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之主要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复习目标:1、熟悉小说人物形象题型及设问方式;2、引导学生归纳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促进学生阅读鉴赏小说素养提升夯实基础;3、通过高考真题实练,强化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类题型规范作答的意识,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思维素养的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掌握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复习方法:探究法、练习法、归纳法授课类型:复习课教学准备:导学案、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一、导入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二、明确考向 考题示例考向判读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考查小说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都考问形象特征、塑造手法、形象作用。

2020年浙江卷《雪》简析彼得洛芙娜这一人物形象。

2020年江苏卷《少男》请简要分析姐姐这一人物形象。

2019年全国一卷《理水》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是人物形象题目考查的一个基本题型。

常见设问方法: (1)XXX 有哪些性格特点? (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3)XX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三、预习检查预习检测:指出以下片段中塑造形象时使用的方法,并概括形象特征。

(一)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 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 èn )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断魂枪》知识点归纳教案

《断魂枪》知识点归纳教案

《断魂枪》知识点归纳教案。

一、小说的主要情节《断魂枪》的主要情节围绕着“断魂枪”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杨过如何得到“断魂枪”以及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第二部分则描绘了“断魂枪”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和地位的逐渐升高,并引出了主角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感情线;第三部分中,几位人物的命运开始交织在一起,通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和决斗,展现了这个江湖的残酷和无情。

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1、杨过:《断魂枪》的主角,武术天才,被慕容复和慕容峰父子追杀。

在江湖上广交朋友,与小龙女相识并相爱,与金轮寺、逍遥派、华山派、武当派等势力纠缠不清。

他胸怀大义,但为情所困,是一个深情而又义薄云天的人物。

2、小龙女:《断魂枪》的女主角,绝色佳人,武学高强。

她性情冷漠,对人冷淡,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如此。

她与杨过一见钟情,但因为某种原因,两人毕生无法走到一起。

3、慕容复:慕容家族的后裔,善于奇门遁甲。

他追杀杨过多年,最终让自己的女儿慕容世家走上了血腥的复仇之路。

4、金轮寺:一群西藏僧人,杨过与小龙女的敌人之一。

金轮法王所拥有的“九阳真经”,令江湖中人趋之若鹜,因此,金轮寺长期与中原武林为敌。

5、黄药师:中原武林第一智者,懂得医道、棋道、诗道、书道,身兼数门武功。

他曾多次传授武学之道给杨过,成为杨过的忠实朋友。

6、欧阳锋:是一个极具野心和残忍的人物,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最终被小龙女杀死。

三、小说中的武术和武器1、武术:小说中涉及了许多经典的武术术语和招数,如“九阳神功”、“华山剑法”、“太极拳”、“小无相功”等。

通过这些武术的展示,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武侠世界中的各种招式和技巧。

2、武器:“断魂枪”作为小说的重要武器之一,具有很高的杀伤力和独特的形态。

此外,小说还涉及了其他许多武器,如长剑、宝剑、长枪、钢鞭等,对这些武器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各种武器特点和使用方法的深刻了解。

四、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断魂枪》是一部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它涵盖了多个主题,其中最突出的几个是:1、爱情与信仰的主题: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爱情被阻挡在了各种信仰和规则的背景下,作者通过这个主题探讨了人们在信仰和情感之间的选择和抉择。

中考复习阅读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复习阅读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物分析考查的题型2.掌握人物分析的方法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内文章的复习回顾,运用典例分析,讲练结合,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阅读文章中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滋养心灵,感受美好、辨别是非、振奋精神,产生阅读的愉悦感。

复习重难点:准确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复习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情节的概括,这节课主要复习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三.知识回顾人物塑造的方法从人物描写角度看,可分为描写和___描写。

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考点导学我们分析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下面我们看看中考对这一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

1.题型表述与经典题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指出相应的作用;如《萝卜花》第5题(2009 ·广西桂林)本文用了、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的女性形象。

