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正的处理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儿童屈光及配镜ppt课件

弱视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上睑下垂与散光 白内障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青光眼与进行性近视眼 遗传性眼病及多种先天综合征
继发性病理性近视眼
特殊类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低视力 斜视 脑瘫 斜视发生率40.2%
弱视16.9% 眼球震颤16.9% 视神经萎缩7.1%
四、儿童视光检查及配镜
近视眼治疗
目的 提高远视力,降低近视屈光度 防止近视发展,预防并发症
现有方法多并不成熟 光学矫正—配镜为主,以散瞳检影为准 1~2年更换一次 后巩膜加固术,渐进多焦镜片?
2、儿童远视眼
早年屈光生理值均为远视 调节与辐辏可保持生理协调与平衡正常 多有弱视 矫正关键 尽早了解远近视力
准确测定与矫正屈光
各年龄段屈光状态变化图示
近视
60 屈
光
10
30
岁
40
远视
我国儿童屈光生理普查值
0.5~1%阿托品眼膏 Tid*3天 学龄前儿童常规散瞳检影 4岁+2.19±0.40D 5岁+2.17D±0.44D 6岁+1.65±0.45D 7岁+1.40±0.59D 从5~6岁起到13~14岁逐年改变
斜视与屈光不正 弱视与屈光不正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斜视与屈光不正
内斜视与远视眼 外斜视者近视眼较多 垂直斜视与屈光的关系不密切 Duke--Elder报道学龄前儿童中 共同性斜视占1~1.5%
弱视与屈光不正
远视眼、散光眼、屈光参差 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2.83% 单眼斜视和高度屈光不正是导致
处方 双眼+3.50D+0.50D*90
配镜原则
单纯远视眼 斜视眼
远视+内斜 初次全矫+观察眼位 6月后确定 适当减球+手术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上睑下垂与散光 白内障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青光眼与进行性近视眼 遗传性眼病及多种先天综合征
继发性病理性近视眼
特殊类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低视力 斜视 脑瘫 斜视发生率40.2%
弱视16.9% 眼球震颤16.9% 视神经萎缩7.1%
四、儿童视光检查及配镜
近视眼治疗
目的 提高远视力,降低近视屈光度 防止近视发展,预防并发症
现有方法多并不成熟 光学矫正—配镜为主,以散瞳检影为准 1~2年更换一次 后巩膜加固术,渐进多焦镜片?
2、儿童远视眼
早年屈光生理值均为远视 调节与辐辏可保持生理协调与平衡正常 多有弱视 矫正关键 尽早了解远近视力
准确测定与矫正屈光
各年龄段屈光状态变化图示
近视
60 屈
光
10
30
岁
40
远视
我国儿童屈光生理普查值
0.5~1%阿托品眼膏 Tid*3天 学龄前儿童常规散瞳检影 4岁+2.19±0.40D 5岁+2.17D±0.44D 6岁+1.65±0.45D 7岁+1.40±0.59D 从5~6岁起到13~14岁逐年改变
斜视与屈光不正 弱视与屈光不正 先天性眼病与屈光异常
斜视与屈光不正
内斜视与远视眼 外斜视者近视眼较多 垂直斜视与屈光的关系不密切 Duke--Elder报道学龄前儿童中 共同性斜视占1~1.5%
弱视与屈光不正
远视眼、散光眼、屈光参差 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2.83% 单眼斜视和高度屈光不正是导致
处方 双眼+3.50D+0.50D*90
配镜原则
单纯远视眼 斜视眼
远视+内斜 初次全矫+观察眼位 6月后确定 适当减球+手术
屈光不正诊断与治疗PPT

汇报人:
CONTENTS
屈光不正的诊 断
屈光不正的治 疗
屈光不正的预 防与控制
屈光不正的并 发症及处理
屈光不正的案 例分析
屈光不正的未 来发展趋势
PART ONE
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视物模糊:看东西模糊不清 眼睛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疲劳感
头痛:长时间用眼后出现头痛症状 眼睛干涩: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干涩症状 眼睛红肿: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红肿症状
激光手术:激光手术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的治疗更加精确和安全
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的出现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
隐形眼镜:隐形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同时具有更多的 功能
激光手术:更精确、更安全、更个性化 药物治疗:新型药物研发,提高治疗效果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屈光不正问题 智能眼镜:通过智能眼镜,实时监测和调整屈光不正问题
PART FOUR
近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远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散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斜视: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影响视力和美观 弱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影响日常生活 屈光参差:双眼视力相差较大,影响视力和美观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矫正治疗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眼疲劳,需要适当休息和调整用眼习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斜视,需要及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弱视,需要及时进行弱视治疗和训练
保持良好的用 眼习惯,避免 长时间近距离
用眼
定期进行视力 检查,及时发 现并纠正视力
问题
增加户外活动 时间,让眼睛 得到充分的休
息和放松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多吃 富含维生素A 和C的食物, 如胡萝卜、菠
