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方法【精彩3篇】

同义词辨析方法【精彩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同义词辨析方法【精彩3篇】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种。
如何辨析同义词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1)意义方面A、意义轻重不同。
主要为动词和形容词,如“失望——绝望”、“请求——恳求”。
有些近义词在某些特征或程度方面表现出语意的轻重区别。
这些近义词大多数是一个语素相同而另一个语素不同,所以可以采用“语素比较法”辨析,着重辨析一组中相异的语素的意义。
如:轻视:瞧不起,看轻,一般程度。
藐视:瞧不起,小看,程度比“轻视”重。
蔑视:瞧不起,轻蔑,唾弃的态度,语意更重。
鄙视:瞧不起,把对方看得十分低劣,语意更强烈。
知道:对人或事物有认识。
如“我知道他的情况”。
了解:①认识得很清楚。
如“我很了解他”。
②打听;调查。
如“这是怎么回事!你去了解一下。
”“知道”表示有所认识,认识的程度可深可浅。
“了解“表示认识得很清楚,程度比“知道”深一些。
B、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一般为名词,如“战争——战役——战斗”。
边疆:指靠近国界的较大片领土。
范围较大。
边境:只指紧靠国界的长条领土,如“边境线”。
范围较小。
时期:指历史上某个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如“抗日战争时期”,范围较小。
时代:指历史上某个较长的一段时间,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
如:“石器时代”“封建时代”,相对于“时期”来说,范围较大。
“时代”还指个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如“青年时代”。
木材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木头。
木料经过进一步加工的木材。
比“木材”所指的范围小。
C、个体与集体不同。
如“车——车辆”。
树木”和“树”,所指的对象都有“木质坚硬”的特点,指木本植物。
但“树木”只指树的集合体,是总称(如“树很高”),不能用于一棵树。
而“树”既可用于集合体(如“树很高”),也可用于树的个体(如“一棵树”)。
“书籍”和“书”,都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
但“书籍”所指的是概括的、集体的,是总称。
而“书”往往指具体的、个别的,如“我买了一本书”。
又如:湖——湖泊船——船舶“湖”和“船”,可用于集合体,也可用于个体,而“湖泊”和“船舶”只能用于集合体。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1.爱慕、倾慕、仰慕:都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喜爱、敬仰,但强度略有不同,前者比后两者强烈些。
2.安定、稳定、平稳:都表示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但表达的方式不同。
安定含有更多的政治、社会稳定的意思,稳定侧重于技术、机械方面的稳定,而平稳更侧重于形容某种状态的平和稳定。
3.包容、宽容、容忍:都表示对某些不如意的事情持宽容态度,但语气和含义略有不同。
包容强调的是不计较和宽容的品质,宽容强调宽大和宽恕的态度,容忍则强调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4.反感、厌恶、憎恶:都表示不喜欢、讨厌某人或某事,但语气和程度略有不同。
反感强调的是对某事的反感或反对,厌恶侧重于感觉上的厌恶,而憎恶则强调极度的仇视和憎恨。
5.颠簸、摇晃、晃动:都表示物体在运动中发生的震荡、晃动,但强度、幅度不同。
颠簸的震荡较大,摇晃的幅度较小,晃动则不确定大小。
6.昂扬、高昂、挺拔:都表示某种情感或身体姿态的高耸或挺拔,但强度和形式略有不同。
昂扬强调的是情感或意志的振奋和高昂,高昂更侧重于形容身体的高耸,而挺拔强调的是身体姿态的挺拔。
7.明显、显著、显然明显:指事物的性质、特点等容易被察觉和辨别的。
显著:指事物在比较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或特点。
显然:指事物的情况或性质非常明显,几乎无需解释。
8.着急、焦急、急切着急:指因某种原因而感到焦虑、不安或匆忙的心情。
焦急:指因担心某事或某人而感到焦虑和不安。
急切:指急于迫切地想要达成某事情或得到某种东西。
9.富有、富裕、富足富有:指个人或组织拥有大量财产或物质财富。
富裕:指生活条件优越,经济上不必过于担心或拮据。
富足:指物质和精神上都非常充实,生活过得非常安逸。
10.模糊、含糊、暧昧模糊:指边界、轮廓不清晰,不够明确。
含糊:指言语或行为不够明确、清晰,易于产生歧义。
暧昧:指言行中带有深意或多重解释,容易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或猜测。
11.光顾、光临、惠顾光顾:指顾客或客人到店或去某地参观、游玩等,是一种礼貌用语。
同义词辨析归类

同义词辨析归类(290个)01、停止、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02、头脑、脑袋: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03、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团结”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
“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相串通、结合,贬义词。
04、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05、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06、推委(诿)、推脱、推托:“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推脱”指推卸(责任等)。
“推托”指借故拒绝。
07、体现、表现、呈现:“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1)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2)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呈现”显出、露出。
