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老先生给肖复兴作文的修改

合集下载

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感受

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感受

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感受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这可真是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啊!你说,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居然会去修改一个普通学生的作品?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过分了呢?不过,我还是想说说我对于这件事情的感受。

我觉得叶圣陶先生这样做是非常有道理的。

毕竟,他是一个教育家,他的职责就是教导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而肖复兴这个学生,虽然天资聪颖,但是他的写作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

如果叶圣陶先生不给他指正错误,那么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所以,我觉得叶圣陶先生这样做是非常负责任的。

我觉得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也是对他的一种关心和鼓励。

你知道吗?当我们写作业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老师能够给我们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然后加以改进。

而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他不仅给了肖复兴一些建设性的批评,还鼓励他要继续努力。

你说,这种关心和鼓励难道不是非常珍贵吗?当然啦,我也觉得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有些过分了。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如果老师总是一味地批评我们的作品,那么我们可能会感到很沮丧。

所以,我觉得老师们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还是要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既要指出我们的错误,也要给予我们肯定和鼓励。

这样一来,我们才会更有动力去改进自己的作品。

我觉得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它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让我们明白了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哎呀,说到这里,我都有点儿激动了。

你看看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

哈哈,看来我还是挺适合当一个故事讲述者的嘛!不过,话说回来,我还得去写作业了。

那就先告辞啦!下次再和你分享我的故事吧!祝你学习进步!。

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感受

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感受

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感受小小肖复兴在学校里是个非常努力的学生。

可是,他的作文总是被叶圣陶先生批得很惨。

他觉得,叶先生的批评像一把利刃,扎在了他的心上。

他决定去找叶先生谈谈,看看能不能让他理解自己的感受。

一天放学后,肖复兴鼓起勇气,推开了叶圣陶先生的办公室门。

叶先生坐在办公桌后面,正忙着批改作业。

他看到肖复兴进来,笑着招了招手:“小复兴,怎么了?有什么事吗?”肖复兴一脸愁苦地走到桌前,低着头说:“叶先生,我……我有话想跟您说。

”叶圣陶先生放下手中的笔,关切地看着他:“嗯?说吧,发生什么事了?”肖复兴抬起头,有些结结巴巴地说:“叶先生,您的批评……我觉得特别难受。

每次写作文,我都很努力,但总是被您批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呢?”叶圣陶先生笑了笑,伸手摸了摸肖复兴的头:“小复兴,你知道吗?我批评你的作文,其实是因为我希望你能变得更好。

我看到你身上有很多潜力,只是这些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肖复兴皱着眉头,还是有些不明白:“可是,每次我看到那些红色的笔迹,就像看到了一个大大的‘X’,心里真的很不舒服。

”叶圣陶先生点点头,认真地说:“我明白你的感受。

其实我不是想让你感到难受,而是希望通过批评帮助你进步。

有时候,批评像是‘刮骨疗毒’,虽然很疼,但是会让你变得更强。

”肖复兴嘟着嘴,有些不高兴地说:“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啊,我还需要变得更强吗?”叶圣陶先生微笑着摇摇头:“努力当然很重要,但努力要有方向。

有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却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的批评就是为了帮你找到这个方向。

你知道吗?每一次的批评,其实都是在为你的进步铺路。

”肖复兴有点儿明白了,但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不安:“那……那我以后要怎么做呢?”叶圣陶先生耐心地解释:“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你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有用心去思考。

还有,多读读书,多积累知识,这样你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更有深度。

”肖复兴点点头:“我会努力试试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稿

• •
叶圣陶童话选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 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 子》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 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 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 44 时半月刊》《儿童文学》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那是为了纪念一位人品与作品 都堪称楷模的作家——叶圣陶先生。
48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是肖 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不 是纪念爬山虎,那为什么题目却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近三十年过去了,每当
我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就会想起叶老先生对我的 ( ),每当我感受到 叶老先生对我的帮助,我仿 佛又看到( )。
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26
26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 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 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 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 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 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 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27
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 》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 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 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 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 《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 》、《父亲手记》、《总有一 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 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 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 往奥运》、《荔枝》、《银色 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 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的作文你有什么感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的作文你有什么感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的作文你有什么感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文章,那场景简直像是一出精彩的剧目。

想象一下:叶圣陶那老成持重的样子,坐在桌前,手里捧着一篇文章,眉头皱得像是打了结。

他的眼神专注,仿佛要从字里行间找到某种神秘的宝藏。

而肖复兴则在旁边,面露期待和一点点紧张,像个孩子在等着老师的批改。

“叶先生,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肖复兴有些忐忑地问。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求助,那种感觉就像是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夜。