CONTENTS
屈光不正的诊 断
屈光不正的治 疗
屈光不正的预 防与控制
屈光不正的并 发症及处理
屈光不正的案 例分析
屈光不正的未 来发展趋势
PART ONE
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视物模糊:看东西模糊不清 眼睛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疲劳感
头痛:长时间用眼后出现头痛症状 眼睛干涩: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干涩症状 眼睛红肿: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红肿症状
激光手术:激光手术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的治疗更加精确和安全
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的出现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
隐形眼镜:隐形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同时具有更多的 功能
激光手术:更精确、更安全、更个性化 药物治疗:新型药物研发,提高治疗效果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屈光不正问题 智能眼镜:通过智能眼镜,实时监测和调整屈光不正问题
PART FOUR
近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远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散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斜视: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影响视力和美观 弱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影响日常生活 屈光参差:双眼视力相差较大,影响视力和美观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矫正治疗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眼疲劳,需要适当休息和调整用眼习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斜视,需要及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弱视,需要及时进行弱视治疗和训练
保持良好的用 眼习惯,避免 长时间近距离
用眼
定期进行视力 检查,及时发 现并纠正视力
问题
增加户外活动 时间,让眼睛 得到充分的休
息和放松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多吃 富含维生素A 和C的食物, 如胡萝卜、菠
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正的处理(共47张PPT)

裸眼视力
0.6
正视 化
0.8
1.0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屈光不正分类
儿童远视的特点
• 轻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良好,则可与正视眼大致相同地进行调节, 裸眼条件下远近均可明视。属生理状态,一般不产生弱视。
• 中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强,为保障明视必使用较多调节,伴 随过多调节性集合, 若双眼单视功能不良,则可能发生内 斜视;如果调节功能弱,不能保障明视,则有可能产生弱视。
软性角膜接触镜(水凝胶)
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近 影响外观容貌、视野小、特殊场合不方便、成像有时不自然
泪液分泌实验:5分钟大于10mm
保证睡眠时间:儿童应保证8小时睡眠
视眼的发生率高6.4倍。 选镜和配镜不良也是青少年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外斜视患儿,在保障良好视力的前提下欠矫 原则:充分矫正以提高远视力,防止进行性的近视发展,并防止外斜视
•作用有限,会造成一些视野受限的情况,新的周边离焦镜 片正在研发中。
角膜接触镜
• 软性角膜接触镜(水凝胶)
– 透气性较低(20~40DK/t),舒适度好
– 抛弃型:可减少47%并发症的发生
• 硅水凝胶接触镜
– 透氧性增高(80~138DK/t):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舒适度较好
抛弃型和高透氧 镜片是发展方向
• 近视的发生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水 平调控的结果
• 光(像)---光化学反应----调节眼
球生长发育
近视的处理
• 真假近视的鉴别:14岁以下首诊需散瞳
– 假性近视的发生率2.4%
• 药物
– 尚在探索中,距临床应用尚有距离,但人们仍寄予 厚望
– M1受体抑制剂:哌仑西平,消旋山莨宕碱,阿托品 – 降眼压药
屈光不正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专业诊断
眼科医生会通过视力测试、角膜曲率测量等方法 进行专业诊断。
准确的诊断是制定合适治疗方案的基础。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眼镜
配戴矫正眼镜是最常见且简单的屈光不正治 疗方法。
眼镜通过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来帮助眼睛聚 焦。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也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方式,适合不 喜欢佩戴眼镜的人。
成因
屈光不正通常是由于眼球的长度、角膜的弯曲度 或晶状体的形状异常所引起的。
遗传、环境因素和用眼习惯可能会影响屈光不正 的发生。
什么是屈光不正?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睛疲劳、头痛和阅读 困难。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甚至不会 察觉到问题。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例如,女性在某些年龄段可能更容易发展为 近视。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屈光 不正问题。
儿童尤其需要定期检查,以监测视力发展。
何时应就医?
