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简介物流工程是一个涵盖了多种领域的学科,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仓储和物流信息系统等。
物流工程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物流工程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课程设计将帮助学生理解物流工程,并为其提供实际的应用案例。
课程结构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什么是物流工程•物流工程的历史和演变•物流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概念•物流管理的种类和作用•物流模型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物流规划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规划的概念和目的•物流规划的过程和方法•运输网络设计•仓储和设备规划•物流系统设计第三部分:物流管理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成本和效率管理•物流服务和品质管理•物流风险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第四部分:物流技术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效果•物流技术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物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第五部分:物流案例分析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案例的选择和评估•物流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物流案例的展示和分享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技能:•理解物流工程概念和原则•运用物流规划和管理技术•熟悉物流技术和设备•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理解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和优化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部分:•课程报告和论文•课堂演示和讨论•个人和团队项目•期末考试结论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流工程,并为其提供实际的应用案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物流工程的基础知识、物流规划和管理技术、物流技术和设备,以及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和优化。
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估,学生将有机会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模版 ()

一、课程设计内容 1、基本要素分析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300002m ,厂区南北长为300m ,东西宽为100m ,所处地理位置如图3-1所示。
该厂职工人数4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60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模版【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公 路公 路1:2000图3-1 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区图(1)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图4-1 液压转向器简图(a)(b)图4-2 液压转向器实体图(2)液压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如图4-2所示,由22个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3-1中。
表3-1 零件明细表(3)作业单位划分根据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设立如表3-2所示的11个作业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储存、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表3-2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2、产品工艺过程分析物流分析是机械制造厂平面布置的基础,只是在进行准确的物流分析后,才有可能得到合乎需要的布置方案。
(a)分析给定的工艺过程,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工厂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折算成全年重量。
(b)分别绘制各个自制零、组件工艺过程图,如图4-3至图4-15所示。
表3-3 连接块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图3-3 连接块组件加工工艺过程图表3-4 前盖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5 挡环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6 滑环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7 联动器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8 阀体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9 阀芯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10 阀套加工工艺过程表7表3-11 隔盘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12 限位柱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13 定子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14 转子加工工艺过程表表3-15 后盖加工工艺过程表(3)汇总形成产品总的工艺过程图,如图4-16所示,特别注明各工序,作业单位之间的全年物流量。
物流系统与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与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物流系统是一个包含供应链和分销等各个方面的系统,主要目的是管理物资的流动以及实现物资的配送。
物流系统通常由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包括采购、库存、生产、运输和配送等一系列环节。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优化各项物流流程,实现公司物流的高效管理,保证货物的完好无损的交付到客户手中。
物流工程课程是一门涵盖运输、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系统设计的专业课程。
通过物流工程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货物流通的流程、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运输方案的制定,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点在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中,本着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实用性较强的模块:1.仓储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包括仓库的管理和货物出入库管理,我们将以某航空公司仓库管理为例,对学生进行实践式操作。
该模块将学生分组进行,每个组别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航空公司仓库的平面布局图,并完成货物的存储及出入库操作。
此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仓库管理的流程,熟悉仓库操作技能。
2.物流配送模块本模块主要包括货物的转运、配送和追踪,通过小型物流项目模拟实践,学生将掌握物流配送的原理,熟悉各种物流配送模式,并通过实践应用熟练掌握物流运输中常用的网络物流软件,如ABC物流管理系统、快递100等。
3.供应链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包括供货商和需求方的信息共享,以及协同工作。
该模块将引入某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中兴通讯等)的供应链管理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团队协同工作,从业务角度出发管理供应链的机会。
学生们将能够深入了解并探索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实现供应链集成,提升业绩和用户满意度。