叶圣陶不紧不慢地翻着纸张,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嗯,写得很有意思。

不过,这里有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肖复兴瞪大了眼睛:“啊?哪里呢?”他的目光紧跟着叶圣陶的手指,就像盯着闪光的奖牌。

叶圣陶抬起一根手指,指向文章的一个段落:“你看,这里用词有些重复,可以换点新鲜的词汇,让文章更加生动。

”肖复兴点了点头,心里却在默默抱怨:词汇重复?那我是不是应该去背一整个词典?叶圣陶继续说道:“还有,这个结构也可以调整一下。

你想表达的意思很好,但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组织,会更清晰。

”肖复兴笑了笑:“好吧,看来我得重新排列这些字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看了一眼叶圣陶的笔记本,试图找出那看似无所不知的“秘籍”。

然后,叶圣陶忽然换了个话题,开始聊起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仿佛在讲述一段美妙的冒险故事:“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很多类似的经历。

当时我也总是拿到满是红笔批改的稿子。

”肖复兴笑着说:“哈哈,那您肯定比我多受了很多的‘折磨’。

”叶圣陶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折磨倒不至于,不过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进步。

写作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两个人聊得愈加热烈,肖复兴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改稿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更像是一种艺术创作。

叶圣陶的建议,就像是给文章加上了一层华丽的装饰,让文章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经过一番努力,肖复兴再一次将修改后的文章呈现在叶圣陶面前。

他的眼神中带着期待和一丝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新创作的自豪。

叶圣陶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次好多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分析及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分析及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分析及反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分析及反思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词句解析。

(1)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干净”,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

“规范”,指语言标准、典范。

(2)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叶圣陶给肖复兴改作文

叶圣陶给肖复兴改作文

叶圣陶给肖复兴改作文
想当年啊,肖复兴那还是个小年轻呢,作文写得也算是有模有样,可就是差点火候。

这叶圣陶呢,那可是大前辈啊,文学界的大拿。

肖复兴把自己的作文交上去,就像是一个小徒弟拿着自己的“武功秘籍”初稿去给武林高手过目。

叶圣陶拿到作文,那可就像一个老工匠开始精心雕琢一件璞玉。

他看得可仔细了,从文章的用词开始,那些个文绉绉但用得不太对劲儿的词儿,他就给调整得恰到好处,就像把一个歪了的小树苗给扶正了。

句子结构上呢,肖复兴有时候写得啰里啰嗦的,叶圣陶就像拿着一把剪刀,“咔嚓咔嚓”,把那些多余的枝枝蔓蔓剪掉,让句子变得简洁又有力,就像把一个胖嘟嘟的面团揉成了精瘦又劲道的面条。

还有文章的立意,肖复兴要是有点浅尝辄止的地方,叶圣陶就像一个挖井高手,在肖复兴挖的小坑旁边继续深挖,一下子就把文章的深度给提上去了。

肖复兴拿回改好的作文一看,那简直就像是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的升级版,一下子就悟到了好多写作文的真谛。

这就好比是一个本来在黑暗里摸索的人,突然有人给点亮了一盏明灯,那能不豁然开朗嘛。

从那以后啊,肖复兴的作文就像开了挂似的,蹭蹭往上升。

这都得归功于叶圣陶这大手一挥,妙笔生花的改作文功夫啊。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你明白了什么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你明白了什么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你明白了什么今天,我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里面主要讲了肖复兴同学的作文被叶圣陶先生修改了,肖复兴很意外。

暑假里叶圣陶邀请肖复兴同学去做客,作者惊讶极了。

叶圣陶先生给肖复兴同学的作文认真又仔细的修改了一遍,以下几种是主要修改的地方: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病句。

3、补充句子。

4、去掉不恰当的词或句。

在才上初三的肖复兴同学面前,叶圣陶先生一点儿也不摆大作家的架子,平易近人,待人真诚,使肖复兴同学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文。

同时也知道了写作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看了作者的原文和改动后的文章,我发现我与作者有一些相同的毛病:1、爱写错别字。

2、用词不恰当。

3、多余的话太多。

不过我一定会克服这些毛病的。

叶老先生的文采和人品都令我感动,写作讲究实事求是,做人也一样,不能容忍半点儿弄虚作假。

我想我会遵守它们,做诚实的人,写诚实的作品。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叶圣陶修改肖复兴的作文《一张画像》感受

