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电子文件管理办法
ISOTS22163体系文件目录-(管理办法53个)

A/0
43.
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ZCSD/T03(8.6)05—(A/0)
A/0
44.
不合格品评审管理办法
ZCSD/T03(8.7)01—(A/0)
A/0
45.
不合格品处置管理办法
ZCSD/T03(8.7)02—(A/0)
A/0
46.
顾客让步接收管理办法
ZCSD/T03(8.7)03—(A/0)
A/0
22.
工艺设计和开发验证及确认管理办法
ZCSD/T03(8.3.4)04—(A/0)
A/0
23.
产品设计和开发更改管理办法
ZCSD/T03(8.3.6)01—(A/0)
A/0
24.
工艺设计和开发更改管理办法
ZCSD/T03(8.3.6)02—(A/0)
A/0
25.
供方资质评定管理办法
ZCSD/T03(8.4)01—(A/0)
A/0
38.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ZCSD/T03(8.5.7)01—(A/0)
A/0
39.
三检制管理办法
ZCSD/T03(8.6)01—(A/0)
A/0
40.
理化检验管理办法
ZCSD/T03(8.6)02—(A/0)
A/0
41.
产品监造工作管理办法
ZCSD/T03(8.6)03—(A/0)
A/0
42.
紧急、例外放行管理办法
ZCSD/T03(7.4)01—(A/0)
A/0
10.
设计和开发文件管理办法
ZCSD/T03(7.5)01—(A/0)
A/0
ISO电子文件管理规定

I S O电子文件管理规定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ISO14001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电子文件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作废、登记等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根据国家关于电子文件管理的有关规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在产品、服务、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作废、登记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文件(电子公文)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第四条公司文件、公文等有关资料可以制作成电子文件进行发布、实施,经批准、发布的电子文件具有同纸质文件具有同等的效力,发布的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负责输出一份制成纸质文件并经过审批程序后与电子文件一同归档保存。
第五条公司各类电子文件的发布格式:文本文件现阶段采用PDF格式文档;图像文件采用TIFF或JPEG格式;视频或多媒体文件采用MPEG或AVI格式;声音文件推荐采用MP3或WAV格式;其他文件参照有关规定。
第六条电子文件的编号同纸质文件的编号,其形成制作质量由文件的起草者、审核者、批准签发者负责,电子文件应采用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更改,同时应当随时对电子文件进行备份,存储在脱机保存的载体上。
第七条电子文件发放部门负责对发放的电子文件进行登记;电子文件的更改由电子文件编制生成部门负责并经过审批程序,更改后的电子文件应重新进行登记发放;电子文件的作废应经过主管领导审批,并由电子文件的发放部门进行通知,并有作废电子文件的记录。
第八条电子文件发放可以通过网络、邮箱、磁盘载体等形式进行,在接送交电子文件时,应当对电子文件及其载体、技术环境进行检验,检验载体有无划痕,是否清洁;有无病毒;核实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检验及审核手续是否完备。
ISO17025:2017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ZLJC-2021-CX-023 版本:1/0 1.目的对文件的收集、编写、审核、批准、发放、使用、评审、更改、废止、回收和存档等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本中心使用的文件资料均为现行有效版本,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管理体系文件、自行编制的技术文件和开展检测工作必须或有关的外来文件和资料的受控和管理。
3.职责3.1中心主任负责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中心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工作并负责技术文件的批准;负责检测标准等外来技术文件的有效性跟踪、收集工作;3.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核和修订工作;3.4检测中心配合综合科做好文件的管理工作,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技术文件编制的落实与审核;3.5综合科负责本中心体系文件的发放、回收、保管、存档、作废、销毁等日常管理工作。
4.程序内容4.1文件的分类4.1.1管理文件,如(1)《管理手册》;(2)《程序文件》;(3)记录空白表样式;(4)上墙岗位职责;(5)其他质量文件;(6)本中心行政管理文件。
4.1.2技术性文件,如(1)作业指导书:检测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导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2)计量器具周检表、计量溯源图;(3)其他技术文件和技术记录格式。
4.1.3外来文件,如(1)技术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等);(2)法律法规;(3)政府相关的文件等。
4.1.4资料,如(1)用于指导管理和技术文件的宣贯指南和书籍等;(2)已作废需保留的管理和技术文件。
4.1.5电子数据,如:(1)计算机中存储的上述文件和资料;(2) 应用于检测的软件和数据等。
4.2文件资料编号规定4.2.1受控状态(1)本中心的文件受控状态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类。