如《母爱的颜色》第1题(周末练习一):第②段中第一句话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此句刻画了“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②概括(举例)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英雄》第2题:(2011·南平市质检题)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米粽之忆》第2题(2011·宁德市)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

(《考点技法点拨》P120)《每朵花本应芬芳》第2题(2011·龙岩)从文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近年来更多的命题方式是“本文中的人物, 你更喜欢哪一个, 请说出理由”, 意在尊重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九年级上期期末试题《木头伸腰》第2题:刻画市长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两种描写方法。

初三语文教案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初三语文教案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初三语文教案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教案】教案一: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构建和描写方法。

3. 分析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

4.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教学重点:1. 掌握《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

2. 归纳总结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

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2. 运用相关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准备:1. 《红楼梦》原文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楼梦》的了解和感受。

2. 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二、人物形象分析(3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分析一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

2. 学生展示:请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

3. 整合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归纳出作者的刻画方法。

三、人物形象表达(3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继续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创作表达。

2. 表达形式自由: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短文、设计海报、绘制漫画等形式进行表达。

3. 展示交流:每组进行表达和展示,并互相评论和交流。

四、深化思考(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2. 探讨争议:有的人认为某些人物形象不真实或不合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 分析学生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观点的原因和依据。

五、拓展阅读(20分钟)1. 推荐阅读: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与《红楼梦》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石头记》、《红楼梦研究》等。

2. 自主阅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并书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我的叔叔于勒人物分析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人物分析教案

【篇一】我的叔叔于勒人物分析教案20150921《我的叔叔于勒》公开课教案《我的叔叔于勒》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结构;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3、品味小说精巧的构思;4、归纳小说主题。

二、教学重点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小说中主人公的确定及“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对于金钱,名人这样说:罗兰:凡事若在金钱利益上着眼,就难免在人情道义上有几分刻薄;三毛: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能使鬼推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结构;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3、品味小说精巧的构思;4、归纳小说主题。

三、预习反馈(一)作者介绍莫泊桑(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

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美国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二)作品体裁短篇小说(三)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拮据()栈桥()煞白()撬开()诧异()牡蛎(别墅()皱纹()褴褛()阔绰()女婿()嘟哝()四、整体感知课文(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的三要素:2、3、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有:描写。

(二)理清本文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4)开端,盼于勒。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公开课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公开课



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解决预习案
1、《古渡头》 概括作品中的渡夫的性格特点。 2、《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 要分析。
小组讨论
《古渡头》
生一:渡夫是一个勤劳坚强,命运坎坷、生活悲惨,年老爱抽烟、心事重重的 老人。 1分 审题不准,答案不规范 生二:①贫穷但不失坚强的气节;②痛恶北佬兵,不畏强权;③仁厚善良,轻 视钱财,热切关心他人。 3分 任意拔高,要点不全
情节
环境 主题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溜索》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说明。 参考答案 ①写“我”更好地衬托了领队冷静、从容不 迫的形象。 ②用“我”的视觉来观察,用第一人称来叙 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 ③写“我”从另一角度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当堂训练
课堂结语 仔细审题 全面思考 言必有据 规范答题
课后作业
《核按钮》 P104《峡谷》第3题 P116《威风》第1题
谢 谢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生一:马里诺是一个为了家庭生计奔波、有责任心的父亲。他采用“骗术”来获 得食物,宁愿受到他人的嘲讽、怀疑也要使自己的三个孩子填饱肚子。同时,他 也为每天的表演而苦恼,警察对他的警告使他不得不忧愁。2分 引述过长,角度单一 生二:①骗术高超、善于伪装:欺骗观众,在众人面前十分镇定地吃喝,然后还 接着行骗;②夸夸其谈、不劳而获:每次被警察发现却还是不找工作靠自己的双 手赚钱;③胆小怕事、死要面子:面对警察的吼叫,他不敢反抗。 0分 理解错误,褒贬不当 生三:风度翩翩,技艺高超,深爱家人。 1分 要点不全,缺乏分析