症状出现
如出现视力模糊、阅读困难或眼部不适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尽早干预有助于改善视力并防止进一步恶化。
何时应就医?
未来展望与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 于预防屈光不正的发生。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未来展望与预防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屈光不正的认识,提高早期筛查和干 预意识。
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人们关注视力健康。
谢谢观看
隐形眼镜需要定期更换和正确清洁,以避免 感染。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手术
屈光不正矫正方法PPT课件

.
31
青少年渐进多焦点眼镜
● 适合配戴者: ● 带有内隐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 不适合配戴者: ● 双眼屈光参差在垂直方向超过2.00者慎配 ● 配镜者柱镜度数超过2.00DC者慎配 ● 爱好运动要求有良好视野的青少年屈光不
正患者 ● 带有外隐斜的青少年患者
.
32
注意!
● 眼的三联运动 青少年近视控制渐进片使用后,调节力会
集合不足引起的调节问题一定是调节超前集合过度引起的调节问题一定是调节滞后如果一个顾客是调节不足伴有集合不足该集合不足是由于调节不足引起的可诊断为假性集合不足通过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检查可快速得到答案如果单眼调节灵敏度正常双眼不正常说明调节的不正常是由于集合异常引起的反之就说明调节本身就有问题13如果nra降低bcc为负值高度怀疑度数有误需重新雾视或散瞳验光8
● 初步诊断:双眼屈光不正,弱视?
● 分析::双眼轻度近视,近视力不好,不能排除轻 度远视的可能。重新做综合验光检查:OD:1.75/0.50*80~0.8;OS:-0.75/-0.50*90~0.8,查近视 力:1.0.排除弱视!
● 处理:停止弱视治疗,阿托品散瞳验光,确定屈光 性质和程度,再配镜
● 此处理结果虽视力可到1.0,但近视过矫,引起远 视性离焦,会加速正视化过程,可能会导致近视 !
.
55
3高度近视处理
● 患者,女,35岁 ● 现病史:患者自小发现视力不好,但未做任
何处理,与2012年到外院检查考虑准分子手 术,查Vou:0.03, ● 验光结果:OU:-18.00/-2.00~0.5, ● 查眼底:高度近视眼底
● (5)集合不足,调节滞后:看近时必须戴眼 镜(配镜+训练)
最新屈光不正检查 演示文稿.ppt课件

屈光不正检查 演示文稿.