叶圣陶修改肖复兴的作文《一张画像》感受

叶圣陶修改肖复兴的作文《一张画像》感受《修改作文的那些事儿》
话说当年叶圣陶修改肖复兴的作文《一张画像》,那可真叫一个厉害呀!咱就说咱自己写个作文吧,有时候连语句通顺都得费点劲,可人家叶老就能从那字里行间看出门道来。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写了一篇作文,自我感觉还挺良好呢,觉着语句通顺,故事也还行。

结果拿给老师一看,那可真是漏洞百出呀!老师就拿着红笔在上面圈圈画画的,这儿说我描写不细致,那儿说我用词不准确。

就好像叶老修改肖复兴作文似的,一下子就指出了好多问题。

我仔细一瞧,可不是嘛!就比如我写我家小狗跑起来的样子,我就简单写了句“小狗跑起来了”。

老师说这哪儿行呀,得写出小狗怎么跑的,是快是慢,是欢蹦乱跳还是稳稳当当。

哎呀,我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呀,我咋就没想到呢!经过老师这么一指点,我再回去修改,那作文立马就不一样了,变得生动有趣多了。

真希望自己也能像叶老那样厉害,能把作文修改得那么好呀!看来这写作还真是一门大学问,咱得好好学,不断进步才行,不然写出来的东西永远
都没啥长进咯!这就是我从叶圣陶修改作文这件事里感受到的一些东西啦,嘿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老先生给肖复兴作文的修改
叶圣陶给肖复生作文的修改
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作了仔细的推敲、修改,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
修改的。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除课文已经举到的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包书纸”外,还有:作文中写“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
他讲着”,叶老将“不停”改为“悄悄”,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

作文中
写“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叶老将“画”改为“几何课本”,因为王老师拿的是带有
图画的课本,并不是一幅画。

作文中还写王老师“谈到今天,也谈到了明天,并不断地问我”,叶老将“并不断地”改为“最后他”,因为王老师不可能不断地问同一个问题,叶
老这样一改就合乎情理了。

(2)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冲啊,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


文中写“我的脸顿时变得通红”,还有最后一句“我的脸顿时臊得通红”,这两句都不真实,因为这时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脸色的变化的,叶老分别改为“我的脸顿时一阵热”“臊
得我脸上顿时火辣辣地一阵热”,这就真实可信了。

作文中写“我被他的兴致勾引起来”,这句话没说清楚“我”的什么被王老师勾起来了,所以叶老调整了词序,改为“我的兴致
被他
勾引起来了”。

作文中还写道:“我看见他的粗眉紧皱着,像拧成了一股黑
绳。

”“拧成了一股黑绳”比喻不当,言过其实,叶老改成“我看见他紧皱着眉头”,不
仅文字简洁,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3) 把长句断成短句。

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
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
大圆规”。

把“左边又画了两个少先队员拿着两簇鲜花”改为“靠左边又画了两个少先队员,手里拿着鲜花”,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4)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这类修改的地方非常多。

如,“他从班上的小事情一直谈
到了国家的大事情,谈到了今天,也谈到了明天”,这句话中“了”字用得太多,显得啰唆,叶老都删去了。

再如,“看见王老师一个人在桌旁画着什么”,“桌旁”一词没有必要,叶老也删去了。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语,句子就干净简洁多了。

(5)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如,作文中写“我跟你一样,也
喜欢画画,尤其是人像”,叶老把“尤其是人像”改为“尤其喜欢画人像”。

因为“尤其
是人像”也可以理解成尤其喜欢人像的图画之类,加上了“喜欢画”三个字,意思就清楚
明白了。

再如,作文中写“小强突然告诉我,王老师叫我到数学教研组去。

没料到王老师
见到我来了,就笑着问……”这里的前后两句话衔接得不好,“没料到”的意思没有体现
出来。

叶老添上“我以为准是要挨‘斥儿’了”,这样,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就比较紧密,
意思表达得也比较
准确完整了。

(6)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作文中有好几处将“像”写成“象”,叶老
一一加以改正。

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较多,有的逗号改成句号,有的句号改成逗号,
还有感叹号改成句号,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

还有几处比较明显的
标点错误,如,“我就轻轻地叫了声:‘王老师’。

”这句话中间不能用冒号。

“心就像
刚上岸的鱼‘扑腾、扑腾’一个劲儿地跳。

”中间要用逗号断开,“扑腾扑腾”不必加顿号。

“就像是在欢迎着家长似的……”“吹得我心里甜滋滋的……”两句话中所使用的省
略号也没有必要。

所有这些,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附:肖复兴,河北沧县人,《人民文学》副主编。

1978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
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
报告文学奖。

后附:叶圣陶修改的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