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英语导学案
教案课前导学英语

教案课前导学英语教案标题:教案课前导学英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在课前进行导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提供学生预习英语课程内容的机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导学材料,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词汇、句型、语法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 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与英语学习相关的趣事或实用技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导学(15分钟):- 教师提供导学材料,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和理解相关内容。
- 学生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重点词汇、句型或语法,并尝试使用这些知识进行练习。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他们在导学材料中学到的内容。
-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4. 总结(5分钟):-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学习要点。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或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在导学过程中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源。
3.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导学材料的难度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导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 检查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练习答案。
3. 收集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教学建议:1. 导学环节应该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2. 导学材料应该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
3. 导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导学案模板

小学英语导学案模板
一、研究目标
- 熟练掌握本课的研究内容。
- 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 研究新知
- 通过朗读教材中的对话和篇章,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点。
-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释和澄清研究中的疑惑。
3. 练和巩固
- 进行一些有趣的口语练,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 举办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交际
能力。
4. 作业布置
-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资源
- 教材:《小学英语教材第一册》
- 图片和视频资源
四、教学评估
在课堂结束时,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 口头提问:逐个学生回答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书面测试:布置一些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进行测试。
-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小学英语导学案模板的基本框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导学案

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拼写、认读和运用本单元的重点单词(列出单词)。
- 掌握重点句型结构(写出句型),能够在不同情境下准确运用。
2. 语言技能目标。
- 听力:能听懂有关[具体话题]的简单对话和短文,获取关键信息。
- 口语:能够运用所学英语就[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对话,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 阅读:能读懂简单的英语短文,理解大意,并能找出关键细节。
- 写作:能够根据提示或范例,写出简单的关于[话题]的句子或短文。
3. 情感态度目标。
-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文化内容],拓宽国际视野。
4. 文化意识目标。
- 知道[具体的文化差异或文化现象],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 重点单词和短语的记忆与运用。
- 重点句型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2. 难点。
- 某些语法知识(如[具体语法点])的理解和掌握。
- 在口语和写作中,能够准确、自然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三、学习过程。
1. 预习。
- 单词预习。
-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本单元的新单词,尝试根据音标拼读。
- 借助词典,了解单词的词性、词义和用法,并尝试记忆。
- 课文预习。
- 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找出不理解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关注。
2. 课堂学习。
(1) 导入(Lead - in)- 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或讲述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小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例如,如果本单元话题是“School life”,可以展示学校的不同场景图片,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school life?(2) 单词学习(Word study)- 教师领读新单词,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
高一英语导学案

高一英语 导学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一英语课程,设计一系列导学案,旨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导学案将围绕高一英语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练习和活动,如阅读理解、词汇运用、语法巩固、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等。
此外,导学案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教学对象本导学案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通过导学案的引导,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拓展知识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学案将注重分层设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熟练运用高一英语教材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理解并运用英语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提高句子结构和篇章的组织能力。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捕捉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和意图。
(4)提高听力水平,能够准确理解日常英语对话、新闻报道和故事等内容。
(5)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就所学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见解和进行角色扮演等。
(6)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各类作文,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2、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网络、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预习、复习和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编写英语导学案

如何编写英语导学案一、英语“导学案”的指导思想: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
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教研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英语“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第二、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第三、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第四、层次性原则:以本为本,适度拓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英语“导学案”的编写英语“导学案”是把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有机结合,形成一种优化学与教过程的方案。
设计“导学案”进行英语教学,目的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使学生从“学会”逐渐发展到“会学”;把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上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提问质疑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等等;实现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领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转变;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到实处,始终把“有效”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
英语“导学案”需要提前编写,在授课之前下发,以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感知学习目标。
在编写时,“导学案”必须包括如下内容:课题、课型、编制人、审核人、时间、课时等,编写步骤分为:【学习目标】它是整篇导学案的灵魂,其他环节均为它服务。
它的设计应包含三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具体。
【学习重点和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依据考纲、课标等等确定重点。
英语老师设计导学案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教室或多功能学习室
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故事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加强合作与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词汇和语法:帮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重现故事中的情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写作与
创作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个简短的故事续集或改编故事的结局,应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创作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续集或创作,鼓励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反馈。
总结与
反馈
回顾活动中学到的词汇、语法和故事情节,强调学习要点;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文ຫໍສະໝຸດ :选择一个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故事(例如,《小红帽》或《三只小猪》)。
教学资源:图画卡片、词汇卡片、问题卡片、录音机或投影仪(用于播放故事和展示课件)。
练习册:包含与故事相关的词汇、语法练习和理解题。
环境布置
座位安排:安排学生坐成小组,以便于讨论和合作。
资源准备:将所有教学资源准备好并摆放整齐,确保学生能方便地使用。
活动流程
活动导入
引入故事:通过图片或简单的引导问题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例如,展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的图片,问学生他们对这些角色有什么了解。
讲解目标:介绍本次活动的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将通过这个故事学习什么内容。
故事阅读
故事朗读:教师朗读故事,要求学生注意故事情节和重要的词汇。
《I am a student. 》 导学案