受控文件采用受控编号(发文号)管理,非受控文件不予受控编号,受控发文号由综合科文件发放人员负责统一编制;(2)用于本中心内部的工作文件为受控类,按文件的修订、更换、作废的规定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该类文件在各有关场所使用的为现行有效版本。
电子文件管理程序(含表格)

电⼦⽂件管理程序(含表格)电⼦⽂件管理程序(ISO9001-2015/IATF16949-2016)1.0⽬的规定电⼦⽂件的管理办法,使其适宜、充分和有效,防⽌信息泄秘和擅⾃修改和传递,确保相关电⼦⽂件安全和管理有所遵循。
2.0范围/定义2.1电⼦⽂件——存储在本公司计算机(电脑)内的与质量有关的⽂件和信息。
重点指物统类、⼯程技术类及商业秘密类。
2.2相指引适⽤于公司计算机内的电⼦⽂件。
3.0权责3.1电脑使⽤者之批准——部门负责⼈。
3.2数据更改之批准——部门负责⼈。
4.0步骤4.1使⽤者识别4.1.1电脑实⾏专⼈专⽤,通过密码⽅能进⼊各⾃的电脑或电脑系统。
4.2电⼦⽂件输⼊/输出4.2.1电⼦⽂件的输⼊/输出,由电脑使⽤⼈按照规定的要求操作。
4.2.2依据⼯作需要打印或拷贝时,必须依照《⽂件控制程序》执⾏,任何⼈不得擅⾃拷贝或打印⽂件。
4.3电⼦⽂件更改4.3.1由专⼈通过密码,根据批准后的⽂件,更改计算机内之电⼦⽂件并标识更改后的新⽇期。
4.4编码原则和版本管理凡属于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电⼦⽂件编码原则遵循《⽂件控制程序》;其他电⼦⽂件依照各使⽤部门的实际情况,由部门负责⼈或授权的操作者⾃⾏管理。
4.5电⼦⽂件管理4.5.1对属于经常变动且需打印发放的质量管理体系类⽂件应形成《电⼦⽂件⽬录》。
对于存有重要信息的电脑要指定专⼈负责,并建⽴《计算机清单》。
4.5.2电⼦⽂件和相关信息,需要变为纸质⽂件或记录时,其受控发放、回收、修改、作废等遵循《⽂件控制程序》。
4.5.3同⼀个纸质⽂件与电⼦⽂件具有同等效⼒,等同使⽤。
4.5.4发放各类⽂件的电⼦版本时,可不加盖“受控⽂件”印章。
但打印纸质⽂件发放时,必须经过审批,并让收⽂件者在原稿上签收。
4.5.5凡属受控电⼦的⽂件或电脑,均需设置访问密码。
5.0电⼦⽂件安全管理5.1 安全保密规定5.1.1电⼦⽂件(⼯程技术资料、物统资料等)是公司机密,未经批准,⼀律不得泄露,违者须对由此引起的⼀切后果负责。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作者:赵屹来源:《兰台世界》2018年第03期摘要 ISO与电子档案管理相关的标准主要有49项,由信息与文献技术委员会档案/文件管理分技术委员会等六个机构制定。
标准质量较高,部分标准间内容存在联系。
这些标准在维护电子档案真实、可靠、完整、可用,制定元数据、规范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引导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分析电子档案管理业务过程,指导档案数字化等方面对电子档案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电子档案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标准 ISO中图分类号 G270.7;G27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12-18Abstract There are 49 ISO standards related to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which are formulated by six agencies such as the ISO TC 46/SC 11. These standards have high quality and some of them are interlinked. These standard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records in terms of maintaining the authenticity, reliability, integrity and usability of electronic records, establishing metadata, regulating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electronic records,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s, analyzing the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business process and guiding the digitalization of records.Keyword electronic record; electronic document; record management; standard; ISO电子档案是“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1],是未来档案存在的主要形式。
国标19004

国标19004
国标19004是指ISO 19004:文档管理-电子存档
ISO 19004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标准,旨在提供有关电子存档的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
该标准对于组织和机构在数字化环境中保存和管理电子文件非常有用。
ISO 19004对文档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指导,包括电子文件的产生、组织、索引、存储、访问、保护和销毁。
该标准的目标是确保电子文件可以以持久、可接受和可验证的方式进行保存和访问。
它提供了组织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电子存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必要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ISO 19004的指导范围广泛,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电子文件和信息,无论大小、格式或媒体。
该标准还强调了保留数字信息可读性和可访问性的重要性,以确保电子文件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完整和可用。
ISO 19004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电子文件和信息,并满足法律、监管和业务要求。
