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四个问题亟待重视

合集下载

简述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述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6大众商务近些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在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推动下,乡村医疗保险基本已覆盖。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医疗事业中占重要地位。

目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着人才缺乏、人才素质不高等问题,要摆脱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1)不同地区间差异大。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在人力资源方面也会存在差异,根据有关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乡镇卫生院人才储备量较大,偏远地区人才缺乏,甚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

尽管在医疗体制深化改革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乡镇卫生院当前情况有所改善,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

(2)组织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医护人员数量多,年轻医生少;②专业结构不合理,影像、外科等专业方面的医护人员数量少,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③学历不合理,乡镇卫生院留不住高学历、专业程度高的医疗人才。

(3)薪酬待遇问题。

乡镇卫生院人才待遇不高,一方面,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当前财政投入不足,不少卫生院靠财政拨款难以维持基本运转,不足部分只能自筹自支。

有编难用,不得不使用编外人员,发放薪酬时,只能自己创收补发。

从绩效工资核定的角度来看,不同部门对绩效分配的标准也存在差异,乡镇卫生院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尊重不同部门的差异性,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乡镇卫生院人才建设队伍意见(1)尊重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要考虑不同地区在经济、医疗方面存在的差异,国家和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障。

资金投入方式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尽可能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医疗差距。

建设人才队伍时,要本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原则,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现状和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1.1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医师、护士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而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相对较多。

这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等问题。

1.2 专业技能水平偏低由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条件有限,医务人员在专业技能培训上面临着困难。

许多医务工作者在学历、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医务水平参差不齐。

1.3 缺乏培训机会和资源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缺乏培训机会和资源。

许多医务人员因为工作繁忙、经济条件等原因无法参加培训,导致了医疗技术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

1.4 缺乏激励机制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工作条件和收入待遇的不足,很多医务人员选择离开农村基层工作,造成了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浪费。

二、问题分析2.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由于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

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健康需求。

2.2 医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和缺乏培训机会等原因,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医务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医务人员缺乏临床经验和学术水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3 医疗技术更新不及时由于缺乏培训机会和资源,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医疗技术更新不及时。

一些基层卫生机构无法提供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技术,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2.4 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一些医务人员因为工作条件和收入待遇的不足选择离开农村基层工作,造成了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浪费。

浅谈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潘俞彤:浅谈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管理科学浅谈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潘俞彤(中共辽阳县委党校,辽宁辽阳111200)[摘要]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城镇相比较还存在着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差留不住人才、服务水平低等多种问题存在,制约着卫生服务的发展壮大。

文章分析了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建议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待遇、加大培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以及怎样激励人才、留住人才,让其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基层卫生人才;人才流失;队伍建设[DOI]10.13939/ki.zgsc.2019.34.13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群众疗卫生的需求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合理性等问题日益突出。

从前短缺是严重制约村卫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所以加强基伍建,养一批能够时,具有高素质、高的基疗卫生队伍卫生行业关重要。

同时需要政府承多的,尽快 卫资源的合理,能够更好地为去服务。

1目前我国基层卫生人才建设现状加强基疗卫生服务组织是基关注的问题,是“难”“贵”的基础环节。

i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村卫构的卫生人缺乏。

所以在城乡居民“看病难”“贵”的问题背景下,我国不断增加了基层卫 养政策财政力度,基层卫伍建 了一定的成效。

2012—2018年,我国基层卫35.47加到93.9万个,其中区卫生服务中心3.5万个,乡镇卫3.7万个,村卫63.3万个。

与2017年相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诊所增加。

2我国基层建的(1)不,素质整体不高。

目前,我国基层卫织人员缺编问题十分严重%从体普低、医疗不强、技术差距问题。

从结构,基卫生系统高级职称少,高较低;从岗位分布,检验、影响业缺乏,全、中严重不足%问题都导致了我国基层卫织稀缺,接影响着疗卫业的发展,、就诊不便。

(2)遇条件差,流严重%基的许多技术骨员不基疗机构的待遇、条及环差等多方面问题,所以致护人员都想以%有的调出去费劲的出路,有的跳槽到疗机构或者有的医护人员诊所,提升的薪职待遇,造成基层卫伍中留不住%以基没有好大夫,出现误诊、错诊频繁发生%有的因为失去治疗时致情恶化。

基层卫生人才紧缺应引起重视

基层卫生人才紧缺应引起重视

基层卫生人才紧缺应引起重视
(2019年2月21日)
当前,由于受历史因素以及人才培养等体制影响,卫生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主要表现在:基层卫生队伍总体规模不足、人员结构失衡,人才梯度严重断层。

特别是乡村地区卫生人员数量较少、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以xx县为例,县市级特别是乡镇基层卫生人才和医疗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需求。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医护比例偏低,在编在岗人数存在很大缺口。

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0家,人员总编制1428人,实际在岗人数1852人,其中在编在岗1165人,聘用人数687人。

二是高层人才紧缺。

目前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水平低三低现象。

总在岗人数中高级职称仅有98人,部分卫生院无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约有638人,初级职称828人,无职称总人数288人。

三是人才分布不均,资源配置失衡。

硕士研究生人数为3人,分布在县人民医院;本科生为349人,大专生为807人,中专及以下为693人。

四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困难,人员流失严重。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有限、对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调控空间较小,难以制定比较有吸引力的酬薪方案,另外基层卫生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的上升空间不大、更难吸引高层次卫生技术人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更是一项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目前基层卫生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基层卫生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基层卫生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基层卫生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2009年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提出了要搞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渐建立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体系,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逐渐承担起守护居民健康的职责。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和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力度的加大,在硬件设施方面,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但是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空缺,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基层卫生人才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吸引人才难和留住人才难两个方面,笔者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与问题1.1 编制不足,供需失衡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编制一直沿用的是上个世纪所制定的编制标准,近几十年来并没有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医疗服务的对象增多,还是人们对于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步提高,目前的医疗编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服务需求。

