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勾践灭吴(节选)3PPT课件
合集下载
《勾践灭吴》课件

心情沉痛,语调哀婉, 心情沉痛,语调哀婉, 第2段的“说”辞, 段 反省自责,立志改革, 反省自责,立志改革, 令人动容。 令人动容。 段和第4段各有一段 第3段和第 段各有一段“誓”辞 段和第 段各有一段“ 第3段中的“誓”辞 表明勾践要学“古之 段中的“ 表明勾践要学“ 贤君” 贤君”,率众休养生 越国将士整装待发前勾践 第4段中的“誓”辞息。 段中的“ 战前动员” “战前动员”的“誓师之 加强思想教育, 词” —— 加强思想教育, 严明法纪军令。 严明法纪军令。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 令壮者无取老妇 将免者以告 当室者死,三年免其政 当室者死,三年免其政 而摩历之于义 摩历之于义 无不餔 无不餔也 无不歠 无不歠也
“帅”通“率” 帅 “取”通“娶” 取 “免”通“娩” 免 “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政 “摩历”通“磨砺” 摩历” 摩历 磨砺” “餔”通“哺”,给人事物吃 餔 “歠”通“啜”,给人水喝 歠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春满殿,至今只有鹧鸪飞。 宫女如花春满殿,至今只有鹧鸪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蒲松龄)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生活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在二千多年前, 在二千多年前,他用过的一把宝 剑今天成为稀世珍品。 剑今天成为稀世珍品。
勾践灭吴 教学 ppt课件

人
赞成
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刑。进不用 命,退则无耻,则有常刑。”
段意?
段意:越王勾践深得人心,国人两次请战。勾践 发令“进则赏,退则刑”,攻打吴国。
勾践灭吴 教学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
因此
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
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
连词,表并列
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勾践灭吴 教学 无乃……乎:固定句式,表推
今君王已既经栖于会稽之上,这然样后以后乃求才谋臣测,。恐无怕乃(只后怕)……吧
乎?如苟果,得假闻如 子子尊大是敬夫加之在词之人言名或,官何名之后前的之有?宾即语有执前什其置么句晚手,的而有?何与后,之谋。遂 使之行成于
欲知详情,请课下阅读《史记》中的《 越王勾践世家》
一个国家的贤臣。他以国家大局
文种 为重,足智多谋,长于辞令,善
于进谏。
勾践灭吴 教学
勾践将吴国灭掉,后来号称霸王。范蠡于是 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发来一封 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越王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 与之共享乐”。文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 再上朝。有人中伤文种将要作乱,越王就 赏赐给种一把剑,于是文种自杀身亡。
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和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990990年年前前453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国语》
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 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 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和越八 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 990年--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 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 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 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 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 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勾践灭吴》PPT课件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21卷,分〈周 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 〈吴语 〉〈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2年 (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 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 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 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 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 “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由于〈国语〉在内容 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 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 耻的决心和意志。
所以 ,勾践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
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复仇者,而是一个城 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 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 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 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 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文章叙事平实清晰,有选择的叙写了 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 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 刻画了勾践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 忍性格,塑造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 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1 .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A 外交上:折节忍辱, 屈膝求和。
B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 轻徭薄赋,笼络百姓; 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第二部分(从“勾践说与国人曰”到“民俱有三年之 食”),写勾践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为了复仇,勾践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生育,减 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经过十年的养精蓄锐, 复仇的条件完全具备。
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曰”到结 束),写越国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由于勾践深得民心,父老兄弟摩拳擦 掌,同仇敌忾,勾践一声令下,“进 则赏,退则罚”,于是越国大举进攻 吴国,而且屡战屡胜,一直打到吴国 都城,灭掉吴国。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勾践灭吴节选123张ppt课件

7、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9、生丈夫
(男孩 / 女子的配偶)
10、南至于句无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11、夫差与之成去之 (离开 / 前往)
12、寡人请更
(请允许我 / 请求别人)
13、十年不收于国
(国人 / 国家)
14、贫病者纳宦其子 (贫困 / 疾病)
1、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既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
3、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一词多义练习
1、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劝 2、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
1、自杀未遂 成功
遂 2、登而望之……遂逐其师 3、遂使之行成于吴 终于
于是,就
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掌管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正值,正当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
文种定计,赴吴求和
第二部分(2、3)
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第三部分(4、5)
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语
成
文
绩
天
步
天
步
见
高
四川省成都市树全州德县石中塘高学级中学文组 胡爽
西施庙
西施
西施殿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绍兴纺织博物馆内的勾贱夫人纺织蜡像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胆 ,苦 三心 千人 越, 甲天 可不 吞负 吴,
卧 薪 尝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沉 舟有 ,志 百者 二, 秦事 关竟 终成 属, 楚破
釜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勾践灭吴》(共39张PPT)

