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际合作项目
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美加林

福建农林大学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美加林业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选派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办法》和《关于确定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资助项目的通知》(留金美[]号),结合年国家公派研究生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依托现有国家公派留学计划以创新型培养模式及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开展国际合作。
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为宗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科研机构或学科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三条年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实施中美加林业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本项目由我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 ;简称)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林学院( , , ;简称)合作,旨在借助在生物学、地理学和在林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师从一流的导师,培育出一流的林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推动我校林学及其相关学科向一流学科发展,为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人才储备。
本项目执行期暂定为年(-年),每年选派规模为名。
第四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选派计划第五条中美加林业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年选派计划合计名,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院校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林学院。
第六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留学期限、资助期限为个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期限、资助期限为个月。
第七条资助内容一般为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注册费、交通费、电话费、书籍资料费、医疗保险费、交际费、一次性安置费、签证延长费、零用费和学术活动补助费等)。
2019年国内十大新闻

2019年国内十大新闻2019年是中国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面临了一系列重大挑战。
在这一年里,中国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是2019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中国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800多名代表参加。
这次高峰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
二、中国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2019年10月1日,中国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展现了中国70年来的发展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国力和自信。
三、中国成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019年,中国成功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帮助了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全面脱贫。
四、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2019年1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这一壮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数据。
五、中国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
这次运动会不仅展现了中国的体育实力,也为世界各国军人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六、中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9年6月,中国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标志着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全球服务阶段。
这一成就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精准的卫星导航服务。
七、中国成功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2019年,中国成功实施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这一规划将有力推动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合作和发展,也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动力。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教外函〔2020〕7号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
正文:
----------------------------------------------------------------------------------------------------------------------------------------------------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
教外函〔2020〕7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我部对2019年下半年各地上报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评审。
依照专家评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批准上海交通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合作举办航空航天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等44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另行统一制作下发。
请你厅(委)加强管理,指导中外合作办学者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依法依规办学,切实引进外方优质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实效。
附件:1.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44个)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
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另发)
教育部
2020年3月3日
——结束——。
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

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文章属性•【缔约国】阿联酋,阿塞拜疆,菲律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老挝,蒙古,尼泊尔,塔吉克斯坦•【条约领域】外交,经济,贸易•【公布日期】2019.04.27•【条约类别】联合公报•【签订地点】北京正文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2019年4月27日中国北京)1.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智利总统皮涅拉、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西亚迪斯、捷克总统泽曼、吉布提总统盖莱、埃及总统塞西、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老挝国家主席本扬、蒙古总统巴特图勒嘎、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尼泊尔总统班达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葡萄牙总统德索萨、俄罗斯总统普京、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奥地利总理库尔茨、柬埔寨首相洪森、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意大利总理孔特、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泰国总理巴育、越南总理阮春福、印度尼西亚副总统卡拉于2019年4月27日聚首北京,出席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
我们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与会。
峰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主持。
2. 我们相聚于世界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正发生快速而深刻变化的时刻。
我们重申加强多边主义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
我们相信,构建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
国际合作_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过去的一年,我国在国际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年度总结将从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主要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主要成就1. 经济领域(1)贸易往来不断扩大。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1.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4%。
我国对全球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2)对外投资稳步增长。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2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企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国际合作项目取得突破。
我国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与各国合作建设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如中巴经济走廊、雅万高铁等,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2. 科技领域(1)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与各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项目日益增多,共同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如中欧火星探测计划、中英人工智能合作等。
(2)人才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交流,吸引了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和学习。
同时,我国也向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促进了全球科技创新。
3. 文化领域(1)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我国与各国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等。
(2)人文交流成果丰硕。
我国与各国在教育、科研、体育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如中法青年交流年、中俄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等。
4. 外交领域(1)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我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三、我国在国际合作中面临的挑战1.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航天科技行业的国际合作和创新发展

航天科技行业的国际合作和创新发展一、国际合作助力航天科技行业发展航天科技行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时期,国际合作成为推动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航天科技实力不同,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共享资源与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促进航天科技行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跨界创新发展。
1. 国际资源共享促进创新发展航天科技是一项高度复杂、资金密集和风险巨大的领域。
各个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享研究设备、测试设施和数据等资源,减少同样问题的重复研究,并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欧洲空间局(ESA)与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在月球探测方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9年中国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后,欧洲空间局积极参与中国未来月球探测任务规划,并提出了相关合作意向。
通过共享设备、数据和研究成果,双方都能够更加高效地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
2. 国际经验交流促进创新突破不同国家在航天科技行业拥有各自独特的经验和技术优势。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学习,从而推动创新突破。
例如,美国NASA和俄罗斯航天局(Roscosmos)在太空站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国际太空站项目的实施,还促进了两个国家在空间生物科学、太空医学等领域的互相借鉴与学习。
这样的合作不仅加速了科技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太空探索中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重要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创新发展带来航天科技行业蓬勃发展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航天科技行业正处于快速创新发展的阶段。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强大支撑。
创新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突破,还体现在产品与服务的多元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1. 技术创新驱动航天技术进步航天科技行业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飞跃发展。
各国通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推动了航天科技的快速进步。
例如,SpaceX公司成功研制出可回收利用的猎鹰火箭,并实现了火箭部分回收与重复使用。
年度总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合作