眼屈光检查
裸眼视力检查: 通过运用远近视力表对被检眼的裸眼视力进行检查,从而初
步为被检眼屈光状态定性。
操作步骤:
* 遮盖被检者一眼,令其另 一眼注视远视力表。
* 由上到下,即由视标大到 小依次让被检眼辨认各个视标的 方向,并做记录。
* 待被检眼无法辨认某行视 标时,则给被检眼一张近视力表, 同时询问能看清第几行视标,并 做记录。
解题步骤
第一步:阅读全文,找出写老刘的语段。 第二步:理清线索。
文章围绕“梦”来写,前四段写老刘画山画 得苦,是“寻梦”;中间写自己的梦;倒数第三、 第四段写老刘独创了西藏山水画派,实现梦;最 后两段写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再寻新梦。 第三步:分条作答。 ①1—4段写老刘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②5—12段写自己的梦。 ③13—14段写老刘实现梦: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④15—16段写寻新梦:又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 个艺术高峰。
和 散光患者,不宜使用。只能测定规则散光)
裂
隙
片
的
应 裂隙片:旋转裂隙片所得的最佳视力是裂缝所在角度, 用 即为被检眼的散光轴位。再进行散光度数的测定。
屈光检查的操作步骤
1.接待:问诊、咨询。 2.眼和眼镜的初步检查:眼外部、眼位、眼 结膜及角膜的检查;裸眼视力检查;戴原镜 的矫正视力检查;原镜顶焦度、光学中心水 平偏差及垂直互差等质量的检查。 3.客观检查:客观电脑验光仪或检影。 4.试片核对:a.对远视性屈光不正青少年采用 雾视法;对于其他屈光不正患者可酌情考虑 雾视法或以客观结果中的球镜为基础进行视 力表视标的判读。b.散光的判定:继续视标 的判读;交叉柱镜精确轴位和柱镜度。c.双 色实验法。 d.双眼平衡测试。e.双眼单视的 确定。f.远视力的确定。 5.双眼近视力的测定,对老视患者,进行老 视附加镜度的测定。 6、行走试验对初戴镜及镜度改变、增幅较大 或轴位改变的患者必须进行。 7.开具处方和瞳距的再次精确测定。 8.做必要的口头交待戴镜注意事项。
眼屈光检查
裸眼视力检查: 通过运用远近视力表对被检眼的裸眼视力进行检查,从而初
步为被检眼屈光状态定性。
操作步骤:
* 遮盖被检者一眼,令其另 一眼注视远视力表。
* 由上到下,即由视标大到 小依次让被检眼辨认各个视标的 方向,并做记录。
* 待被检眼无法辨认某行视 标时,则给被检眼一张近视力表, 同时询问能看清第几行视标,并 做记录。
解题步骤
第一步:阅读全文,找出写老刘的语段。 第二步:理清线索。
文章围绕“梦”来写,前四段写老刘画山画 得苦,是“寻梦”;中间写自己的梦;倒数第三、 第四段写老刘独创了西藏山水画派,实现梦;最 后两段写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再寻新梦。 第三步:分条作答。 ①1—4段写老刘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②5—12段写自己的梦。 ③13—14段写老刘实现梦: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④15—16段写寻新梦:又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 个艺术高峰。
和 散光患者,不宜使用。只能测定规则散光)
裂
隙
片
的
应 裂隙片:旋转裂隙片所得的最佳视力是裂缝所在角度, 用 即为被检眼的散光轴位。再进行散光度数的测定。
屈光检查的操作步骤
1.接待:问诊、咨询。 2.眼和眼镜的初步检查:眼外部、眼位、眼 结膜及角膜的检查;裸眼视力检查;戴原镜 的矫正视力检查;原镜顶焦度、光学中心水 平偏差及垂直互差等质量的检查。 3.客观检查:客观电脑验光仪或检影。 4.试片核对:a.对远视性屈光不正青少年采用 雾视法;对于其他屈光不正患者可酌情考虑 雾视法或以客观结果中的球镜为基础进行视 力表视标的判读。b.散光的判定:继续视标 的判读;交叉柱镜精确轴位和柱镜度。c.双 色实验法。 d.双眼平衡测试。e.双眼单视的 确定。f.远视力的确定。 5.双眼近视力的测定,对老视患者,进行老 视附加镜度的测定。 6、行走试验对初戴镜及镜度改变、增幅较大 或轴位改变的患者必须进行。 7.开具处方和瞳距的再次精确测定。 8.做必要的口头交待戴镜注意事项。