(呈献:把东西或意见等恭敬的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08、通过、经过:前者指以人、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个目的。
后者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
09、体验、体味:前者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后者指仔细体会。
10、推荐、推见:前者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组织或个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后者指从某人或事物中推想出。
w01、顽强、顽固:“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
“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
多含贬义。
0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
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0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
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04、违反、违犯、违拗:“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
“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

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本文是关于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感谢您的阅读!同义词辨析十法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种。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而等义词的意思完全相同。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义词的辨析方法1同义词有两类,一类是不论从哪方面看,意义都相同,在语言表达中可以换用,如“气力”和“力气”、“演讲”和“讲演”,可称为等义词;另一类大体相同,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又有一些细微差别,如“坚决”和“坚定”、“思念”和“怀念”,所以也叫近义词。
我们一般所说的同义词就是指的这类同义词。
同义词在语言运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表达精确严密。
如“亲热”、“亲密”、“亲切”都有“感情好,关系密切”这个意思,但又有细微差别。
用于对人的态度上说“亲热”,如“母子俩呀寸步不离,别提多亲热啦!”;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上说“亲密”,如“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户十分亲密。
”;用于表示内心流露的诚挚的感情上说“亲切”,如“生活在海外的华侨,看到五星红旗,就像见到祖国,见到亲人一样亲切。
”;⑵文句生动活泼。
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此句中,“骄傲”和“自豪”是同义词的交叉运用,有强调的作用。
如果都用“骄傲”或“自豪”,语言就显得呆板、平淡了。
⑶语体风格鲜明。
请看下面三个例子:①惊悉先生不幸病逝,谨表沉痛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
②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
③得到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例中的“获悉”和“得到”、“逝世”和“去世”、“噩耗”和“消息”是同义词,两相比较,前者是书面语,显得庄重、严肃,后者是口语,显得通俗、亲切。
⑷可使语气委婉。
为了某种表达目的、效果,从而适应交际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色彩的同义词,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
如把“落后”说成“后进”,把“顽固”说成“固执”等。
⑸可使语势增强。
如: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同义词及其辨析

F、语法上的差异
畏、惧:均表怕,同为动词,但组合功能 不同。畏一般带宾语,《论· 季氏》“君子有 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惧在一般情况下用作不及物动词,有时也 用作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时,惧往往作 使动。《孟子· 滕》一怒而诸侯惧。/ 孔子 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左· 昭26》 众可惧也,而不可怒也(可使之惧)。/ 《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褒贬善恶
杀、戮、弑、诛:杀、戮是中性的,指一 般的杀死,弑有对杀人者的谴责,只能用 于下杀上的特定场合;诛指杀死有罪的人。
当政、执政、当道、当途、当路、用事: 中性;弄权、窃命:特指坏人执政。
谦称和尊称 我余予吾:寡人、不谷、孤仆愚走、小人、 不才、奴、妾 尔汝若:陛下、阁下、足下、君子、先生、 卿、公、君 家父/母:家严/慈、舍弟/妹—— 令尊/堂/ 兄/弟/妹;令爱/郎——小女/儿、犬子。 己妻:内子、贱内、拙荆——人妻:令正、 令夫人,亲近而平辈的叫嫂夫人; 丈夫:夫子/君——对外人称:外子(诗词 中是“良人”)
