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实验五 测回法测水平角

实验五 测回法测水平角一、 目的和要求1. 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 超过±40″;二、 计划和设备1. 实验学时安排2学时,实验小组4~6人组成;2. 实验设备为DJ 2型光学经纬仪或电子经纬仪一台及其它附属配件;3. 实验场地为实验大楼楼顶若干测量标志;4.每人用测回法测水平角一个测回,实验结束时,每人交实验报告一份。
三、 方法和步骤1. 经纬仪的安置松开三角架,安置于测点上,其高度大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并安置好仪器; 对中,使架头中心对准测站点,踩紧脚架。
2. 经纬仪的使用1) 对中采用光学对中器对中,先利用三脚架使仪器大致对中,再利用脚螺旋使光学对中 器精确对中; 2) 整平升降三脚架使圆水准器居中,使仪器大致水平;在检查仪器是否对中,如果仪器不对中,重复上一步骤使仪器对中,再利用升降三脚架粗平仪器,最后利用脚螺旋精平仪器; 3) 瞄准瞄准的方法与水准仪操作基本相同; 4) 读数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对读数窗的目镜调焦,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情况进行读数; 3. 测回法测水平角1) 选定一测站点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再选定A 、B 两个目标; 2) 配置读盘:每人一个测回,读盘的位置配置为()n i /1801*-。
3) 进行盘左观测:11a b -=左β; 4) 进行盘右观测:22a b -=右β5) 观测结束后,检查各测回角值是否超限()右左βββ+=21; 四、 注意事项1. 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目标底部;2. 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动读盘配置器;3. 注意仪器的安全使用。
实验报告四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日期班组学号姓名。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1、首先,将经纬仪安置在观测角的顶点后,进行对中,整平,并把左右两个竖立物品作为照准标志。
2、然后,先盘左位置,照准左边物品,把水平度盘置数,稍微大于0°就可以,之后把读数记到记录板上。
3、接着,我们以顺时针方向来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物品。
读取读数并在记板上记录。
4、然后,我们观测完后,可以由现有数值以及我们已知的公式,从而算出上半测回角的角值。
上半测回观测完毕。
5、之后,我们改由盘左转为盘右,先照准右边的竖立物体后,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在记录板上记录。
6、然后,我们以逆时针方向去转动照准部,并照准左边的竖立物体后,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在记录板上。
下半测回观测完毕。
7、最后,在观测结束时,可以根据所记录的数值和相关公式,算出下半回观测角度的数值。
注意:上线半回的角值差不能超过±36"。
实验四测回法和方向法观测水平角

实验四测回法和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测量实验-适用非测绘类专业加入时间:2008-3-22 8:48:20 $$来源$$ 点击:1861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2)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3)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记录、计算方法,了解各项限差的要求。
二、计划与设备(1) 实习时数为2~4学时。
每实习小组4~5人。
(2) 实习设备有DJ6光学经纬仪l台,记录板l块,竹三脚架2个,垂球2~3个,木桩3个,斧头1把,测伞1把。
自备2H铅笔2支。
三、方法与步骤(一)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步骤如图2-7,在测站点O上安置经纬仪,用盘左和盘右各观测水平角(∠AOB)一次,盘左观测时为上半测回,盘右观测时为下半测回。
如两次观测角值相差不超过容许误差±40″,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结果。
这一种观测法称为测回法。
其观测步骤为:(1)上半测回,盘左瞄准左方点(如图4-1中的A点),读水平度盘读数(LA),记录在表2-7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方点(如图2-7中的B点),读水平度盘读数(LB),记录在表2-6中;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左=LB-LA。
(2)下半测回,盘右倒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方点B,读数得RB,记录;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方点A,读数得RA,记录;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右=RB--RA。
(3)检查有无超限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时,其限差为",若超过限差″,则取上、下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为一测回水平角值,若超过限差±40",则需重测整个测回。
图 4-12.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练习在测区范围地面上选择彼此相距30m左右的三点A、B、C,打下木桩,在桩顶钉小铁钉或画十字作为标志中心;在A点安置经纬仪,在B、C点架设竹三脚架并挂垂球,用测回法测得∠A;同法分别在B、C点安置仪器,测得∠B、∠C。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一、测回法1.测回法的观测方法(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如图3-9所示,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1)在测站点O安置经纬仪,在A、B两点竖立测杆或测钎等,作为目标标志。