此模块将帮助学生建立供应链管理角度的实践经验,具备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效果与结论经过1学期的实践性教学,该课程模块设计既保障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覆盖,又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物流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

物流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物流工程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理论方法,以最优化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物流流程,使得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的一门学科。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物流工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利益,例如能够及时收到网购的商品、能够快速受到校园外卖等。
因此,现今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工程这门专业,并且设置了相关的课程。
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流工程这门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是物流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着“物流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来展开探讨。
首先,我将简要介绍一下物流工程的教学目标和面临的挑战,然后,我将分享我在进行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时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思考,并提出课程设计的一些具体建议。
一、物流工程教学目标和面临的挑战物流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能力,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物流工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则十分明显。
首先,物流工程的教学对象广泛,其应用领域涉及到工业、商业、交通、制造等众多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和广博的学科知识储备。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流工程所需掌握的技能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更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此外,物流工程的教学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应用性的讲解,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授课技巧。
二、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在进行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时,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具体如下:1. 采用案例教学法,注重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物流工程这门学科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以案例为主,将实际的物流案例融入到课程中进行讲解。
以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说,我们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模拟市场上的真实需求,让学生分组编写调度算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测试和评估,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有所了解。
(完整版)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一、设计产品名称某振动器厂的设施布置设计二、原始给定条件公司有地6000平方米,厂区南北为100米,东西宽60米,工厂预计需要工人80人,计划建成年产30000件振动器的生产厂。
(一)、振动器的结构及有关参数振动器由14个零件构成,装配图如图所示。
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中图2-1 振动器装配图表2-1 振动器明细表(二)、作业单位划分根据振动器的结构特点,设立如表2-41所示,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各项生产任务。
表2-2 作业单位划分表(三)、振动器生产工艺过程振动器的零件有14种,其中10种自制件;4种外购件,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件的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成品储存等阶段。
1)零件的制作与外购振动器上的标准件、非加工件如轴承、油封、软轴、软管四种零件都是采用外购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其他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2-3~2-12所示,表中的利用率为加工后产品与加工前的比率。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产出的零件加工完经过各个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
外购件与标准件均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4)性能测试所有成品都在实验车间进行性能测试,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房,即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的情况。
5)成品储存所有合格变速箱均存放在成品库房等待出厂。
表2-3 尖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4 滚道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5 滚锥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6 套管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7 挡圈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8 软轴接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9 软管接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0 锥套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1 联结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2 软轴插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三、产品-产量分析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及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进而影响着工厂设备的布置形式。
安徽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成绩课程名称:物流工程实训实验实验名称:物流工程实验实验地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认识并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结构组成。
(2)进行立体库货物的自动存储、提取及调度等操作。
(3)进货识别系统和仓储规划以及出货管理及分检堆装。
(4)熟悉物料输送系统的控制(5)了解自动立体仓库的出库、入库的具体过程(6)具体了解自动立体仓库的查询功能二实验原理1、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仓库的机械设备一般包括存储机械、搬运机械、输送机械、货架、托盘或货箱等设备。
立体仓库的布局形式有多种,货架一般成对布置,堆垛式起重机在巷道中间行走并进行自动存取。
包括货架、货箱和托盘、堆垛机三个主要部分。
2、自动化仓库的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仓库的含义包括仓库管理自动化和入库出库的作业自动化。
仓库管理自动化包括对货箱、帐目、货格及其它信息管理的自动化。
入库出库的作业自动化包括货箱工件的自动识别、自动认址、货格状态的自动检测以及堆垛机各种动作的自动控制。
自动化仓库的计算机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信息的输入及预处理,(2)计算机管理系统,(3)各机电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等。