B、范围大小有别 听表示耳朵接受声音这个一般的动作,而 不考虑听到还是没听到;闻不但指听的动 作,还包括听后已经领会或掌握的意思。 如《礼记· 大学》听而不闻。/ 《论语· 里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树、木:树只指树木,木既指树木,还指 木材制成品及木材,还指与树木有关的东 西。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张炎 《绮罗香· 红叶》万里飞霜,千山落木,寒 艳不招春妒。(树叶)
好、美
好:上古两义:美,特指女子貌美;良、 善、优义。《国策· 赵》“鬼侯有子而好”; 《陌上桑》“秦氏有好女”;《列子· 杨朱》 “贤愚好丑,成败是非”;但后来“美丽” 这个意义消失了,只剩下“良、善、优” 义,跟“坏、劣、差”相对,不再与“美” 构成同义关系了。
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

【导语】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可以从以下10个⽅⾯分析,欢迎阅读! ⼀、词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原的雪⼭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件令⼈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称道”语义重。
这⾥⽤“称奇”。
⼆、范围⼤⼩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站遭受⿊客袭击,——(⽬前⽇前)仍在修复当中。
析:“⽬前”指说话的时候,“⽇前”指⼏天前。
这⾥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前”。
三、适⽤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的概念相同,但适⽤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1⽇,中国26年来粮⾷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中国26年来粮⾷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捐赠”。
四、语体⾊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雅、俗等不同⾊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于不同场合。
例:帕⾦森病是常见的中⽼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就患有——(该本)病。
析:“该”是指⽰词,指上⽂说过的⼈或事物,多⽤于公⽂;“本”是指⾃⼰⽅⾯的,多⽤于⼝语。
五、感情⾊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同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
例:中国⽂物信息⽇前公布了已⼊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新发现的24个项⽬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方面
• ⑵甚至 乃至
• “甚至”常用在后一小句开头,前一小句用 “不但”“不仅”或“不独”等与它呼应。 “乃至”则不常用于后一小句的开头。例 如:“它已不是我幼年间所看到的北京,甚至 于今天的北京已不是昨天的北京!”不能说 “ *它已不是我幼年间所看到的北京,乃至 于今天的北京已不是昨天的北京!”
同义词辨析
什么是同义词?
• 一般所说的同义词指的是我们在语言使用 中遇到的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的词。如:
• A 组 教室- 课堂 西红柿- 番茄 玉米- 棒子 • B 组 制造- 创造 成果- 后果 偶然- 偶尔
等义词和近义词
• A 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是所谓的“等义词”;B 组 词意义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细微的差异,是所谓的 “近义词”。 • 等义词基本意义完全相同,多为语体的不同,一般是 借用方言词和外来词的结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也较易区分;但近义词由于同中有异,往往造成汉语 学习者的困扰。如: • (1) 我的汉语水平很矮,请多多关照。(低)
词义方面
• 4、语义轻重不同 • 渴望 希望
• 渴望与 希望都含有 想要的意思, 但意义轻重有别。 • 渴望突出的是 如饥似渴, 进而 十分迫切, 语义较重, 如 渴望幸福、 渴望健康、 渴望和平等; • 而 希望表示的则是一般的想法、 意愿, 语义较轻, 如 希望破灭、 希望改行、 充满希望等。
辨析中的注意事项
• 第一、同义词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往往是几种差异并存。所以,我们在辨析 同义词时,往往要将它们的词义和用法的差 异全部指出。
辨析中的注意事项
• 如:法令 法则 规则 • 都做名词时,表示的是人们所共同遵守的原则的意 思。“法令”是法学术语,指由国家某机关颁布的 规定、条例,具有法律效力;“规则”所指的规定、 章程,不一定由国家机关颁布,一般不具有法律性 质;“法则”②侧重指为人效法的原则,不一定具有 法律性;法则①也和“规则”同义,但“法则”是客 观存在的“, 规则”是人为制定的。但规则③可以 表示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指整齐, 在这里规则是用做形容词的。“法则”是书面用 语。“法令”也带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规则” 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 “譬如”和“比如”都是举例时的发端语。 都有“一,引出实例;二,引出比喻。”的意思, 但是“譬如”书面色彩较浓“, 比如”口语 色彩较浓。
词义方面
• ⑵甚至 乃至
• “甚至”“乃至”都是连词。用在并列成 分的最后一项之前,强调、突出这一项,后面 有时用“也”或“都”呼应,有时可以互换。 它们的区别是“甚至”口语和书面语都常 用,语义较重。“乃至”多用于书面语,语义 较轻。
用法方面
• 3.造句的能力的不同
