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歌的特点

合集下载

南宋诗人杨万里

南宋诗人杨万里

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

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有深刻的寓意。

其创作平易自然、清新活泼的诗体,时人号为“诚斋体”。

“诚斋体”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或容易忽视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诚斋体”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做特,想象新奇、语言通俗、风格圆活,以绝句最为出色。

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道人诗说》)的主张,也是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

词人“解鞍少驻”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

竹西,亭名,在扬州东蜀岗上禅智寺前,风光优美。

但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羔坞了。

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

“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

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

清人陈廷焯特别欣赏这段描写,他说:“写兵燹后情景逼真。

…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赤无此韵味。

”(《白雨斋词话》卷二)这里,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

上片的结尾三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

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意思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意思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意思【实用版】目录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2.诗歌的内容概述3.诗歌的主题及意境4.诗歌的艺术特点5.诗歌的评价与影响正文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是一首描绘初夏午睡后闲适生活的诗歌。

作者杨万里是我国南宋著名文学家,一生创作诗歌万余首,被誉为“诗豪”。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直率见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的内容概述如下:诗人在初夏的午后醒来,闲适恬静地享受着生活。

诗中描绘了柳絮、荷叶等初夏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人以“午梦初醒”为引子,通过“闲看”、“静观”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诗人以“赢得”、“占得”等词语,表现出自己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与惬意。

诗歌的主题及意境主要体现在对初夏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中,使读者感受到这种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在艺术特点方面,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歌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其次,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初夏的美景;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相融合,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被誉为“初夏绝句”。

它不仅展现了杨万里卓越的诗歌才华,还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在阅读这首诗歌后,对初夏的生活产生了无尽的向往,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总之,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是一首描绘初夏午睡后闲适生活的优美诗歌。

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活中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讲解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讲解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讲解【原创实用版】目录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2.诗歌内容概述3.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4.诗歌的艺术特点5.结论正文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舟过安仁》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

杨万里(1044 年-1105 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

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之一,与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并称“江西四大家”。

杨万里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豪放自如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诗歌内容概述《舟过安仁》全文如下:“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船上看到的两个小童遮阳的情景。

一叶渔船上,两个小童收起篙、停下棹,坐在船中。

在没有雨的情况下,他们却张开了伞。

作者通过这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揭示出小童们遮阳的真实目的是利用伞使船前进。

3.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舟过安仁》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小童们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因地制宜、充满智慧的生存方式的赞美。

同时,诗歌通过这一生活场景,传达出人们在生活中应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道理,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4.诗歌的艺术特点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1)以小见大。

通过捕捉两个小童遮阳的细节,展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智慧,以此表现人们在生活中应具备的观察力和创新精神。

(2)寓理于景。

诗歌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为背景,将哲理寓于形象的描绘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3)简洁明快。

诗句简练,意境鲜明,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5.结论《舟过安仁》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的诗歌,通过描绘小童遮阳的场景,传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道理。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
摘要:
1.杨万里的个人简介
2.杨万里的诗词创作特点
3.杨万里的诗词全集内容概述
4.杨万里的诗词全集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范仲淹并称“南宋三大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词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诗歌以写景为主,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细腻变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大自然的美。

其次,他的诗歌富有想象力和感情,诗句中充满了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和感悟。

再次,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词、赋等,其中尤以五言古诗最为著名。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内容概述:他的诗词全集共收录了他的诗词作品约4200 余首,包括《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著名诗篇。

这些诗篇主题广泛,既有山水田园,又有咏史抒怀;既有爱情诗篇,又有哲理诗篇,全面展现了杨万里的诗歌艺术成就。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的价值和影响:他的诗词作品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为后世诗人提
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同时,他的诗词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研究南宋历史、文化和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辛弃疾与杨万里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

辛弃疾与杨万里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

辛弃疾与杨万里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诗歌更是闪烁着绚丽多彩的光芒。

辛弃疾和杨万里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无疑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着重比较辛弃疾和杨万里的诗歌创作风格,从形式、题材、情感以及艺术追求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期探究他们各自的独特之处和影响。

