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期末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课程大学期末论文优秀范文

大一思修课程大学期末论文优秀范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新生入学后的必修课程,学生应当对这门课重视起来。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课程论文优秀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一思修课程论文篇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探讨》[摘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
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
本文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入手,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如考试作弊、伪造求职履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频有发生。
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四位一体”进行“综合治理”,把校正大学生诚信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社会诚信氛围,为大学生守诚信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1.构建社会经济诚信氛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人们自觉奉行诚实守信,承诺践诺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偷税漏税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这些不诚信的经济行为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诚信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让诚信者站稳脚跟,获得利益,不诚信者失去人脉,面临淘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构建社会法制诚信氛围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也要依靠法制的约束。
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的诚信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有发挥法律的约束职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全社会诚信氛围的构建与完善。
大一思修论文 (2)

大一思修论文引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思修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大一思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法,为其成为合格的公民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理论。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大一思修课的探讨:第一部分是大一思修课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是大一思修课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深度探讨;第三部分是对大一思修课的有效评价。
一、大一思修课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大一思修课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大一思修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大一思修课还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帮助其提升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大一思修课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伦理道德伦理是大一思修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道德伦理,大学生可以了解到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明确什么是好的品质和行为,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
2. 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是大一思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大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制度,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合法合规。
3. 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是大一思修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公民道德,大学生可以了解到作为一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责任,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有积极的参与和贡献,全面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是大一思修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升沟通效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大一思修课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深度探讨为了更好地教授大一思修课,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法。
在大一思修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相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大一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文
作为大一学生,我在思修课上学到了很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知识。
思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知识的机会。
在思修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国家利益的基本价值观。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十二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中的重要性。
法律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
我们学习了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了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学会了通过法律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在思修课程中,我还学到了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了解到人的价值来自于对社会的贡献。
在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此外,思修课也提倡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个人的素质提升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综上所述,思修课程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思修课程,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和法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了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一思修课程论文范文(实用4篇)

大一思修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进入大学以后,有些熟悉的课程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以前一般被成为**,而在大学一般被称为思修的这门课程,相对于中学阶段的**课,大学的思修内容更加充实,其中就包括了法律的一些相关知识。
相对于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思修学的东西不如它们实在,所以许多人认为它的作用相对较小。
但是,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 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
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
它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前沿。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而思修起了引路标灯的作用。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时代。
在新的天地里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作为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陌生的环境、全新的生活、繁重的学习,在这个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沮丧,失去信心,进入误区。
我认为思修这门课程能从某些程度上缓解我们的压力,对我们的观念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能够帮助我们树立信念。
通过学习这么课程的内容,我了解了一些法律上的知识,这是很大的收获,加强了我的法律意识。
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虽然思修不能直接带给我像专业课和基础课那样实在的知识,但是学习这门课程后,我认识的人生应该务实,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
这对我学习其他课程有了很大的帮助。
老师的讲课内容也让我感受到人生积极的一面,沈老师的讲课风格也使我感觉到非常轻松愉悦。
引发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我认为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讨论人生目的的问题,是为了认识生活应有的意义。
这样才能有意义的生活。
同时我认为人生应乐观,对自己充满自信。
大学生处于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困惑,也会进行思考。
我觉得思修会帮助我们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
学了思修后,我觉得一个大学生应该把理想放在首位。
大学大一思修思想道德论文3000字

大学大一思修思想道德论文3000字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变革,人们对于思想和道德的认识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刻和系统。
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石之一,大学思修课程承担着培养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门涵盖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本文将结合个人的学习经历和感悟,谈论大学大一思修思想道德方面的主题,阐述我的观点与看法。
一、认识思想和道德1.1 思想思想是人类高级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思考、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的特征。
思想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都建立在思想的基础之上。
而富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思想能够引领人类不断前进,推动社会前进。
1.2 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它关乎到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道德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和约束性的特征。
道德范畴广泛,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生命与尊严、权利与义务等多个方面。
二、思想与道德的关系思想与道德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互为表里。
思想是道德的根源和前提,它为道德提供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道德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反过来也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才能为个人和社会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三、当前大学大一思修的意义和作用3.1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通过大学大一思修,学生们将接触到伦理、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思想和理论,从而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关注社会热点、珍视人生等方面。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大一思修在广泛涵盖各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启发学生的创新与思考能力。
通过数位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献综述的练习,让学生们复合参考各种情况、分享想法、提出建议,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领导力等潜力。
3.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大一思修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感知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大学大一思修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在理论知识基础上关注现实、生存和发展等问题。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3篇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3篇本文目录 1.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二2.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3.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三近年来,部分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已经成为大学生玩手机、睡觉、逃课的首选阵地。
该门课程要获得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最佳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的原因,从而提出营造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设计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创新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构建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对策。
以下是今日首发小编为打击精心准备的:3篇大一思修论文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大一思修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公德的修养和实践能力的期望与要求亦随之提高。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大学校园,不仅是学习的殿堂,更是社会的缩影。
大学生,投入到大学的生活,不仅要完成学业,还有更重要的人生目标和历史使命——为实现从一名自然人到一名社会人的转变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大学生校园公德状况,近年一些大学对大学生一些日常行为做过调查,例如:对大学食堂用的餐插队现象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持“无动于衷”的态度,5.6%的受调查者承认“自己也插队”; “当发现有人在寝室外的走廊上大声喧哗时”,46.6%的人“无动于衷”; 听讲座时,22.4%的人会收发手机短信,另有19.4%的人曾经“打盹”,表示专心听讲的占35.1%;将近一半的学生声称自己有过“因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而随手丢垃圾”的经历;如果“看到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忘关了”,68%的学生表示会“关紧水龙头”,24.5%则“不予理会”; 对于大学生穿拖鞋进教室上课,56%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私事,不应要求太严;78%的学生喜欢依某同学的缺点起绰号称呼同学;在诚信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在求职时提供虚假信息”的做法,66%的大三学生赞同“简历不做假,典型一大傻”的说法。
大学生怎么写思修论文范文5篇

