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教材P 31“探究问题”

提示 我国主要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种经济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①国有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

济形式,广泛存在于城乡工业和服务业中。

不能将农村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户分散经营等同于个体经济,因为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是土地公有,其性质是集体所有制。

教材P

32“探究问题1”

提示 (1)该食品厂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

(2)列举略。集体所有制企业规模一般不是很大,但形式灵活,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1.(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3)公有资产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必须占优势地位。()

提示(1)×(2)×(3)×

(1)基本经济制度不等同于经济制度,不可把二者混为一谈,之所以用“基本”二字是因为在生产关系的构成中,所有制始终处于基础地位。

(2)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经济姓“公”还是姓“私”,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教材P

32“探究问题2”

提示这样改造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壮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2.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关系。

教材P

33“探究问题”

提示 (1)上述材料中的小饭馆是个体经济。

(2)“小南瓜”连锁店属于私营经济。

(3)最主要的区别是: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而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教材P

34“探究问题1”

提示个体经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扩大了社会服务,方便了人民生活,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外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地区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教材P

34“探究问题2”

提示 (1)学生可根据自己地方的实际情况回答。

(2)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3.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要求: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2.(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股份合作制属于混合所有制。()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提示(1)×(2)×(3)×

教材P

35“探究问题”

提示 (1)结合插图及所见所闻可知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总体水平落后;国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中西部地区落后。

(2)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

【背景材料】

2017年新春开学,某校结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开展了班级辩论会。

甲同学: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保障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

乙同学: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让国有经济控制所有行业和

领域。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地位?

(2)你如何评价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提示(1)①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2)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甲乙二位同学都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正确的。

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甲同学混淆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错误的。③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保障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保障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重要稀缺资源的控制力。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乙同学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理解是错误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区别

①含义不同: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强调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则是强调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②侧重点不同:公有制主体地位,侧重于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成分中的比例。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侧重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③地位、作用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就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联系

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②保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