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半夏白术天麻汤

合集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摘要】半夏白术天麻汤和甘麦大枣汤是传统中医药物,有着明显的药效。

风痰阻络型中风是中医上的一种疾病类型,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的症状。

本文通过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和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这两种药物组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的症状,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在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中风、抑郁、半夏白术天麻汤、甘麦大枣汤、风痰阻络型、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治疗。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风痰阻络型中风是中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为风邪与痰饮相结合,导致脑血管阻塞或痉挛,从而引起脑部功能障碍。

中风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目前,针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传统中医药治疗在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甘麦大枣汤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祛痰、开窍益智的功效。

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针对此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在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传统中医药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为中风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药物组成及功效的分析,结合风痰阻络型中风的特点,探讨这两种中药汤剂在治疗中风后抑郁方面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旨在验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是否可以有效缓解风痰阻络型中风患者出现的抑郁症状,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有脾胃论
【来源】《脾胃论》卷下。
【组成】黄柏(酒洗)0.6克、干姜0.9克、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耆、泽泻、人参各1.5克,白术、炒神曲各3克,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功用】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
4·癫痫(来源,大医精成网《阳作仁·【原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愈痫证,23年未复发》)
患者,**,男,11岁,1985岁7月18日19点30分诊,患儿在吃饭时突然昏仆,口吐白涎沫,发出一种呼噜呼噜的声响,双目上视,四肢抽搐,数分钟后缓慢苏醒。病史:患者在二岁多时发作过,五岁时又发作,以后每年发作二、三次。
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应用】
1.痰厥头痛:范天騋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佛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小,复加70-80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2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主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方论】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应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应用

晕、 乏力 , 不思饮 食 , 胸脘 痞 闷 。诊 见患 者精 神不振 , 面
色萎 黄 , 舌淡 、 白腻 , 苔 脉沉滑 。证 属 中阳不 运 , 痰饮 内 阻, 胃气 不 降 , 邪 上 逆 , 当健脾 和 胃, 湿 祛痰 , 饮 治 化 方 以半 夏 白术 天 麻 汤 化 裁 : 夏 、 术 、 麻 、 姜 各 半 白 天 干 lg 陈皮 、 O, 茯苓 各 1 , 2g 甘草 、 丁香 、 大枣各 6g 药 用 3 。 剂后 , 吐基 本停 止 , 欲渐 增 。惟 觉有 时恶 心 , 呕 食 嗳气 , 稍感 胸闷 , 已对症 , 药 脾运 渐复 。原方再 进 3剂 , 愈 。 告 按: 前贤 张景 岳 曾云 : 呕 吐一 症 , 当详 辨 虚 实 , “ 最 实 者 有 邪 , 其 邪 则 愈 ; 者 无 邪 , 全 由 胃气 之 虚 去 虚 则 也 。 本例 因贪冷饮 凉 , 及脾 胃, 阳不 振 , 湿 内生 , ” 伤 中 痰 饮 邪上 犯 , 胃失 和 降 , 以半夏 白术 天麻 汤 治 之 , 中生 方 姜为干 姜 , 重在 温健脾 阳, 治痰湿 之源也 。 夏 、 是 半 天麻
半 夏 白术 天 麻 汤 的 临 床 应 用
孙 捷 陕 西 省 勉 县 骨 伤 科 医 院 (2 2 0 7 40 )
半 夏 白术 天麻 汤 出 自《 医学 心悟 》全 方 由半夏 、 , 白 术、 天麻 、 茯苓 、 陈皮 、 草 、 枣 、 姜 等组 成 , 有健 甘 大 生 具
脾祛 湿 , 痰 熄风 之 功 , 用 于 因脾 虚 而痰 湿 内生 , 化 常 风
多量 淡 黄色 风 泡 , 困乏 力 , 欲 不振 , 闷腹 胀 , 身 食 脘 矢 气, 舌苔 白腻 而滑 , 弦滑 。证 属脾 失健 运 , 脉 痰湿 内阻 , 风邪 内扰之症 , 当健脾 , 治 化痰 , 祛风 。 遂改 用半夏 白术 天麻汤 加 味治疗 。 半夏 , 白术 , 苓各 1 , 茯 2g 陈皮 、 天麻 、 柴胡 、 白芍各 1 , 0g 生姜 、 枣 、 草各 6g 大 甘 。先服 5 , 剂 腹 胀肠 鸣减轻 , 大便 中风 泡减 少 。再进 5 , 泄 明显 剂 腹 减 轻 , 欲渐增 。 食 效不 更方 , 原方再 进 5剂 。 四诊 时腹 泻 已止 , 大便 成 形 , 日 1次 , 觉脘 闷, 困 , 每 惟 身 为巩 固疗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摘要】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中医治疗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常用方剂,具有显著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由半夏、白术和天麻组成,有清热平肝、化痰止咳的功效;温胆汤包括泽泻、薏苡仁等药物,能调节体内湿热,有助于降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机理在于清热化湿、平肝理气,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该联合方剂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方案,值得推广和应用。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该方剂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范围,以提高其疗效和可信度。

【关键词】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中医治疗、机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总结、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概述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中医常见的一类高血压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伴有痰湿困滞、气血不畅的体质特征。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属于湿邪内郁、痰浊内滞的疾病范畴,治疗起来相对困难。