三主要实验设备及耗材a)堆垛机b)立体库上位机管理软件c)辊道控制柜d)输送链,人推小车四实验步骤4.1 自动立体仓库订货发货运行模式实验步骤1、业务员根据库存生成订货单和到货预报单2、预检,生成预检单3、入库登帐4、根据要货单生成发货单5、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6、验货,签字7、送货4.2 自动立体仓库查询/盘点运行模式实验步骤:(1)业务员根据生成的订货单来进货,入库(2)业务员根据用户的要货单来发货,登账(3)动用立体仓库的查询功能来查询所需要的货物(4)查询已经过期和将要过期的货物(5)盘点库中所剩货物的数目(6)根据所盘点的情况来进行订货和发货4.3 货物自动进出库实验步骤:分自动运行和手动运行,分别操作。
大一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大一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物流系统设计、分析与优化的基本流程;3.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设备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4. 掌握物流成本计算、控制与降低的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物流工程知识对实际物流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2. 能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3. 能够运用物流设备进行物流作业,并对其进行优化;4. 能够对物流成本进行合理计算与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物流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3. 培养学生关注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4.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一物流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大一学生刚接触专业课程,对物流工程有一定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物流工程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工程概述- 物流基本概念与功能- 物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物流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 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与结构- 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与步骤3.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常用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与优化4. 物流设备与应用- 物流设备分类与性能- 常用物流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物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5.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物流成本的计算、控制与降低策略- 物流成本优化案例分析6.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设计- 绿色物流实施策略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安徽工业大学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时间:2015/2016-1 第17周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凤英、暴伟2015年12月目录1、总论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 课程设计目标 (1)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2、设计思路 (2)3、设计说明 (3)3.1绘制各零部件的工艺过程图 (3)3.2绘制汇总成产品的工艺过程图 (8)3.3 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从至表 (9)3.4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 (10)3.5 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及非物流相关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 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11)3.6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绘制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 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17)3.10 绘制总平面布置图(1种方案既可) (18)4、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论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1. 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 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为完成某液压转向器厂的设施布置。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1、绘制各零部件的工艺过程图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绘制零部件工艺过程图2、绘制汇总成产品的工艺过程图3、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从至表4、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5、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及非物流相关表6、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按如下规则确定:学号末尾数0-1同学按 m:n=2:1,学号末尾数2-3同学按 m:n=1:2,学号末尾数4-5同学按 m:n=1:1,学号末尾数6-7同学按 m:n=3:1,学号末尾数8-9同学按 m:n=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时间:2014.12.29班级:工业工程112姓名:范强学号:119094041指导教师:暴伟、王凤英2014年12月29日目录1、总论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 课程设计目标 (1)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2、设计思路 (1)3、设计说明 (3)3.1绘制各零部件的工艺过程图 (3)3.2绘制汇总成产品的工艺过程图 (8)3.3 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从至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及非物流相关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 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绘制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 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18)3.10 绘制总平面布置图(1种方案既可) (19)4、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论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1. 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 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为完成某液压转向器厂的设施布置。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1、绘制各零部件的工艺过程图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绘制零部件工艺过程图2、绘制汇总成产品的工艺过程图3、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从至表4、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5、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及非物流相关表6、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按如下规则确定:学号末尾数0-1同学按 m:n=2:1,学号末尾数2-3同学按 m:n=1:2,学号末尾数4-5同学按 m:n=1:1,学号末尾数6-7同学按 m:n=3:1,学号末尾数8-9同学按 m:n=1:3。
