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基础《第四章 教育制度》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基础《第四章 教育制度》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四章教育制度知识点汇总一、教育制度的概念: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有经济、政治、文化。

四、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原始时代没有教育制度;古代阶级社会产生了古代教育制度,但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只有蒙学和大学,无中学;现代社会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现代教育制度,其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

五、终身教育的概念: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属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同一综合。

六、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七、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学制(西欧)、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学制(苏联)。

★★★八、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九、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了解)1.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 年,壬寅学制;2.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4 年,癸卯学制;3.1922 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4.解放后,1951 年颁布新学制;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

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含以下几个层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今后发展方向将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十一、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完全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

第四章教育学基础 教育制度

第四章教育学基础 教育制度


教育改革的重点要放在构架终身学习的社会。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学习----内在的财富》提 出,终身教育是围绕着四种学习安排的,这四种学习 是将21世纪人生的知识支柱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各种职业技能;学会
有效地应付变化不足的社会;学会参与创造未来; 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 (1)发现他人的多样性; (2)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双轨制的产生一方面保留了古代教育的等级性, 同时也与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特殊利益有关,更为根 本的是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存 在严重的分离有关,也就是说,与生产力低有关。
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因此对脑力劳动的质量要 求不高。可以说,双轨制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生产力 基础。
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劳动者 接受更多的教育,于是双轨制逐渐消亡。
(二)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 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当前,人类进入了知识经 济时代,这个时代出现的许多新型高科技产业必 将对教育的种类、科类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 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改革。
(三)文化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 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必 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途径形 成了三种基本的现代学制:即单轨制、双轨制 和分支型学制。
“自上而下”是指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的预科阶段相下延伸,形成中等教育系统,与 初等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 “自下而上”是指原来的平民子弟的初等教 育系统向上延伸,与中等教育连接起来。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
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谢谢!
(4)1922年的“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或六三 三学制)
– 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 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2、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 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学制 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五)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选择)

• 1、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

•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 的道路
•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 2、我国学制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
2.制度化教育
•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 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 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教育实 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 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制 度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制度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和各个方面,甚至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制度 化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制度化教育对 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社会、政治、文化乃至 个人发展的影响,已经为社会所普遍地接受。

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套规范教育活动的体制和机制,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经费等。

教育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公平机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教育学原理第四章教育制度为基础,详细探讨教育制度的组成与运行。

教育制度包括国家层面与学校层面的制度安排。

首先,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起着整合、引导和监督作用。

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包括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教育经费的分配等。

教育方针政策是国家教育工作的总体思想、战略和目标,其中包含教育和发展的方向,政府将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法律法规则是对教育活动的各种规范和制度的具体表达,通过法律法规来确保教育的合法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教育经费的分配则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学校层面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办学方针、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

学校办学方针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结合自身特点和定位制定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计划是学校对于教育过程的总体规划,包括学科知识的组织结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将教育教学计划分解为各个具体课程的过程,包括对课程的分层次、分年级、分学科的设置。

教育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的评估,通过评价结果来了解和改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制度的运行离不开各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在国家层面,教育部门要对教育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和优化,确保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

同时,教育部门还要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学校层面,校长要负责学校的整体运行和管理,制定并执行学校的发展规划,组织和协调各项教育活动。

教师作为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负责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四章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四章

第四章教育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内部的机构、组织及其相应的规范措施属于()A.宏观教育制度B.微观教育制度C.显性教育制度D.隐性教育制度【解析】B 教育制度的类型。

微观教育制度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机构、组织及其相应的规范措施。

2.西方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中最为典型的是雅典教育制度和()A.斯巴达教育制度B.古罗马教育制度C.古希腊教育制度D.古巴比伦教育制度【解析】A 西方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西方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3.我国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子一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D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22学制是1922年11月由当时的留美归国人员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又称“壬戌学制”和“六三三”学制。

4.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一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1951学制【解析】B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12~1913学制又称“壬子一癸丑学制”,该学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制。

5.教育制度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而言的。

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A.阶段性B.历史性C.强制性D.客观性【解析】C 教育制度的特征。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而言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

6.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

下列属于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A.高等教育制度B.特殊教育制度C.奖惩作息制度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解析】A 教育制度的类型。

