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址与界壕考古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关于金界壕、金长城的几个问题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关于金界壕、金长城的几个问题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关于金界壕、金长城的几个问题马彦明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收了七十年代以前发表的考古研究成果,包括了中国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和海岸线、岛屿;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疆域、政区、城市、重要村镇和自然地理面貌。

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地图就像是路标,引领我们达到目的地。

但路标错了,我们就不能达到目的地,有时还会让我们误入歧途。

在读《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关于金界壕、金长城地图时发现有几个“路标”错了,在此指出,以警示金界壕、金长城的爱好者和研究者,避免走冤枉路或误入歧途。

其一、自达里诺尔向南经正蓝旗北、太卜寺旗南至大定初界壕之间标出一道界壕,其实不存在(见图一)。

图一其二、大定初界壕自林西县统部乡凌家营子,南行,经赤峰二龙库进入围场县,再经丰宁县草原乡、多伦县十五号乡、正蓝旗、太卜寺旗南部分没有标出(见图一)。

此外金初界壕自额尔吐以西约40千米段、自南牧场以西、大定初界壕自吉日根以南22千米段、自古迹村至金长城段、大定二十一年边壕自霍林郭勒以西至乌兰盖戈壁段,也没有标出(见图二)。

其三、将霍林河标为鹤五河,将鹤五河堡子的位置标在霍林河南岸金长城一线(见图二)。

图二关于鹤五河,王国维在《金界壕考》中指出:“然其以《金志》之鹤五河为《蒙古游牧记》之鹤午河,则至当不可易也。

案《记》云:‘科尔沁右翼中旗北二百六十里,有鹤午河,出伊克呼巴海山,经摩尔托山东南流入右(原文误为左)翼前旗界,会榆河。

’又云:‘榆河,蒙古名海拉苏台。

源出兴安山,经火山东南流,会贵勒尔河。

’胡图桂勒尔河。

是鹤午河出兴安岭东麓,为桂勒尔河北源之一,金时泰州、临潢分界于此。

征之蒙古文献,则此处为金与外族之分界,无可疑也。

”桂勒尔河即归流河,金代鹤五河即清代鹤午河,是归流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发源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北二百六十里处,东南流入科尔沁右翼前旗。

考古学基本知识

考古学基本知识

考古学基本知识【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实物史料包括传世文物和考古发掘工作中获得的遗迹、遗物。

考古工作者据以研究古代政治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北宋开始已有研究古代金石器物的“金石学”;二十世纪初,开始有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研究,使考古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考古学文化】用以表示考古遗迹中(特别是原始社会遗迹中)属于同一时期的有地方性特征的共同体。

同一文化的遗存,有着同样形式的工具、用具和相同的制作技术等。

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大多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点命名,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

也有以该文化中的某一具体特征性的遗物来命名的,如“细石器文化”、“印纹陶文化”等等。

后一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近年来这种命名方法已逐渐为人们所淘汰。

【文化层】指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

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

考古工作很重要且具科学意义的一项内容,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地区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从各层中取样测定的孢粉资料,可以了解当时各个阶段的植被和自然环境。

【遗迹】指古代的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井、窑址、壕沟、栅栏、围墙、界壕等等。

由于地域、时代及民族的不同,遗迹面貌也各不一样。

就新石器时代居址而言,各地居室的形式与营建方式各不相同,山区有洞穴居址,沿海有贝丘遗址,沼泽有干栏式建筑,平原地带、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盛行粘土木构建筑的居室或半地穴居址等。

金界壕与金长城乾隆皇帝的“考古调查”

金界壕与金长城乾隆皇帝的“考古调查”

86《古长城说》碑故事要从1752年说起,乾隆皇帝在巡幸木兰围场时发现了自东至西的古长城和一些斥堠、屯戍遗迹,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就问及蒙古、索伦(清初以“索伦部”统称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部族,将各部落编置佐领,设布特哈总管,区域为嫩江流域及大兴安岭附近)的官员。

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蒙古及索伦官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很快查明了这道古长城的走向:起始自黑龙江,经木兰围场西去至流沙。