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通过调理气血、祛痰化湿、促进血液循环等手段来达到治疗效果。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对患者身体机能产生较大影响,严重者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风险。

及时有效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非常重要。

在中医领域,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这类高血压,通过调理体内湿痰、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体质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1.2 中医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重要性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病机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浊积聚、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血压升高。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1. 引言1.1 高血压是当代常见疾病之一高血压是当代常见疾病之一,也被称为“隐形杀手”。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高血压常常伴随着痰湿壅盛的症状,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挑战。

传统中医药认为,高血压与体内的痰湿有关,因此采用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通过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舒肝胆、利湿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症状,控制患者的血压。

在当代医学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1.2 传统中医药对高血压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传统中医药对高血压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是因为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时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理念。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所致,因此在治疗上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调理,更注重整体的调理和平衡。

传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多样,包括草药配方、针灸、推拿按摩等。

草药配方就是通过各种中草药的搭配使用,来调和身体的阴阳气血,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就是经典的草药配方,通过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舒肝胆、利湿化痰等作用来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

针灸和推拿按摩也是传统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

通过针灸和按摩,可以刺激身体的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降压的效果。

传统中医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是综合的,注重整体调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在治疗高血压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2. 正文2.1 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清热解毒、燥湿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半夏、白术、天麻等药物组成。

这方药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的功效。

在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过程中,痰湿阻滞了气血运行,导致血压升高。

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高血压会使得心脏过度负担,容易导致心脏疾病和中风,而高脂血症则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有限,市面上的药物也许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疾病。

中医药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对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属于气血不和的范畴,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和平衡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中药治疗方案,通过半夏白术天麻汤和血府逐瘀汤的加减组合来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

我们来介绍一下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药性和功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种古代治疗头痛、眩晕、胸闷等疾病的经典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半夏、白术、天麻等中药材。

半夏具有平胃、化痰、止呕的功效,白术有健脾、祛湿、止泻的作用,天麻则有活血、止痛、安神的功效。

这个方剂适用于由于肝郁导致的头痛眩晕、胁痛呕恶等病症,同时也可以缓解因为气虚而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

对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起到清热利湿、平肝熄风的作用,对平衡患者的肝脾肾三脏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而血府逐瘀汤则是一种治疗瘀血型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方剂。

血府逐瘀汤主要成分包括桃仁、红花、川芎等,这些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调经止痛的功效。

桃仁有通络活血、软坚消痰的作用,红花可以疏肝解郁、舒筋活血,川芎则有活血化淤、祛风止痛的功效。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血瘀滞引起的肝郁犯脾、失于疾病。

对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血府逐瘀汤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液瘀滞,改善心脏和血管的健康状态,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和血府逐瘀汤的加减方案,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位患者的治疗案例。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剂名】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组成】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用法】加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功效】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所致。

古人云:“无痰不作眩”,风痰上扰,肝风内动,故眩晕头痛,眩晕甚者,自觉天旋地转;痰阻气机,浊阴上逆,故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之象。

脾湿生痰,为病之本;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为病之标。

本方证重点是痰与风,故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共为臣药。

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煎加姜枣,以和中健脾。

诸药合用,能使风息痰消,眩晕自愈。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神经性头痛等属风痰上扰者。

【功用鉴别】二陈汤、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均能化痰,用治痰证。

其不同点是:二陈汤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治湿痰证;小陷胸汤功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用治痰热互结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功能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用治风痰上扰证。

【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陈皮苓草大枣姜,风痰眩晕并头痛,息风化痰效果良。

心内科常用方剂

心内科常用方剂

心内科常用方剂:1.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法半夏15g 白术15g 天麻15g 茯苓15g 橘红6g 甘草5g功效: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厥头痛者,胸隔多痰,动则眩晕。

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温服2.天麻钩藤饮组成:天麻15g 栀子10g 黄芩10g 杜仲15g 益母草15g 桑寄生15g 夜交藤20g茯神10g 川牛膝15g 钩藤10g(后下)石决明20g(先煎)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红,脉弦数。

现用于高血压病。

注意事项:3.羚角钩藤汤组成:羚羊角15g(先煎)钩藤10g(后下)桑叶6g 菊花10g 生白芍10g 茯神10g生地15g 川贝母10g 淡竹茹15g,生甘草3g功效: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证。

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注意事项:若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而病属虚风者,不宜应用。

4.瓜蒌薤白白酒汤组成:瓜蒌实30g 薤白15g 白酒1两(适量)功效:通阳散结,豁痰下气主治:用于胸痹,证见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苔白腻而滑,脉沉弦者。

注意事项:不能饮酒者可免用白酒。

5.归脾汤组成:白术10g,当归10g,白茯苓10g,黄芪15g,龙眼肉15g,远志15g,酸枣仁15g,木香10g,党参10g,甘草5g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

注意事项:6.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15g 生姜10g 桂枝10g 人参10g 生地黄30g 阿胶10g(烊化)麦门冬10g 麻仁10g 大枣10枚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主治: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

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9g 天麻6g 茯苓6g 橘红各6g 白术15g 甘草3g 生姜2片大枣3枚
三剂
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方解: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的要药;臣以白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橘红理气化痰;甘草调中和药,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9g 天麻6g 茯苓6g 橘红各6g 白术15g 甘草3g 生姜2片大枣3枚
三剂
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方解: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的要药;臣以白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橘红理气化痰;甘草调中和药,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