.水锥和气锥1)水锥水平井可以在油层的中上部造斜,然后在生产层中钻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水平井不仅减少水锥的可能性如图1—4 所示。2)气锥水平井的井眼全部在油砂中有助于避免气锥问题。并可以控制采收率,不致于使气锥的压力梯度过高。水平井成功地减少了水锥、气锥等有害影响。3.低渗透性地层由于固井的影响,石灰岩油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即使在短距离内也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与此相似.砂岩油藏中内部岩层构造倾角的变化也能造成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这些油藏水平相交可以提高产量。4.薄油层对于薄油层.通过在油层的上下边界之间钻个水平井段可以大大地增加井与油层的接触表面积。对于厚的油层则可以优先选择成本较低的直井完井方法,或者考虑应用多底井的可能性(见图1—5)。5.不规则地层平钻井已经成功地应用产开发不规则油藏。这种含油地层互不关联,孤立存在,地震测量也难以指定其准确位置.所以钻直井或常规定向井很难钻到这类油藏。然而短半径水平井可以从现有直井中接近油藏的位置进行造斜.并且可以避免可能的水锥和气锥问题。6.溶解采矿很多矿藏当今采用溶解采矿法进行开采,水平井可以提高这些矿藏开采的经济效益。7.边际构造、丛式井和加密井水平井可能适用于边际构造,为了在短期内增加总的开采量可以钻从式水平井组(见图1—6)。8.层状油层水平井采油获得的产量增量取决于油层垂直渗透率的值。在垂直与水平渗透率之比值较低的情况下,如水平纹理的油层,大斜度井的效率要远高于水平井的效率。如图1—7。9.重油产层在重油产层中、水平钻井技术具有提高产量的能力。横穿油藏的水平井既可以作为生产井也可以作为注水井。水平井具有如下的优点和应用:(1) 开发薄油藏油田,提高单井产量。水平井可较直井和常规定向井大大增加泄油面积,从而提高薄油层中的油产量,使薄油层具有开采价值。(2) 开发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3) 开发重油稠油油藏。水平井除扩大泄油面积外,如进行热采,还有利于热线的均匀推进。(4) 开发以垂直裂缝为主的油藏。水平井钻遇垂直裂缝的机遇较直井大得多。(5) 开发底水和气顶活跃的油藏。水平井可以减缓水锥、气锥的推进速度,延长油

第八章注水开发油田地质研究

第八章注水开发油田地质研究 (Chapter8 water sweeping oil field geology analysis) 学时:4 学时 基本内容: ①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 ②水驱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水过程中的油藏变化,地质布井依据和步骤 ③油水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变化、分析,油水井配产配注 ④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研究。 教学重点:吸水和产液剖面的应用、油水运动监测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和录取资料的任务 二、油田资料类型及录取 1地质资料 (1)岩心观测

沉积韵律、沉积构造、夹层分布、裂缝特征等。 (2)岩石物理分析 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相对渗透率、界面张力、润湿性、毛管压力及孔隙结构等。 (3)岩石学分析 岩石薄片分析(碎屑成分、填隙物成分和含量等)、铸体薄片分析(孔隙类型及大小分布、喉道类型、裂缝特征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矿物类型、喉道特征等)、X衍射分析(粘土矿物类型及含量)等。 (4)地球化学分析 镜质组反射率(Ro)、最大热解峰温度(Tmax)、孢粉颜色、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 (5)岩心流动试验 储层敏感性试验(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等)、水驱油试验(驱油效率、剩余油形成机理)、岩心长期水驱实验(水驱过程中孔隙结构和岩石物性的动态变化)。 2地震资料 三维地震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分辨率以达到小层级别的油层研究目的。 井间地震方法可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储集层井间预测的精度,但目前由于技术问题进行广泛的商业性使用。 时移地震,期望监测油田开发过程中流体运动的变化。 3测井资料 一般包括自然伽马测井、自然电位测井、声波时差测井、中子测井、密度测井、电阻率测井或感应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等。对于裂缝性地层,尚有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成像系列测井、全波列测井等。 水驱开发过程中水淹层测井,即生产测井,包括C/O测井、中子寿命测井、电磁传播测井、介电常数测井、核磁测井、重力测井等。 4生产动态资料 压力 产量 含水 注水 流体监测:注入水、水淹层评价 第二节注水过程地质分析 一、水驱基本原理 从油层中采出原油体积,必须被某种流体取代或置换。置换原油的流体,或者来自油层本身(如含气原油的膨胀、释放气体的膨胀和油层岩石孔隙空间收缩等);或者来自油层外部的边水、底水和注入水。这里所谓的水驱油,是指注入水的驱替过程。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含水上升速度, 3、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水驱指数, 8、存水率, 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 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4.什么叫井网布署?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 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 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 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9.什么叫配产配注?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 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济优化决策。 12.什么叫井别?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教学内容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 指标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含水上升速度, 3、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水驱指数, 8、存水率, 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 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 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 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 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9.什么叫配产配注?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 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济优化决策。

定量评价注水开发效果的一种新方法

定量评价注水开发效果的一种新方法 李洪海 许卫华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根据油藏各种单因素指标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在单指标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 过研究多个国内外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效果及指标影响因素,建立了注水开发油田综合定量指标评价体系。对辽河油区不同类型油田(区块)进行分析评价,直观说明了注水开发效果。 主题词 新方法 评价 定量 开发效果 水驱开发油田效果评价由单指标定性评价到综合定量评价是一个突破。综合定量评价的基础建立在单指标定性评价的基础之上,首次数据化,更直观地说明注水开发效果,反映的是整个注水开发过程的效果。 模型及指标体系建立 1.自然递减率评价系数 令D an 1表示实际自然递减率,D an 2表示理论自然递减率,实际与理论之差用 表示,则 R += M i =1 2i / M ( i >0)(1)R -= N i =1 2 i /N ( i <0) (2) 定义自然递减率评价系数为R =MR +M +N +K -NR -M +N +K 式中: i 第i 年对应的实际自然递减率与理论自然递减率之差;M i >0的点数;N i <0的点数;K i =0的点数。 R 值越小,说明从若干年总体看来,实际自然递减率低于或接近理论自然递减率,开发效果较好;反之,说明实际自然递减率高于理论自然递减率,开发效果差。 2.含水上升率评价系数 令f 理论表示理论计算含水上升率,f 实际表示实际含水上升率,实际与理论之差用d f 表示,则 F += M i =1d f 2i /M (d f i >0) (3)F -= N i =1 d f 2 i /N (d f i <0) (4) 定义含水上升率评价系数为 F = MF +M +N +K -NF -M +N +K 式中:d f i 第i 年对应的实际含水上升率与理论 含水上升率之差;M d f i >0的点数;N d f i <0的点数;K d f i =0的点数。 F 值越小,说明从若干年总体看来,实际含水上升率低于或接近理论含水上升率,开发效果 好;反之,说明开发效果差(见图1)。 3.注水利用率评价系数 令E s 1表示理论计算的注水利用率,E s 2表示实际的注水利用率,实际与理论之差用d e 表示,则 E += M i =1 d e 2i /M (d e i >0) (5)E -= N i =1 d e 2 i /N (d e i <0) (6) 2003年4月油 气 井 测 试第12卷 第2期 李洪海,男,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开发地质专业,现从事油田开发研究工作。地址: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 发研究院,邮政编码:124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