它还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减少文件丢失和损坏的风险,并确保信息安全和保密性。
ISO17025:2017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管理有章可循,使其格式统一、内容科学、协调、完整和可操作,并满足认可准则及客户等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管理。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纸制或电子文件形成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自行编制检测、校准方法、来自实验室以外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资料、以公文形式制定的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以及工作中产生的表格、记录。
3引用文件4术语4.1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4.2程序文件是根据质量手册的要求规定完成各项质量活动方法的文件。
主要描述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落实部门的职责,明确该程序所涉及工作的质量管理步骤和质量控制方法,协调组织与技术接口关系。
4.3作业文件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规定具体的作业活动的方法和要求的文件。
它指导作业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完成某一具体作业任务,且必须落实程序文件的规定。
一般包括规程、指令、表格、记录等。
5要求5.1 职责5.1.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制或换版计划,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发布实施。
5.1.2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批准技术文件、技术性作业文件及技术记录。
5.1.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的编制、修订以及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有关质量管理性作业文件及质量记录的审定。
5.1.4 综合管理部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出版、发放、登记、归档、保存、回收及销毁等工作,负责体系文件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对文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和汇总,提出处理意见或上报。
5.1.5 各专业部门负责本部门技术文件及技术性作业文件的编制、校对、审核及修订等工作。
5.2 文件控制要求5.2.1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文件实施版次管理。
5.2.2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5.3的要求进行控制。
5.2.3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来自外部的文件,包括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说明书等,公司对其进行标识,记录发放对象、控制分发的范围并对其更新实施有效控制;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h)确保需要保存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得到控制。
ISO9001-2015电子文件整理规范

电子文件整理规范(ISO9001:2015)为了进一步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保障电子文件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范。
一、归档责任各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形成、承办、运转、收集,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向档案部门按时移交。
二、归档范围反映本单位主要工作活动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及相关软件均属收集、整理范围,具体可参考附件1《档案归档范围及综合保管期限表》。
三、归档时间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分实时归档和定期归档两种。
实时归档:各部门(项目)综合主管每季度收集本部门(项目)形成的电子文件(含纸版文件),并集中统一保管;定期归档:各部门(项目)每年三月份将上年度归档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
四、电子文件的整理(一)电子文件的分类、存储格式及鉴定1、按照电子文件的信息类型,主要分为:◇文本文件:指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字文件、表格文件等。
◇图像文件: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获得的静态图像文件。
◇图形文件: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获得的静态图形文件。
◇影像文件:指用视频设备获得并经计算机处理的文件。
◇声音文件:指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计算机处理的文件。
◇多媒体文件: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文件,其中包含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影像等两种以上的复合信息形式。
◇计算机程序:指计算机使用的商用或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资源、支撑软件等。
