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听说法本世纪40年代开始,结构语言学、数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控制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等相互渗透的学科得到发展;外语教学日益依赖现代技术;各国教学法家竞相实验新的教学法体系。
这给听说教学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美国国防部邀请了一批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家,研究新的外语教学法。
其中为首的学者是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
布氏系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语言的机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者,又与直接法大师帕默有过学术交往,结果便制订了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操练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陆军口语法,又称布龙菲尔德教学法。
试验取得成功;逐渐完善为听说教学法并传及全世界。
听说法又叫结构法或句型法,《英语900句》(English 900)是听说法的典型教材。
在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的发展过程中,布龙菲尔德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得到了完善,成为规范的五段:(1)认知(Recognition) 认知即对所学句型耳听会意。
主要采用外语本身相同或不同的对比,使学生从对比中了解新句型或话语。
(2)模仿(Imitation) 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正;同时记忆。
(3)重复,检查(Repetition) 学生重复模仿材料,作各种记忆性练习;同时教师要进行检查。
当确信学生已能正确理解、朗诵所学句型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段的变换活动。
(4)变换(Variation) 变换即替换操练,应按替换、转换、扩展三步逐渐加大难度。
同时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5)选择(Selection) 活用所学语言材料于交际实际或模拟情景之中,即综合运用。
布龙菲尔德以后,对听说法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外语教学法家弗斯(Charies C.Fries,1887~1967)和拉多(do)。
弗斯严格区别method和approach的概念。
他认为method是指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技巧,而approach则是指达到教学目的的途径、路子和理论,由此可见听说法或口语法是一种目的在于掌握口语的教学法体系。
听说法的要领

听说法的要领听说法是一种以语言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听说实践来培养语言技能。
以下是听说法的主要要领:1.创造语言环境听说法需要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自然、流畅的语言。
这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材料、观看电影、戏剧表演、语言交流活动等方式实现。
2.培养口语能力听说法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沟通情感。
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各种口语活动,如对话、讨论、辩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能力。
3.注重听力训练听说法认为听力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因此需要注重听力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听力材料、语音课程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可以设计听力理解题、听力跟读等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听力技能。
4.强调实用词汇听说法强调学习实用词汇,这些词汇是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景紧密相关的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表、词汇课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实用词汇,并鼓励学生在口语和听力训练中使用这些词汇。
5.注重语音语调听说法注重语音语调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发音、语调自然流畅。
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课程、语音辅导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水平,并鼓励学生在口语实践中应用所学语音知识。
6.鼓励自主学习听说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纠正错误、自我完善语言技能等。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语言学习软件等,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
7.提供多元活动听说法需要提供多元活动,包括个人和小组任务、角色扮演、模拟对话、语言游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语言技能,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8.评估与反馈听说法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口语测试、听力测试、课堂表现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简述听说法和交际法的异同

听说法和交际法的异同听说法和交际法都是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语言交际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应用等方面探讨听说法和交际法的异同。
一、听说法和交际法的定义听说法是指语言学中对于语音和语调的研究,包括语音、语调、语音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听说法主要研究语音和语调的规律和变化,是语音学的一个分支。
交际法是指语言学中对于语言交际的研究,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语篇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交际法主要研究语言交际的规律和变化,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
二、听说法和交际法的特点听说法和交际法的特点有所不同。
听说法主要研究语音和语调,它的特点是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听说法的研究对象是语音和语调,它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
交际法主要研究语言交际,它的特点是具有主观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交际法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行为和表现,它需要考虑到语境、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灵活性。
三、听说法和交际法的应用听说法和交际法在语言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听说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语音和语调,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语音教学中,听说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音规律,提高语音表达的能力。
交际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在语用教学中,交际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交际的效果。
四、听说法和交际法的异同听说法和交际法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听说法研究的是语音和语调,而交际法研究的是语言交际。
听说法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和调查,而交际法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和分析。
听说法的研究角度主要是从语音和语调的角度出发,而交际法的研究角度主要是从语用和语境的角度出发。
总之,听说法和交际法在语言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在语言交际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听说法和交际法的特点和应用,才能更好地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语言交际的效果。
听说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or Aural?Oral Method)又叫结构法或句型法,是美国流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英语900句》是听说法的典型教材。
听说法产生的背景:二战之前美国的外语教学比较落后一方面,美国政治上的孤立主义使人们不关心国外的事物,这里面就包括外语,另一方面,英语在世界上流行很广,美国人到外国去,感觉不到学习外语的迫切需要。
二战爆发后,美国参战,派士兵参战。
但士兵不懂所去国家的语言,所以临时调外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外语训练中心,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编写专用的课本以6—8个月为一期,培训士兵。
要求士兵短期内能说日常生活上简单的外语,对他们的要求是听和说训练的方法也是听和说,听说法就这样产生了。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linguistics)和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uristicpsychology)。
以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为首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结构体系,是一套习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提出了刺激—反应(S—R)公式。
而斯金纳(B.F、Skinner)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R—S的联结过程,他把教学过程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
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并通过杰克(Jack)和吉尔(Jil1)的实验得出结论:语言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刺激和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听说法的特征听说法的特征是认为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是习惯形成的。
重视模仿、记忆。
听说法的主要特点是主张以句型为纲来组织教学内容。
强调模仿、强记固定短语并大量重复,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尤其强调语调训练,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外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视听教学法视听法(AudioVisualApproach)于五十年代由古布里纳提出首创于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
听说法