清代的黑龙江是北边防戍之地,大致包括今天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北部地区。

清初以后分设有黑龙江将军、呼伦贝尔都统、布特哈总管等,大多有分兵无分土。

布特哈专辖牲丁(猎户),牲丁所至之地皆布特哈总管应巡查之地,内兴安岭中北部、外兴安岭、嫩江流域、逊河等处亦归管辖,故布特哈所辖之地最广。

流沙为古时地名,约为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狼山西北的戈壁。

乾隆皇帝在进行古长城的野外调查时,并没有派翰林学士,而是派遣当地狩猎的索伦人和游牧的蒙古人。

这段古长城的空间信息虽然查明白了,但为了考证是何人在何时修筑,却让乾隆皇帝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他从传说中太古时的“循蜚”“疏仡”开始查询,直到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和汉唐时期的《括地志》,均一无所获。

身边的臣子亦无人能为皇帝分忧解难,以至于乾隆皇帝至死也不知道:修筑这道长城的人竟是他的女真祖先。

虽然没有查清古长城的来历,但乾隆从人文地理的视角认识得非常清楚,如“天地自然生成,所以限南北”,这一论断很有见地。

后来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在1939年至1944年考察金界壕与金长城后发表的《金临潢路界壕边堡址》中的表述为“由嫩江中流起,沿兴安岭山脉东南倾斜面西南斜走,接阴山而西,直达河套西曲。

在地文上为海洋河川与内陆河川之分水岭,在人文上为农耕畜牧两族活动之接触线。

”如今在当年乾隆发现古长城的围场县新拨乡岱尹上村岱尹梁之北的山脚下,立有一座《古长城说》Heritage遗产万象文 图 / 马彦明现代考古学家常常提到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是北美考古事业的先驱,却很少有人知道比其年长32岁的乾隆皇帝也有过“考古实践”,而且可谓有史记载的调查金界壕与金长城第一人。

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

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

赤峰市历史文化介绍•死亡诗社•精灵夜路•19位粉丝•1楼1.目前以赤峰市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赤峰市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敖汉旗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旗县,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均在敖汉旗境内。

2.赤峰市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小河西文化是赤峰市目前已正式命名的历史最久远的考古学文化,也是辽西地区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约10000年,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木头营子乡小河西遗址而得名。

3.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

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

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4.赵宝沟文化:赵宝沟文化是略晚于兴隆洼文化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首次发现于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距今约6800年。

赵宝沟遗址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发现房址和灰坑140余处,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古器、蚌器。

尊型陶器上有鹿、鸟、猪、鱼等图形,被学术界誉为“第一神图”、“最早的透视画”、“中国画坛之祖”。

该遗址2 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富河文化:富河文化首次发现于乌尔吉沐沦河河畔的巴林左旗浩尔吐乡富河沟门村,距今约5300年。

分布范围在西拉沐沦河以北和通辽境内,文化类型有别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近似于赵宝沟文化。

富河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石器、陶器、骨器,其中一件骨器被学术界誉为“中华第一卜骨”。

大遗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定稿

大遗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定稿

大遗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一、大遗址概念提出及讨论"大遗址是建立在遗址概念基础上的相对概念,是中国独有的概念。

大遗址这一概念苏 秉琦先生在二十世纪 80年代讨论古城古文化古国时提及,国家文物局于上世纪 90年代初期 在河北南戴河首次召开了关于大遗址的会议。

1997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大遗址这一说法, 即古文化遗址特别是大型遗址。

并强调应 将该类遗址的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 进入新世纪,一些专家与学者对大遗址这一已被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认的术语进行了概念的界定, 孟宪民认为“大遗址不仅是文物分类意义上的大型古文化遗址的简称, 更包括与地理环境相关联的遗址及包含有 文物、建筑群的遗址群体综合系统,是文化意义上的完整体现” 1。

喻学才认为“大遗址并非考古学的学术概念, 而是依据文化遗产分布地域广的特征命名的,专指相对于一般遗址而 言范围大、占地广价值高的大型古文化遗址。

” 2陈同滨认为“大遗址是近 10年来我国从遗 产保护和管理工作角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专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大型考古文化遗址与古墓葬。

大遗址由遗存本体和相关环境组成, 具有遗存丰富、历史信息量大、现存景观宏伟,且年代久远、地域广阔、类型众多、结构复杂等特点。

” 3陆建松认为“大遗址是指大型古文化遗址, 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 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上具有重大意 义,在我国历史上占有政治文化经济军事重要地位的古代都成、原始聚落、 宫殿、陵墓和墓葬群、宗教遗址、交通设施遗址、水利设施遗址、手工业遗址、军事设施遗址、其他建筑遗 迹均可视作大遗址。