2006年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规定,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这个标准低于国际卫生组织建议的每2000名居民配备1~2名全科医师的标准,为了应对当前的医疗服务需求,弥补医护人手短缺,许多医疗卫生机构,纷纷招聘临聘人员,周巍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基层卫生机构的临聘人员人数是在编人员人数的3倍以上。

但是对于财政拨款而言,编制的额度限定了财政拨款的额度,临聘人员的经费只能由该机构自己解决,因此导致这部分机构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面临着很大的财政困境,临聘人员的待遇得不到提高,往往就会造成卫生队伍不稳定。

其次,对于这些没有编制的医务人员而言,缺乏必要的安全感,何俊等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60%左右的临聘医务人员都向往大医院工作,也有50%的基层医务人员表示如果有选择将放弃当前医疗岗位,编外人员不能解决编制的问题,是影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工作量大,收入偏低李晓燕等人的调查显示,目前72%以上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于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同职称、同学历的基层医务人员与城市大医院相比收入甚至不到一半,但是就工作强度而言,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不比大医院少,反而更加辛苦。

江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江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江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江华县卫生局谭有恒(2011年6月16日)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对医疗卫生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没有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人才工作缺乏规划,缺乏主动性,在人才的教育、培养、引进、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人才工作相对落后滞后;二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人才政策和人才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进出的体制性障碍还未从根本上打破,人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不强;四是人才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同时存在。

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谈谈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建议1、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①引进人才困难,主要是没有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

(主要是工资待遇,人员编制无法解决,医疗条件差,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我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所处地域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工资、待遇相对偏低,子女教育、就业、生活等不理想。

此外受体制的影响,人员编制身份不能确定,造成部分人才外流。

③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高、中级人才短缺,大本以上学历人员偏少,研究生以上人员没有,接受普招毕业的医学类大中专生比例不高,相当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属成人、自考等毕业生,大部分属工人身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尤为突出。

2、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和建议:①创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增强地方吸引力。

要借鉴先进地区的人才引进经验,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尽可能地制定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

②优化软硬环境,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一要放手让高层次人才干事业。

将他们安排到适合他们发挥才能的岗位上,在工作、生活环境和设施条件等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二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

对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要予以提拔重用,给他们压担子,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创业积极性;三要落实好福利待遇。

浅析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地市级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之一,对于市民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断发展的医疗领域中,高素质的医疗人才是地市级医院建设的核心。

然而,目前地市级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对策建议。

一、综合素质不高大部分地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是综合素质较为一般。

这些医护人员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对于医院的管理和发展也缺乏远见和创新意识。

针对这一问题,地市级医院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选拔机制,采用多元化的选拔方式,注重挖掘人才的优势和潜力。

同时,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人才流失严重由于薪酬、福利等方面的问题,地市级医院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

许多优秀的医护人员会选择到更好的医疗机构发展,而不愿意在地市级医院长期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市级医院需要加大对医护人员的薪酬和福利投入,提高其待遇水平。

另外,医院管理者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医院对于他们的重视和支持。

三、专业分化不明显由于专业分化不明显,地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员普遍缺乏专业化发展的机会,医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四、人才培养不足地市级医院对于新生医护人员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医院对于新生医护人员的关注不够,很多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无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市级医院需要建立严格的培训机制,为新生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完善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医院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采用先进的培训教学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地市级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相信可以实现医院的创新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

基层反映: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基层反映: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基层反映: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目前,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

为了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和学习班,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可包括基本医学知识、临床技术、卫生保健知识等。

同时,注重培养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提供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激励政策。

建立和完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薪酬制度,提高其待遇和收入水平,使其获得合理的报酬。

同时,加大职称评审力度,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第三,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管理和考核。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规定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根据工作业绩和专业能力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四,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

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

同时,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技术支持和合作的联盟,共同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第五,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作用。

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协作与合作,实现基层卫生技术与医疗机构的无缝对接。

同时,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与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协作与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政府、卫生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档网文库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四个
问题亟待重视
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因素,主要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

基层卫生系统既缺少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科带头人,又缺少业务骨干,特别是普遍缺乏公共卫生、药剂、放射、检验等专业人员。

二是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卫生医疗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较慢,特别是乡镇卫生系统因怕工作出现断档,加之资金短缺,很少安排医务人员参加进修或接受再教育,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5.2%,高级职称占比不足10%。

三是分布不够均衡。

优质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旗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系统中级职称人员很少,普遍存在卫生院人员力量相对较弱的现象。

一些医务人员一兼多岗,导致乡镇卫生院检验、放射等医疗设备闲置现象突出。

四是引才留才困难。

由于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卫生系统引进和留住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困难,部分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不能有效发挥,卫生专业人员行政化造成一些医疗卫生人才流失。

建议:
一是健全引进培养机制。

实行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并重的方法,通过用人单位根据需要自主聘任等方式引进急需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培养一批学科技术带头人,提升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健全人才帮带机制。

乡镇卫生院选派人员到旗级医疗机构进修,旗级医疗机构选派专家坐诊、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帮助基层卫生系统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

三是健全合理流动机制。

严格控制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机构,调离无资质及对现有工作岗位不能胜任等人员,解决人员“出口”问题。

四是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绩效评价机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竞聘上岗,逐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

更多好文档就上:麦档网
1页--下载文档就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