• 如: ⑴万万 千万 • “万万”和“千万”都是副词,但是“万万”多用 于否定句,而“千万”就没有此限。如:“刚下了雪, 路滑,开车一定要小心,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也可 以说:“刚下了雪,路滑,开车一定要小心,千万不可 粗心大意”。“到了那里千万来个电话,免得家里 担心”,不说“ 3 到了那里万万来个电话,免得家 里担心”。
• (2) 周末学生们要去访问历史博物馆。(参观)
辨析同义词
• 词义方面(5点) • 词用方面(5点)
词义方面
• 1.基本意义不同(基本意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 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它反映所指对象的共同特 征以及与其他事物现象的区别。) • 如: ⑴近来 近期
• “近来”是表示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不能 表示将来的一段时间。“近期”表示最近的一个 时期。可以是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期,也可以 是从现在到不久的将来的一段时期。“近期”所 表示的范围要比“近来”所表示的范围大。
用法方面
• 4、适用范围不同
• 考察 调查 • 考察与 调查都表示为了一定的目的, 深入实地, 仔 细查看。但考察常适用于相对比较重大的事物, 目 的是探求事物的本质, 带有科学研究的性质, 使用 范围较窄, 像 科学考察、 资源考察等均属 考察之 列; 调查是以弄清事实, 查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为目 的, 适用于各类事物和人, 使用范围较大。比如 进 展情况、 人口数量、 客观效果等都要用 调查。
用法方面
• 5、语用色彩不同
• 结果 后果 • 结果、 后果都有 事情发展的最终状况的意思, 但 感情色彩不同: 结果泛指最终状况时, 可以指好的 结果, 也可以指不好的结果, 是中性词, 考试、 比 赛、 化验、 检查等都用 结果来表述。而 后果在 指事物发展的最终情况时, 则侧重指事物发展的不 好结局,多用于消极方面, 如 事故、 战争、 饮酒、 谎言等。
词义方面
• ⑵才华 才能 才干 才智
• “才华”“才能”“才干”“才智”共同的意义 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异认识能 力和创造能力。但它们在表意上各有侧重。“才 华”是指人表现于外的才能,侧重指文学艺术方面 的能力和特长。“才能”表示知识和能力,侧重指 人对知识、能力、技巧、技能的掌握情况。“才 干”侧重指人的工作和办事的能力。“才智”指 才能和智慧,侧重指富于智慧和点不同 • 清静 安静
• 清静与 安静都有形容词用法, 但语义侧重不同。 • 清静侧重于不嘈杂、 无干扰, 更多用于人为状况 的描写, 强调的是人整个身心的感受; 安静侧重于 没声音、 无吵闹, 多用于自然环境的表述, 如 考场、 教室等。
用法方面
• 1.词性不同 • 如: ⑴傲慢 高傲 • “傲慢”“高傲”做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的意思。“傲 慢”侧重在对人态度轻慢,目中无人;“高傲”侧重把自己 看得过高。但“高傲”也可做名词。表示骄傲的神态。 • ⑵偶尔 偶然 • “偶尔”是副词,只能用作状语,不能作定语和补语。“偶 然”是形容词,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定语和补语。
词义方面
• 2.感情意义不同(感情意义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 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
• 如: ⑴成果 后果 • “成果”和“后果”都有“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 所达到的最后状态”的意义。但“成果”多用于 事物顺乎发展规律而达到的最后状态,而“后果” 则多用于言语和行为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产生 的结果,因而多用在“坏”的方面。
用法方面
• 2.搭配对象不同
• 如: ⑴商量 商讨 • “商量”“商讨”都是表示商量的意思。 “商量”就是交换意见的意思,多指一般性 问题。“商量”是交换意见,并不是认真地 讨论,所以和“商讨”意思不同。“商讨” 表示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进 行商量讨论。
用法方面
• ⑵执行 履行
• “执行”“履行”都是用行动来实现。但 “执行”着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常是上级 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指示、任务、 法令、判决以及纲领、政策、计划、方针、 决议、原则等。“履行”则着重指按事先 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对象常是带约束 性的事情,或双方(多方) 约定的。如条约、 契约、协定、合同、诺言、嘱托、义务、 手续、职责等。
词义方面
• ⑵鼓动 煽动
• “鼓动”“煽动”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激 发人们的情绪,使其行动起来。但“鼓动” 是中性词,但一般是用来表示激发人做好事 情。“煽动”是贬义词,表示鼓动人做坏事 情。
词义方面
• 3.语体意义不同(语体意义是某些词语由 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而形成的某种 风格色彩。)
• 如: ⑴譬如 比如
辨析中的注意事项
• 第二、对于留学生来讲,他们关于目的语的 知识有限,我们无法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 杂的语法结构进行解释。所以大量感性材 料的应用有助于同义词的辨析,如为解释配 备例句就是同义词辨析的一种有效方法,许 多停留在理性阶段的解释可以通过举例变 得感性化。
辨析中的注意事项
• 第三、同义词之间的差异需要通过不断反 复来加以强化。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已 经解释清楚了的差异,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 会逐渐被遗忘,因此适当的重复是有必要的。 这种重复包括课堂上有节奏的重复,也包括 课下的作业和有意识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