其面积有几十万平方米、几百万平方米,甚至几十平方千米、几百平方 千米。

” 42007年7月召开的”中国大遗址保护研讨会“上,大遗址的概念界定成为首要议 题。

傅清远指出“大遗址用于专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和文化价值突出的文化遗址,是遗存 本体和与其相关联的环境载体共同构成的综合体。

26903393_长城以北金代遗址所见金人生活——以房址、窖藏为例

26903393_长城以北金代遗址所见金人生活——以房址、窖藏为例

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此时雄踞北方地区的是女真族的金政权。

包括现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的长城以北地区,是女真族的统治核心区域,更是纬度高、气温低的苦寒地带,其治下居民无疑更需要考虑生存的问题。

遍布整个长城以北地区的诸多遗址,如房址、窖藏,都蕴含着时人面对恶劣生活环境,努力生存的生活细节。

一、房址中所见的火炕形制《大金国志》记载:“女真之初,尚无城郭,星散而居。

国主晟尝浴于河,牧于野,屋舍、车马、衣服、饮食之类与其下无异。

金主所独享者,惟一殿,名曰乾元,所居四行栽柳,以作禁围而已。

其殿宇绕壁尽置火炕,平居无事则锁之,或时开钥,则与臣下杂坐于炕,后妃躬侍饮食。

”[1]以上文字叙述了当时金朝皇帝的宫殿需要火炕来保持温暖,平时的政治活动交流也是在火炕上进行的。

而到了民间,“妇家无大小,皆坐炕上,婿党罗拜其下,谓之‘男下女’”[2]。

面对高纬度寒冷的气候,从皇家到民间,都选择使用火炕来实现居室取暖这一目的。

金代居住遗址中发现的火炕按烟道可分为四类。

(表1)第一类,直烟道火炕。

(图1)因有些遗址的□丁腾宇长城以北金代遗址所见金人生活———以房址、窖藏为例表1金代居住遗址中发现的火炕分布表火炕形制所属省市西车家店遗址[3]后腰屯遗址[4]双辽电厂贮灰场遗址[5]大刘台山遗址[6]霍林河矿区界壕边堡[7]吐列毛杜古城[8]头道湾古城遗址[9]陶西林场遗址[10]南阳堡村落址[11]电厂贮灰场遗址[5]长白山神庙遗址[12]金家遗址[13]尹家窝堡遗址[14]唐力村遗址[15]大刘台山遗址[6]八家子遗址[16]石岭子遗址[17]赵家崴子遗址[18]揽头窝堡遗址[19]李春江遗址[20]前坡林子遗址[21]八棵树遗址[22]永胜遗址[23]敖东城遗址[24]尹家窝堡遗址[14]后城子遗址[25]F2、F3各一处F1、F2各一处92ⅡF1东间、93ⅡF2各一处F7一号边堡F8一号古城西南角房址F2F1、F3各一处F193ⅡF3、92ⅠF3、92ⅡF1西间、93ⅡF4各一处JZ24F1F2Ⅱ区房址F11F3、F4、F6、F7各一处F2、F4、F6各一处F1F6F1F1F1F1、F2各一处02DAF1、02DAF2各一处F1F2吉林松原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宁锦州内蒙古通辽内蒙古兴安内蒙古乌兰察布吉林松原吉林长春吉林四平吉林延边吉林白城吉林白城辽宁抚顺辽宁锦州辽宁阜新辽宁阜新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四平吉林四平吉林延边吉林延边吉林白城吉林白城考古发现遗址数量位置2221711121411111431231111221911直烟道单折尺烟道双折尺烟道不规则烟道小计小计小计小计墙、门均已不见,按照火炕的长度推测,包含直烟道火炕的房址最大边长为7米,平均每座房屋的最大边长为4米。

