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资料3页

一年级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之我见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有限,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限,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就更有限了。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培养学生爱交流,善表达,直至爱学语文呢?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我发现语文课本中其实是隐藏着许多和口语表达相关的训练点的。善于规划训练点,并与课文内容有机整合,对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首先,老师要善于制造话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例如:《静夜思》一课中要求“我会认”二类字“静”。在同学们早已学会利用“青+争=静”的部件相加法识字的基础上,我提问:谁能用“静”字组个词?(安静)“安静”是什么意思?(没有一点儿声音)你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保持安静?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图书馆里,有的说是医院的病房里,有的说是电影院里,还有的说在教室里……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你这么认为呢?没想到一年级小朋友的回答这么精彩:因为在图书馆里,大家都在埋头看书,你要安静,不能去打扰别人;病房里的病人需要好好休息,所以要保持安静;电影院里,每个人都在安静地看电影,如果旁边有人吵着,大家都会觉得很烦……别小看了这些一年级的孩子们,通过以上的发言,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他们是关心社会生活的。这些发言的内容,有的来自于平日里家长的教导,也有的来自于孩子们对于生活的细心观察。所以,当你找对了话题,孩子们的童声童语就会有如天籁般的响起。

其次,要善于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实践语言。

例如:《夏夜多美》一课中要求“我会认”二类字“根”,课文里的

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词语“一根水草”。在教学时,学生首先借助相关的课件理解到“根”在此处是作为一个量词,指的是一种又细又长的东西。水草是又细又长的,所以说“一根水草”。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根”还能指哪些东西呢?通过集体讨论,同学们发现“一根”在生活中用得很广泛,比如:一根小草、一根头发、一根绳子、一根电线、一根手指、一根筷子……当有个学生说出“一根蛇”时,通过老师的引导,大家发现蛇这种动物虽然从形体上看是又细又长的,但我们平时只会说“一条蛇”。那是因为“一根”更多的时候倾向于描述一种类似草的植物或是一件物品。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广泛地说,大胆地说,正确地说,从而使学生渐渐明确了“一根”在生活中的具体用法,使得“一根――”真正成为了学生能自然使用的生活语言。

再次、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句式,帮助归纳语言。

有的时候,对于某些问题,学生想得到,但不一定说得出。比如:《松鼠和松果》一文中“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一句里出现的“光秃秃”,这个很生活化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就是“光的”又或是“什么也没有”。由于学生知道自己的表达不够准确,所以说起来较勉强,而听的人也觉得这种表达不够清楚。如何令学生既想得到,又说得明了呢?于是,我设计了“这里的‘光秃秃’指的是……连一……也没有”的句式指导学生说话。“这棵树上光秃秃的”,这里的“光秃秃”指的是树上连一片叶子也没有;“小和尚的头上光秃秃的”,这里的“光秃秃”指的是小和尚的头上连一根头发也没有。“以后到处光秃秃的”,这里的“光秃秃”指的是大地上连一棵松树也没有。运用这个句式,

学生很快就将心里想的话顺利、流畅地说了出来。

最后、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交流。

课堂上的举手发言毕竟属于个体的行为。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发言不可能做到人人参与。所以,适时的同座交流应该是个很好的补充。“两分钟交流”现在已成为我班学生喜欢并极为适应的教学环节。通过从旁观察,我发现就算是平常个性内向,从不举手发言的孩子,也并不排斥和同座聊一聊有趣的话题。再看看那些平时就爱说好讲的学生,说到兴奋处,更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

听听别人的故事,说说自己的生活;依据真实的生活,说出自己的认知;集合众人的认知,增长自己的见识。就在这些片刻,口语表达的大门已经敞开,孩子们在愉快地用语言描画着他们童真的世界,也使得语文教学变得如此生动、如此美好。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