年度总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合作2019年度总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合作2019年,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中国在推进全球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总结2019年度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成就,并探讨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发展。
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2019年,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积极推动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
我们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的参与和支持。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了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港口、铁路和公路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更便捷、快速的通道。
另外,一带一路倡议还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通过构建开放型和包容性的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融合和共同繁荣。
二、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国际合作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具体来说,加强国际合作对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贸易和投资、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各国能够共同受益。
通过加强沟通和合作,各国能够共同制定项目计划,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确保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其次,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打破贸易壁垒,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
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促进投资便利化,各国可以共同推动区域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最后,在人文交流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推动文明之间的互鉴与共享。
“一带一路”项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赢得国际盛赞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年第3期正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一个亮点,也作为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动力。
下一步科技部还是按照中央要求,今年是第二届高峰论坛,我们还在做准备,今年的高峰论坛上,科技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摘自央视网,/2019/03/ll/ARTIfG5UT0ysGCjyMLstY9acl90311.shtml,2019-03-11)“一带一路”项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赢得国际盛赞3月18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它降低了运输成本和通行时间,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沿线的商务贸易往来和旅游业发展,有不少肯尼亚人专程来体验蒙内铁路当做旅游项目。
”提到2年前通车的蒙内铁路,肯尼亚驻华大使塞雷姆丝毫不吝惜赞美。
5年来,一大批“一带一路”重要合作项目成功落地。
在近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典型项目研讨会上,众多参与者表示:“一带一路”项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实现各方共赢。
“2018年我们商会的会员企业在境外新签合同额2418亿元,’一带一路’占我们全球份额的52%。
一批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大型项目顺利启动,改善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水平,实实在在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会长房秋晨说。
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共商原则贯穿“一带一路”项目始终。
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梁青山介绍,蒙内铁路在建设前期,为了保障动物迁徙不受影响,建设者与当地动物保护部门合作调研后,专门设置了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通道。
梁青山告诉记者:“铁路全线设置14处大型野生动物通道,还有多处桥梁和涵洞,保障野生动物自由迁徙,让长颈鹿可以不低头、不弯腰穿过。
”而在项目建设中,同样坚持开放包容的“共建”理念,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厄瓜多尔—赛博医院,由中国电建集团和西班牙普特集团合作建设。
中国电目前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美洲区域总部综合部总经理宋世微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中国电建主导,与普特公司按照51%:49%的比例组成联营体,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医院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航道承载力的作用研究
大型活动场所密集人群风险防
21
控技术研究
智能船舶综合测试与
22
验证研究
面向模块化测试应用的场景驱
23
动架构设计技术
负责人 张笛 初秀民
文元桥
吴超仲
马枫 陈德山 蒋仲廉 陈志军 褚端峰 刘佳仑 文刘佳仑
项目来源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课题
研究
虚拟现实环境下行人寻路
22
与群集动力学行为的
实验与模拟
负责人 吕能超 马晓凤 万程鹏 吴兵 黄亮 张金奋 陈德山 陈德山 蒋仲廉 陈志军 贺宜 张晖
刘少博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青年基金项目
合同额 起止时间
(万元)
所属研究所
2017-2020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工信部高技术 船舶专项
工信部高技术 船舶专项
