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历史课堂教学的“古文字导入法”

历史课堂教学的“古文字导入法”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可以说,好的课堂导入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方法:古文字导入法。
所谓“古文字导入法”,就是上课时教师选用一个古文字让学生猜它的含义。
它利用古今文字造型之间的巨大差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尽快地进入教学情境,并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下面我就以几个字为例,介绍运用这个方法的要点。
1.所选的古文字要尽量难认对老师出示的古文字,学生一下子没能认出来,他们对这个字就会饶有兴趣,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古文字”通常选用甲骨文、金文、小篆或大篆等。
例如,(祭)字。
甲骨文里的“祭”就是一只手拿着一块鲜肉,右边是一只手,中间三点表示鲜血或是祭酒。
“祭”就是拿鲜肉供奉祖先或神灵。
这个字我曾用在介绍中国古代宗法制的教学导入中。
又比如,(盗)字。
甲骨文的这个“盗”字形如一个人张大了嘴巴,嘴边还流着口水,下面的“皿”字是个象形字,是古人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器具。
一个人垂涎别人的“皿”,于是生出占为己有的念头。
“盗”的行为便是在这种念头驱使下完成的。
古代的“盗”指小偷小摸。
这个字我曾用在介绍外国侵略战争的课堂导入中。
2.所选的字要和课堂内容相关所选的字和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最好有直接联系,至少要相关,这样就增加了课堂导入的针对性。
例如,(寇)字。
金文的“寇”字,上面宝盖头是一座房子;下面的左边“元”其实是一个站立的人,头部十分明显;下面的右边双手变成了一只手,手中的凶器依旧赫然可见。
一个人手持凶器闯到别人的家里,抢劫财物自不必说,还敲击主人脑袋。
“寇”的行径一览无余。
这个字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侵我疆土、扰我人民的侵略者,如倭寇、日寇;一是指拉帮结伙、打家劫舍的暴徒,如流寇、草寇。
这个字用作日本侵华历史的导入是再合适不过了。
又如,(县)字。
金文的“县”描写的是一颗人头悬挂在树上的形象,其本义为悬挂。
历史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问题

历史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问题历史课堂导入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保障了课堂教学的开展,而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但是,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导入,却是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在历史课堂导入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导入方式。
它通过营造一个情景,使学生能够立刻进入到课堂中。
比如,可以选择一首与当时历史背景相符的歌曲,放上几张与当时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或让学生读一段有关当时历史事件的文献,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也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则二:启发思考导入启发思考导入是一种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导入方式。
它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或者场景的设定,引起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例如,以“什么是天朝上国”为话题,通过相关的读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理解历史事件的变化和发展,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
原则三:策略导入策略导入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的导入方式。
它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水平的分析,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初学历史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或者生动的案例来引入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一段历史读物或影片,以让他们更好地思考历史对今天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原则四:互动导入互动导入是一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导入方式。
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历史知识,并且在游戏中了解到历史知识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了解。
以上就是历史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问题,作为历史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和知识背景,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
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

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教师通过恰当的多种多样的信息,建立问题情境教学,制造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在接受新课知识前做好心理上认知上的准备的一种教学行为。
一堂新课的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带出一堂好课来,课堂上导入语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个关键。
因此,要提高新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语,用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最大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如何运用导入技能,完成新课教学呢?一、旧知导入新知,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所谓旧知导入新知,这是一种由已知求未知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原则。
因为一切科学都有连贯性、系统性的特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
虽然各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人类要生存、发展,总有一些古今共性的东西,甚至永恒的东西可供人们借鉴,为解决现实的问题服务。
这一切为运用由旧知推新知的导入技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手段导入,激活学生兴趣在讲《西方古典文化》一课前,本人利用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古希腊、罗马建筑、雕塑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指出在借鉴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古希腊人通过探索、思考和想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罗马人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并把它广为传播,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方古典文化。
在讲《三国鼎立》时,我先放映电影《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插曲,制造课堂气氛,然后提问:1、你知道剧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吗?2、这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史事?3、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三个国家同时并存这一现象?4、诸葛亮真的能呼风唤雨,施展法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的导入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强大求知欲,这样有利于学生接纳新知识,同时也使历史课堂显得生机勃勃。
三、故事与诗词导入,渲染课堂气氛“故事”这里指的是有史可据的具有真实性的历史故事。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饶有兴趣、娓娓动听的故事,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探讨