从教育阶段来说,教育制度有学前教育制度、基础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包括()A.幼儿园和小学阶段B.小学和初中阶段C.初中和高中阶段D.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解析】B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全日制普通中学分两段,初中3年,高中3年。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一、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回顾
1950《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 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化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的文 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 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指出:“我 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 年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 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 级政治服务。
2、单轨学制 19世纪后半期开始形成,代表国家:美国 特点是:一个系列多个分段,小学——中学— —大学 优势:平等性、公平精神 不足:效益低下,发展失衡,质量悬殊
3、中间型学制(Y学制) 出现最晚,代表国家:二战前的日本、苏联和 中国 特点:义务教育单轨,再往上则实行学术教育 与职业教育分轨,但保留适当的贯通性。 试图兼顾公平与效益。
3、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
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当代我国教育方针丰富与发展
1、突出素质教育思想 2、强调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3、强调社会实践 4、强调美育地位与作用
四、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
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
人的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 ;
七、当代中国学制改革



1、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学制趋于灵 活和弹性 2、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 贯、六三分段”基本学制 3、为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正逐步完善高中 阶段教育结构 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院校类型 趋于多样化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学第四章

1.什么是教育制度及学制?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实施教育 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学制: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 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规章制度。包括学校行政制 度和学校管理制度。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双轨制——一轨是自上而下的教育系统(以大学为起点的延
伸);一轨是自下而上的教育系统(以劳动人民职业教育为目 的)
•单轨制——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
•中间型学制——“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义务教育阶段为
单轨制,往上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
二、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一)1951 年的学制:奠定了我国新学制的基础,反映了当时政
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批判地吸取了旧学制中某些可用的因素,对 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
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
题 • 发展任务: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
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 支持特殊教育。 • 改革创新 • 保证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加快教 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推进 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开展改革试点;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 的领导。
第四章 教育制度
预习 问题导学
1. 什么是教育制度及学制?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3.我国现行学制的类型与结构? 4. 义务教育制度的含义、目的和特征?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 中国:学士——硕士——博士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 一、高校的招生制度 • 各国高校的招生方式: • 1、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有的是依据中学统一毕
业考试(入学资格);有的借助民间考试组织的 作用。 • 2、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大多是名牌私 立学校,“僧多粥少”。 • 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 4、推荐免试入学的方式,为具有卓越才华和在某 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机会。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 一、学制的概念及其演变 •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
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 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 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 • 二、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 世界各国普通高校系统的宏观特征:单一公立系统,单 一部门;单一公立系统,多重部门;多重公立系统,多 重部门;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部门。
• 世界各国普通高校系统的微观特征:初级学院和短期大 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三、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
• 两大系统:普通高校系统(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与成人高校系统。 • (一)我国普通高校学制的历史沿革 • 1952~1953年院系大调整,独立出众多的专科院校,国家部委重
点大学与地方一般高校的体系基本形成。
术发展;2、学术共同体自治遭到侵蚀; 3、教师的行为越来越靠近市场。
谢 谢!
费生——统招生 • 传统阅卷——网上阅卷。 • 传统的集中招生——网上招生。 • 某些试点高校自主招生。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
• 原因:1、大众化及其带来的资源短缺是 各国聘任制改革的直接推动力。2、市场 化成为各国聘任制改革的基本取向。3、 “管理主义”的蔓延时聘任制改革的深 层动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制度试题
一、单选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A.国名教育制度
B.教育制度
C.学制
D.义务教育制度
2.现代学制中,双轨制以()为典型,单轨制以()为典型,学制以()为典型
A.欧洲国家,美国,前苏联
B.美国,欧洲国家,前苏联
C.中国,欧洲国家,美国
D.欧洲国家,美国,中国
3.()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关于教育三厅的指标》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行实行素质教育
4.现代教育制度诞生于()
A.我国唐代
B.美国
C.日本
D.欧洲
5.现代教育制度诞生是以下列哪种哪种教育制度出现为标志
A.教会教育制度
B.行会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制度
D.中等教育制度
6.《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为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83
B.1986
C.1995
D.1997
7.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旧学制推行新学制是在哪一年()
A.1949
B.1950
C.1951
D.1953
8.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的教育结构的文件是()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葵卯学制
C.壬寅学制
D.六三三制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C.政治经济支付决定教师的任免
D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2.教育制度的特点有()A.客观性
B.规范性
C.历史性
D.强制性
3.职业教育在当代最突出的特征是()
A.基础教育薄弱
B.层次多样化
C.类型多样化
D.规范性
三、判断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学制是单轨制()
2.单轨制最早产生于中国()
3.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4.古典文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5.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属分支型学制()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制度
2.学校的教育制度
3.义务教育
4.终身教育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几个层次
2.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简述终身教育有何意义
五、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一)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你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应该怎样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