• 第三部分(4、5),写越国同仇敌忾,一举 灭吴。 • 由于勾践深得民心,父老兄弟摩拳擦掌,同 仇敌忾,勾践一声令下,“进则赏,退则 罚”,于是越国大举进攻吴国,而且屡战屡 胜,一直打到吴国都城,灭掉吴国。 • 文章叙事平实清晰,有选择的叙写了勾践为 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 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刻画了勾践败而不馁、 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塑造了一个善于团结 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 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 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 夫,说:“谁象我们的国君这样 体恤百姓啊,难道不可以为他效 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 又在没这个地方再次打败了吴国, 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 灭掉了吴国。
课后感言:
1.对联——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2.欧阳修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吴王阖闾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势力,可是其南面 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 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公元前 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 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 砍掉了一个脚指头,本无大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 折磨很快就死了。夫差发誓报仇,在前494年又与越军 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 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 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 书。分《周语》《鲁语》《齐 语》《晋语》《郑语》《楚语 》《吴语》《越语》8部分。 内容与《左传》相近,又具 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 语》又叫《春秋外传〉 作者:相传为左丘明。据 《史记》“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
勾践灭吴PPT课件

太迟了吧?
• 5。何后之有?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 6。服 用做动词,使之服
本部分译文:
• 越王退守到会嵇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 弟和同姓兄弟,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 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种进见回答说: “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 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 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 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 拔出来供养他们。就象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 要到处找。现在国君您已经退守到会嵇山上了,然后才 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说:“如 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于是 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动身出 使吴国。
•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吴子胥 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 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 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 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 的人习惯于住在 水上。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
课文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写文种定 计,向吴求和。
• 勾践退守会嵇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广招贤良,共治 国事,以图复兴越国大业。先是派文种向吴求和,又以 美人计拉拢吴国大臣太宰否,终于促成和解,使勾践保 全了国土,免受亡国之祸。
勾践灭吴
• 历史背景:
• 越两春国秋经末常年发,生地磨处擦长。江公下元游前的49吴6年,• 作者作品:
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 •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
• 5。何后之有?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 6。服 用做动词,使之服
本部分译文:
• 越王退守到会嵇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 弟和同姓兄弟,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 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种进见回答说: “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 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 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 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 拔出来供养他们。就象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 要到处找。现在国君您已经退守到会嵇山上了,然后才 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说:“如 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于是 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动身出 使吴国。
•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吴子胥 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 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 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 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 的人习惯于住在 水上。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
课文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写文种定 计,向吴求和。
• 勾践退守会嵇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广招贤良,共治 国事,以图复兴越国大业。先是派文种向吴求和,又以 美人计拉拢吴国大臣太宰否,终于促成和解,使勾践保 全了国土,免受亡国之祸。
勾践灭吴
• 历史背景:
• 越两春国秋经末常年发,生地磨处擦长。江公下元游前的49吴6年,• 作者作品:
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 •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
《勾践灭吴》课件

4.
寡人请更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释
免
5 . 致 招致 召集
6. 旅 共同 俱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曰
欲其旅进旅退
7.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8. 去民之所恶
如果 除去
9. 今越国亦节矣
10. 国人皆劝
克制
勉励,鼓励
11.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担心
通假字
帅→率 取→娶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 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 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一个求贤若渴,虚心纳谏; 一个刚愎自用,是非不分。
不同人物 不同性格为下文胜负成败埋下了伏笔
二 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A 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而又与大国 执雠。‛ B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使动用法)
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使……做宦,名词的使动用法)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4.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耻,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5.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6. 否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免→娩
政→征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当室者死,三年 释其政
摩厉→磨砺 其达士,….摩厉之于义
古今异义:
爪牙 丈夫
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指武士,今: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古:指男子, 今:
寡人请更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释
免
5 . 致 招致 召集
6. 旅 共同 俱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曰
欲其旅进旅退
7.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8. 去民之所恶
如果 除去
9. 今越国亦节矣
10. 国人皆劝
克制
勉励,鼓励
11.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担心
通假字
帅→率 取→娶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 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 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一个求贤若渴,虚心纳谏; 一个刚愎自用,是非不分。
不同人物 不同性格为下文胜负成败埋下了伏笔
二 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A 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而又与大国 执雠。‛ B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使动用法)
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使……做宦,名词的使动用法)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4.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耻,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5.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6. 否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免→娩
政→征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当室者死,三年 释其政
摩厉→磨砺 其达士,….摩厉之于义
古今异义:
爪牙 丈夫
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指武士,今: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古:指男子, 今:
勾践灭吴PPT课件

