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1.理解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4.会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B b X X b XB 基因频率= B b,X 基因频率= B X +X X +Xb 不涉及 Y 染色体,XB+Xb=1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基因频率: 该定律指出:在一个有性生殖的群体中,在种群足够大, 种群内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新个体迁入,没有自然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思考探讨]
1.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2.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吗?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种群是否发生 了进化? 提示: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染色体变异 等都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2.不是,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 3.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判断的依据是种 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生物 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解析]
PA=2nA2An+AAn+Aan+Aanaa×100%=2×12
000+26 4002×30 000
Pa=1-0.64=0.36。
知识点2 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 称“种”。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隔离的概念: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原始类型――突―变―、重―组―→变异类型―隔―离→变异积累形成新物种
被调查的种群中,Xb:5%+1%×2+7%=14%;XB+Xb +43%+5%+1%×2+7%=150%。所以,Xb的基因频率=X 14%/150%×100%=9.3%。
〔变式训练 1〕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
人群中,蓝眼中有3 600人,褐眼的人26 400人,其中褐眼纯合
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A )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为例,同一种地雀,从 后,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从而产生_地__理___隔离。
(1)内因:不同岛屿上的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__基__因__重 种群之间不发生__基__因__交__流__。
(2) 外 因 : 不 同 岛 屿 上 的 __食__物__ 和 __栖__息__条__件__ 互 不 相 同 , _基__因__频__率___发生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
?思考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吗? 提示:不是。一个池塘中的鱼包括多个品种,而种群是同 的总和。 2.新物种的产生一定经过地理隔离才产生生殖隔离吗? 提示:不一定。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产生经秋水 了不同的物种。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三)旁栏思考题 这是由于受当时遗传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还没有认 识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清楚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课前预习导学
自 主 预 习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主要观点 (1)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__________来 的。 (2)生物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和 ________,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思维拓展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在进化学说中 对生物进化的原因的解释,达尔文接受了这一观点并且举了 不少例子。这一观点的核心是生物的变异主要是环境因素造 成的,后天出现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按照这一观点,生物 的变异是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需要,按照生物的“意愿”定 向进行的。
拉马克是法国博物学家,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给 当时的“神创论”很大的打击。达尔文是英国的博物学家, 他在拉马克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是生 物进化的创始人。 问题探究: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 提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教材问题释疑
(一)问题探讨 1.这是拟态现象,使枯叶蝶不易被天敌发现。 2.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出现翅似枯叶的变异个体后, 由于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这种变异的个体生存和 留下后代的机会多,久而久之,使这类蝴蝶具有翅似枯叶的 适应性特征。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1)历史贡献 ①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变异、自然选择和遗 传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揭示了生命现象统一性的原因——所有的生物都有共 同的祖先。 ③科学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 的结果。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题组冲关]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产生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C.物种的灭绝一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是基因多样性
解析: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引起种群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因而
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 率的改变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 的基因库
解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则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 隔离;种群是一个地区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生物繁殖 和进化的基本单位;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 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某种群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 群的基因库。 答案:C
2.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
爆发式物种形成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起源 于个体的染色体变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等,如六倍 体普通小麦的形成。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关系
生殖隔离出现 属于不同物种
基因频率改变 可能属于一个物种
核心要点(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比较
(1)图中A属于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 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2)图中B属于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种间基因的不可 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定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1.运用联系和对比等方法解释种群、基因 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和相关计 算。 3.通过教材的实例分析得出生物进化的实质。 4.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为例,理解物 种的概念,以及新物种形成的环节。
5.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生殖隔离与地理隔离、物种形 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6.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学习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 关系。 重点与难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2)常见类型 ①生殖隔离:________之间一般是不能________的,即 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_______的现象。 ②地理隔离:________生物由于________的障碍而分成 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________的现象。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为例,同一种地雀, 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从而产生 ________隔离。 (1)内因:不同岛屿上的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 ________,而且不同种群之间不发生________。 (2)外因:不同岛屿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互不相同, 自然选择对种群________发生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 (3)结果:________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 ________。