《故乡》分析人物形象案例

《故乡》分析人物形象案例

《故乡》分析人物形象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速读课文,掌握小说中进行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的具体方法,包括作家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2)学会准确分析主要人物闰土、杨二嫂的性格特点,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正确理解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表现主题。

(3)通过表演使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栩栩如生,从而使其在趣中显智,能够快速地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1)选择能体现小说主题的精彩片段,分角色阅读小说,掌握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描写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造性的分析能力。

(2)重视从小说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来探究人物的言行及影响人物的性格因素,让学生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

(3)合作探究小说的人物形象时,重点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恨之情,并概括出小说主题。

(4)通过学生人物形象的表演,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旧社会人民痛苦的根源,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2)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做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有用之人。

教学重难点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来表现主题。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人物形象表演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一)小说有三要素。

其中哪些要素最主要?为什么?(二)如何通过这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看看他们有怎样的人物性格特点?二、速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二)分角色诵读法在文中标出闰土、杨二嫂前后二十年变化的有关的句段。

三、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的?(一)分析闰土形象1.填充表格。

8.蒲柳人家——人物形象分析(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8.蒲柳人家——人物形象分析(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蒲柳人家——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中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以及典型事件、外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欣赏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人物形象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说中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接受民族优秀精神和文化传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运用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教材解读:《蒲柳人家》选自部编版2018年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

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

它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本文篇幅很长,课文突破点应选择把握人物形象。

由感受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出发,了解、吸收属于民族文化的积淀,有助于让学生接受民族优秀精神和文化传统。

因此此片段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学情分析:根据懂了么成绩分析以及班级优化大师的数据显示,本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

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在85分以上。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强,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

但是对小说这种文体接触不多,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在记叙文中讲的比较多,学生掌握了一部分技巧,但是还欠缺归纳总结。

因此本设计以《蒲柳人家》为载体,对于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个知识点予以突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中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以及典型事件、外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欣赏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人物形象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说中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接受民族优秀精神和文化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教案高三语文备课组执笔:边慧 2014/2/28 高三(5)班【复习目标】1、初步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方法。

2、借助小说人物的塑造,建构答题思路。

3、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复习重难点】借助小说人物的塑造,建构答题思路。

【复习设想】本课针对高考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特点进行教学,重在人物形象分析、归纳方法的指导,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复习安排】1课时【课前自主复习】一、分析小说体裁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课堂互动学习】一、精题点评1、试题回顾2012·江苏《邮差先生》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A.“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B.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参考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

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我的经验: 概括性格特点的词语应为形容词、动词短语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题。

侯银匠汪曾祺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

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

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

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

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

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

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

“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

三天一催,五天一催。

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

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

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

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

”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

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

轿子一动,银铃碎响。

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

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

”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

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

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

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

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

陆家人多,众口难调。

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

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

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

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

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

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

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

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

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1、简要分析小说中侯银匠的形象,结合文本,分析作家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

(6分)(改编题)①一个勤劳、手艺精巧的工匠;②爱女儿,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操劳(精选女婿、准备首饰)的好父亲;③晚景凄凉、寂寞孤独而居的老人。

2、简要分析小说中侯菊的形象(3分)(改编题)①精细、勤劳很早她就把家务全撑了起来。

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②心灵手巧改装花轿③善于经营、贤惠体贴出租花轿我的经验: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三、应对训练溜索阿城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

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

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

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

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

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

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

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

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

”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

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

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

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

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

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

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

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

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

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牛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

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1、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6分)参考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我的经验:1、找出文本中分散的有关人物的描写;2、准确评点;3、相同性格材料合并、整合答案。

【反思总结】学生课堂进行自主质疑,反思总结。

【课后巩固】1、马罗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P163《马罗大叔》2、根据小说内容,请你简要分析蔡老头的形象特点。

《步步高——练出高分》P297《信仰》附:2012·江苏《邮差先生》邮差先生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

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