大学生怎么写思修论文范文5篇本门课程由两部分构成: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课程的意义——使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以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
而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课程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真正重视和理解课程的内涵,才能更好的学习。
在具体方法上,我个人认为以下两点的应该重点注意的: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而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本课程的基础,它对提高我们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且这也是课程考察的核心内容。
第二,要结合实际,并要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中。
我们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必须要对一些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通过将本课程所学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可以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实际也是课程考察的主要形式。
课程的总体比较轻松容易,但差距往往体现在细节中,在思考和总结中可以多下点功夫。
只要认真学习本门课程,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大学生怎么写思修论文范文【篇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思修课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
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了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很多。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理想。
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

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外结合,全面推动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课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篇一《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若干思考》摘要:当代的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虽然有人称其为温室中的花朵,但也已经成长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是社会道德和秩序的楷模,是进步思想、文化和知识创新的摇篮,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和动力。
然而,站在新世纪通往明天的渡口,合上史册,掩卷长思,我们在一路匆匆进取的步伐中又失去了什么呢?是诚信。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由来已久,诚信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问题;途径探析诚信一词早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语,无论是学校、企业、工厂、机关,还是城市、乡村、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呼吁诚信,人人都在寻找诚信,人人都在感慨缺信,人人都在指责缺信。
然而,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诚信。
古人云:“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
”在我国很多高校中,诚信缺失已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形象和高校的稳定与发展,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还关系到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更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诚信的涵义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
诚信的内涵包括“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
诚实即真实无欺,不自欺、不欺人;守信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
诚实与守信相互统一,相辅相成。
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上期末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 ___规定的各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帮助高校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下面是 ___给大家推荐的大一上期末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从逻辑学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全同相容关系,是内涵相同的同一相容关系,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容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全同相容关系,是内涵相同的同一相容关系,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容关系。
从 ___哲学普遍联系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关系;辩证关系:A8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xx)16-0011-0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___指导思想, ___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党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 ___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2]明确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___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党的报告还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从普通逻辑学和 ___哲学的新视角谈点认识。
一、形式逻辑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是反映事物范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
概念有“属概念”或“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 concept)和“种概念”或“下位概念”(subordinate concept)之分。
“属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内涵较小的概念。
如在中国人和云南人两个概念中,前者就是“属概念”。
“种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小、内涵较大的概念。
如云南人和中国人,前者就是“种概念”。
“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或“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
概念(concept)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从概念的外延(extension)方面来说的。
可分为相容关系概念和不相容关系概念两大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每一个概念之间以及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概念。
两个概念,若其外延存在相同的部分,即为相容关系,相容关系的概念亦称相容概念。
相容关系的概念有外延全同、交叉、包含三种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全同关系,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即为全同概念。
两个概念的内涵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同一关系,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即为同一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全同相容关系概念和内涵相同的同一相容关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四个或五个概念之间[ ___指导思想; ___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patriotism)为核心的民族精神(The national spirit)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spirit of the time);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虽然是具有相容包含关系的概念,但不是全同关系和同一关系概念,因为它们的外延和内涵不完全相同。
前者是“属概念”,外延大,内涵小,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如 ___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是“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或五个概念,虽然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但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们彼此的外延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叉,因此,它们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构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层面或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或中观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或微观层面构成。
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相容全同概念,也是内涵相同的相容同一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三个层面”中的每一个层面概念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属概念”或“上位概念”与“种概念”或“下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相容关系。
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真包含”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
每个层面的构成内容彼此都存在一定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每个层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大,内涵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是“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
它们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的构成概念之一都存在“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
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或者是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
或者是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相容关系概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概念,彼此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二、 ___哲学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___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这是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其方法论意义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因此,我们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___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 ___的旗帜;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___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 ___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国泰民安的保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准则服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和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服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的关系,实际上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
第一,二者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主流 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二者都是中国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体系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兴国之魂。
第三,二者都是先进的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二者是前提和高度概括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所依附。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3]第五,二者的内容和范围和侧重点不同,但本质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而且还涉及改革开放、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等内容。
范围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侧重点也有差别,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宏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微观和具体,但二者在本质上和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建设 ___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___:[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xx.[2] ___.坚定不移沿着 ___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xx.[3]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2).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