宋元明清考古概论

宋元明清考古概论

陵墓:
• 抗战时冯汉骥发掘永陵 • 东陵大盗
外国人解放前的活动
• 英法对甘肃新疆一带文书的掠夺
• 日本人盗挖辽城、庆陵、缸瓦窑,调查 金上京、元上都、内蒙古景教寺院。江上
波夫发掘百灵庙敖伦苏木城元代汪古部城址,清理景 教教堂、汪古特王府和景教徒的墓葬。包括高唐忠献 王阔里吉思墓和元成宗女、王妃爱尔失里墓有叙利亚 文和突厥文墓石10方。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 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 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 嘲笑,
但那又怎样?
• 对居庸关过街塔测绘 • 俄国、英国人对黑城遗址的发掘
钜鹿县《三明寺妙严殿记》碑文载:"大观 二年秋,河决旧提,流行邑中,寺元所 存塔与罗汉阁乐,水既东下,退淤之地 高余二丈,正如五年即复邑......。"转引 自《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第一卷第一 册,1927年版。
(二)、解放后的考古发现
1、城址 【1】宋代东京、临安、扬州、镇江城 【2】辽上京、中京;地方城市 【3】金上京、中都;地方城市、金代界壕 【4】南诏大理阳苴咩城(779~1253) 【5】元上都、09年10月,在江宁将军山南麓一工地施工 取土时发现一块墓志。南京市博物馆通过考古 勘探,确认该处有两座相同类型、平行排列的 竖穴土坑墓。两墓在施工中皆已遭到较大破坏, 其中一座上部被毁,另一座南半部被毁。从墓 志考证出,前座墓主为北宋名臣王安石之父王 益,后一座墓主为王安石长兄王安仁。
6、中外交流的遗迹与文物
• 沉船
二、考古资料特点
1、资料丰富
①文献、绘画与考古资料 ②地面文物增多,研究领域扩大。寺院与建筑 ③手工业遗迹多 ④中西交流资料增多:陆上与海上

中国考古学是如何形成

中国考古学是如何形成

中国考古学是如何形成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

那么你知道我国是怎么样形成考古学的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考古学是如何形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考古学是如何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和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地区活动。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中国考古学的体系。

早期的中国考古学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东周京都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

至公元10世纪的宋代,我国金石学研究颇为发达,有志者开始编纂专注出版。

例如:北宋元祐七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既绘有器形图,还记录了每器的尺寸、名闻和出土地点。

它比起1842年丹麦青年考古学家沃尔索(worssae)所著的《丹麦早期古物》(The Prime Ual Anfig uifes of Denmark)一书足足早了11个世纪。

此后,又有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1123)、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的《集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等,不胜枚举。

清代一来,分门别类的著作如雨后春笋,除继北宋以来的金石著作外,又增添了钱币、玉器、陶瓷器、碑刻......等等,其中古文字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是世界上建立博物馆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的国家。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努力并不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考古学,至多只能说为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

1898年安阳小屯村再次发现有字甲骨文,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代考古第一节城址与界壕一、上京城参考文献:景爱《金上京》1988年,三联出版社。

1、位置:上京城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在哈尔滨之南。

阿什河畔(安出虎水),《金史》中记载称“金源”。

2、历史背景《大金国志》:“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曰会宁府”。

《金史》记载在太祖陵上建宁神殿,曾经在太祖陵周围发现建筑构件,来源于夯土台上。

金人驱逼宋宫俘虏一千馀人“肉袒于庙门外”,曾经在太祖庙前举行献俘仪式。

金上京城是金朝早期都城,始建于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年),称会宁府。

天眷元年更名为上京。

金熙宗皇统六年扩建。

海陵王贞元元年迁都至中都,削上京之号,正隆二年毁上京宫殿及大族府邸。

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复上京之号,大定二十一年陆续复宫殿和住宅。

3、主要遗迹[1]平面布局与规模上京城址由南北两城组成,平面呈曲尺形。

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3米。

两城合计外围周长21.5华里。

城墙夯筑,残存马面,马面间距80—130米。

腰垣无马面。

有门5座。

南城偏西部有皇城,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00米。

皇城内中轴线上有五座宫殿址,前四重殿有左右廊基址。

宫殿图:中轴第1 个是皇极门,第2个是皇极殿(典礼用),3是延光门,4是敷德殿(处理朝政用)。

再往后是寝殿。

完颜亮刺杀金熙宗就是在这里的寝殿内进行的。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金上京北城发现了很多作坊遗址,可基本确定北城为工商业区,南城则主要为女真贵族居住,体现了女真人建国之初更容易接受辽代契丹人建国初期“两城制”的都城设计理念。