◇数据文件:指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管理数据、参数等。
2、电子文件的存储格式◇文本电子文件以Word、Excel为通用格式(应不低于Word 2007版本);◇图像电子文件以JPEG、TIFF、PDF为通用格式(包含CAD工程图纸的存储光盘);◇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AVI为通用格式;◇音频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格式。
在"无纸化"办公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随时备份,存储在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14001电子文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电子文件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作废、登记等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根据国家关于电子文件管理的有关规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在产品、服务、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作废、登记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文件(电子公文)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第四条公司文件、公文等有关资料可以制作成电子文件进行发布、实施,经批准、发布的电子文件具有同纸质文件具有同等的效力,发布的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负责输出一份制成纸质文件并经过审批程序后与电子文件一同归档保存。
第五条公司各类电子文件的发布格式:文本文件现阶段采用PDF格式文档;图像文件采用TIFF或JPEG格式;视频或多媒体文件采用MPEG或AVI格式;声音文件推荐采用MP3或WAV格式;其他文件参照有关规定。
第六条电子文件的编号同纸质文件的编号,其形成制作质量由文件的起草者、审核者、批准签发者负责,电子文件应采用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更改,同时应当随时对电子文件进行备份,存储在脱机保存的载体上。
第七条电子文件发放部门负责对发放的电子文件进行登记;电子文件的更改由电子文件编制生成部门负责并经过审批程序,更改后的电子文件应重新进行登记发放;电子文件的作废应经过主管领导审批,并由电子文件的发放部门进行通知,并有作废电子文件的记录。
第八条电子文件发放可以通过网络、邮箱、磁盘载体等形式进行,在接送交电子文件时,应当对电子文件及其载体、技术环境进行检验,检验载体有无划痕,是否清洁;有无病毒;核实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检验及审核手续是否完备。
第九条各部门应根据规定,将提交发布的电子文件通过移交载体或者网上传输等方式安全及时地报送公司办公室。
第十条公司办公室应配备相应的保管设施,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强化管理与维护,确保备份保存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1至4月公司有效电子文件清单/ 执行从2006年3月1日起
序号电子文件编号电子文件名称版号/修改号
1 JX/QEOSC-C-2006 综合管理手册 C;
2 JX/QEOCX-4.2.3/4.4.5-01 文件控制程
序 C;
3 JX/QEOCX-4.2.4/4.5.3-02 记录控制程
序 C;
4 JX/QEOCX-5.5.3、7.2.3/4.4.3-03沟通和信息交流程序C;
5 JX/QEOCX-5.6/4.6-04 管理评审程
序 C;
6 JX/QEOCX-6.2/4.4.2-05 培训工作程
序 C;
7 JX/QEOCX-7.6/4.5.1-0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
序C;
8 JX/QEOCX-8.2.2/4.5.4-07 内部审核程
序 C;
9 JX/QEOCX-8.2.4-08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
序C;
10 JX/QEOCX-8.3-09 不合格品控制程
序 C;
11 JX/QEOCX-8.5/4.5.2-10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C;
12 JX/QEOCX-4.3.1-1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程序 C;
13 JX/QEOCX-4.3.2-1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C;
14 JX/QEOCX-4.4.7-13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
序 C;
15 JX/QEOCX-7.5/4.4.6-14 绩效测量和监视程
序C;
16 JX/QEOCX-4.5.2-15 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
序C;
17 JX/QEOCX-4.3.1-16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C;
18 JX/QEOCX-4.5.2-17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
序C;
19 JX/QEOJL-4.3.1-E02 重大环境因
素C;
20 JX/QEOJL-4.3.1-E03 环境目标指标和方
案 C;
21 JX/QEOJL-4.3.1-H02 重大危险源及其措施控制
单 C;
22 JX/QEOJL-4.3.1-H0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
案 C
(本着持续改进、创新管理的原则,2006年度的综合管理体系文件(从B版升级到C版)采用电子文件进行发放,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加快了文件传阅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今后推广无纸化办公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