历史作为一种过去 , 是静态不变 的, 而现实则充满生机 , 丰 富多彩 。历史课程 的学 习需要结合现代文化技术手段 , 让历史 课堂教学“ 活” 起来 、 “ 动” 起来 , 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生机。 初 中 历史课堂导人 , 亦需对此加以合理使用 。 如: 在学习丝绸之路 的 时候 , 不妨播放 一下 歌曲《 我们新疆 是个好地方》 , 让学生通过 想象 , 配合音 乐效果 去体验和感受历史与现实 的差距 ; 在讲 到 贞观之治时 , 不妨 向学生播放 电视剧《 贞观长歌》 的一些 片段剪 辑, 让学生真切体会和感受大唐政治 、 军事和文化的繁荣 , 让学
教学方法 , 除 了本文详 细阐述 的 四种方法外 , 还有诸 如复习导
入、 影音导人 、 史论导入及情境导人等课程导入方法。 本文结合
E l 常教学实 践 , 重点探讨 了四种常用 的课程导入 方法 , 实践证 明能有效提升课 堂精彩程度和教学效果 , 对相关教学实践工作 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在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 , 现实素材也是丰富的教学辅助资
源, 需要加 以充分合理 的使用 。特别是在现今 自媒体工具 日益 发达的背景下 , 以本校 学生 为例 , 他们大 多有智能手机 , 有 自己 的微博 , 能迅速有效地了解各种新 闻消息 。在讲授鸦片战争的 内容时 , 我就选用了法国皮诺家族 向中国捐献 圆明园兽首一事 进行导入 , 学生 的情绪反应 特别强烈 : 中国的国宝为何会 流落 至 国外 , 甚至部分兽首至今下落不 明?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探 讨 , 学生都能积极 配合完成所安排的学习任务 , 并积极主动搜索查 询关于文物流失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 知识 , 进 一步增强 了学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探析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探析发布时间:2023-01-28T07:11:14.443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8期作者:解家悦[导读] 课堂导入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必然承担着解决目前历史困境的重任。
实践教学上不仅仅在要在实践上身体力行,解家悦(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烟台,264000)摘要:课堂导入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必然承担着解决目前历史困境的重任。
实践教学上不仅仅在要在实践上身体力行,还要在理论上不断丰富自己,对课堂导入的理论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不仅可以丰富导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施教困境。
历史教师应在增加课堂导入方法的多样性、合理规划时间、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师素养、合理有效以及改善教学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反思从而提升课堂导入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课堂导入;教学策略An Analysis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Xie Jiayue(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0, China)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s bound to undertake the task of solving the current historical dilemma. In practical teaching, we should not only practice in practice, but also enrich ourselves in theory. 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n multiple dimensions, we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introduction method, but also further solve the teaching dilemma in practical teaching. History teachers should further reflect 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methods, reasonably planning time,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roving teachers' literacy, being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Key words: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ntroduction in class; Teaching Strategies引言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导入起着“凤头”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中历史课堂展示形式

初中历史课堂展示形式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堂展示形式在教育领域,历史学科的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历史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求他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因此,初中历史课堂的展示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课堂的展示形式。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故事导入:以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进一步了解历史。
2.问题导入:提出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图片导入:展示一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猜测历史事件,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讲解课堂讲解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逻辑清晰:讲解内容应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2.重点突出:对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重点阐述,使学生能够深刻记忆。
3.生动形象:运用比喻、举例等手法,使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
4.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增强课堂活力。
三、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课堂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历史素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课堂展示形式:1.PPT展示:利用PPT软件,将历史事件、人物、图片等资料进行整合,进行课堂展示。
2.视频展示: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巩固学生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具有针对性:课后作业应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布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历史教案新课导入