《I am a student. 》导学案《I am a student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与学生身份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2、培养用英语描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经历和感受的能力。
3、增强对学生角色的认知和自我认同,激发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与学校、课程、活动等相关的英语词汇,如“classroom”“subject”“extracurricular activity”等。
(2)学会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学习生活。
2、难点(1)如何清晰、连贯地用英语表达自己作为学生的经历和想法。
(2)正确运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
三、学习方法1、情景模拟法:通过创设学生在学校的各种场景,如上课、参加活动等,加深对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2、小组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作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3、阅读拓展法:提供有关学生生活的英语文章进行阅读,拓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展示一些学生在学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所看到的场景,如:“There are m any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They are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二)词汇学习1、学校设施(1)classroom 教室(2)library 图书馆(3)playground 操场2、课程(1)English 英语(2)Math 数学(3)Science 科学3、活动(1)sports meeting 运动会(2)art festival 艺术节(3)reading club 读书俱乐部(三)句型学习1、 I have ______ classes every day (math, English, art)2、 I like ______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subject)3、 After class, I often ______ (play basketball, read books, do homework)(四)对话练习1、同桌之间互相询问对方的课程安排和喜欢的科目,并进行对话练习。
英语导学案

英语“导学案”一、导学案的设计说明(一)英语“导学案”的说明英语“导学案”,是由老师根据每一个模块和不同的课型以及教学目标,由集体讨论、研究,统一体例,统一教学重点,统一训练方案,编写出一个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该方案的要求自主学习,提前预习,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
如果发现问题,学生们要在老师的组织下,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从而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导学案给学生提供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
在内容编排上与教学进程同步,将教案、学案、作业、练习结合在一起,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便于学时自学,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记忆知识要点上,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英语“导学案”的编写设计“导学案”进行英语教学,目的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使学生从“学会”逐渐发展到“会学”;把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上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提问质疑与教师精讲点拨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等等;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到实处,始终把“优质高效”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
英语“导学案”需要提前编写,在授课之前下发,以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感知学习目标。
在编写时,“导学案”必须包括如下内容:课题、课型、编制人、审核人、时间、课时等,编写步骤分为:【学习目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要达到的技能目标,展示需要培养的情感目标。
并要突出“学习重点”。
【预习指导】分为“自我预习”、“预习检查”等,这一步是导学案实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主阵地。
这一步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仅知道预习,还要知道预习什么,更要获得“怎样预习”的技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1.自主预习:此板块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内容,要求听磁带、自读单词、自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例如要求在文中划出新词、听录音或试读、完成浅显性的材料,准备课堂活动的资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设计英语导学案?
孙克立收集
导学案已经广泛地为教师和学生所使用,一份好的导学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能为实现有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如何设计一份导学案已经成为教师热议的话题之一。
根据英语语言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任务
高中英语教材《牛津高中英语》各模块都有相同的单元结构,每单元由七个板块构成: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 Project ,Self-assessment。
每个板块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Reading 包括:读前问题(A—三个问题,练习快速阅读);阅读材料本身 (B —对话或短文,跨两页);读后练习 (C —关于文章的更多问题,有时分C1, C2,从更多的细节到文章的深层理解;D —根据上下文猜测和理解词义,有时分D1, D2;E —根据课文意义完成短文,综合理解;F —拓展延伸练习,依据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或细节开展讨论)。
此外,紧跟在阅读文章后面的是Reading strategy。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以Module 3 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中的 Reading部分为例,进行以下阅读教学导学案设计:
(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Brainstorming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相关的话题信息)
1. Do we sometimes have foggy days here? When?
2. How do you feel on a foggy day?
3. What can you think of when the word “fog” is mentioned?
4. Have you ever lost your way in the fog?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got lost in the fog?
5. Which city has the name of “foggy city”?
(二) 学习交流与问题讨论:
Fast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s
A—三个问题,练习快速阅读
1. What is the story about?
2. Where did Polly live?
3. Who helped Polly?
Detailed reading for important information
B—关于文章的更多问题,从细节到文章的深层理解
1. Why did Polly leave work early?
2. Why did Polly take the Underground to Green Park?
3.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outside the train station?
4. According to Lines 23-25, what made Polly afraid?
5. According to Line 33, what did the man look like?
6. How could the old man tell that Polly was young?
C —根据上下文猜测和理解词义
D —根据课文意义完成短文,综合理解
(三)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E —拓展延伸练习,依据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或细节开展讨论
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学习任务清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教材中的任务设置,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整合、删减或添加,也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或学习形式,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把本学案的重点和难点呈现给学生,并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突破重点和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类,突出英语单词的词性、构词法、搭配等特点,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特征的掌握,同时也便于他们记忆和学习。
对于其中重点词语,例如,动词词性的confuse,“使困惑、使混乱、混淆”;过去分词confused ;现在分词confusing;名词confusion“迷团、令人迷惑的事情”;副词confusingly;第三人称单数confuses;常用词组confuse...with...,教师把与该词相关的语言知识详细地呈现给学生,而后根据语境进行练习, 突破其难点——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它。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其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要正确运用英语基本的语言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有很大难度,只有突破难点才能培养他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加强难点突破,在完成对重点词语及其常见词语搭配识记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巩固和掌握。
这样,导学案才具有更高价值。
此外,教师也能通过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使课堂讲解更具有针对性。
三、清晰的教学过程
导学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有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研讨和课后反馈,完善其自主学习的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具备以下几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以及课后作业。
在每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课前教师首先把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预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对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提出问题,研讨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互动式课堂,完成学习目标。
总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导学案的目的莫过如此。
教师只有设计了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师生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