Theory of language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is the view behind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Particular emphasis was laid on mastering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the rules for combining them.
Background
The United States entered into World WarⅡ
To supply the U. S. government with personnel who were fluent in languages. It was necessary to set up special language training program.
Structural linguistics—traditional grammar Language was viewed as a system of structurally related elements for the encoding of meaning, the elements being phonemes, morphemes, words, structures and sentence types.
Charles Fries
He applied the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to language teaching. Grammar w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was identified with its basic sentence pattern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The language was taught by systematic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 and by intensive oral drills. Pattern practice was a basic classroom technique.
听说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反复听和模仿,培养学生的语言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一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听说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和特点:
1. 强调口语和听力:听说法主要强调口语和听力的训练。
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反复练习口语表达,以培养流利的口语和敏锐的听力。
2. 结合日常情景:教学内容通常围绕日常生活情景展开,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通过模拟真实交际场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实际交流。
3. 基于对话和模仿:课堂上通常会出现对话模型,学生需要听懂并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4. 重视语音规律:听说法注重语音规律的教学,包括语音连读、音节强调等。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特点。
5. 强调记忆和机械化学习:听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学生的记忆和机械化学习。
学生通过不断的重复、模仿和记忆,达到能够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6. 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听说法通常包括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通过与同学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提高交际能力。
7. 使用语言实例: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大量的语言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听说法在过去曾经是主流的语言教学方法之一,但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更强调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
因此,目前的语言教学往往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语言能力。
听说法PPT课件

-
4
Background
Rapid silent reading was the goal, but in practice teachers often resorted to discussing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in English.
thod approach, a reading-based approach, or a readingoral approach.
-
2
听说法 vs 直接法
这种语言教学法与较早的直接教学法有部 分相近之处。两种教学法都主张教师应该 避免使用学生的第一语言、避免讲解生词 文法,而应该直接用所要学的目标语言来 教学生。但直接教学法重视词汇的教学, 而听说教学法则否。听说教学法较重视教 师借由充分的操练,使学生学会如何自动 自发地使用特定的文法结构。
ASTP in 1942(Arm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 )
-
8
ASTP in the United States
Objective: attain conversational proficiency in a variety of foreign languages.
-
5
Background
British applied linguis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 Little attempt to treat language content systematically.
b. no standardization of the vocabulary or grammar that was included
听说法

(4)日常生活情景对话是教学的中心。从日 常生活情景需要出发,选择安排语言材料, 比听说法更能符合学生言语交际的需要。 (5)排除母语和文字作为中介,直接用外语 进行释义和练习。
教学过程
1、感知:学生观看幻灯或电影 2、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解生词、语法 等,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3、练习:模仿、重复、记熟、问答等 4、活用:自由表达、灵活使用目的语。
代表人物和代表教材
代表人物: 古布里纳、古根汉 代表教材:《新概念英语》
评价
优点: 1、语言和情景的结合可创造逼真的环境, 使教学更接近于交谈的自然形式。 2、视听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见其形听其声, 调动左右脑的神经细胞,加快学生学习外 语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强调口语和重视用外语教外语,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理论基础
①语言学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张对目的语结构进行科学 分析与描写。 ②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视觉形象与 听觉形象相互联系,同时作用于感官,可以增 强刺激、加快反应并加深记忆。
特点
(1) 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除重视听说外, 还强调“看”,即看画面或情景,学生一 边看画面,一边练习听说,身临其境地学 习外语,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 地联系起来,印象深刻。 (2)强调对语言的整体结构感知,掌握句子 结构的整体意义,采用整体教学。 (3)坚持口语领先和重视句型教学,强调通 过情景操练句型,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 常用的成套生活用语。
教学过程
听说法的教学过程,按特瓦德尔的归纳分为 五个阶段:
(1) 认知。教师向学生展示新语言材料(句 型),借助于实物、情景、手势等使学生 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听说法
1: 基本特征:
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
只有对比分析为直接法所无。
2: 产生背景:
该教学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 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美国首先兴起的.
3: 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在现代语言教学法史上,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最雄厚的教学法。
4: 教学原则:
①听说领先,入门阶段只练听说,不接触文字,新课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入门以后先从听说导入,然后教读写,以培养口语能力为首要目的。
②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以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大量实践,形成习惯,达到自动化运用。
③限制母语和翻译的使用。
④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安排教学顺序。
⑤语法教学靠归纳性类推,而不靠演绎性的解释。
⑥词汇量严格控制,而且通过上下文学习。
⑦严格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正确答案立即给予强化。
⑧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录音、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
5: 教学过程
应用在实际的语言课堂中,使用听说教学法的教师会呈现正确的范例,让学生模仿、重说。
教师接下来可能会介绍新的词汇让学生进行代换练习,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加熟练在范例中使用的文法结构。
教师不必解释文法,学生唯一要做的也仅仅是把语言的形式记忆下来。
重点是学生要一直重复操练特定的结构,直到他们有能力不经思考就能使用该结构为止。
学生并没有真正能够控制自己输出话语的机会,教师要的也是某种特定的、正确的回应,才能给予学生正向的回馈。
6: 评价
优点: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的教学法流派,它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从而使外语教学建立在当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该法不完全排斥使用学生的母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接法的片面性。
它发展了一整套形成语言习惯的操练体系,并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使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缺点:但该法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语、文分家。
学生缺少学习的后劲。
然而该法仍不失是一个影响巨大,使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