7、绘制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8、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要把主要的步骤表示出来9、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10、绘制总平面布置图 1种方案既可2、设计思路系统布置设计是一种逻辑性很强、条理清楚的布置设计方法,它分为确定位置、总体规划、详细布置和安装四个阶段,在总体区划和详细布置两个阶段采用相同的SLP 设计程序。
SLP 的主要思想如图2.1所示。
阶段Ⅰ:确定位置。
在这个阶段中,要首先明确拟建工厂的产品及其计划生产能力,参考同类工厂确定拟建工厂的规模,从待选的新地区或旧有厂房中确定出可供利用的厂址。
阶段Ⅱ:总体区划。
总体区划又叫区域划分,就是在己确定的厂址上规划出一个总体布局。
在这个阶段,应首先明确各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辅助服务部门及仓储部门等作业单位的工作任务与功能,确定其总体占地面积及外形尺寸,在确定了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把基本物流模式和区域划分结合起来进行布置。
阶段Ⅲ:详细布置。
详细布置一般是指一个作业单位内部机器及设备的布置。
在这个阶段,要根据每台设备、生产单元及公用、服务单元的相互关系确定出各自的位置。
阶段Ⅳ:安装实施。
在完成详细布置设计以后,经上级批准后,可以进行施工设计,需绘制大量的详细施工安装图和编制搬迁、施工安装计划。
必须按计划进行土建施工、机器、设备及辅助装置的搬迁、安装施工工作。
图 2.1原始资料:P 、 Q 、 R 、 S 、T 及作业单位1 .物流2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3 相互关系图解4 .所需面积5 .可用面积6.面积相关图解7 .修正因素8.实际条件限制9.评价方案 Y方案 X方案 Z选出的最佳布置方案3、设计说明3.1绘制各零部件的工艺过程图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绘制零部件工艺过程图。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中各个零件加工过程各个工序的材料利用率计算出各个工序加工前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1、连接块组件原料重量=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0.09/0.55=0.164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164-0.09=0.0742、前盖半成品重量1=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1=0.90/0.95=0.95半成品重量2=半成品重量1/材料利用率2=0.95/0.8=1.188原料重量=半成品重量2/材料利用率3=1.188/0.6=1.98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1.98-0.90=1.083、挡环原料重量=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0.04/0.4=0.1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1-0.04=0.064、滑环原料重量=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0.03/0.4=0.075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075-0.03=0.0455、联动轴半成品重量1=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1=0.25/0.99=0.253原料重量=半成品重量1/材料利用率2=0.253/0.4=0.633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633-0.25=0.3836、阀体半成品重量1=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1=7.00/0.90=7.78半成品重量2=半成品重量1/材料利用率2=7.78/0.7=11.114原料重量=半成品重量2/材料利用率3=11.114/0.6=18.52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18.52-7.00=11.527、阀芯半成品重量1=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1=0.60/0.99=0.606原料重量=半成品重量1/材料利用率2=0.606/0.7=0.866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866-0.60=0.2668、阀套原料重量=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0.56/0.8=0.7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7-0.56=0.149、隔盘原料重量=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0.34/0.8=0.425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425-0.34=0.08510、限位柱半成品重量1=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1=0.01/0.99=0.0101原料重量=半成品重量1/材料利用率2=0.0101/0.4=0.0253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0253-0.01=0.015311、定子半成品重量1=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1=1.25/0.99=1.26原料重量=半成品重量1/材料利用率2=1.26/0.5=2.52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2.52-1.25=1.2712、转子半成品重量1=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1=0.60/0.99=0.606原料重量=半成品重量1/材料利用率2=0.606/0.7=0.866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0.866-0.60=0.26613、后盖原料重量=成品重量/材料利用率=0.80/0.8=1.0废料重量=原料重量-成品重量=1.0-0.80=0.2计算结果记录到表3-1中。
表3-1 零件加工前及废料重量表(单位:kg)产品名称零件序号材料原料重量(kg)材料利用率(%)成品重量(kg)废料(kg)连接块组件 1 20 0.164 55 0.09 0.074 前盖 2 HT250 1.98 45.5 0.90 1.08 挡环 4 20 0.1 40 0.04 0.06 滑环 5 20 0.075 40 0.03 0.045 联动轴8 45 0.633 39.5 0.25 0.383 阀体9 HT250 18.52 37.8 7.00 11.52 阀芯10 45 0.866 69.3 0.60 0.266 阀套11 20 0.7 80 0.56 0.14 隔盘12 20 0.425 80 0.34 0.085 限位柱13 45 0.0253 39.5 0.01 0.0153 定子14 40Cr 2.52 49.6 1.25 1.27转子 15 45 0.866 69.3 0.60 0.266 后盖16201 800.800. 2具体工艺过程图如下图所示,我们用操作符号表示加工与装配等生产车间,用储存符号表示仓储部门,用检验符号表示检验、试车部门。
14废料60.070.090.16连接块14废料60.060.040.10挡环图3-1 图3-214废料60.0450.030.075滑环14废料60.140.560.7阀套图3-3 图3-414废料60.0850.340.425隔盘121.1841.9739450.7890.2370.9470.047废料废料废料0.90图3-5 图3-61211.1118.52阀体9457.413.337.780.78废料废料废料7.0010.633联动轴9450.380.2530.003废料废料0.25图3-7 图3-812.526定子9451.2631.2630.013废料废料1.253310.8669450.20.6060.006废料废料0.60033图3-9 图3-1011.0后盖940.2废料0.810.866阀芯9350.006废料废料0.60040.2600.606图3-11 图3-1210.0253限位柱9350.0001废料废料0.010040.01250.0101图3-133.2绘制汇总成产品的工艺过程图将各个自制零件和外购零件汇总到一起绘制成图3-14的产品工艺过程图41连接块组件90.164废料0.0740.0941挡环90.1废料0.060.0441滑环90.075废料0.0450.0312前盖549废料1.973废料废料0.7890.237 1.1840.9470.90.0479X 型密封圈9弹簧片9拨销1549废料废料0.380.6330.2530.250.003联动轴12549废料18.52废料废料7.413.3311.117.787.000.78阀体14539废料0.866废料0.260.6060.60.006阀芯4190.7废料0.140.56阀套4190.425废料0.0850.3414539废料0.0253废料0.01520.01010.010.0001隔盘限位柱14539废料2.526废料1.2631.2631.250.0133定子14539废料0.866废料0.20.6060.60.0063转子419后盖1.000.20.8废料9螺栓99999O 型密封圈限位螺栓油堵标牌护盖760.010.010.010.020.010.020.0512.6312.6312.638图3-14产品工艺过程图3.3 以全年物流量为基准绘制从至表计算各个车间的全年物流总量,并将将结果汇总填入表3-2从至表中,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