形式风格的比较辛弃疾的形式风格辛弃疾的诗歌形式以绝句和律诗为主,在形式上追求声律与韵律的和谐统一。

他的绝句多采用五言或七言格律,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句句含义深远。

另外,辛弃疾还擅长律诗,尤其是七绝和九律,在短短的诗篇中表达出深沉的思考和强烈的情感。

杨万里的形式风格杨万里的诗歌形式以七言绝句为主,常常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质。

他注重表现平凡生活中的琐碎细节,通过简洁明快的句式和自然流畅的诗行,诗歌形式上散发出一股朴素真诚的清新气息。

题材与情感的比较辛弃疾的题材与情感辛弃疾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既有对战争动荡的社会现实的反思抒发,也有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抒怀,更有对友谊、爱情和人生的感慨吐露。

不论是自嘲自谦的《青玉案·元夕》还是悲愤壮烈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都能体现出辛弃疾丰富的情感和人生体验。

杨万里的题材与情感相比之下,杨万里的诗歌题材相对单一,主要聚焦于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

他喜欢描绘农村的田园风景和耕作场景,以及观察四季的变化。

他的情感也相对平和,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艺术追求的比较辛弃疾的艺术追求辛弃疾注重诗歌的雄浑豪放和节奏感,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情感的爆发。

他通过极富表情力的诗句,将自己对社会变迁、人生流转的思考与感慨全情倾注于诗中。

他以情感的表达为核心,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表达对现实的赞美和反思。

杨万里的艺术追求相比辛弃疾的豪放和激情,杨万里注重诗歌的纯粹与自然。

他以田园为主题,追求淳朴自然的表达方式,通过细腻的词语描绘出自然界的景物和人们淳朴生活的场景。

杨万里诗的特点和风格

杨万里诗的特点和风格

杨万里诗的特点和风格杨万里(1127-1206),字太真,号南溪,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含蓄深邃为特点,被誉为“南宋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

本文将从杨万里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杨万里诗歌的特点1.清新自然杨万里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清新自然。

他的诗歌没有华丽的修辞和繁琐的辞藻,而是以自然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他的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清新,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朴素的美感。

例如,他的《小池》一诗:“波澜小池荇叶新,月照枫林花似霰。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这首诗用简单的句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

2.婉约细腻杨万里的诗歌中充满了婉约细腻的情感。

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而这些感悟和思考都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抒发来表现出来的。

例如,他的《临江仙·满江红》一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以“满江红”为背景,通过对江上人、鲈鱼、一叶舟的描绘,表达出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含蓄深邃杨万里的诗歌中还有一种含蓄深邃的情感。

他的诗歌常常通过对一些简单的景物或者情感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内涵。

例如,他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以净慈寺为背景,通过对莲叶、荷花的描绘,表现出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和情感。

二、杨万里诗歌的风格1.山水意境杨万里的诗歌风格以山水意境为主。

他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发,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婉约细腻、含蓄深邃的情感。

例如,他的《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一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这首诗以夜色下的牛渚为背景,通过对江水、秋月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山水之美和怀古之情。

2.自然意象杨万里的诗歌风格还以自然意象为主。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创作特点及影响分析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创作特点及影响分析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创作特点及影响分析一、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柳溪,号云溪。

他是中国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

出生于江苏南京,在乱世中度过了他平凡而充实的一生。

杨万里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广泛受到赞誉,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创作特点1.自然主题:杨万里善于感受自然与人的融合,他常常通过描绘山水、花草树木来表达情感和思考。

他的诗歌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2.简约之美:杨万里注重语言简练,在短短数语中表达出深厚的思想和情感。

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其诗歌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3.平实写实:杨万里的诗歌笔调平实质朴,他以真挚、质朴的心态表现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呈现出尘世间人情百态。

他的作品真实而可信,引起了读者共鸣。

4.抒发情感:杨万里的诗歌流露出作者深入人心的情感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自然、人性等各种主题的独特认知和体验。