(4)
亲代基因 型的频率 AA(30%) Aa(60%) A(30%) a(30%) aa(10%) a(10%) aa(16%)
配子的比率 A(30%) 子代基因 型频率 子代基因 频率 A(60%) AA(36%)
Aa(48%)
a(40%)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 2. 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 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 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 3.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 因 A2 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 还是有害的。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评课稿一、课程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2中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文将对该课程进行评课,从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材运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内容设计1. 整体框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探索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为主线,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进化的定义与基本原理:介绍进化的概念、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2.进化的证据:通过对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同功酶和DNA序列的比较等证据,说明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过程。
3.进化因素与进化方式:探讨改变基因频率的进化因素,如突变、基因漂变、基因流和自然选择等。
4.物种起源与演化:介绍物种形成的概念和模式,如适应辐射、进化跳跃和菌株多样性等。
5.进化的意义和未来方向:探索进化对生物适应性、种群遗传变异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进化研究的前景。
2. 知识点详细(1) 进化的定义与基本原理•进化的概念:说明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达尔文进化论: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包括物种的适应性、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现代综合进化论:详细解释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基因频率、基因漂变和基因流等概念。
(2)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描述化石作为证据揭示生物进化历史的重要性,解释不完全化石和中间化石的意义。
•生物地理分布:说明地理分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通过举例子说明生物地理分布的相关规律。
•同功酶和DNA序列的比较:介绍同功酶和DNA序列的比较方法,说明它们作为进化证据的意义。
(3) 进化因素与进化方式•突变:解释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包括突变类型和突变的遗传机制。
•基因漂变:说明基因漂变对进化的影响,包括随机性和遗传漂变的特点。
•基因流:介绍基因流的概念和作用,包括基因交流和基因交换等方式。
•自然选择:详细解释自然选择的原理和作用,包括适者生存和物竞天择等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共15张PPT)

不足之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解释进化带有臆测性
第6页,共15页。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查理·达尔文(1809-1882)是英
国的博物学家,是最终建立进化论的人。 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1页,共15页。
优选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2页,共15页。
问题探讨:
1.枯叶蝶像一片枯叶,有什么适应意义? 提示:拟态 不易被天敌捕食,生存几率增加
2.从进化角度,解释这种适应性的形成。
提示: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这种可
遗传的有利变异个体繁殖后代的机会↑→
选择、积累→形成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
异逐代积 然环境的定向选择而得到逐代 ③颈和前肢较长的变异,通过自
②揭示了生命现象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中心论点都是自然选择
累,逐渐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积代的累机会和多。加强,逐渐进化成现在
进化成新
的长颈鹿。
物种
达尔文与拉马克的最大区别:
1.祖先个
有的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
体差异
的鹿的颈和前肢短一些…。
过度繁殖本身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与上述解释是否矛盾?请解释。
10%能发育为成体。
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
2.特定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A.过度繁殖
肢长B.的生存鹿斗由争 于能够吃到高处的
环境选 树叶而得以生存,而颈和前肢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必修二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生物的新类型。故A、
B、C三项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而
D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们
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该地区原来 树木茂盛,树干表面长满浅色的地衣。19世 纪中期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的,黑色 个体很少。后来曼彻斯特成为工业区,树干 表面落满黑色的煤烟灰。到了20世纪中期,
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
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
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
解析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
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该学说正确
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该学说认为遗传和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
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
项 目
内容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 然选择学说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要 求
考 点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Ⅰ
Ⅱ Ⅱ
重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生物 难 多样性 点
题型
选择题
年份及考卷 2009年上海 、广东卷 2008年山 东、江苏 、广东卷 2007年江苏 、广东卷
化,黑色成了保护色,导致浅色桦尺蠖数量
急剧减少而黑色桦尺蠖数量增加。但要注意,
这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因为人类并没有有
意识地参与选择,而且桦尺蠖黑化也并非人
类所需要。所以桦尺蠖黑化仍然是自然选择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个体携带的基因随个体死亡而从基因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本节聚焦:、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的进化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什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讨论一:、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意义?、从进化的角度怎样解释这种适应的形成?、同一环境中不乏翅色鲜艳的蝴蝶这与你刚才的解释有矛盾吗?如果有又怎样解释?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最早提出“进化论”的概念(《动物学的哲学》,)。
拉马克认为:生物是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即:动植物生存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引起的变异具有一定有利倾向(定向)而且可遗传给后代的。
讨论二:我们今天应怎样评价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积极意义?zxxkw学科网请评价拉马克的进化论先进之处(优点)不足之处最早提出“进化”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早期学习神学。
热衷于收集矿石和生物标本在课余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博物学家从那里接受了科学训练。
年~年随贝格尔号绕地球一圈沿途考察地质和动植物。
达尔文达尔文:贝格尔号之航业余爱好者→著名的博物学家虔诚的基督教徒→无神论者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事实: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事实: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事实:资源是有限的推论: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事实: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事实:许多变异是可能遗传的推论: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推论: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适者生存*大风大浪淘汰过度繁殖变异遗传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原始昆虫有翅力大有翅力小无翅√×√生存生存有翅力大无翅zxxkw学科网用进废退?物竞天择?拉马克达尔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内容评价()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局限性()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科学性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内容评价()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局限性()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科学性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