金上京北城相当于辽上京的南城,金上京南城相当于北宋汴京的内城,金上京宫城则相当于北宋汴京的皇城和宫城。

[2]城东郊的宫殿址——可能是“朝日殿”。

2002年黑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对绥满公路进行基建考古时发现刘秀屯金代皇家建筑基址。

刘秀屯建筑基址坐落于阿什河右岸约1公里、阿城市亚沟镇刘秀屯东南100余米处,周围金代重要遗址密布,西距金上京会宁府3.6公里,东南距金代亚沟摩崖石刻8.5公里。

经发掘与钻探得知,刘秀屯建筑基址朝向正东南,由主殿(前殿)、过廊、后殿、正门及回廊组成,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

刘秀屯建筑基址的主殿面阔9间,进深5间,后来又钻探找到宫门,朝向为东南方,气势宏大。

据《金史》记载,太宗天会四年(1126)于上京皇城乾元殿“始朝日”,熙宗时期又建新殿郊祀祭日,即当此殿。

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后,为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又于正隆二年(1157)下诏书毁弃上京诸殿,该殿当废于此时。

刘秀屯金代皇家建筑基址是我国传统礼制建筑的罕见实例,它的发现与发掘,对研究宋金时期政治体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建筑风格等,提供了翔实而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金中都城位于北京市旧城外廓城的西南部。

唐代为幽州城。

辽代改为燕京城,但只是利用唐城,没有改建。

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金灭辽,占领燕京城,海陵王时决定迁都到此,并进行扩建,重筑宫城。

贞元元年(1153年)宫城建完,从上京迁到燕京,更名为中都。

北京大学59年作过调查,社科院考古所66年又进行勘测。

经勘查,外城西墙长4530、东墙长4510、南墙长4750、北墙长4900米。

井字形街道,中轴对称布局。

宫城位于外城中央偏西处,宫城内有大安殿,面阔11间。

皇城位于宫城之南,北墙利用了宫城的南墙壁。

宫城的应天门和皇城的宣阳门、外郭城的丰宜门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外城的端礼门内大街到丰宜门内大街之间,横向排列街巷。

辽南京城内的部分仍然保留唐代街坊的形式,而新扩建的部分采用街巷的形式,是金中都的规划特点。

《大金国志·燕京制度》称金中都皇宫中“内殿凡九重,殿凡三十有六,楼阁倍之。

正中位曰皇帝正位,后曰皇后正位。

位之东曰内省,西曰十六位,乃妃嫔居之。

” 金中都皇宫内的正殿是大安殿,在大安门内,即所谓皇帝正位,其地位相当于清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

金帝在此举行各种盛典。

大安殿遗址在今北京宣武区白纸坊西街与滨河西路交叉点处以西不远的大土台,这里残存着兽头形瓦当和各种直纹残砖,是金中都城范围内最大的一处遗址。

大安殿之北是常朝便殿仁政殿,乃辽南京旧殿。

金帝平日在此上朝,召见群臣和外国使臣。

东宫在大安殿东北,是皇太子居所,内有承华殿。

三、金界壕(一)金界壕,是金代为了防止蒙古族骑兵的攻击,在北部边境地带修筑的大型军事防御设施。

金界壕又称金长城。

长城的性质与名称解释。

名称是多种称呼,主要看实质的功能。

(二)长城的历史作用与功过。

1、长城怨——孟姜女的传说。

中国著名民间传说,和“梁祝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白蛇传说”组成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孟姜女传说,从春秋时已见端倪,孟姜女的原型是秋时齐国杞梁之妻。

在《左传》(齐庄公)大将杞梁战死,齐侯班师回国时,在郊外遇见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她不以为然,说道:“殖(杞梁字)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齐侯听了她的话,便到他的家里吊唁了。

到了战国时期,杞梁妻的故事添加了感情色彩,突出哭的情节。

唐代以后,经过宋、元到明、清的近千年的时间,孟姜女的传说继续演变发展。

故事的主要情节基本相同,不外是孟姜女出世,范(万)郎逃役,花园相会,婚后夫被捕修长城,累死后被筑在长城里,孟姜女万里送寒衣,哭倒长城数百里,秦始皇逼嫁,孟姜女提出造坟或秦始皇帝祭的条件,祭毕孟姜女投水自杀等。

