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例题
成本会计例题

【例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2007年考题)A.10000 B.10500 C.10600 D.11000【答案】C【例题】甲公司2008年12月份A商品有关收、发、存情况如下:(1)12月1日结存300件,单位成本为2万元。
(2)12月8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2万元。
(3)12月10日发出400件。
(4)12月20日购入300件,单位成本为2.3万元。
(5)12月28日发出200件。
(6)12月31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5万元。
要求:(1)用先进先出法计算A商品2008年12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12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2)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2008年12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12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3)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2008年12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12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答案】(1)本月可供发出存货成本=300×2+200×2.2+300×2.3+200×2.5=2230(万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300×2+100×2.2)+(100×2.2+100×2.3)=1270(万元)。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2230-1270=960(万元)。
(2)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230÷(300+200+300+200)=2.23(万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400+200)×2.23= 1338(万元)。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2230-1338=892(万元)。
(3)12月8日购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00×2+200×2.2)÷(300+200)= 2.08(万元)。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
但是,月加权平均法不同于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加权平均法不需要考虑企业一个月进货多少次,只是在月末对当月存货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这样一个月的存货单位成本是一样的。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2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和移动平均法【范本模板】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本月有300件产品,单价为2万元/件,6号出售100件,12号购入300件,单价为2。
2万元/件,15号出售200件,请问使用加权平均法的月末成本为多少?加权平均单价:(300*2)+(300*2.2)/(300+300)=2。
1(万元)发出产品的成本:(100+200)*2.1=630(万元)期末结存成本:(300*2)+(300*2。
2)—630=630(万元)区别:➢(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期末计算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时,用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各批收入的数量作为权数来确定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从而计算出期末存货和已销存货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这种方法只需在期末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到存货以后,以各批收入数量与各批收入前得结存数量为权数,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
每次进货后,都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批销售或耗用存货成本=本批销售或耗用存货数量*本批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平均法有什么区别?两种方法都是实际成本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某段时间内的加权。
适用于价格变化不大或要求不是特别精确的成本核算.核算起来比较简单,省时省力。
●移动加权是指按照上一日结存来加权的。
适用于价格变化大或要求精确核算的成本核算。
核算比较费时。
公式: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本批进货数量)a.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上次结存数量×上次结存单价+本次入库数量×本次入库单价)÷(上次结存数量+本次入库数量)b.本期(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上期结存数量×上期结存单价+∑本期入库数量×本期入库单价)÷(上期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化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题3,计算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登记甲材料明细账(8分)要求:(1)根据“材料明细账”中的资料计算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的材料的实际成本。
必须写出计算过程,未写出计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登记材料明细账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计算单位:公斤【答案】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67500+46800+32000)÷(900+600+400)=146300÷1900=77(元/公斤)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300)×77=84700(元)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计算单位:公斤3.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1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存货例题

第四节存货一、存货概述(一)存货的内容(二)存货成本的确定【例题】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
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B.29C.29.25D.31.25『正确答案』A2.A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
A企业购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税单价为50元,发生运杂费2 0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450元。
该批甲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元/公斤。
A.50B.50.85C.54D.55【参考答案】D3.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
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2008年)A.50B.51.81C.52D.53.56【参考答案】D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进货费用数额较小的,也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009年)『正确答案』√(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例题】1.某企业月初库存材料60件,每件为1 000元,月中又购进两批,一次200件,每件950元,另一次100件,每件1 046元,则月末该材料一次加权平均单价为()元/件。
A.980B.985C.990D.1 182『答案』B【解析】加权平均单价=(60×1 000+200×950+100×1 046)÷(60+200+100)=985(元/件)。
2.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09年9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00元;9月7日购入甲材料3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10元;9月21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元;9元28日发出甲材料500千克。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公式例题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公式例题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计算一次平均单价,用该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即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优缺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于前后市场价差距幅度并不大且月末定期排序和扣除销售成本的商品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缺点:有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很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排序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存有很大的差异。
适宜物价变动幅度并不大的情况。
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更多收到和总额存货的单价及金额,有利于强化对存货的管理。
为化解这一问题,可以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排序的平均值单位成本计算。
应用
比如 a产品34元一个,买了10个,b产品45元一个,买了20个,问买了a产品和b产品的平均价格就是多少?
这时肯定不能用算术平均,直接(34+45)/2,因为他们买的数量不一样,因此要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只能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34×10+45×20)/(10+20)= /30 =41.33元/个。
第一章 资产 加权平均法

第一章资产第四节存货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例1-28】在【例1-27】中,假设甲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则5月份D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5月份期初结存存货金额 + 本期购入存货金额D商品 =平均单位期初存货结存数量 + 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成本=(150×10+100×12+200×14+100×15)÷(150+100+200+100)≈12.727(元)5月份 D商品的发出存货成本=400×12.727=5090.8(元)5月份 D商品的期末结存成本=7000-5090.8=1909.2(元)【例题41·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2007年考题)A.10000 B.10500 C.10600 D.11000【答案】C【解析】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公斤),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600(元)。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该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题8:教材例1-28】接【1-26】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及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5月份D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12.727(元)5月份D商品发出成本=400×12.727=5090.8(元)5月份D商品的期末结存成本=1500+5500-5090.8=1909.2(元)或者:期末结存成本=150×12.727=1909.05(元)【二者小数差异是由于单位成本小数点保留问题引起的,可忽略不计】【例题9:2007年单选】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元。
A.10000B.10500C.10600D.11000答案:C解析:先计算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再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600(元)。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价【例题10:教材例1-29】接【1-26】假设甲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企业存货,计算存货发出成本及期末结存存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