屈光不正矫治PPT课件

厦门眼科中心
33
特点
波长1053,1045,1043nm不等的 红外线激光,脉冲持续期间极短, 约几个飞秒,激光斑3—12um,精 确度达到1um,可穿透透明组织, 对邻近组织没有热损伤和冲击波损 伤。
2006-3-26王骞
厦门眼科中心
34
飞秒激光在LASIK术中的应用原理
飞秒激光采用光爆破 (Photodisruption)原理在 分子结构层面产生组织切削 作用。
主要缺点 反复切开角膜进入前房操作可损伤角膜
内皮。透明晶状体长期接触人工晶体有可能形成
白内障。
2006-3-26王骞
厦门眼科中心
49
虹膜夹袢松脱
2006-3-26王骞
厦门眼科中心
50
后巩膜加固术
不
涉
及
材料来源:①自体阔筋膜及跟腱;
角
②同种异体材料:巩膜、阔筋膜、跟腱、硬脑膜;
膜
③异种巩膜:1958年王映芬等应用猪巩膜移植
膜
1989年,Fechner和Worst设计了Fechner-Worst双凹近视人工
的
晶体,植入前房(房角固定、虹膜支撑)两种,84眼点:有晶体的内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操作难度小,
性
手术效果稳定,术后具有调节功能
手
缺点:对虹膜、晶体、角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术
有待进一步观察
眼内屈光手术
近
视
近视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myopia)
按屈光成份分类:A、屈光性近视
B、轴性近视
按近视度数分类:A、轻度近视:<-3.00D
B、中度近视:≥-3.00D
C、高度近视: 〉-6.00D
屈光不正PPT课件

视觉的形成
光线
折射
神经冲动传导
物体 --→屈光系统--→视网膜 ---→视觉中枢
眼的调节与集合
调节:眼球具有自动改变屈光力的能力,使来 自近处散开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眼球的这 种调节焦点距离的能力称为眼的调节作用
(晶状体、睫状肌)。
集合:调节时,双眼内转,瞳孔缩小,称为 集合。
正视眼与屈光不正
微小眼球震颤,急产、难产引起的新生儿视 网膜、黄斑、视路出血。
分度:
1.轻度弱视: 矫正视力0.6-0.8 2.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0.2-0.5 3.重度弱视: 矫正视力≤0.1
临床表现:
1.视力不良 2.拥挤现象 3.异常固视 4.视觉诱发电位异常 5.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6.排除心因性、中枢性、幼稚性等视功能 不良。
到0.2左右 2岁 视力约为0.5 3岁 视力多为0.6-0.7 4岁 约80%视力达1.0 5岁 约90%视力达1.0 6岁 健康儿童 视力基本达到成人水平(1.0)
如果发现一下情况,提示孩子可 能有眼病:
不能注视眼前物体或不会追随灯光转动 眼球,提示小儿双眼视力极差,甚至黑 朦。当遮盖一眼时小儿无反应,而遮盖 另一只眼时可引起小儿烦躁、哭闹,说 明有单眼视力障碍或弱视。
概念:双眼屈光状态不等,不论是屈光不正的性质或
度数的不同均称为屈光参差。
临床表现:
1、轻者无症状。 2、视疲劳和视力降低(>2.50D) 。 3、可产生交替视力 易发生于双眼视力均较好的眼。 4、斜视或弱视(屈光度数高的眼)。
矫正 充分矫正: 接触镜优点:消除球面差 视野开阔 美观
老视(presbyopia)
(6)压抑疗法:
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 通过散瞳和配戴眼镜,达到保证弱视眼 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效 果,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正的处理文稿演示
优选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 正的处理
眼球发育概况m22.5mm – 慢性发育期
• 3岁18岁;眼轴22.5mm23.5mm
近视
正视
远远视视
屈光要素发育特点
• 眼轴长度:从出生时16mm到发育成熟8岁,眼球前 后轴约增长6~8mm
查找影响视力的其他原因 • 内斜视患儿第一副眼镜全矫,外斜视欠矫或不给