2019-2021 301 2018-2021 100 2018-2020 100 2019-2021 100 2019-2021 100 2019-2021 100 2018-2021 94.49 2018-2021 66.24 2019-2021 50 2019-2021 44 2017-2020 40.2 2019-2021 20.43 2016-2020 22 2016-2019 18 2019-2021 302 2019-2021 201
北极航行船舶航线的多目标优
3
化模型研究
基于 1,3-二酮/纤维素
4
纳米晶复合油的超滑体系
构建及应用评价
5
港口水上交通态势的 语义空间建模
考虑人车路耦合的弯道
6
车速预测模型及车辆
主动控制研究
路网信息互联下基于拥堵
7
态势感知的信号交叉口
群柔性调控方法
复杂水域主动式智能
8
感知方法研究
9
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驾驶行为 特性及人机交互方法研究
综合交通规划 与安全研究所
交通信息与智 能系统研究所
交通信息与智 能系统研究所
交通信息与智 能系统研究所
交通环境与 法规研究所
综合交通规划 与安全研究所
交通信息与智 能系统研究所
交通信息与智 能系统研究所
序 项目名称
号 智能船舶 1.0 研发专-智能船舶
24 仿真验证评估技术研究
智能船舶国际海事公约规则适 25
与控制关键技术
珠三角 PM2.5 和臭氧综合防控 14
技术与精准施策示范
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多车通信
15
技术研究及开发
16
城市形态-多模式交通系统-交通 需求交互作业机制
17
IVIS 测试评估体系及 方法研究
海上救助无人船平台系统集成
18
研究和实现
区域交通与城市安全的风险动
19
态感知和协同管控研究
数字航道对提升长江上游黄金
2017-2019
20
交通风险与应急 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青年基金项目
2017-2019
20
交通风险与应急 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青年基金项目
2017-2019
20
交通风险与应急 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青年基金项目
2018-2020
20
交通环境与法规 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青年基金项目
2018-2020
号
水上应急救援关键技术 1
研究及应用示范
内河船舶智能航行关键技术与 2
系统研发
水上应急救援模拟训练
3
系统和多元求助力量协同
调度系统研究
负责人 严新平 王绪明 汪洋
项目来源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项目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课题
合同额 起止时间
(万元) 2018-2021 11864 2019-2021 600
项目来源
合同额 起止时间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国际
合作项目
2020-2024 235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国际合作项目
欧盟委员会 地平线 2020 计划
国家科技部重点 研发国际合作
项目
科技部 国际交流项目
湖北省科技厅 国际合作项目
2017-2019 2017-2021 2019-2021 2018-2019 2018-2019
2019 年国际合作项目
序 号
项目名称
内河智能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础 科学问题
北极冰区船舶航行风险评价的
1
基础理论
2
大型海事系统安全 与可靠性技术研究
长江渡船航行安全保障技术研
3
究及示范
内河水运自适应规划与风险控
4
制建模研究
5
内河航行系统风险辨识与预警 软件研发
负责人
严新平 张笛 严新平 张金奋 严新平 严新平
交通风险与
3
张笛
2019-2022 20
决策方法研究
青年杰出人才项目
应急研究所
2019 年主要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00 万以上)
序 号
项目名称
武汉理工大学---江苏苏州相城 1 区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
创业中心
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 2
心福建分中心建设
负责人 张笛 初秀民
3
智慧港航联合研发中心
序 项目名称
号
考虑驾驶负荷的认知决策行为
10
建模及驾驶绩效改善方法
枢纽港口环境风险度量方法及
11
调控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航运网络
12
运营风险评价及韧性提升
方法研究
13
时空受限条件下海事事故协同 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基于轨迹意图概率建模的船舶
14
行为模式识别研究
人员失误与组织因素作用
15
机理及其对船舶碰撞事故
科技部国家重点 2018-2021 490
研发计划课题
所属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交通信息与智 能系统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序 项目名称
号
重大水上交通事故智能 4
防控技术与装备
内河航道多源信息融合与智能 5
服务技术
绿色船舶和绿色港口海洋
6
环境安全保障服务技术与
标准研究
基于行车安全事件模型生成机
2019 年省部级项目
序
合同额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所属研究所
号
(万元)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
交通信息与智
1
智能无人艇研发
王绪明
2017-2020 100
项重大项目
能系统研究所
综合交通规划
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吴超仲 湖北省创新团队项目 2017-2019 30
与安全研究所
船舶航行态势感知与避碰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60
交通环境与法规 研究所
2017-2020
62
交通环境与法规 研究所
2017-2020
62
交通信息与智能 系统研究所
2017-2020
59
交通信息与智能 系统研究所
2017-2020
62
交通信息与智能 系统研究所
2018-2021
62
综合交通规划与 安全研究所
2018-2021
61
综合交通规划与 安全研究所
39.78 105.8
91 9 30
所属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交通风险与 应急研究所
2019 年国家基金项目
序 项目名称
号
智能汽车环境精细感知、深度
1
融合与动态建模方法
极地水域船舶冰困风险演化机
2
理与航行决策方法研究
合同额 起止时间
(万元) 2017-2020 400 2019-2022 424
科技部国家重点 2018-2021 300
研发计划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2017-2020 300
研发计划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子课题
7 理的驾驶行为安全评价及主动
干预方法
内河通航环境协同感知与 8
态势表达着急技术
复杂水域事故现场快速探测及 9
情景再现技术研究
面向船岸协同的特征要素提取 10
与状态识别研究
现代人车状态感知与群体运动 11
态势演化机理研究
异构交通主体群体智能协同行 12
为仿真分析与评估
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 13
交通驱动城市混合土地 利用形态演化机理与 发展预测研究
负责人 吴超仲 张笛 毛文刚 李克 文元桥 褚端峰 邱志军 胡钊政 吴超仲 钟鸣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联合基金
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