三、影响分析1.文学影响:杨万里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让后来者在表达情感时也更加注重触动读者内心。

2.思想启迪:杨万里关注生活琐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他通过描绘平凡事物反映社会和人性问题。

这种思考方式激发了后来诗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个体心理状态的关注。

3.书画影响:除了诗歌创作外,杨万里还以其才华横溢的书画艺术崭露头角。

他以其清新自然、豪放洒脱的笔墨风格为后来书画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4.影响社会:杨万里的作品通过反映现实生活和思考人性问题,对当时社会产生着警示和启发作用。

他的诗歌意蕴深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并为后来的文化传承留下了重要财富。

四、总结杨万里是中国宋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画家,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与内涵。

他以真挚自然、平实写实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考,在文学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既关注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又揭示出社会和个体心理问题,让读者更加深入思考生活与人性。

杨万里的诗有什么特点

杨万里的诗有什么特点

杨万里的诗有什么特点 杨万里,南宋大臣,著名文学 家、爱国诗人,与陆游 、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关于杨万里的诗 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杨万里,号诚斋。

杨万里诗歌 大多描写自然景物, 且以此见长, 为七言绝句, 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 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 体”。

杨万里的诗特点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模仿、 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

绍兴三十 二年以前, 他是学江西派风格的, 这诗作后来被他烧掉了。

此后到淳熙四年(1177), 是他诗风转变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他一方面向张浚、张栻学习和切磋理学的奥 旨, 同时把从日常生活中体验与领会理致的见解挪移到文学创作中来淳熙五年以 后,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基本形成,他的诗学观点也基本成熟。

“诚斋体”的形成,不仅是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 还要求具有透脱的胸怀与哲理的思考;诗人在热情地投入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 与之打成一片而彼此交融的同时, 又必须跳出来冷静理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 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富于理趣 “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 一是善于敏感地发现与迅速地捕捉在自然万物 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人所不能发现或容易忽略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这正 是他抛弃堆垛古人、剥扯古语、模仿古诗 而热情地投入生活的结果;二是注意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 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即所谓“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 新”(《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 之》),这则是他把理学及禅宗观物体验方式引入诗歌的产物。

“诚斋体”在语 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本特征。

由于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 以表现其中的勃勃生机和自己内心中的人生体验, 那种生涩或过于典雅的语言反而会妨碍他所要表现 的内容, 所以他在语言形式方面不太用力, 而努力追求语言形式之外的某种意味, 这正如他自己说:“老夫不是寻诗句 , 诗句自来寻老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桥暮坐三首》
桂花 看去看来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
——《凝露堂木犀二首》
雾霭
霍然散作千村雾,远处昏来近处昏。
——《归云三首》
连 吃 数 刀 。
带 水 、 手 忙 脚 乱 、
一 丝 不 挂 、 拖 泥
引 、 崭 新 、 死 命 、
穷 忙 、 等 得 、 勾



唐诗主境、宋诗主理、诚斋求趣
诚斋



杨 万 里 诗 歌 的 特 点

南宋只有杨万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 机杼”,形成“诚斋体”。
—— 严羽(1192~1197)

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张镃(1153 ~ 1221?)
生活 鲜活
活泼

题 材
活 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军突出阵成行。 策勋急报千丈长,渡水还争一苇杭。
旨 趣

童 趣
稚子相看只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
一鸦飞立钩栏角,仔细看来还有须。
过松源晨饮漆公店
理 趣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鲜活的题材
小 结
生活的语言
活泼的旨趣
——《宿新市徐公店》
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授挲弄晓晴。
——《冻蝇》
《省中见树上啄木鸟戏题》
《观田中鸲鹆啄粟》


此行诗句何须寻,满路春光总是题。
——《送文捕叔主簿之官松溪》
自 然
何须师鲍谢,诗在玉虚中。
——《雪晴》
诗人长怨没诗材,天遣抖风细雨来。
——《瓦店雨作》

语 言
活 的
荷花 不胜好处荷桥坐,正是凉时蚊子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