镜 • 证实为假性近视者不给镜
中高度远视
• 弱视患儿应接近全矫,以提供视网膜清晰成像的基本治疗 条件
• 高度远视不能适应远视镜者,可用阿托品帮助放松调节 • 内斜视患儿第一副眼镜应全矫,以后根据眼位变化酌情增
减 • 外斜视患儿,在保障良好视力的前提下欠矫
• 斜视:共外或外隐全矫;共内或内隐适度欠矫 • 远视力一定要求清晰,近视力是否加正镜应该根
– 保证睡眠时间:儿童应保证8小时睡眠 –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每次时间不超过40分
钟,低龄儿童不超过20分钟 – 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读书、作业、弹琴、画画时间尽量减少,
有家族遗传史的应严格控制 – 视功能训练:反转拍(±2.00D/±1.50D),集合卡,Block氏线。。。
中华眼科杂志2010年10月刊
• 角膜曲率:指角膜中央3mm直径区域的光学表面弯 曲度。从出生51.20D到3~4岁的44.1D。
• 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前房深度也增加 • 晶体厚度: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但是幅度较小,
4岁左右发育稳定。 • 屈光介质的屈光指数:目前研究没发现儿童各屈
光介质的屈光指数有什么变化
儿童屈光生理值
– 6岁以下:阿托品 – 6~14岁复方托比卡胺/环戊酮
远视的矫正
• 配镜指征:
– 度数高>+3.00D – 视力不正常 – 调节疲劳 – 伴内斜视(初配全矫)
• 原则:最高正镜度数之 最佳矫正视力
轻度远视
• 生理性者,一般不需戴镜 • 如果矫正视力确有提高,可减少1/4--1/3量给镜; • 若矫正视力不佳,疑有弱视,可接近全矫,同时
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远期多中心临床观察 证实
控制近视发展的综合措施
– 改善读写姿势:桌椅高度可调节,眼睛距离书本一尺 – 全光谱:照明选用40~60瓦白炽灯,光线柔和,台灯放置于左
前方,不遮挡视线 – 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建议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运动,如乒乓球、
跳绳等
控制近视发展的综合措施
– 均衡饮食:不挑食、少吃甜食;建议多吃坚果、深绿色蔬菜、胡萝 卜、干馍片等
30% to 40% 40% to 50% 50% to 60% 60% to 70%
70% to 80% 80% to 100% No data
6%
9% 44%
4% 11%
14%
2%
62%
中国
81%
7% 1%
58% 香港 4%
9%
新加坡 31%
近视眼患病率
小学为21.0%,初中为43.6%,高中则达到 70.5%
决于中央部视力的清晰度 , 周边部视网膜的 远视性离焦在近距离工作时加重,在户外望远 时减轻
环境因素(3)
• 近距离用眼,调节迟缓及功能紊乱
– 近视眼调节相对滞后,AC/A降低
• 光照
– 频闪是导致现代人近视激增的重要原因;开夜灯睡眠 可导致儿童发病率增高
– 稳定光源(500lux)色温(4500k) – 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性因素,因户外是全光谱
年龄 视力
3~5岁 5~8岁 8~12岁
屈光度
+1.75~+2.00D +1.25~+1.50D +0.75~+1.00D
裸眼 正视
0.6 化
0.8
1.0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屈光不正分类
儿童远视的特点
• 轻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良好,则可与正视眼大致相同地进 行调节, 裸眼条件下远近均可明视。属生理状态,一般 不产生弱视。
远视矫正方式
• 光学镜片
– 凸透镜 – 帽子镜:高度远视
• 压贴膜:+12.00~+16.00D
– 无晶体眼
• 角膜接触镜
– RGP:婴幼儿无晶体眼
关注亚洲
4% Lebanon 16% (5→18)
9%
18%
Jordan
8%
3% 4%
近视患病率
0% to 10% 10% to 20% 20% to 30%
近视的成因
?