鳕鱼的年产卵量是万粒。
有人计算过,如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不出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过度繁殖zxxkw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若以每对夫妻平均生三个子女平均年传递一代计算每隔年人口就将增加一倍。
只需数百年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到几万亿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多很多倍!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只要很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各种生物都有极强大的生殖力。
但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过度繁殖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若以每对夫妻平均生三个子女平均年传递一代计算每隔年人口就将增加一倍。
只需数百年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到几万亿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多很多倍!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只要很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各种生物都有极强大的生殖力。
但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生物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产生生存斗争的原因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
对生物个体往往有害但对生物物种是有利的。
生存斗争产生的结果①种内斗争②种间斗争③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斗争生存斗争范畴(食物、水、空间、配偶、阳光等)生物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许多变异是可遗传的。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有的却更不适应环境,即变异是不定向的。
遗传变异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探究活动情景: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讨论题目: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如果该绿色个体能很好的生活下来它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一个体是长生不死的个体的表现型也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但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却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才传给后代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变化。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鲤鱼()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草()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否是否否否是(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基因频率==纯合子频率杂合子频率、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例:从种群中随机抽出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和个。
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例: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色盲人女性携带人。
男性色盲人求XB,Xb的频率。
探究活动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改变假设的昆虫群体满足以下五个条件:①昆虫群体数量足够大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与迁出④AA、Aa、aa三种基因型昆虫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对A、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作用)⑤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计算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遗传平衡状态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果符合遗传平衡产生的雌雄配子:AAAaAaaa遗传平衡定律其中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
则pq=(p+q)=p+pq+q=并得出p代表AA的频率q代表aa的频率pq代表杂合子Aa的频率。
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基因型频率AAAaaa基因频率Aa哈迪温伯格定律: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
他们指出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这个条件是:①种群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
这就是哈迪温伯格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p+q)=p+pq+q=其中p 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
pq永远为p代表AA的频率q代表aa的频率pq代表杂合子Aa 的频率。
如果等位基因不止个如前一章所述的身高、体色等涉及多个等位基因的性状哈代温伯格定律也同样适用但公式就要相应调整。
例如有个等位基因时公式就应改为:(pqr)=pqrpqprqr=在自然界由于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因此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自然界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呢?果蝇约有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一个约有个果蝇的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率是?××-×=×(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突变和基因重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S)频率为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S)频率为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原因是:结果是:结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
它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生物进化的。
()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
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变异原材料选择方向定向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且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species)简称“种”。
、物种的概念人都是一个物种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结婚都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同样所有的马是一个物种所有的驴也是一个物种。
但马和驴不是一个物种因为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
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个物种吗?马跟驴是一个物种吗?隔离: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同一物种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如果只通过地理隔离个种群的基因库各自发展互不影响出现一定差异但不会形成新的物种最多也就是形成不同的亚种---量变。
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就是两个亚种。
生殖隔离则是由于个种群之间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库)出现较大的差异使其个体之间不能交配或杂交后代不育。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质变它们之间还能自由交配吗?、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新物种是如何形成的?、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①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成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②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地理隔离。
原种变异变异变异类型变异类型新种新种、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种群种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生产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B、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产生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C、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D、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后来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成A和B两个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