(2)将仪器置于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先瞄准左目标A,置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L,设读数为0˚01′30″,记入水平角观测手簿表3-1相应栏内。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L,设读数为98˚20′48″,记入表3-1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上半测回,盘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上半测回角值)βL为:βL=b L-a L=98˚20′48″-0˚01′30″=98˚19′18″(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先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R,设读数为278˚21′12″,记入表3-1相应栏内。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R,设读数为180˚01′42″,记入表3-1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下半测回,盘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下半测回角值)βR为:βR=b R-a R=278˚21′12″-180˚01′42″=98˚19′30″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表3-1 测回法观测手簿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值备注°′″°′″°′″°′″第一测回O 左A0 01 3098 19 1898 19 2498 19 30B98 20 48右A180 01 4298 19 30B278 21 12第二测回O 左A90 01 0698 19 3098 19 36B188 20 36右A270 00 5498 19 42B8 20 366OABβ均值作为一测回角值β。
在本例中,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为:△β=βL -βR =98˚19′18″-98˚19′30″=-12″一测回角值为:98˚19′18″+98˚19′30″98˚19′24″将结果记入表3-1相应栏内。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原创)

实验报告基本要求: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一、实验项目名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二、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经纬仪的技术操作,重点掌握观测程序和计算方法。
要求每人观测1~2个角,计算出半测回值较差或一测回较差不超过±40”,角度闭合差ƒβ≤ƒβ容= ±60”√n 。
三、实验基本原理根据水平角的定义,若在A点的上方水平地安置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水平度盘),度盘中心o与A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过AB、AC直线的竖直面与水平度盘相交,其交线分别为ob、oc,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分别为b、c。
则∠boc为欲测水平角。
一般水平度盘是顺时针注记,则βA=∠boc=c-b。
水平角值的范围为0°~360°。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DJ6、DJ2型经纬仪各1台,测钎一串,木桩4个,记录板2块,测伞2把,铁锤1把,小钉5颗。
五、实验步骤(1)设一台仪器以A为测站,对中、整平后,以盘左(正镜)位置瞄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L,记入手簿(表3.1);松开水平和望远镜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D,读取水平读盘读数d L记入手簿。
完成上半测回观测,计算半测回值βL=d L-b L。
(2)纵转望远镜以盘右(倒镜)位置,先瞄准目标D读取水平度盘读数d R,记入手簿;再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R,记入手簿。
完成上半测回观测,计算半测回值βR=d R-b R。
(3)以上完成一个测回,若较差△β=βL-βR不超过±40”,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值。
(4)重复(1)、(2)、(3)步,观测另一个角。
两台仪器共同观测多边形内角,按式ƒβ=∑β测-(n-2)*180°计算角度闭合差,ƒβ应符合精度要求,否则应重测。
(5)按表3.1编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1.在测量时要特别注意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的校验和仪器的整平,以消除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倾斜误差。
(完整word版)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设部国家标准)3。
1 一般规定3.1。
1 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3.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2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 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3。
1。
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
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1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4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5 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3。
2 卫星定位测量(Ⅰ)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
2。
1的规定。
表3。
2。
1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3。
2。
2 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按(3。
2.2)式计算。
σ=22)(d B A •+ (3。
2。
2)式中 σ----基线长度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 /Km) d ——--平均边长(km).3。
2。
3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按(3.2。