遗传因素 对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影响
•亚裔的近视眼患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父母均近视的孩子近视的发生率比父
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近 视眼的发生率高6.4倍。 •目前已经定位出5个与高度近视相关 的致病基因。
一般认为,一些严重的近视是以常
染色体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进行遗传,而 大多数中度近视更倾向于遗传因素与环 境因素的共同结果。
• 中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强,为保障明视必使用较多调节, 伴随过多调节性集合, 若双眼单视功能不良,则可能发 生内斜视;如果调节功能弱,不能保障明视,则有可能产 生弱视。
• 高度远视者调节功能多数不良,若不经光学矫正,则在相 当范围内不能明视,容易产生弱视
•
远视的处理
• 儿童青少年远视者均须在睫状肌麻痹下 进行检影验光
• 近视的发生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水 平调控的结果
• 光(像)---光化学反应----调节 眼球生长发育
近视的处理
• 真假近视的鉴别:14岁以下首诊需散瞳
– 假性近视的发生率2.4%
• 药物
– 尚在探索中,距临床应用尚有距离,但人们仍 寄予厚望
– M1受体抑制剂:哌仑西平,消旋山莨宕碱,阿托品 – 降眼压药
环境因素(1)
视觉=光觉+形觉+色觉
• 形觉剥夺性近视 – 通过缝合猴子眼睑,从而使眼轴延长,产生高 度近视 – 用不同透明度的遮挡物遮挡于动物眼前,也诱 发出近视眼。并且遮挡物透明度越差,产生的 近视程度越深,二者呈负相关
– 后极部的白内障可导致近视的产生
环境因素(2)
• 光学离焦性近视
– 局部视网膜模糊导致局部眼球增长 – 模糊是由周边视网膜对模糊像的反应而不是取
• 验光不良是造成光学离焦性近视和形觉 剥夺性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 选镜和配镜不良也是青少年近视发生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
• 推行科学规范的医学验光至关重要
光学镜片矫正
• 原则:充分矫正以提高远视力,防止进行性的近视 发展,并防止外斜视
• 配镜指征:<3岁且≥-3.00D;3~5岁≥-1.50D;>5岁 且≥-1.00D
优选儿童屈光的特点与屈光不 正的处理
眼球发育概况m22.5mm – 慢性发育期
• 3岁18岁;眼轴22.5mm23.5mm
近视
正视
远远视视
屈光要素发育特点
• 眼轴长度:从出生时16mm到发育成熟8岁,眼球前 后轴约增长6~8mm
查找影响视力的其他原因 • 内斜视患儿第一副眼镜全矫,外斜视欠矫或不给
镜 • 证实为假性近视者不给镜
中高度远视
• 弱视患儿应接近全矫,以提供视网膜清晰成像的基本治疗 条件
• 高度远视不能适应远视镜者,可用阿托品帮助放松调节 • 内斜视患儿第一副眼镜应全矫,以后根据眼位变化酌情增
减 • 外斜视患儿,在保障良好视力的前提下欠矫
• 斜视:共外或外隐全矫;共内或内隐适度欠矫 • 远视力一定要求清晰,近视力是否加正镜应该根
– 保证睡眠时间:儿童应保证8小时睡眠 –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每次时间不超过40分
钟,低龄儿童不超过20分钟 – 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读书、作业、弹琴、画画时间尽量减少,
有家族遗传史的应严格控制 – 视功能训练:反转拍(±2.00D/±1.50D),集合卡,Block氏线。。。
中华眼科杂志2010年10月刊
• 角膜曲率:指角膜中央3mm直径区域的光学表面弯 曲度。从出生51.20D到3~4岁的44.1D。
• 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前房深度也增加 • 晶体厚度: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但是幅度较小,
4岁左右发育稳定。 • 屈光介质的屈光指数:目前研究没发现儿童各屈
光介质的屈光指数有什么变化
儿童屈光生理值
– 6岁以下:阿托品 – 6~14岁复方托比卡胺/环戊酮
远视的矫正
• 配镜指征:
– 度数高>+3.00D – 视力不正常 – 调节疲劳 – 伴内斜视(初配全矫)
• 原则:最高正镜度数之 最佳矫正视力
轻度远视
• 生理性者,一般不需戴镜 • 如果矫正视力确有提高,可减少1/4--1/3量给镜; • 若矫正视力不佳,疑有弱视,可接近全矫,同时
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远期多中心临床观察 证实
控制近视发展的综合措施