表现人民对繁重劳役的切骨怨恨。

古代修长城已经成为暴政代表。

2、长城赞今天长城的作用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作用。

文化遗产,民族不屈服的象征,团结与友谊的象征。

【居庸关】明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

其地绝险,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屏障。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县西北部,建在一条崇山夹峙、长达15公里的沟谷之中,这条沟谷就是著名的“关沟”。

居庸关城两侧皆高山耸立,峭壁陡不可攀,关城雄踞其中,扼控着南下北京的通道,这种绝险地势,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古代军事家称其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在描叙居庸关路险关雄时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峰云其高。

”居庸之名,居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始终是兵防重镇,却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时又先称“蓟门关”后改为“军都关”,由辽以后经金、元、明、清至今,便始终称居庸关。

居庸关也是万里长城雄关险隘中经受战火洗礼较多的一座关隘,曾上演出几场决定朝廷命运的战争。

北宋宣和四年(1122)金灭辽,就是先攻取的居庸关,而后挥师南进,直取辽都燕京(今北京)。

金朝后期,蒙古族部队,曾多次攻陷居庸关。

嘉定二年(1209)元太祖率大军进攻居庸关时,因金兵凭险坚守,久攻不下,最后蒙古兵转攻紫荆关,然后绕经涿、易二州由关里向外,两面夹击,才攻陷了居庸关。

居庸关内有过街塔基,是汉白玉的,叫云台,上有元代雕刻。

明军灭元,也是先攻下居庸关,而后长驱直入,一举攻占元大都。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又是攻取居庸关,而后进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三)金界壕金代在其疆界的西北部修筑了一条长3000里的边堡长城,金长城不仅筑以高墙,而且在墙外掘壕堑,重要地段挖筑双壕双墙连续并列,在墙外置马面、烽隧,既有利于防守,又便于左右呼应支援。

经考古勘查确定的金界壕有两条。

一条是从嫩江到大青山的界壕。

一条是金初修建的岭北长城。

1、嫩江到大青山的界壕特点:在地势较平坦之地修建,外壕内墙,不用砖石等建筑材料。

分南北复线,在重要地方还有支线。

双墙双壕。

边堡为方形。

霍林河矿区金界壕边堡,方形。

大的边长120—200米,小的边堡边长30—40米。

大边堡周围附近有几个小边堡。

带角楼和马面,边堡有东门,以户为居住单位,《金史》“堡户30”。

有方形房子和圆形帐篷台基,夯土台基,台基中心有灶,说明是汉人、契丹人混合居住戍守。

2、岭北长城在大兴安岭以北,从额尔古纳河向西延伸到俄罗斯和蒙古国。

有以下观点:(1)最早调查的是俄国人科鲁论特金,1864年调查后城为“成吉思汗边墙”;(2)1897年屠寄《黑龙江舆图》称“金源边堡”;(3)1922年民国11年张家璠称“兀术长城”;(4)俄国人阔尔马左夫认为是拓跋鲜卑城;(5)1941年《历代长城考》称汉光禄城;(6)黑龙江省考古所1975年考古普查调查后,张泰湘认为是“辽代边墙”,防止黑车子室韦。

孙秀仁、景爱等也同意。

徐俐力,张泰湘:《辽代边墙考》,《北方文物》2003年第1期70页。

(7)冯永谦等重新调查,认为是金代长城,防蒙古入侵。

称“岭北长城”。

冯永谦、米文平:《岭北长城考》,《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

调查时看到特点是:“分布在草原上,外壕内墙,单墙单壕,边堡有方形城、圆形城和外圆内方城。

具有当地土著民族建筑的特点。

”四、遗址《吉林德惠市揽头窝棚遗址六号房址》《考古》2003年第8期遗址属于金代晚期。

发现房子,地面式,墙体是夹柱包砖土墙。

有圈炕,炕是在生土中挖出烟道,上面盖石板。

灶是砖石结构,灶坑是从生土中挖成。

烟囱半裸于墙外。

室内有窖,壁面火烤,底铺砖。

窖内还保存谷的朽烂堆积。

遗物有瓷器和陶器、铁器、瓦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