2、国之父兄请战的理由是什么? 越人为什么愿意为国君卖命?
3、勾践的誓词对整个战争起什么 作用?
4、战争前夕,越国国内情形如 何?这说明什么问题?
2020年10月2日
12
父兄请战 勾践辞战 再请复仇 致众严纪
2020年10月2日
13
父兄请战 勾践辞战 再请复仇 致众严纪 同仇敌忾 一举灭吴
2020年10月2日
4
思考:
勾践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求 谋臣的?求谋臣的结果如何?
退守会稽 求贤退吴 文种定计 向吴求和
2020年10月2日
5
比 一 比 请找出2、3自然段中的通假字
: 看 谁 做 得 又 快 又 好
6
2020年10月2日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词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 夫差前马。
(卑事:卑恭地服侍;宦:使动,使……做奴仆)
灭吴》,那么文章是否突出
强调了“灭吴”
16
2020年10月2日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 摩厉之于义
( 洁、美、饱都是使动用法;摩厉,同磨砺)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庙,在庙堂,名词用作状语;礼,礼遇、接待,
名词用作动词)
2020年10月2日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7
2
第1段 特殊句式: 乃号令于三军曰:介词结构后置 以待乏也:省略句 无乃后乎?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省略句 遂使之行成于吴: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3
词类活用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动--使动 以待乏也,乏,形--名 夫虽无四方之忧:忧:形--名 无乃后乎:后,名--动
4
古今异义 爪牙 古:勇敢的将士
今:坏人的帮凶
5
遂 自杀未遂
成功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 于是,就
师
终于
遂使之行成于吴
既 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之后 既而儿醒 不久 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6
第2段 特殊句式 勾践说于国人曰:介词结构后置句 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寡人请更:省略句
7
词类活用 吊有忧,贺有喜:忧,喜,形——名 宦士三百人于吴:管
当春乃发生 介,表示在某个时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 应当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将
14
第4,5段 特殊句式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是故败吴于囿/败吴于没:介词结构后置 词类活用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形——使动 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耻,形——名
11
古今异义 丈夫 古:男子
今:妻子配偶 至于 古:到
今:表另提某事 孺子 古:年轻人
今:小孩子
12
致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招致,召集 淋漓尽致 名,情趣,兴致 专心致志 动,集中
誓 而誓之 誓不两立
告戒 动,发誓
归 四方之民归之 归附 若水之归下也 趋向,集中一个地方 之子于归 女子出嫁 返璞归真 返回
15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6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8
古今异义 中原 原野(古)
黄河中下游地区(今)
9
第3段 特殊句式 四方之士来者/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十年不收于国/摩厉之于义:介词结构后置
10
词类活用 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南,北,东,西,名——状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形——使动 必庙礼之:庙,名——状;礼,名——动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衣,名——动
三心舟有 千人,志 越,百者 甲天二, 可求秦事 吞负头竟 吴,终成 。卧属,
薪楚破 尝;釜 胆苦沉 ,
1
《国语》的别名:《春秋外传》 《国语》的作者:相传和《左传》都 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其成 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 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瞽史改 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17
2
第1段 特殊句式: 乃号令于三军曰:介词结构后置 以待乏也:省略句 无乃后乎?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省略句 遂使之行成于吴: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3
词类活用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动--使动 以待乏也,乏,形--名 夫虽无四方之忧:忧:形--名 无乃后乎:后,名--动
4
古今异义 爪牙 古:勇敢的将士
今:坏人的帮凶
5
遂 自杀未遂
成功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 于是,就
师
终于
遂使之行成于吴
既 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之后 既而儿醒 不久 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6
第2段 特殊句式 勾践说于国人曰:介词结构后置句 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寡人请更:省略句
7
词类活用 吊有忧,贺有喜:忧,喜,形——名 宦士三百人于吴:管
当春乃发生 介,表示在某个时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 应当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将
14
第4,5段 特殊句式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是故败吴于囿/败吴于没:介词结构后置 词类活用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形——使动 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耻,形——名
11
古今异义 丈夫 古:男子
今:妻子配偶 至于 古:到
今:表另提某事 孺子 古:年轻人
今:小孩子
12
致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招致,召集 淋漓尽致 名,情趣,兴致 专心致志 动,集中
誓 而誓之 誓不两立
告戒 动,发誓
归 四方之民归之 归附 若水之归下也 趋向,集中一个地方 之子于归 女子出嫁 返璞归真 返回
15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6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8
古今异义 中原 原野(古)
黄河中下游地区(今)
9
第3段 特殊句式 四方之士来者/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十年不收于国/摩厉之于义:介词结构后置
10
词类活用 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南,北,东,西,名——状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形——使动 必庙礼之:庙,名——状;礼,名——动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衣,名——动
三心舟有 千人,志 越,百者 甲天二, 可求秦事 吞负头竟 吴,终成 。卧属,
薪楚破 尝;釜 胆苦沉 ,
1
《国语》的别名:《春秋外传》 《国语》的作者:相传和《左传》都 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其成 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 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瞽史改 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