– 改善读写姿势:桌椅高度可调节,眼睛距离书本一尺 – 全光谱:照明选用40~60瓦白炽灯,光线柔和,台灯放置于左
前方,不遮挡视线 – 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建议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运动,如乒乓球、
跳绳等
控制近视发展的综合措施
– 均衡饮食:不挑食、少吃甜食;建议多吃坚果、深绿色蔬菜、胡萝 卜、干馍片等
30% to 40% 40% to 50% 50% to 60% 60% to 70%
70% to 80% 80% to 100% No data
6%
9% 44%
4% 11%
14%
2%
62%
中国
81%
7% 1%
58% 香港 4%
9%
新加坡 31%
近视眼患病率
小学为21.0%,初中为43.6%,高中则达到 70.5%
决于中央部视力的清晰度 , 周边部视网膜的 远视性离焦在近距离工作时加重,在户外望远 时减轻
环境因素(3)
• 近距离用眼,调节迟缓及功能紊乱
– 近视眼调节相对滞后,AC/A降低
• 光照
– 频闪是导致现代人近视激增的重要原因;开夜灯睡眠 可导致儿童发病率增高
– 稳定光源(500lux)色温(4500k) – 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性因素,因户外是全光谱
年龄 视力
3~5岁 5~8岁 8~12岁
屈光度
+1.75~+2.00D +1.25~+1.50D +0.75~+1.00D
裸眼 正视
0.6 化
0.8
1.0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屈光不正分类
儿童远视的特点
• 轻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良好,则可与正视眼大致相同地进 行调节, 裸眼条件下远近均可明视。属生理状态,一般 不产生弱视。
远视矫正方式
• 光学镜片
– 凸透镜 – 帽子镜:高度远视
• 压贴膜:+12.00~+16.00D
– 无晶体眼
• 角膜接触镜
– RGP:婴幼儿无晶体眼
关注亚洲
4% Lebanon 16% (5→18)
9%
18%
Jordan
8%
3% 4%
近视患病率
0% to 10% 10% to 20% 20% to 30%
近视的成因
?
遗传因素 对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影响
•亚裔的近视眼患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父母均近视的孩子近视的发生率比父
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近 视眼的发生率高6.4倍。 •目前已经定位出5个与高度近视相关 的致病基因。
一般认为,一些严重的近视是以常
染色体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进行遗传,而 大多数中度近视更倾向于遗传因素与环 境因素的共同结果。
• 中度远视如果调节功能强,为保障明视必使用较多调节, 伴随过多调节性集合, 若双眼单视功能不良,则可能发 生内斜视;如果调节功能弱,不能保障明视,则有可能产 生弱视。
• 高度远视者调节功能多数不良,若不经光学矫正,则在相 当范围内不能明视,容易产生弱视
•
远视的处理
• 儿童青少年远视者均须在睫状肌麻痹下 进行检影验光
• 近视的发生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水 平调控的结果
• 光(像)---光化学反应----调节 眼球生长发育
近视的处理
• 真假近视的鉴别:14岁以下首诊需散瞳
– 假性近视的发生率2.4%
• 药物
– 尚在探索中,距临床应用尚有距离,但人们仍 寄予厚望
– M1受体抑制剂:哌仑西平,消旋山莨宕碱,阿托品 – 降眼压药
环境因素(1)
视觉=光觉+形觉+色觉
• 形觉剥夺性近视 – 通过缝合猴子眼睑,从而使眼轴延长,产生高 度近视 – 用不同透明度的遮挡物遮挡于动物眼前,也诱 发出近视眼。并且遮挡物透明度越差,产生的 近视程度越深,二者呈负相关
– 后极部的白内障可导致近视的产生
环境因素(2)
• 光学离焦性近视
– 局部视网膜模糊导致局部眼球增长 – 模糊是由周边视网膜对模糊像的反应而不是取
• 验光不良是造成光学离焦性近视和形觉 剥夺性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 选镜和配镜不良也是青少年近视发生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
• 推行科学规范的医学验光至关重要
光学镜片矫正
• 原则:充分矫正以提高远视力,防止进行性的近视 发展,并防止外斜视
• 配镜指征:<3岁且≥-3.00D;3~5岁≥-1.50D;>5岁 且≥-1.0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