3-1)式计算;m=[]n WWN31 (3.2。
3-1) 式中 m-——-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 N ——--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n--—异步环的边数;W —-—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2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要求,并符合(3。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掌握水平角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地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一、实验原理。
测回法是通过望远镜观测目标物体的水平角,然后再回头观测同一目标物体的水平角,通过两次观测的水平角差来确定目标物体的水平角。
水平角是指目标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方位角,通常用角度来表示。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 全站仪。
2. 三角架。
3. 测量棒。
4. 笔记本和笔。
5. 目标物体(如标杆、建筑物等)。
三、实验步骤。
1. 设置全站仪,调平和瞄准目标物体。
2. 通过全站仪观测目标物体的水平角,并记录下观测数值。
3. 回头观测同一目标物体的水平角,并记录下观测数值。
4. 计算两次观测的水平角差,得到目标物体的水平角。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观测水平角时,要确保全站仪的水平仪准确,以保证观测的准确性。
2. 观测时要注意避免光线干扰,选择适当的观测时间和光线条件。
3. 记录观测数值时,要准确记录,并注意单位的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测,得到了目标物体的水平角为30°。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观测条件和仪器的精度。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实地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在以后的实地测量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实践,不断提高观测技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参考文献。
1. 《测量学》。
2. 《全站仪操作手册》。
以上就是本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测回法是一种用于测量水平角(或者称为方位角)的方法。
下面是使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准备好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或全站仪,并确保其校准和调试良好。
此外,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基准点,可以是已知方位的参考点或者临时设置的基准点。
2.设置仪器:将测量仪器设置在基准点上,并进行仪器水平调整,以确保仪器准确水平。
使用调节脚或气泡管等仪器自带的水平调节装置来完成水平调整。
3.瞄准目标:使用测量仪器的视准线,准确瞄准需要测量的目标点。
目标点可以是其他测量点、参考标志物或临时设置的标志物。
4.记录初始读数:在瞄准目标点后,记录测量仪器上的初始读数。
对于经纬仪,可以读取方位环或方位器上的初始角度值;对于全站仪,可以通过观测器件上的显示屏或数据记录器记录初始水平角度。
5.转移到回程点:将测量仪器从基准点转移到回程点。
回程点可以是之前已测量的点或者预先设置的回程标志物。
6.重新瞄准目标:在回程点上,重新使用测量仪器的视准线,准确瞄准刚才的目标点。
7.记录回程读数:在瞄准回程点后,记录测量仪器上的回程读数。
对于经纬仪,可以读取方位环或方位器上的回程角度值;对于全站仪,可以通过观测器件上的显示屏或数据记录器记录回程水平角度。
8.计算水平角:使用初始读数和回程读数,计算出两个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差。
一般情况下,回程读数减去初始读数可以得到水平角度差。
1/ 2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使用测回法准确测量两个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角。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如仪器的稳定性、瞄准准确性和读数精度等,以获得可靠和准确的测量结果。
2/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DJ6经纬仪的使用。
(2)学会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观测方法和记录计算。
二、实验器具
DJ6经纬仪、测钎、记录板。
三、实验内容
练习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四、实验要求
(1)每人至少测两个测回。
(2)对中误差小于3mm,长水准管气泡偏离不超过一格。
(3)第一测回对零,其它测回应改变180°/n。
(4)前、后半测回角值差不超过36″,各测回角值差不超过24″。
五、实验步骤
先将经纬仪安置好,进行对中、整平,并在A、B两点树立标杆或测钎作为照准标志,然后即可进行测角。
一测回的操作程序如下:
(1)盘左位置,照准左边目标A,对水平度盘置数,略大于0 °,将读数a左记入手簿;
(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记入手簿。
由此算得上半测回的角值:β左=b左-a左
(3)盘右位置,先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记入手簿;
(4)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照准左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右,记入手簿。
由此算得下半测回的角值:β右=b右-a右。
对于DJ6经纬仪,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的水平角之差不应超过±36″。
如需要观测多个测回,则各测回起始方向的置数应按180°/n递增。
但应注意,不论观测多少个测回,第一测回的置数均应当为0°。
各测回观测角值互差不应超过±24″。
六、观测记录
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表
日期:仪器型号:观测者:时间:天气: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