初中历史教案新课导入导入示例:一、图片导入在讲台桌上摆放一组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图片,包括秦始皇兵马俑、汉谟拉比法典、唐代壁画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提问:“这些图片都与哪个历史时期有关?”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走进中国古代史,探索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岁月。
”二、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故事,如“孟母三迁”、“孔子办学”等。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那段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杰出人物。
”三、问题导入提出一个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问题,如“中国古代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发明创造,了解古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四、游戏导入设计一个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游戏,如“穿越时空”、“历史拼图”等。
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在游戏中,你们学到了哪些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中国古代史,希望通过课堂学习,你们能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
”五、歌曲导入播放一首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歌曲,如《大漠孤烟直》、《的长城》等。
歌曲结束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曲描绘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景象?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走进中国古代史,探寻那段时期的辉煌与灿烂。
”通过以上五种导入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导入法。
一、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属于历史课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法,它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虽然这种导入法往往缺少趣味性,但是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利用复习旧课而引入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
如学习夏、商、周历史时,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入效果会更好。
二、悬念导入法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
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音响、影视导入法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中学生而言,平面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
在上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
四、史论导入法在历史教学中抓线索,抓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翦伯赞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史料如果不被放在它的整体中,放在联系中,那它就是一些孤立的碎片,任何问题也不能说明。
”在导入环节中,如果能够利用史料把旧的知识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线索找出来,将有助于完善课堂教学。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因而要讲清楚这几个要素,这是上历史课与其他课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找出它们的联系,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范围来讲授历史;以历史事件为线索,讲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就可以了解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作者:季春林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20期
新课导入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我总结了一些导入方法。
一、故事导入
一个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故事,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这里的故事有历史故事及成语故事等。
教学中,一则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短小精悍的故事,常常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
二、复习导入
复习方式可以分为:问题复习和作业纠正。
复习导入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
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可谓是温故而知新。
三、练习导入
老师根据教材设计恰当的练习。
学生根据课本完成练习。
这样的导入有利于突出重点,明确学习目标,清晰知识体系。
设计练习也可以纠正以前作业错误。
作业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检验,根据作业的错误情况,老师抓住重点,解决疑难,导入新课。
四、情境导入
这是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主要是多媒体的运用。
针对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出示相关材料,刺激学生,吸引注意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平时主要出示这样一些资料创设情境:
1.影视、动漫、Flash作品。
这些作品除了直观形象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情节波澜起伏等特点,更容易让感性认识、可塑性较强的初中学生接受和喜爱。
2.图片、照片。
图片种类很多,有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历史图画等,可直观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形象,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照片就是学生平时生活的场面再现,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
3.音乐、配乐朗诵。
音乐有助于表达情感,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激情。
教学《灿烂的宋元文化》时,首先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感受苏轼词的魅力。
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一段音乐优美,感情真挚的朗诵对学生的“杀伤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名家名篇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先播放配乐朗诵《乡愁》(余光中)。
渲染浓浓的氛围再教学,事半功倍。
当然还可以出示其他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五、时事导入
利用时事导入新课,明快而有突破力,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激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东方网)2009年4月4日上午九时许,来自海内外八千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缅怀我们共同先祖。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夫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以及200多名台湾同胞参加了此次公祭典礼。
一则新闻出示后问:两岸人民共同公祭的是谁?人们为什么尊敬他?他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六、地方史导入
结合本地的历史及历史遗迹导入。
这种导入,学生有生活接触,感染力强,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吸引他们参与。
盱眙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县城,早在秦朝就设立郡县了。
我们这里有很多历史遗迹:淮海边宝积山上有一个岁币库,据说是南宋输送金岁币的储备仓库,县城东部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城市古东阳城遗址,现在存有很多汉代古墓。
县城北部有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祖上的陵墓。
与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等等。
这些历史及历史遗迹是导入新课的绝好材料,教学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充分引用。
七、表演导入
上课前让学生表演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小品。
由于是班级同学的表演,对学生有强力的吸引力,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学习,学习兴趣浓厚。
八、激趣导入
这种方法我比较喜欢,我的性格比较幽默,喜欢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
一个笑话或者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的适当的调侃,容易活跃气氛,改善学习氛围,我把这叫无厘头导入。
学生喜欢随和的幽默的老师,不过,这样的无厘头需要注意尺度,过多容易影响老师的形象。
以上几种导入方法,是我个人的简单小结。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导入方法,比如:问题导入、节日导入、悬念导入等。
但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注意: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
要与课文内容或历史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方法要灵活多变,切不可千篇一律。
总之,历史教学导入新课,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把历史课讲透、讲活,以便于圆满完成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盱眙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