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教案(精品)
六年级《索溪峪的“野”》语文教案

六年级《索溪峪的“野”》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索溪峪的自然风光和“野”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索溪峪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感受作者对索溪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通过朗读和默读,捕捉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描述,感受作者对索溪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索溪峪的“野”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索溪峪的“野”》。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索溪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索溪峪的“野”》。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索溪峪的描述。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内容。
(2)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3)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索溪峪的“野”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课堂小结(1)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作者对索溪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索溪峪。
2. 拓展作业:(1)调查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拍摄照片,下节课分享。
(2)阅读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学会欣赏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索溪峪的野》教案(6篇)

《索溪峪的野》教案(6篇)《索溪峪的“野”》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
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
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
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
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自渎文章。
出示自学要求: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三、反馈、讲授新课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展示:课文第一段2、指导朗读。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
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排学习段落。
山山有什么特点?“野”表现在哪些哪里?(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
指导朗读。
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为什么?(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先概括后具体)水水野表现在哪里的?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导朗读。
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游人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5、品读最后一段。
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
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是啊。
《索溪峪的野》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优秀8篇】

《索溪峪的野》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优秀8篇】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篇一一、揭题。
1、资料介绍索溪峪。
2、过渡语: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二、引导学文:师:美吗?那也美美地去读读课文,想想:“野”在课文是什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师:孩子们会读书,更会思考。
请再走进课文!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野”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板书)3、品味语言美。
师:作者别出新裁,在写这山山水水的时候,运用了许多表达方法,才写出了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一起边读边体会。
配乐范读,生思考:写了山哪几个方面的美?生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如何写出山的野性美?作者心情如何?(采取对比读来领悟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还可涉及修辞方法。
)4、想象品读。
师:想象让我们生活更加绚丽。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去读其它文段,读出其间的美,读出其间的野。
等会儿,我们再来比赛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开始吧!小结:一句话,要想把景物写美、写活、写得传神,还真得恰如其分的展开想象,准确地运用修辞等表达方法!三、师小结,学生读美文。
1、课件引导学生小结2、欣赏美文。
索溪峪的野教案设计篇二索溪峪的野教案设计课题:4、索溪峪的野年级:六年级设计日期2013、9 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预习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听说过张家界、听说过索溪峪吗?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张家界或索溪峪。
读了课文之后,你再来读课题,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讨论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二、明确学习目标(指名读,其他同学记在心里)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要求(一)课文是怎么来描写这迷人的风光的呢?请自读课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索溪峪的“野”》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索溪峪的“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索溪峪的自然风光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索溪峪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索溪峪的自然风光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字典,掌握生字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索溪峪的自然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索溪峪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学生对生字词的疑问。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解答。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补充和指导。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巩固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文填空、改写等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索溪峪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索溪峪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年级上册语文《索溪峪的“野”》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索溪峪的“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提炼。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掌握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大自然有什么印象?(2)展示课文《索溪峪的“野”》,提问:你们认为“野”字在中有什么特殊含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大自然景象。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野”字体现在哪些方面?(2)全班交流: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的新认识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作文中对大自然描绘的生动性和创造性。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索溪峪的“野”》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索溪峪的“野”》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索溪峪的“野”》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在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索溪峪的野性美 ,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种美写出来的。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视频揭题,初识”野“1.欣赏风光,畅谈感受(播放索溪峪风光视频)2.揭示课题,激发兴趣二、略读课文,寻找野1、检查朗读 ,纠正错误。
2、自读自悟,提炼骨架,感悟写法。
勾画2---5自然段的开头,连起来思考一下你从中获取了怎样的信息?3、学生勾画,自读自悟,交流汇报。
4、指导交流,随机板书: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明确先概括表述在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三、精读课文,品味“野”1.自由选择、动笔勾画。
四个相对独立的景点: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自由选择,把使自己感动、难忘的镜头用笔勾画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动笔勾画)2.自读自悟、交流汇报,随机学习。
(1)品悟“动物”野,明确如何选材。
喜欢动物野的学生朗读汇报留下印象深的镜头。
比较分析句子(那只调皮的家伙。
那个调皮的小家伙),明确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
作者选择猴子撒尿这一镜头,明确写作文的时候,要根据中心去选材。
(2)细品山野体会文字美a、课件出示山的图片,配乐旁白,感受美。
b、自读思考、梳理文脉①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山野”并用笔标出概括这些特点的词语。
②学生反馈交流,理清层次③自读思考,品“野“赏文。
自由选择,随机出示描写三种美的文字,采用多种形式感悟。
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
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著名字就让人胆颤。
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六年级语文上《索溪峪的“野”》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索溪峪的“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感受作者的情感。
2.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索溪峪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组内讨论等方式,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课文分析4.1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索溪峪的“野”。
4.2分析课文表达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等,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
5.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a.课文中所描绘的索溪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索溪峪的“野”如此热爱?c.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7.作业布置7.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7.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自然景观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年级语文上册索溪峪的野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索溪峪的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通过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性、野味等方面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2. 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索溪峪的野》。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展示课文《索溪峪的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描绘了索溪峪的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些特点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性、野味等方面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6. 小结课堂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
(二)简单介绍张家界。
(三)听课文录音。
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1)“意念”指什么云。
(2)“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3)“荡涤着我的胸怀”中“荡涤”是什么意思?
2.分析文章的层次。
野(山、水、物、人)――>荡涤着我的胸怀
(五)默读课文。
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
(六)指四名同学,分别朗读野山、野水、野物、野人这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课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
(七)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次。
第二课时
(一)听写字、词。
野性磅礴绵亘蜿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亭亭玉立难以言状返朴归真
(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
注意作者对野山、野水景色的描写。
(三)讨论、交流。
1.自己读“野山”的描写。
画出课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的样子和形状的词语。
画出描写山的惊险的词、句。
2.读“野水”的美景。
(1)“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
(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路和索溪峪的关系的?
(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野水的景色有趣吗?为什么?
(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
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
(五)齐读第五部分课文。
1.“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这是什么意思?
2.人们总结了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
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
(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索溪峪的野
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荡涤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